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水文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體,醫療,社會保障,交通運輸,綜述,公路,航運,公共運輸,歷史文化,綜述,桐城派,戲曲文化,東鄉武術,漢武射蛟,風景名勝,浮山,白雲崖,望龍庵,大青山石屋寺,岱鰲山,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樅陽縣的縣名由來,說法有三:
一、從古宗子國,《左傳·文公十二年》中日:“楚子孔執舒子及宗子,遂圍巢。”杜註:“宗國為群舒之屬,即樅陽,是古代偃姓方國,漢武帝在舊邑設縣,以古國為名。”
二、《爾雅·釋木》:“樅,松葉柏身。”《本草綱目》:“柏葉松身者檜也,松葉柏身者樅也。”《說文》中述,縣城後山多樅木,“縣城位山南,因名樅陽”。
三、古時樅陽多樅木,人們便將發源於大別山,流經城內,經菜子湖入長江河段的這段河流,定名為“樅川”。因縣城坐樅川北岸,水北為陽,因而得名。
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於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
1949年2月分桐城縣為桐城、桐廬兩縣,桐廬縣轄區即為今樅陽縣境,縣城初設項鎮鋪,後移湯家溝。1951年改桐廬縣為湖東縣。1954年縣城遷入樅陽鎮,1955年7月1日,恢復漢時縣名——樅陽縣。
建制沿革
夏(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屬揚州之域。
商(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屬揚州之域。
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封為
宗子國。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為
群舒之地。先屬楚,後屬吳,又屬越。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屬楚。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屬
九江郡。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樅陽縣,屬
廬江郡。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樅陽併入舒,隸廬江郡。
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初屬魏,後屬吳,屬廬江郡。今下樅陽有“呂營蒙城”遺址。
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屬豫州
晉熙郡。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初為
舒縣,屬豫州廬江郡;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廢舒縣,置呂亭左縣;後僑置陰安縣,屬晉熙郡。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陰安縣併入
樅陽,屬熙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樅陽縣為同安縣,屬揚州同安郡。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初為同安縣,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為舒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郡為盛唐郡,改同安縣為桐城縣,轄33里。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盛唐郡復名舒州。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79年),為桐城縣,屬淮南道舒州;先歸十國·吳;後隸十國·南唐及後周。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為桐城縣,屬淮南路淮南西路的舒州,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屬德慶軍。桐城縣轄4鄉9鎮,今樅陽縣為其東、南鄉。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為桐城縣。
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改軍為府,屬安慶府,仍隸屬淮南西路。
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為桐城縣,屬
安慶路總管府。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為桐城縣,先屬寧江府,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屬安慶府,直隸南京。現樅陽縣域時為桐城縣東、南鄉,鄉名清淨、大宥。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為桐城縣,初屬江南省
安慶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屬安徽省安慶府。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為桐城縣屬地,民國3年(公元1914年)屬安慶道。民國17年(公元1928年)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5年(公元1936年)屬安慶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屬安徽省第一專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今樅陽縣境為桐城第四區、第五區。民國36年(公元1947年)12月,劃廬江、桐城大部分地區置桐廬縣,屬中共皖西工委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今),1949年2月18日,劃桐城東、
南鄉,廬江、無為兩縣少量地區設定
桐廬縣,縣治初設項鋪鎮(白雲區),1949年10月移至湯溝鎮(湯家溝)。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東縣。屬皖北行署安慶行政區人民專員公署,後屬安慶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54年秋,縣治遷入
樅陽鎮。1955年7月1日更名為樅陽縣,先屬
安慶專區、安慶地區,後屬安慶市。
2015年10月13日,國務院(國函[2015]181號)批覆同意:將
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
2016年1月4日下午,安徽省民政廳在樅陽縣城正式傳達國務院國函[2015]181號和安徽省關於區劃調整的實施意見,樅陽縣正式劃歸
銅陵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唐,桐城縣,轄33里。
宋,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桐城縣轄4鄉9鎮,分別為東、南、西、北4鄉和北峽、永安、鳶山、銅山、掛車、石溪、雙港、孔城、練潭9鎮。
元,桐城轄(東、南、西、北)4鄉,鄉下計轄54里。
明,洪武六年 (1373年),東、南、西、北4鄉改為清淨(東鄉)、大宥(南鄉)、日就(西鄉)、桐積(北鄉);設樅陽、湯家溝、孔城、北峽關、練潭5鎮。至
崇禎時改54里為47里。
清,順治年間,行政區劃沿襲明制。康熙年間(1662——1722年),增加縣市鄉,為5鄉。
乾隆年間(1736——1795年),桐城縣轄5鄉、29鎮、168保。道光七年(1827年),鎮鄉設定未變,但168保漸次撤併為147保。
民國3年(1914年),推行地方自治,縣設4鄉、13鎮、147保。民國19年,縣轄9個自治區。民國24年,縣由9區並為5區,改編保甲,計編885保,合組149聯保、8344甲。民國29年,全縣設5區、158鄉(鎮)。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淪陷區、半淪陷區收復。民國36年12月,中共桐廬縣民主政府建立,轄7區。民國37年7月,全縣設5區、4鎮、48鄉、742保。
