定義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使農業生產力的由落後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為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實現了這個轉化過程的農業就叫做農業現代化的農業。農業現代化是一種過程,同時,農業現代化又是一種手段。
農業現代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經成為公務員考試中申論寫作的要點之一,也是套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原理
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對農業現代化內涵及特點的認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動態性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相對性比較強的概念,其內涵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即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現代化只有階段性目標,而沒有終極目標,即在不同時期應當選擇不同的階段目標和在不同的國民經濟水平層面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徵。根據已開發國家現代農業的歷史進程,一般可將農業現代化分五個階段:即準備階段、起步階段、初步實現階段、基本階段及發達階段。一個國家、地區要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必須分析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農業發展現狀,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符合實際而又便於操作的決策。
區域性
西方已開發國家現代農業的成功經驗非常豐富,但它們有自身的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生態資源條件的。我們借鑑已開發國家現代農業經驗時,需要對其實現的條件進行分析。因為,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點,不同國家的區域性特點不同,即使同一個國家不同區域,同一區域的不同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農業現代化內涵具有區域性特點。
世界性和時代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推進,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的巨觀背景下,我國農業將全面融入到國際市場競爭之中,面臨著來自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挑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來分析農業現代化,將區域農業現代化放在國際大舞台之上,依據國際公認的標準來判斷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是否實現了。
整體性
有的學者提出,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生產條件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和農業生產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同時也包括資源配置方式的最佳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就要在重視“硬體”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軟體”建設,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必須與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相協調,與農村制度改革、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相配套。如果忽視“軟體”建設“硬體”建設將無法順利實施,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國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本質上是從根本上改造傳統農業,大大縮小與已開發國家農業的差距,在一些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總體和平均水平上大體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平。雖然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條件和情況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徵方面,應當是共同的,這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公認。
概括地說,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是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產體系,把農業建成具有顯著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的過程;也是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過程。
發展
佛山市政府出台了《佛山市2013年現代農業發展扶持資金實施方案》和《佛山市2013年現代農業發展扶持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佛山市政府擬投入扶持資金3622萬元,扶植篩選出的74個優質現代農業項目,包括9個現代農業生態園區,以及“菜籃子”工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其中“菜籃子”工程擬投入資金160萬;2013年11月,農行泰州分行發放1.64億元項目貸款,支持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泰州眾品食品有限公司的“年產13萬噸標準化肉類綜合加工產業示範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同月,農行江蘇分行業加大了對現代農業的支持力度,江蘇省內第一家以農業生產全稱服務為主體定位和特色的創新式公司——江蘇源欣現代農業全程服務有限公司在農行江蘇分行開立基本賬戶,註冊資本5000萬元,首期資本金2000萬元已經到賬,展現了農行江蘇分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的又一大舉措
現代農業商業模式涵蓋各個方面,除了產業鏈擴張模式外,《中國現代農業商業模式與產業鏈投資戰略分析前瞻》指出,農業渠道建立模式、行銷與推廣模式、農業資本運作模式等均是現代農業商業模式的重要方面,只有各類模式有效融合、協同發展,現代農業才能實現真正增效
休閒農業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以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間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遊樂。休閒農業的基本概念是利用農村的設備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自然環境、農業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閒旅遊功能,提升旅遊品質,並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2013年3月26日,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現場交流會在南昌舉行,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局長張天佐介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拓展了農業功能,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正成為繁榮農業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拉動國內消費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做好新時期
農業農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確保億萬農民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特徵
1.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
農業現代化可以概括為“四化”,即機械化、科學化、水利化和電氣化。將機械化排在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位置。所謂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力的手工勞動,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中大面積採用機械化作業,從而降低勞動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理論上講是這樣,但在山區、丘陵地區,由於土地面積較小,限制了機械化的套用,甚至無法利用機械。
2.生產技術科學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動力源泉
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其涵義是指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套用於農業,從而提高產品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將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套用於農業生產過程,不斷提高科技對增產貢獻率的過程。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現,將使農業現狀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業增長方式從粗放經營轉變為集約經營。科技將在對傳統農業的改造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3.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農業產業化是指農業生產單位或生產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託,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條龍綜合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的過程。可以說,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一方面,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的發展;另一方面,反過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又促進了農業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套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產業化模式不是萬能的,不同區域採取農業產業化模式時,需要對該模式產生的歷史背景、運做機制、績效評價等進行評價,盲目引進外界模式往往會導致失敗。
4.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技術手段
所謂農業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和經營管理效率的過程;就是在農業領域全面地發展和套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高效發展的過程。農業信息產業化是發展一優兩高農業的需要,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需要,是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是農業信息部門轉變職能、自我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傳統農業,把農業發展推進到更高階段,實現資訊時代的農業現代化。
5.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因素
