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

經濟文化

經濟文化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個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準則,道德規範和生活信念等。廣義的經濟文化指一個國家或數個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體系及其相應文化教育活動的總和;狹義的經濟文化指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思想意識及文化教育、技術培訓等活動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文化 
  • 類型:經濟術語
內涵,特徵,分類,作用,程式,

內涵

經濟文化一般由行為文化、心理文化、物質文化構成,中心內容是心理文化,經濟文化主要通過民族文化、企業文化體現出來。經濟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很難用精確的定義來闡述。為了進一步了解經濟文化的概念內涵,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經濟文化是在經濟發展中形成並融入經濟活動群體之中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2)經濟文化是一定範圍的人群的主觀意識,是改造、適應和控制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文化觀念認同;
(3)經濟文化是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交融形成的混合體,是管理者和員工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創造的理念形態(以人腦、書刊、聲像製品等為載體的)文化、物質形態(以生產資料產品、勞務等為載體的)文化、制度形態(以人的行為、人際關係等為載體的)文化的複合體;
(4)經濟文化是民族傳統的文化在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本民族文化背景和特徵的行為規範,其精髓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質、重視人的社會價值、尊重人的獨立人格、開發文化資源、調動人的積極性;
(5)經濟文化是反映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的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的經濟系統觀念的總和,包括經營之道、企業精神職業道德企業作風、企業各種要素中的科技文化和企業形象等方面;
(6)現代經濟文化強調重視人的因素,重視提高人的全面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潛能,同時,並不輕視對物的管理和科學管理制度;
(7)經濟文化建設包括講究經營之道、培育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等幾方面的內涵;
(8)經濟文化包括企業價值、倫理內涵、領導核心、職業主體、文化戰略五大要素,以及由企業質量文化、企業經營文化、企業市場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社會文化構成的文化網路。

特徵

經濟文化的特徵可以從以下9個方面加以描述:
(1)社會性。經濟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因而它有鮮明的社會性。不同社會的經濟文化,同一社會不同階段的經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
(2)地域性。不同地域有自己的自然、社會、民族、歷史的特點,有不同的文化結構和文化內涵,經濟文化同時又是地域文化的組成部分,因而具有地域性。
(3)指導性。經濟文化一經形成,便對特定群體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強烈的指導性,它規範著人們在經濟發展中所擁有的觀點、觀念、價值準則和行為,從而影響經濟發展的進程。
(4)內聚性。經濟文化中的經營哲學、企業精神、企業形象、謀略哲學等,可使群體產生共同的立場、觀點和價值取向,從而起到粘合劑的作用,能消除企業內部的矛盾和衝突,使系統成員互相尊重、精誠團結、群策群力,形成向心力和“命運共同體”。
(5)單元性。完全相同的經濟文化是不存在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產生、發展的過程,都有自己的民族、社會制度、獨特地理區域,因此,經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點,即具有單元性。
(6)連續性。經濟文化的產生、形成、傳播、發展是一個過程,即經濟文化體現著連續性。
(7)時代性。作為社會文化組成部分的經濟文化,都億各自所處的時代表現著自己的時代風貌,即經濟文化具有時代性,經濟文化的形成、發展總是受到它所處時代的影響,不受時代影響的經濟文化是不存在的。
(8)效益性。一切經濟文化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人的自覺能動性,並追求共同價值、共同信念;有利於推行科學化管理,以最小的耗費獲得最佳的經濟、社會效益
(9)創新性。經濟文化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創造、發展,以追求更具效益和社會價值的經濟文化。
(10)綜合性。經濟文化是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目標追求、行為準則等因素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的有機整體,是各因素的綜合。
(11)可塑性。經濟文化要在經濟發展的實踐中不斷塑造新的精神文明、道德規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不斷摒棄原有經濟文化中過時的陳舊的東西。
(12)特殊性。經濟文化具有系統性、層次性,或者說具有區域性。這種特殊性受制於地域、民族、力化經濟發展階段等的影響。

分類

經濟文化分類有很多種,按國家分,有中國經濟文化、美國經濟文化、日本經濟文化、韓國經濟文化等;按區域分,有中華經濟文化、原蘇聯及東歐經濟文化、西歐經濟文化、非洲經濟文化、拉美經濟文化等;按社會性質分,有奴隸社會經濟文化、封建社會經濟文化、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文化、社會主義社會經濟文化;按經濟運行體制分,有計畫經濟文化、市場經濟文化;按部門分,有工業經濟文化、商貿經濟文化、農業經濟文化等;從發展時間分,有傳統經濟文化、現代經濟文化、未來經濟文化等等。