1949年2月18日,中共
皖西第二地委決定:析桐城縣東鄉全部、南鄉大部、北鄉一部和
廬江縣、
無為縣少數區域為桐廬縣,菜子湖至白兔湖、孔城界河主航道以東地域,為桐廬縣轄區。下轄7區2鎮33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廢除民國時期
保甲制,實行區、鄉、村建制,縣設7區、7鄉(鎮)、381村。1950年,全縣區、鄉機構變動劃分12區、142鄉、3鎮。
1951年1月16日,縣政府更改同名鄉鎮,將白雲區青山鄉更名翼青鄉,橫埠區黃梅鄉更名黃崗鄉,陳湖區麒麟鄉更名麒鳳鄉,湯溝區黃山鄉更名黃泥鄉,破罡區桃花鄉更名黃梅鄉,鳳凰鄉更名鳳儀鄉,樅陽區青山鄉更名前峰鄉,將原轄老洲區的沙池鄉劃歸紅楊區。是年,11月22日,撤銷紅楊區,劃歸老洲區;12月20日,又復設紅楊區。
1953年設定未動,僅破罡區增加白盪港(鄉級),湯溝區增加湯溝港(鄉級),樅陽鎮加轄樅陽港(鄉級)。
1955年12月20日,將15個區調整合併為9區,樅陽、湯溝兩鎮照舊,178鄉(鎮)未動。
1956年,全縣9區、兩鎮未動,178鄉調整為82鄉。1957年,全縣由11個區(鎮)、82個鄉(鎮),改劃為7區、2鎮、42鄉。1958年10月25日撤銷區建制,成立9個人民公社。1963年恢復9個區,劃分為45個公社、2個鎮,279個生產大隊。
1968年,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隨之區、公社相繼成立
革命委員會,區劃未動
1973年,燕山茶林場從周潭人民公社劃出,成立施灣人民公社,是為縣第四十六個公社。
2017年,根據省民政廳的相關批覆,樅陽縣人民政府正式下發通知,撤銷錢鋪鄉、金社鄉、白湖鄉建制,設定錢鋪鎮、金社鎮、白柳鎮。調整後,該縣轄區從原來的14鎮8鄉改為17鎮5鄉。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將樅陽縣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劃歸銅陵市郊區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樅陽縣轄15個鎮、4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縣政府駐地樅陽鎮浮山路。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340722100000 | 樅陽鎮 |
340722101000 | 歐山鎮 |
340722102000 | 湯溝鎮 |
340722106000 | 橫埠鎮 |
340722107000 | 項鋪鎮 |
340722108000 | 錢橋鎮 |
340722109000 | 麒麟鎮 |
340722110000 | 義津鎮 |
340722111000 | 浮山鎮 |
340722112000 | 會宮鎮 |
340722113000 | 官埠橋鎮 |
340722114000 | 錢鋪鎮 |
340722115000 | 金社鎮 |
340722116000 | 白柳鎮 |
340722117000 | 雨壇鎮 |
340722200000 | 鐵銅鄉 |
340722201000 | 鳳儀鄉 |
340722202000 | 長沙鄉 |
340722205000 | 白梅鄉 |
340722400000 | 樅陽經濟開發區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樅陽縣位於安徽省中南部的長江北岸,居東經117°05′~117°43′、北緯31°01′~31°38′之間。總面積為1473.43平方千米。東與銅陵市區接壤;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市區毗鄰;北與蕪湖市無為縣、合肥市
廬江縣兩縣接壤;南與池州市隔江相望。
氣候特徵
樅陽縣屬
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特點為
四季分明、
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全縣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冬季降水量少,夏季(梅雨季)雨量集中,約占全年總量40%。山區降水多於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時數2065.9小時,無霜期251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3.2米/秒。
地形地貌
樅陽地質構造屬於著名的廬(江)樅(陽)
火山岩盆地。對樅陽縣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響的是中生代以來的歷次構造運動,故地貌主要受地質構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內地勢北高南低,中部低平,低山丘陵崗沖相間,濱江環湖,可分4個三級亞區,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異明顯,其中東北部低山區,三公山最高峰為海拔674.9米,其他高於400米的低山有拔茅山、龍王尖、黃梅尖幾個山峰,其外圍多為400米左右的丘陵。西北部低丘崗地平原區,區域內除西北隅岱鰲山(海拔245米)、東南面
浮山(海拔165米)和南端低丘外,由於大面積系黃土形成的漫崗,地面超伏較小。中西部丘陵沖區,該區域瀕臨菜子湖,西北鄰低丘崗地平原區,北界低山區,南、東與江湖洲圩平原區相連。東南部江湖洲圩平原區,長江繞縣境自西南至東北環行,連城、白盪、陳瑤、楓沙等湖沿長江內側平行分布,是優質商品棉集中產區。樅陽縣位於揚(州)--銅(陵)斷裂帶與宿(松)--樅(陽)斷裂帶交匯處,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即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縣境內斷裂帶縱橫交錯,近南北方向最為發育;火山機體(構造)密集,古火山口遍布。
水文特徵
地表水
樅陽縣屬長江流域,長江流經縣域78千米。主要河流有橫埠河、楊市河、錢橋河、羅昌河、樅陽河。境內陳瑤湖、白盪湖、菜子湖和“兩賽”(神靈賽、羹膾賽兩湖)4個水系,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為0.22千米。縣境水文特徵是:年徑流量大、變幅大和侵蝕性模數較大。且冬春季較小,夏季較大。年均徑流深由南向北逐漸增大。
陳瑤湖流域
該流域位於縣東部,由楓沙湖、陳瑤湖、湖和橫埠河、橫埠前河、橫埠後河、新河組成。
白盪湖流域
該流域位於縣境腹部,周高中低。1953年,白盪閘建成後江湖分隔,拒江節流,汛期水位顯著降低。該湖流域總面積為775平方千米,其中樅陽縣境為712平方千米。
菜子湖流域
該流域位於縣境西部,縣內流域面積397.5平方千米。北有孔城河,流經縣內長9千米;南有長河,自鐵羅衝口至樅陽鎮,全長16.5千米,流域面積370.54平方千米,經樅陽閘入江。
“兩賽”流域
該流域位於縣城東,是獨立水系,流域面積為68.5平方千米,經石磯長河至古塘新圩閘河拐入長江。
地下水
縣境沿江一線含水層,發育於長江一級階地的全新統古河床,由細粉砂組成,厚度在15米以上,發育良好,低山丘陵中性岩地區屬裂隙喀斯特淡水中等富水亞區,含水層主要由古生代灰岩裂隙喀斯特組成,其他地區系古生代、中生代砂頁岩及噴出岩系的虺隙水,屬貧水區,礦化度小於1,水化學成份為型。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樅陽屬於長江流域河流水系,境內陳瑤湖、白盪湖、
菜子湖、和“兩賽”(神靈賽、羹膾賽兩湖)4個水系,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0.22千米。境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對農田灌溉、水產養殖、水上運輸均構成得天獨厚的優勢。
礦產資源
銅礦分布於縣境中部及北部,自東北至西南延伸作帶狀,有數十處。
縣內銅礦點很多,主要產於火山岩中,偶見於正長岩中,僅拔茅山——七家山——柳峰山等地,已達60多處。其它如公堰塥之簸箕山等地也有分布。