農業現代化必須有高素質的農民這一主體來推進,沒有農民自身素質的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是不可能的,因為農業不僅要依靠現代的工業裝備及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且還要依靠先進的管理手段在農業上的套用。而這些都要由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來實現。反過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必然要求農民素質的提高,以使之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即農業現代化與農民素質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
總之,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先進的生產工具靠人去創造,先進的科學技術靠人去摸索,先進的管理經驗靠人去總結,先進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靠人去套用。無論是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是生產績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下得以實現的。離開人,現代化是不復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是以人為本的現代化。
6.農業發展可持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農業現代化既是人類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反映,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程度的反映。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工生態系統的產生及普遍存在。這種系統具有雙層含義:一方面要求儘可能多地生產滿足人類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確保食物安全;另一方面要堅持生態良性循環的指導思想,維持一個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不濫用自然資源,兼顧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
作用
1.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的手工勞動,特別是在產前、產中和產後各個環節中大面積採用機械化作業,大大降低農業勞動者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2.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套用於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
3.農業經營方式產業化。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主要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諸環節有機結合,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提高農業的經營效益,增強農業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4.農業服務社會化。形成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整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都有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專門服務。
5.農業產業布局區域化。各地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根據自身的資源、地理和環境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並有一定規模的農業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6.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既有利於增強農業抗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又有利於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農業發展後勁大為增強。
7.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用現代化的手段保護生態環境,不但不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破壞生態環境,而且要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使農業生態環境變得更優更美。
8.農業勞動者現代化。要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主要是提高農業勞動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技文化素質,使農業勞動者熟悉農業生產的相關政策和法律知識,掌握2-3項農業實用新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以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
9.農民生活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過得更加美好,這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
相關問題
制約因素
我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經濟,無論在速度上、規模上、還是在效益上,與世界現代農業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道路還十分漫長。
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勞動力素質低
改革開放以來,儘管已有大量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但目前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剩餘數量高達1.7億之多。這些剩餘勞動力能否成功轉移,直接影響到城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關係到中國現代化的成敗。當前,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面臨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城市化滯後造成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艱巨性;第三產業發育滯後嚴重製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鄉鎮企業對農村勞動力吸納能力逐步減弱;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導致就業崗位選擇面狹窄。
還應看到另一方面,由於城市的高度開放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全國已有40%以上的農村強壯勞動力投入到了非農產業。而把農業生產留給了婦女、兒童及老人。據有關資料,我國的婦女承擔著60%的農活,有的地方甚至高達80%,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趨於弱化。
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勞動生產率低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糧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經營規模比較小,從而無法在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聯產承包之後,我國家庭農業生產經營分散、規模小。我國農戶約2億個,除數量有限的國有農場和極少數農村實行規模經營外,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難以形成帶動我國農業的規模經濟,勞動生產率低。特別是我國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國農業將面臨國際規模農業的競爭壓力。
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業、農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於歷史原因,農村發展滯後於城市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城鄉發展差距仍在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離開土地,到城鎮謀生,造成了農村的荒蕪和勞動力的短缺。
我國農村,特別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農民對生產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與勞動的投入之上,普遍採用的是一種外延式的擴大再生產,粗放經營方式,廣種薄收、超載過牧、亂砍濫伐現象仍然存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鹼化、旱澇等自然災害的加劇,從而削弱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農業生產資源短缺,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從農業資源角度看,我國水土資源短缺將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長期的、根本性的制約因素。特別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水土資源對農業發展的約束不斷加劇,人與水土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水土資源被擠占的勢頭難以逆轉,農業將面臨日趨嚴峻的水土資源短缺。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資源分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隨著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的增加,下個世紀我國農業資源將迅速接近承載能力的上限。森林積蓄量、河川徑流量我國人均為8.17和2424立方米,分別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根據生態經濟學觀點,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它與農業生態系統的依存關係越密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應該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進程。它既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目前,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水土流失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表土總量達50億噸,相當於全國耕地每年被剝去1厘米的肥土層,經濟損失100億元。
二是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目前,我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3%;全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多億元。
三是森林資源銳減。例如,因亂砍濫伐,海南熱帶雨林面積已由1956年的86.6萬公頃減至目前的24.5萬公頃左右,森林覆蓋率目前僅為7.2%。四是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污染嚴重。
由此可見,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十分嚴峻,農業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正在威脅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解決辦法
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談不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沒有中國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並加快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穩定和完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