作用

經濟文化的作用就是經濟文化對經濟發展在人類的精神世界方面進行導向、約束、凝聚、交流、激勵、輻射。具體而言,經濟文化的作用包括:第一,圍繞經濟發展目標,形成共謀經濟發展的文化合力定勢;第二,形成一定特色的經濟文化規範體系,以約束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第三,培養人們對自己所處經濟系統的認同感、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以形成強大的向心力;第四,樹立共同理想和價值觀念,體現集體的精神和力量;第五,激勵人們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共同為經濟系統的共同目標、共同理想作出貢獻;第六,跨越企業、行業、部門、地區、國家進行縱橫的傳播。

程式

建設經濟文化應把握以下原則:從本國實際出發,發揮本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總結、歸納、設計、塑造經濟文化;要符合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規律要求;要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技術的相互協調發展;要有利於提高痙濟管理水平;要有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具有一定特色;要吸取外來經濟文化的精華等。
建設經濟文化是實踐、總結、設計和再實踐的循環過程,其程式是: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徵和發展經濟的傳統作風、行為模式、精神風貌,並加以收集、歸納、分析和研究。其次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用確切的文字語言表達經濟文化的內涵,以形成制度、口號、規範、觀念的東西,然後將設計的經濟文化通過宣傳、學習、運用,在經濟實踐中進行檢驗、補充、豐富和提高。
作為經濟文化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第一,在本民族優秀文化影響下堅持在實踐中培育具有企業特色的,能激勵和鼓舞職工的企業精神。
第二,加強職工培訓,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文化水平、心理素養、人際關係等.提高職工整體化的價值觀念,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第三,貫徹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原則,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企業的文化建設要與企業管理進步相協調,共同發展。
第五,積極地批判地吸收一切有利於企業文化建設的優勢成果。
第六,企業家要積極倡導和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具體而言,企業文化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一是形成凝聚力,主要做法是善於用人,即充分了解員工個性,用人之長,選拔人才以內部為主,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向心力;實行“重擔子主義”,增強員工的自豪感、優越感和成熟感,對員工的成績進行表揚;大眾參與、民主管理,如職代會、工廠管理委員會、三結合、合理化建議等,經濟上公平、生活上關心;做好培養人的工作,如職前培訓崗位培訓;二是培養群體意識,主要做法是確定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獎勵制度;塑造自然形成的民眾領袖人物;提倡團結互助;培養持之以恆的信念;三是樹立服務社會、顧客至上的觀念;四是刁二斷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精神;五是自力自強、艱苦創業的拼博精神;六是培養勤儉節約、注重實效的作風;七是物競天擇、力主競爭。
作為經濟文化核心內容的企業文化建設包括:
(1)企業經營哲學建設。企業經營哲學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對主客觀世界的基本看法,是企業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企業經營哲學企業人格化的基礎,是形成企業獨立人格的源泉,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總的理論基礎,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經營哲學應堅持四條原則,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規律的客觀要求辦事;堅持用發展、變化的觀點解決經營中的問題,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堅持樹立人民民眾是真正英雄的思想,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管理與被管理者的關係。企業經營哲學還應包括九個觀念即系統觀念、物質觀念、動態觀念、效率效益觀念競爭觀念風險觀念人才觀念市場觀念信息觀念等。
(2)企業精神建設。企業精神是企業職工共同的心理、價值取向,是企業及職工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是企業文化的靈魂。企業精神具體包括獨立精神,即企業的獨立人格、企業的特點、企業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即經營思想經營目標經營方針經營決策、人才政策、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創新意識;民族精神,即企業職工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責任感、民族使命感、民族奮鬥精神等;務實精神,即實事求是、紮實工作等。
(3)企業目標建設。企業目標企業行為在一定時期要達到的目的和要求,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是全體職工奮鬥的期望值和努力的精神力量。企業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有技術目標、質量目標、產品開發目標、生產目標、市場目標、利潤目標、發展目標等。
(4)企業民主建設。企業民主是啟發和促使職工熱愛企業、關心企業、支持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企業制度的一種形式,是調動和發揮職工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企業民主包括民主意識、民主權利和民主義務等。
(5)企業道德建設企業道德是從理論上調整企業內外關係的行為規範。企業道德以善與惡、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幾對道德範疇的標準,評價並調整企業職工的行為及關係,它具有積極示範作用和強烈的感染力廣是企業安定團結的重要保證。企業道德的建設主要靠輿論、教育。
(6)企業制度建設企業制度是帶有強制性的義務並保障一定權利的規定。企業制度能使職工的行為單純化,便於和諧和統一併通過權利和義務,確定職工在企業中的地位和角色。企業制度包括企業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工作標準等。
(7)企業形象建設。企業形象是企業產品、服務、公共關係和經營作風在社會上所產生的總的印象,是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在表現。企業形象包括職工願望、趣味、情感、傳統、習慣等心理和道德的表現,產品質量、外觀性能、價格水平、服務水平也是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