鐵礦該礦多為火山岩中斷裂裂隙控制的礦點。礦石有磁鐵礦、赤鐵礦、鏡鐵礦,也有屬於硫化礦床的“鐵帽”(褐鐵礦)。主要分布於將軍廟馬口、官埠橋附近、會宮城山、花園頂大凹里、義津橋吐秀山、竹石墩,白柳、白湖與廬江接壤的地帶(即廬樅大鐵礦)等。錢鋪附近之黃土崗,鐵礦礫石很富,估計儲量約幾百萬噸。
金礦天頭山金銅礦,系含金銅石英——重晶脈型礦床,內含黃銅礦、斑銅礦、自然金,平均含銅0.93%,平均含金5~7克/噸。該礦儲量:金屬銅4000多噸、黃金600多公斤。
鈾礦該礦分布於桃花山、城山、馬家山等地。
明礬石該礦小型礦床有磨盤山、筆家山2處。此外,在公堰塥礬母山、將軍廟大尖山、柳家園之馬山、屋後山等,均藏有明礬石礦。
重晶石該礦分布雨壇鎮之大凹田口、後高莊及會宮鎮。礦脈產於火山岩中。含硫酸鋇10~90%。其中大凹口重晶石儲量為3.58萬噸。雨壇鎮天頭山銅金礦床中,也有重晶石礦脈。
石灰石、大理石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在沿江山、白盪閘、周家潭、青山一帶,於古生代石炭紀至中生代二疊紀古海洋中沉積生長。
煤泥煤多分布在沿江環湖及河洲中的第四系地層中。湯溝鎮泥炭層厚0.6~1.5米,覆蓋層厚1米左右,腐殖酸含量達42%,儲量約4000多萬立方米。此外,鐵板洲亦有泥炭層。
天然氣
天然氣蘊藏於第四系地層砂土中,如鐵板洲、新洲,含氣層為扁豆體透鏡體,常與泥炭層伴生。
植物資源
根據安徽省野生植物普查隊於1958年的調查和安徽師範大學生物系、安徽大學生物系、安徽林業勘察設計院、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等單位的一些專家、學者多次調查的結果,縣境有維管束植物942種(包括變種),隸屬173科,其中蕨類植物22科35種,裸子植物7科27種,被子植物880種。卿、菟絲子、龍葵、白英等354種。
動物資源
根據中國科學院南方考察隊、安徽大學生物系、安徽省農業廳水產局等單位多次調查,縣境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本志僅記載常見和珍稀的獸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及昆蟲類等野生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97.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63萬人,鄉村人口76.37萬人。據衛計委統計,2016年,全縣全年人口出生率11.58‰,比2015年上升1.61個千分點;死亡率4.11‰,上升0.11個千分點;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7.47‰,上升1.50個千分點。
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97.0萬人,常住人口87.1萬人。據衛計委統計,2018年,全縣全年人口出生率10.32‰,比上年下降2.05個千分點;死亡率5.43‰,上升0.38個千分點;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4.89‰,下降2.43個千分點。
民族
截至2016年,境內
漢族人口占99.96%,餘下0.04%為蒙古、回、苗、壯、布依、朝鮮、滿、高山、土家、
達斡爾等10個少數民族,計363人。
經濟
綜述
樅陽縣2016年生產總值(GDP)20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4.8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102.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8.2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7.5:54.9:27.6調整為16.9:49.9:33.2,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3.5%。人均GDP21216元,比2015年增加1042元。
2016年,樅陽縣實現財政收入12.55億元(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84萬元),比2015年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9.75億元,增長9.8%。地方財政收入8.35億元,增長8.7%。財政支出36.62億元,增長15.3%,其中民生支出32.35億元,增長15.6%,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88.3%。從重點支出項目看,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12.7%,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增長3.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82.9%,科學技術支出增長0.9%,教育支出增長5.1%。
2016年,樅陽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3.3億元,比2015年增長11.1%。其中,工業投資92.2億元,下降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5.2億元,下降19.0%;第二產業投資92.2億元,下降5.5%;第三產業投資115.8億元,增長31.8%。
2016年,樅陽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0元,比2015年增長9.7%。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965元,增長2.3%。全體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5.6%,比2015年下降0.9個百分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1元,比2015年增長7.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753元,增長3.0%。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5%,比2015年下降2.1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0元,比2015年增長10.2%。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200元,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3.7%,比2015年下降2.8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6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0億元,比2015年增長2.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5.8億元,增長3.0%。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79萬公頃,其中稻穀種植面積8.5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54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10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0.68萬公頃。
2016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單 位
| 絕對值
| 比2015年增長(%)
|
糧食
| 萬噸
| 47.82
| -5.20
|
油料
| 萬噸
| 4.24
| -0.04
|
棉花
| 萬噸
| 1.01
| -0.02
|
蔬菜及食用菌
| 萬噸
| 14.83
| 2.61
|
2016年糧食總產量47.82萬噸,比2015年下降5.20%。全年油料產量4.24萬噸,下降0.04%。棉花產量1.01萬噸,下降0.02%。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4.83萬噸,增長2.61%。