堅持土地公有制和嚴格尊重農民的土地使用承包權,不僅是我國社會安定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從實際出發,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創新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倡農民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切實保障農民土地使用權的合法權益,根據區域實際,搞好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加強和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農民作為現代化的價值主體和創造主體,農民首先必須現代化。農民現代化本質上是把農民怎樣從傳統人變為現代人的過程,是包括生產方式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針對我國農民素質低下現狀,可以通過以下措施:(1)加強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繼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引導農村教育與市場化接軌;(2)發展農村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並把農村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特色的農民文化,加速開發農村的人力資源,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強文化功能對農民的嵌入,強化農民的文化能力,塑造農民的現代性,以適應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需要。
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促進科研成果套用
著力建立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依靠科技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驗區和示範區。大力加強科技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提高農民自覺接受和運用科技的積極性,並逐步形成科技推廣的市場化、產業化經營。科技發展的調整重點有:培育優質、高產、專用品種,推動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大力提高農業後續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開發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大力推動農業高新科技產業化;發展創匯農業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加強農業機械化的研究與規範化
為實現土地大面積機械化規模經營,不改變現有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但要求對土地等要素進行適當的整合,可以實驗並逐步推行農戶土地經營權的租賃、轉讓、買賣和入股聯合等改革措施。現階段我國應把機械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中心環節,本著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走有選擇性的、有步驟的農業機械化。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產生了一批“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區域特色。需要注意的是,在產業化模式的推廣中,切實要加強其調查分析工作,研究其推廣的可行性。
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催化劑,信息化具有按市場機制和市場需求決策農業、操作農業的基礎性作用。只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網路技術及資料庫技術建立農業產業化信息支持系統才能有效地將市場———政府部門———龍頭企業———農戶聯繫起,滿足農戶、龍頭企業的信息需求(生產技術信息、投入要素價格信息、產品價格信息、需求信息等),才能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高速有序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
走城鎮化道路,是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的根本途徑。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農民在已有城鎮就業遷徙到城鎮定居;另一條是一些有條件的鄉村發展為城鎮,農民就地就近轉業從事工商變為城鎮居民。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鎮人口比例提高18.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0.83個百分點。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主要是針對第二條途徑來說的,即重點放在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上,使之成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發揮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區域逐步勾勒出一個城鎮化體系。這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前面已經談到,我國農業生產的資源比較短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需要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作為中心,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需要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優良的品種,建立適應區域特點的耕作制度,農業產業結構,同時加強科學管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相關檔案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定調農業現代化路徑
剛剛閉幕的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全面把握現代化發展規律、深刻分析“三農”發展新機遇、新挑戰、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出的戰略要求。
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從現代化建設一般規律看,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從穩定經濟成長看,農穩天下安,有了現代農業的持續增產增效,就有了社會穩定的基礎和改革創新的基礎;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看,在農業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條件下,農業現代化是應對各種挑戰、堅持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當前最緊迫的就是大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由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基礎與機遇決定的。
這些年,我國“三農”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也在積累積聚。一方面,農業水土資源偏緊、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導致的環境惡化現象更為突出,同時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和農業產業結構失衡現象更為突出,“誰來種地”的現實難題、北糧南運與南水北調的資源產業分布難題共同擺上了城市鄉村;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的“地板”效應、主要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天花板”現象共同擠壓,而農業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力還有待強化提高。
基礎與機遇同樣難得。今年,我國糧食及其他主要農產品繼續增產、農民繼續較快增收,這為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了穩定保障;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面實施,使農業生產保重點、保口糧的指向更加明確,結構調整的政策環境和資源空間更大;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對食品消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客觀上為轉方式、調結構帶來了巨大動力;同時,目前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供應相對充足,也為我們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條件。
全面認識並準確把握這種機遇與挑戰,對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至關重要。從我國的國情農情出發,當前農業發展轉方式就是要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由主要依靠拼資源和物質投入轉到依靠科技支撐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調結構就是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資源多寡條件,不斷最佳化種養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
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根本動力在於改革創新。我國農業發展能取得現在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創新,當前,面臨經濟發展新常態、新挑戰,農村改革更要有新作為、新力度,現代農業發展更要有新境界、新氣象。
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怎么走?——專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4日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主動適應新常態,農業農村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意義重大。新時期應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韓長賦: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更為迫切。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只有主動適應新常態,農業農村經濟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適應新常態,首先必須更加重視農業、穩定農業。農業農村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壓艙石”,是調節勞動力就業波動的“蓄水池”,是擴大消費新的增長點。只有持續不斷夯實農業基礎、鞏固發展穩糧增收好形勢,穩定農產品供給和價格,才能為適應新常態穩定市場信心、擴大迴旋空間、增強應對底氣。
適應新常態,必須著力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新常態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老問題和矛盾將更加突出,只有內強素質、外迎挑戰,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才能突破制約,建立起更加穩固的農業基礎。
新時期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既要完成好穩定產量、保障供給的首要任務,又要兼顧好提高產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既要適應國內發展環境,又要放眼國際競爭態勢;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又要解決好農民問題。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目標,以改革創新和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強化政策法治、設施裝備、人才服務等支撐保障,建立完善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經營體系、質量保障體系、資源保護體系。(全文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