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宮鎮

會宮鎮

會宮鎮,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位於樅陽縣中西部,是銅陵市樅陽縣交通中心之一,縣城北部重鎮,樅桐、南樅、ٶ會、白會公路相交匯,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北岸接線起自該鎮,設有互通樞紐(與預留北沿江高速公路互通)。會宮鎮擁有省級示範高中--會宮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會宮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
  • 電話區號:0562
  • 郵政區碼:246700
  • 地理位置:樅陽縣中西部
  • 面積:76.21平方千米 
  • 人口:38288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拔茅山
  • 機場九華山機場天柱山機場
  • 火車站:銅陵站、銅陵北站
  • 車牌代碼:皖G
  • 交通:濟祁高速(會宮互通樞紐)
歷史沿革,概況,地理位置,行政概況,氣候特徵,交通區位,資源,礦產資源,名勝古蹟,文化底蘊,

歷史沿革

2010年,撤銷會宮鄉,設立會宮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會宮鎮39741人。2015年10月13日,國務院(國函[2015]181號)批覆同意:將安慶市的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2016年1月4日,官方正式公布樅陽縣規屬銅陵。

概況

地理位置

會宮鎮位於樅陽縣中部,東與項鋪鎮、金社鎮、𠙶山鎮和白盪湖共水,南接官埠橋鎮,西與雨壇鎮、義津鎮毗連,北和浮山鎮交接。全鎮行政面積76.21平方千米,境內主要土壤種類為黃棕壤、水稻土。地勢西高東低,西邊山丘延綿,東屬白盪湖低圩區,地貌複雜多樣。境內最高山峰為大拔茅山峰,海拔為278.3米。
會宮鎮

行政概況

會宮鎮轄11個行政村,1個街道管委會,450個村民組,全鄉總人口38288人(2017)。

氣候特徵

會宮鎮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氣候特徵。每年氣候的變化特點是:夏季高但不酷熱,冬季低而無嚴寒,春秋季節溫和,秋季略高於春季,全年平均氣溫為16.5?C,年平均降雨量是1326.5mm,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占年降雨量的40%,適宜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大豆、山芋、棉花等農作物。

交通區位

會宮鎮境內有樅桐、銅安、白會和𠙶會4條主幹線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區位優勢明顯,三十分鐘可達安慶機場,二十分鐘可達合安、合銅高速公路,與合肥市、安慶市、銅陵市車程均在一小時左右,便利的交通有利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目前,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北引橋接線起自會宮鎮,會宮鎮預留與北沿江高速互通樞紐。

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種類有銅、鐵、明礬石和鈾。
⑴銅礦
銅礦分布於境內腹部、南部、西部。腹部的拔茅山銅礦,礦體產生於火山岩(安山玢岩)中,呈帶狀。以斑銅礦為主,次為灰銅礦,少量黃銅礦。該礦為細脈染性礦石,平均含銅1.08%,1957年探明銅蘊芷量為1.2萬噸;南部的大刨山銅礦,含銅大理岩型,礦石中主要含斑銅礦和黃銅礦。該礦體長(20—250米,)主礦體5個,平均含銅0.58~0.77%,已探明該礦銅金屬儲量為1.6萬噸;西部的殺虎台銅礦,西崖銅礦近年來仍在小型開採。
⑵鐵礦
鐵礦分布於鄉境內南部、西部。南部城山鐵礦和大凹里鐵礦,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開採並就地冶煉,現大凹里至城山中間仍留下三個大鐵碴墩。該礦1958年起至今仍在小型開採。據有關資料記載,城山和大凹里都儲藏有褐鐵礦。其中:城山地質儲量8萬噸,品位39.98;大凹里地質儲量99萬噸,品位32.93—40.75;與大凹里鐵礦一脈相連的大刨山鐵礦地質儲量12萬噸,品位29.72—31.09;西部的花園頂鐵礦七十年代,由樅陽縣組織開採過,據說該鐵礦礫石豐富,估計儲量有幾百萬噸。
⑶鈾礦
鈾礦分布在境南部的城山蛇子溝,位於城山鐵礦與大凹里鐵礦中間。
⑷明礬石
明礬石分布在境西部的筆架山、大路山、老虎凹、搖尾山,礦尾長數十米至100米,自地表向下延深25—75米,平均含明礬石物36.28%,礦石儲量為374萬噸,礦物儲量為136萬噸。

名勝古蹟

境內有城山古寨、寶華禪寺、竹湖落雁、亭子山等旅遊景點;古蹟有城山大墩遺址、張氏宗祠、同安縣城遺址、大屋牌坊和王勝墓、方清泉墓。

文化底蘊

會宮鎮人歷來重文尚讀,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文有桐城派文學大師吳汝綸,清末明初任雲南興義府知府的方荃,民國28年任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的方治;武有明代“懷遠大將軍”王勝和“名威將軍”方清泉,新中國授“中將”銜的張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