2016年肉類總產量4.36萬噸,比2015年增長0.85%。禽蛋產量3.05萬噸,下降0.44%。水產品產量8.80萬噸,增長2.09%。
2016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1.80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4.2%。農用拖拉機1.78萬台,增長3.3%;農用運輸車0.11萬輛,下降18.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3.76萬噸,下降1.1%。
第二產業
2016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5戶。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9.3億元,比2015年增長8.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4.4億元,增長9.1%。工業經濟發展對全縣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50.3%,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總產值28.0億元,增長7.6%。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42.51,比2015年上升5.54個百分點。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8.5億元,增長4.6%;實現利潤總額17.2億元,下降18.6%。
2016年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3.6億元,比2015年增長5.1%。
第三產業
房地產投資
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6.6億元,比2015年增長6.6%。商品房銷售額11.9億元,增長125.8%。
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4億元,比2015年增長12.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4.1億元,增長24.3%。
2016年進出口總額4049萬美元,比2015年增長68.1%。其中,出口3411萬美元,增長92.5%;進口638萬美元,增長0.4%。
2016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302萬美元,比2015年增加3123萬美元。
郵電
2016年郵電業務總量3.50億元,比2015年增長1.3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96億元;電信業務總量2.54億元。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4.9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37.37萬戶;年末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6.77萬戶。
金融
201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為327.88億元,比2015年增長14.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64.61億元,增長11.2%。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為96.33億元,增長18.9%。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末全縣有普通中學42所,當年招生1.28萬人,在校學生4.02萬人,畢業生1.4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當年招生數0.43萬人,在校生0.59萬人,畢業生0.14萬人;國小140所,當年招生0.48萬人,在校生3.60萬人,畢業生0.79萬人;幼稚園59所,在園兒童1.29萬人。
2016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
| | | 單位:萬人
|
指標
| 招生數
| 在校生數
| 畢業生數
|
中等職業教育
| 0.43
| 0.59
| 0.14
|
普通高中
| 0.48
| 1.60
| 0.56
|
國中階段
| 0.80
| 2.42
| 0.88
|
國小
| 0.48
| 3.60
| 0.79
|
2016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年專利申請量861件,專利授權量16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57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49件。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契約46項,技術契約成交額560萬元。
文體
2016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2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含民營博物館)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廣播電台1座,調頻轉播發射台1座,電視轉播發射台3座。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2%,年末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2%。全年出版報紙1種,總印數1.1萬份;期刊(雜誌)1種,總印數2.3萬份。年末全縣共有各級檔案館2個,館藏檔案資料15.6萬卷(件、冊),庫館總建築面積1777平方米。
2016年發展二級裁判員16人,三級裁判員20人,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111人。全縣有體育場館2個。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體育健身活動14次,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總人數35萬人次。
醫療
2016年末全縣共有醫療機構(含診所、衛生室)309個,其中醫院7個(含5所民營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87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其他衛生機構1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鄉鎮衛生院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0個、村衛生室23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個、婦計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全縣衛生技術人員204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54人,註冊護士1126人。鄉村醫生798人。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688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478張。全縣全年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101.40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6年末,樅陽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8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9.26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為3.15萬人;參加工傷、生育、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2.26萬人、2.35萬人和1.8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52.46萬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81.97萬人。
2016年末全縣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0.53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2.06萬人。年末全縣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23個,擁有床位3310張,供養人員348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236萬元。年末,全縣建立各類社區服務設施1582個,社區從業人員1653人。
交通運輸
綜述
2016年,樅陽縣旅客運輸量801.5萬人,貨物運輸量1459萬噸。旅客運輸周轉量40992萬人千米,貨物運輸周轉量321710萬噸千米。 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123萬噸。
2016年末,全縣機動車擁有量5.98萬輛,比2015年增長15.7%。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2.14萬輛,增長11.0%。年末民用轎車擁有量1.90萬輛,增長17.0%。
公路
樅陽縣境內通車公路總里程3055千米,路網平均密度達到168.97千米/百平方千米。等級公路達1600千米,占公路總里程的52.37%,其中:高速公路34千米、省道246千米、縣道318千米。258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水泥路總里程1250千米,建有農村客運站有20個。縣內形成以合銅公路、橫江公路、𠙶會公路、樅桐公路、義小公路為五縱,以下北線江堤路、銅安公路、白會公、廬十公路為四橫的“五縱四橫”公路交通主框架,以縣鄉道為依託,村道為補充的公路交通網。
航運
樅陽縣境內長江水運航線總長84千米,有大小港口碼頭30餘處,為二級航道,最大通航能力為萬噸級船舶。
長江岸線港區現有從事港口經營生產單位31家,港區作業單位主要為當地工礦企業和周邊地區物資集散、運輸服務。現有𠙶山和下樅陽兩個千噸級貨運碼頭,自然岸坡貨運碼頭5個,沿江港口年吞吐能力約1500萬噸,擁有各類船舶2190艘,695870噸位。貨運船舶運輸向大型化、標準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長江渡口11道,渡船15艘。三個江心洲設有機動車輪渡碼頭。
公共運輸
截至2016年,樅陽縣城開通公交線路5條,有公車34輛;有計程車公司2家,營運計程車374輛。樅陽至安慶快速公交由兩家企業按照“四統一”、獨立核算的方式合作經營,有大型公車12部,日常發車84班次。全縣開通區際以上客運班線160餘條,日常運營客車510部,公路客運向舒適化、快速化發展;有營運貨車2074部。
歷史文化
綜述
樅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在安徽省總計100位歷史文化名人中,樅陽縣就有11位。樅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兩千多年的建縣史,是我省文化大縣之一。
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樅陽橫埠鎮一帶生活,在戰國時代,樅陽的楚文化與中原、吳越文化交融,產生了樅陽第一次文化高峰;西周時,周王朝分封諸侯,在樅陽設立宗子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106年)始設樅陽縣治,漢武帝南巡至樅陽,作《盛唐樅陽之歌》。樅陽從秦漢到唐宋的一千多年間,人口的大幅度、大範圍流動和長江水運的便利催生了樅陽的第二次文化高峰;元末明初,出現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潮。徽州和江西等地的民眾紛紛遷入樅陽及周邊境內,受此影響,樅陽文化順應歷史潮流,傳承儒學之風日盛,崇文尚讀、窮不丟書的學風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到了17世紀,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方以智的橫空出世為標誌,樅陽文化進入了第三次高峰。而
桐城派(又稱桐城古文派)文化的興盛,則是樅陽歷史上出現的第四次文化高峰。
桐城派
桐城派在清代綿延200餘年,是清代文壇上顯赫一時、風靡全國、影響深遠的古文創作理論體系,蔚成“天下高文歸一縣,遂令天下號宗師”的文化奇觀。桐城派從樅陽走向全國,南極湘桂,北被燕趙,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影響之久,享有“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的盛譽。桐城派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受樅陽優美的自然環境與深厚的社會文化風氣的浸染。樅陽曆來具有“襟江懷湖”的地理區位所形成的開放性,境內有近百千米長的長江水道,菜籽湖、白盪湖星羅棋布,浮山、旗山、岱鰲山、大青山、白雲崖還有大片的丘陵地帶又使之具有相對的“封閉性”,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悠閒與純淨,山水奇秀、民風淳樸、百姓殷富,崇文尚讀、尊師重教蔚然成風;黃金水道長江和眾多湖泊使桐城派的文人特別是“三祖”方苞、劉大魁、姚鼐得以方便地往來於京師北京和南京和揚州、安慶、徽州等府郡為官著述,傳道授業,切磋交流。
戲曲文化
在民間藝術方面,主要有富有鄉土氣息的京劇表現形式平台戲和門板戲;有龍燈、獅子燈、花船、花挑等燈會。建國後,
黃梅戲發展迅速,成為樅陽一大劇種。
樅陽腔
隨著江西移民的遷入,屬楚音的江西
弋陽腔傳入樅川,迅速與屬吳聲的
崑山腔相碰撞,樅陽人將一剛一柔的楚音吳聲揉為一體,同時吸收李自成起義軍軍中樂人及山(西)陝(西)商幫帶來的西
秦腔劇目和音樂唱腔,並結合本土的俚歌俗曲,培育了一種新腔,史稱“樅陽腔”。明萬曆年間,藕山鎮人阮自華在
安慶天台里創辦阮氏家班,搬演崑曲,以聲伎自娛。
崇禎初年,精通音律的𠙶山鎮人阮大鋮,“新建阮氏家班,名滿江南”,他的家班能唱崑腔、弋陽腔,也唱樅陽腔,“《燕子箋》、《春燈謎》,其科介排場,無不緊湊,流傳至今,搬演不輟。
東鄉武術
樅陽重文習武。清之中葉後,樅陽縣東部鄉村,歷有教習拳術之風。拳的種類,有
長拳、
猴拳、破四門、地八仙、
太極拳等。拳的姿勢,主要有高盤的少林式,飛腳能跳牆;有低盤的武當式,能縮身掃地樁。
其中東鄉武術尤為出名,東鄉武術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拳術套路,一是械術套路。拳術姿式有高盤的少林式——飛腳能跳牆,有低盤的武當式——縮身掃地樁。械術姿式,五花八門,靈活多變,如“大刀斬四門”、“長棍探龍潭”等等。風格現以中、低盤架勢為主,走趟以“田”、“一”字形為多。步型中
馬步、弓步和震腳為多,轉輾幅度小,真所謂拳打臥牛之地。肢體動作以拳、掌、肘、上肢動作為主。勁力以剛勁為主,行拳迅速,靈活多變,勇猛兇悍。其優點:注重手、眼、身、法、步,善於破解對方陣式的路數,拆招散打,攻防合一,講究技術實用。所有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譜訣。
2013年,“東鄉武術”最終被評為“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項目”。
漢武射蛟
漢武帝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曾經過樅陽縣。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載:“浮江,自
尋陽出樅陽,過
彭蠡(巢湖古稱)”。
風景名勝
樅陽縣有浮山風景區、白雲岩、大青山、岱鰲山、旗山、望龍庵、陳氏宗祠、漢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國呂蒙城遺址等名勝古蹟。
浮山
浮山坐落於皖江北岸的樅陽縣,南臨
白盪湖,西鄰菜子湖,南望九華,北靠長江,山水渾然一體,猶如一葉輕舟漂於水面,有“海上蓬萊”之美譽。浮山火山噴發形成大小洞穴500個之多,奇峰、怪石、巉岩、幽洞構成了浮山四大奇觀。山色蒼秀,岩嶂壁立,關口險隘,河湖環繞,景色絕佳。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之久的
古火山,由富含鈉、鉀的火山岩組成。雖經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與典型性。該火山岩盆地位於地質上稱為淮陽古陸、張八嶺古陸及江南古陸之間的下揚子沿江火山岩帶內。在距今約1.4億年至1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近4000萬年中,曾幾度噴發,中間還有一次岩漿入侵活動,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據專家介紹,浮山火山爆發方式類似於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公元79年8月24日的爆發情景,連續兩次噴發,形成兩個流動單元,整體冷卻。如此形成的岩石構成浮山主要景觀--陡崖、疊嶂、岩洞、龜裂紋、柱狀節理、噴氣孔等。其地質構造全國罕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堪稱一座“天然火山地質公園”。浮山古火山是研究長江中下游郯廬斷裂地殼深化過程的天然記錄,是研究深部地殼、地幔的標本。
白雲崖
白雲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雲岩寺尚存。
天隱岩,俗名燕子岩,在山巔石叢之中,又名一線天,抬頭可見日月天光。
蛾眉岩,在青障峰之半,壁削萬仞,深廣半里,中橫一坼。明末吳差強疏鑿,工部主事吳道新隱居於此,兩石仁交復前後,雲氣出沒其間,阮自華題刻“函雲洞”,趙凡夫題曰“函雲關”。函雲之左有長廊石壁數十丈,謂之“撒手廊”,險峻之處有石台,黃道周曾登其上,為吳道新題“一葉翔真羽”五字,吳道新有文記其事。函雲後有月龕、鶴仙等古蹟,還有呂純陽(洞賓)拔劍竇、釣台石、四顧洞、青藤洞等。函雲之頂有抱龍洞。
雪浪岩,又名廊岩,與浮山雪浪岩相似。墓岩在雪浪岩之左。
樓子岩,在雪浪岩左的西岩頂上。
東岩,在山前之半山,大如浮山金谷,宋高僧白雲演禪師曾建庵於此,元西藏和尚了悟曾住持其間。明萬曆年間為雷火所毀。
白雲岩,在東岩之西,故又名西岩,其穴間大小超過浮山會聖岩。它為白雲岩洞之首,岩前有木樓,樓後為大士閣,宋高僧義青禪師住持浮山大華嚴寺時,以此岩為方丈室,今岩巔有宋刻,曰“青華嚴方丈”。宋白雲端、白雲演二禪師(師徒),元了悟禪師,都曾住持該寺,禪揚佛法,其佛教源流歸屬浮山。傳說宋元豐中,有青鳥數千,銜泥塑築觀音像一尊於其洞中,像成以後,留一雌鳥,在龕後築巢,每春則一雄鳥從浮山飛來,育二小鳥而去。“白雲青鳥”為老桐城八景之一。劉大櫆在《浮山記》中記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今浮山、白雲千百年來青鳥依然如故,堪稱一奇。白雲岩內還有一神泉,出自洞壁隙縫間,其水如絲,涓涓細流,四時不竭,清洌異常,每日可供百人飲用,其名為“一滴泉”。此外,岩內還有一奇,細觀洞壁石紋,西部如龍鱗片片,東部則似虎毛斑斑,真是龍盤虎踞之地。
七家山奇峰林立,怪石羅列。著名的雙尖峰,如鏤管寫天;鐵障峰,高聳色紫;鐵船峰,酷肖舟艇;絳霄峰,似排牙列戟;老人峰,如著古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還有金輪峰、佛髻峰、天鵝峰、寶鼎峰、抱龍峰等,各具神韻。怪石有釣石(又稱姜太公釣魚台)、兔石、駝石、偶來石、孤坐石、白虎石、神鼠過天橋、金龜攀壁等。
白雲青鳥
白雲崖位於樅陽縣白梅鄉境內,距縣城40餘千米,歷史上曾為白雲演禪師道場而得名。宋建為寺廟,寺內可容千人,故又名白雲寺。南朝以來就成為佛教勝地。山中奇岩怪石,舉目皆是,山上奇峰,無不引人入勝。更有羽毛華麗叫聲動聽的“白雲青鳥”,為古桐城八景之一。
望龍庵
該庵原名望龍禪院,坐落在樅陽鎮金雞山下的月牙湖畔。清康熙年間修建,有廟宇五進,佛像百餘尊。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陳玉成在該庵曾兩度召開緊急會議。該庵曾被清兵焚毀。一九四一年,由永生師太弟子集資重修。一九七七年縣文物管理所由縣政府拔款維修。同年被安徽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庵內主持先後有修志、修空、龍雲大師。現任住持釋禪進。望龍庵現有大殿二進、廂房十餘間、佛像20餘尊、太平天國文物展覽室一個。
大青山石屋寺
大青山位於樅陽縣城東16千米處的樅陽鎮郭橋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華,山青水秀,如詩如畫。這裡芳草連綿,雜花滿徑,澗水潺潺,霧靄裊裊,金雞洞、老虎洞,洞壑幽深,鑼石、鼓石、鷹嘴石、
獅子石,怪石百態。登峰遠眺,南面滾滾長江一瀉千里,北面白盪湖水碧波萬頃,東、西有神靈賽湖和羹膾賽湖兩旁依偎,正所謂“水如青羅帶,山似碧玉簪”,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寶庫。全山著名景點有16處,即:石屋勝境、菩薩印掌、玉洞藏春、龍隱靈泉、
烏鴉候客、白驢化米、相國詩篇、仙人棋局、石鼓轟雷、金雞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題、獅子臥雲、丹池日暖、白雲送接、鳳萋梧竹等,每每春夏之際,遊人紛至沓來,醉游其間。不過,青山最具標誌性的景觀還是它的“石屋勝境”。
岱鰲山
岱鰲山位於
樅陽、
桐城、
廬江三縣結合部,主體在樅陽縣麒麟鎮。東南走向,在綠蔭覆蓋、峰平坡緩的丘陵地帶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對著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勢削斷,岩峭如壁。其最高峰為龍王頂,海拔270米,宛如一頭巨鰲。
傳說
岱鰲山遠古時期是東海之艄,因秦始皇得神鞭興起,趕山填海,東海龍王十分著急。與鴻鈞老祖商議後,派遣棲歇在海灘上的一頭巨鰲化成了一條山脈,即今岱鰲山。秦始皇來到岱鰲山下,揮動“神鞭”,山脈巋然不動。秦始皇大驚,便氣運丹田,猛抽三下,卻只給岱鰲山抽出三個缺口。第一個叫“大凹口”,又名“大化口”;第二個叫“小凹口”;第三個是“楊眉山口”。岱鰲山依舊寸步未移。所以至今有“三鞭趕不動岱鰲山”說法。秦始皇三鞭過後,氣數殆盡,秦王朝也因此應了天機,不達三世,也因此有“事不過三”之警句。大凹口東,山分二峰,一高一矮,形如出土竹筍,鑽天而立,其高的一峰叫龍王頂,是岱鰲山的最高峰,峰之巔,矗立著一座寺廟,名曰龍王廟。方圓數十里的鄉民,將它看作氣象預報台,民諺說:“龍王廟招雲,晴天要轉陰”。
著名人物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海人氏。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鎮高甸),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四大著名小說之一《
西遊記》的作者。
齊之鸞,之鸞字瑞卿,號蓉川,明桐城(今樅陽縣雨壇鎮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
進士,先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授刑部給事中。之鸞學識淵博,文彩宏麗,於桐城文學興起有先導作用。著有《蓉川集》7卷、《
奏疏》2卷、《南征紀行》和《入夏錄》各若干卷。
方學漸(1539——1615),字達卿,今浮山鎮白人。明代著名學者。明代中葉桐城學術的領頭人,東林黨魁。為諸生祭酒二十餘。領鄉薦,棄去,專事講學。以子大鎮貴,贈大理寺少卿。學漸著有《邇訓》二十卷,《桐彝》三卷,及《
心學宗》等,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阮鶚(1509-1567),字應薦,號𠙶峰,
南直隸桐城縣(今
樅陽𠙶山鎮松園鄉阮家享堂)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學副使。為明代抗倭將領,後因罪革職為民。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阮鶚卒,時年五十九。著有《禮要樂則》2卷、《楓山章文懿公年譜》2卷。
左光斗(1575一1625),字共之,又字遺直,號浮丘,今橫埠鎮忠毅村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光斗生活的年代,系明王朝即將覆沒的年代,君昏臣佞,不以社稷安危為己任,而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阿諛則貴,持正則誅,朝政為魏忠賢所把持。光斗、楊漣等人為重振朝綱,同魏忠賢等作生死鬥爭。光斗曾疏列魏忠賢32條當斬的罪狀,不料魏先發制人,誣光斗受賄銀2萬兩,並假傳聖旨把左、楊逮捕,直接關進監獄。天啟五年(1625年)七月,光斗於獄中被摧殘致死,時年51歲。思宗即位,追贈為右副都御史,賜國禮祭葬;贈太子少保,謚“忠毅”,奉祀鄉賢祠。光斗一生好學,少時愛讀節義傳記,後來精研程朱理學,著有《易說》、《左光斗奏疏》。
方維儀(1585——1668),女,字仲賢,今浮山鎮陸莊人。其父方大鎮,明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維儀精心研讀文史,輯錄古今女子詩作,編著《宮闈詩史》1部,另著《清芬閣詩集》7卷,均為珍貴的名媛史料和佳詠。其繪畫師法宋代李公麟,特別是白描《觀音大士圖》形神兼備,人爭相收藏。
何如寵(1569——1642),字康侯,號芝岳,今樅陽鎮石磯何家青山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稱其“操行恬雅,與物無競,難進易退,世尤高之”。
阮大鋮,(1587~1646)字集之,號圓海、石巢、百子山樵。安徽省樅陽縣𠙶山鎮阮家小凹(原樅陽縣破罡鄉)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戲曲作家。所作傳奇今存《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和《牟尼合》,合稱“石巢四種”。
錢田間,田間先生原名秉鐙,字飲光,後更名澄之,武肅王二十六世孫,安徽樅陽人,代表作有《大水嘆》、《水夫謠》、《捕匠行》、《苦旱行》、《萊陽宋銓郡部死難歌》、《虔州死節歌》等。與方以智共同開創了“桐城派”之先河,史學界稱之為“桐城派”開山鼻祖。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別號浮山愚者;為僧後,法名弘智,無可、藥地、浮廬、墨歷等。今浮山鎮陸莊人。
錢澄之(1612——1693),字飲光,初名秉鐙,字幼光,晚號田間,又號西頑道人。今樅陽鎮石磯人。明末愛國志士、文學家。錢澄之自小隨父讀書,十一歲能寫文章,崇禎時中秀才。南明桂王時,擔任
翰林院庶吉士。詩文尤負重名,與
徐元文有書信往來,《與徐公肅司成書》曾披露
顧炎武偏激的一面。王夫之推崇他“詩體整健”。作為皖江文化的重要詩人,與同期的顧炎武、吳嘉紀並稱江南三大遺民詩人,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傑出成就。著有《田間集》、《田間詩集》、《田間文集》、《藏山閣集》等。
姚瑩,《桐舊集》序中曰:“自齊蓉川(之鸞)給諫以詩著有明中葉,錢田間(
錢澄之、原儀山鄉田間村人、今屬湯溝鎮)振於晚季,自是作者如林。”齊之鸞著有《蓉川集》、《南征紀行》和《入夏錄》等各若干卷。之鸞詩歌直面現實,出語新奇,是當之無愧的桐城派始祖。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靈皋,亦字
鳳九,晚年號望溪,亦號南山牧叟。桐樅“桂林方氏”(亦稱“縣裡方”或“大方”)十六世祖,與明初大思想家
方孝孺同屬“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始人,與姚鼐、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
劉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湯溝鎮祖居村人。
姚鼐,安徽省樅陽縣錢橋鎮麻溪人。是桐城派代表人物中創作成就最大的作家。
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
李光炯(1870一1941),名德膏,晚年自號晦廬,今樅陽鎮李蘭莊人。著名教育家。民國29年,聞家鄉宏實國小和蕪湖職校相繼被日軍焚毀,潸然流涕竟日,以致宿疾復發,於次年4月8日病逝於成都,葬於故里。著有《屈賦說》、《國策札記》、《阮嗣宗詩注》、《同時諸人事略考》、《楞嚴經科會》等。
光明甫(1876——1963),名升,今麒麟鎮人。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法學家、中國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左派著名領導人之一,歷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廳長、安徽省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省人民代表及省政協委員、常委、副主席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委員。1963年,他病逝於安慶。著有《法治建國論》、《語故》、《詩說》等。
房秩五(1877——1966),名宗岳,又號魯岑,晚號陟園老人,今白湖鄉公塥村人。因思想開明,而積極倡導新文化,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與社會活動家。
吳樾(1878——1905),字夢霞,一作孟俠,今雨壇鄉人。
光復會會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就學保定高等師範。1905年,紹英、載澤、端方、戴鴻慈、
徐世昌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他深恨清政府預備立憲騙局,9月24日在北京車站謀炸出洋五大臣,事敗,壯烈犧牲。1912年其弟吳楚將其移葬於此。國父孫中山新撰祭文,有“爰有吳君,奮力一擲”之句。
章伯鈞(1895——1969),今橫埠鎮人。中國政治活動家,愛國
民主人士,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49年9月,章伯鈞在北京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章伯鈞任首任交通部長,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二屆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在農工民主黨第五屆第六次全國幹部會議上,章伯鈞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1958年11月,農工民主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章伯鈞為中央委員。
朱光潛(1897年-1986年),筆名孟實、盟石。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陽和村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全國政協二、三、四、五屆委員、六屆常務委員,民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方東美(1899——1977),名珣,又名遜,字德懷,今義津鎮大李莊人。著名哲學家。方東美的主要著作有《生生三德》、《新儒家哲學十八講》、《中國哲學之通性與特點》、《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襲及創造》、《堅白精舍詩集》及《方東美演講集》等。
陳雪吾(1902——1933),名慶傑,又名虎生,今橫埠鎮陳家團山人。烈士。
章逐明(1902——1930),今橫埠鎮方家倉人。他是中共桐城縣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
胡松叔(1906一1992年),𠙶山人。著有《安徽司法沿革》、《抗戰及解放前夕安徽司法概況》、《安徽大學法律系建制及裁併》等,並為樅陽、貴池兩縣編纂地方志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資料。
施劍翹(1906——1979),女,號谷蘭,化名董慧,祖籍今會宮鎮夏咀村施家嘴人。1935年,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刺殺直系軍閥
孫傳芳。後被捕入獄,1936年被特赦。新中國成立後,她因病移居北京,病癒後又移居五台山光明寺村,並以居士身份在碧山寺修行。1957年當選北京市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1979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
童長榮(1907——1934),字斕華,化名張樹華,今樅陽鎮人。1921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他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學生運動,被推舉為安徽省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1921年加入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參加領導安慶青年學生反對軍閥政府腐敗統治的示威大遊行。1923年春發動安慶各校教職工開展索取軍閥當局拖欠教工薪俸的鬥爭,並取得勝利。1925年春組織安慶學生聲援五卅反帝鬥爭,7月赴日本留學,入
東京帝國大學第一高等學校學習。同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中共東京特別支部領導人之一。1928年5月在日本發起組織中國留日各界反日出兵大同盟,當選為理事。領導旅日留學生和華僑開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鬥爭,受到日本當局的迫害,被驅逐出境。同年秋回到上海,先後任中共滬中區委宣傳委員、區委書記。在此期間曾參加革命文學團體太陽社。1930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加強巡視指導全省黨的工作。因執行中央“左”傾冒險錯誤方針,盲目發動全省各地的農民、士兵暴動和工人總同盟罷工,脫離了河南實際,造成了革命力量的嚴重損失。9月在鄭州被敵人逮捕。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1年3月調任中共大連市委書記。同年11月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領導創建抗日根據地,組建紅三十二軍東滿游擊隊。1934年3月21日在汪清縣與
日軍作戰中壯烈犧牲。2014年9月1日,被列入
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
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黃鎮(1909-1989),乳名百知,輩分為“師”,又名佩寰,學名士元,1909年生於、桐城縣東鄉(現樅陽縣橫埠鎮)的一個農民家庭。歷任中國駐法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慈雲桂(1917——1990),樅陽縣麒麟鎮人,計算機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儲炎慶(1926——1974),今雨壇鄉儲家老屋人。為新中國
鐵畫藝術事業
創始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汪旭光,樅陽縣橫埠鎮人,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副院長。被稱為"炸藥大王".長期從事工業炸藥的研製及新產品開發套用研究。
陸大道,1940年出生,經濟地理學家。1963年畢業於
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1966年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1980-1982年在原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作訪問學者,1992-1993年在德國不萊梅大學和
波鴻魯爾大學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丁漢,男,1963年8月29日出生,
安徽省
樅陽縣項鋪鎮人。機械電子工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
長安大學,1985年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1989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201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王福生,1962年8月出生,現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全軍
愛滋病和
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主任,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解放軍醫學院內科學傳染病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三級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擅長病毒性肝炎、疑難肝病和愛滋病的診治。擔任中華醫學會理事、全軍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委員、北京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衛生部愛滋病臨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千人計畫”、國家
973和
863計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
曹建國,1963年8月出生,男,漢族,安徽樅陽人。199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3月參加工作,航天部三院三部飛行器導航控制系統專業研究生畢業,工學碩士,研究員。現任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朱樅鵬,1963年10月出生,男,漢族,安徽
樅陽人。
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
黨員。歷任工程組副組長/研究室副主任(兼研究室黨支部書記)/研究室主任(兼神舟飛船總師助理)/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某型號總設計師;現任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
陸林,1966年9月生,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2017年11月28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方洪波,1967年出生,男,1983年至1987年就讀於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2002年獲得
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MBA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南京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學位,經濟師。1992年11月加入美的集團,曾任美的市場部部長、美的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美的製冷家電集團CEO、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等職務。現任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