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子史集是《四庫全書》下的四部分內容分類,部下有類,類下有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子史集
- 屬於:《四庫全書》下的四部分內容分類
- 類:44
- 屬:66
經子史集,《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大學》,《中庸》,
經子史集
全書共4部44類66屬。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國小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國小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
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並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之稱及其在儒學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周易》
古代占筮用書,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全書分《經》、《傳》兩部分。《經》以八卦兩兩相覆,得六十四卦。每卦包括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卦辭較簡單,一般作說明題義之用。爻辭是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解《易》之作最早是《易傳》,共7種10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繫辭》上下篇、《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統稱“十翼”。《彖》與《象》中的大傳(解說卦辭部分),主要是宣揚儒家政治、倫理、修養等觀點的。《象》中的小傳(解說爻辭部分),強調爻位說,是為尊奉君位而作的。《繫辭》與《文言》是前人解經遺說的輯錄。《繫辭》上下兩篇,是《周易》的通論,以論述《周易》的義蘊與功用為主,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它闡述宇宙事物間的矛盾與發展。《文言》是《易傳》中專門用以解說《乾》《坤》兩卦的。《說卦》收錄了漢初經師的“卦象”、“卦德”說;《序卦》和《雜卦》是對卦義的兩派解說。
《尚書》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歷史典籍之一。《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大部分是帝王的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體上說,平時的叫“誥”,戰時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謨”。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詩經》
《周禮》
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的經典之一。《周禮》是蒐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彙編。《周禮》是中國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記錄,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記錄。全書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 寇》、《冬官司空》,各篇分為上下卷,共12卷。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漢 時補以《考工記》。
《儀禮》
記載同代的諸般禮節及其儀式。士冠禮:年到二十歲謂之成人,要加冠服,規定給他為“士”的種種禮節。士昏禮:即婚姻成家的禮儀;士相見禮:與人交接、相見,對待的方式。鄉飲酒禮:鄉“士大夫”在鄉黨之間,宴飲、集會的禮儀;鄉射禮:春秋兩季,人民集會,射於州序;燕禮:朝廷或諸侯,歡慶或紀念,集會、宴飲的一種禮節規定;大射:諸侯舉行祭祀以前,舉行的一種禮儀;聘禮:聘是朝聘或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禮節;公食大夫禮:國君以一種禮節,招待來聘的大夫的禮儀;覲禮:諸侯國君見天子的禮節;喪服:自天子以下死喪的禮制、包括喪服、喪期等等。士喪禮:“士”喪其父母,從死到殯葬的禮法;既夕禮:士喪禮的下篇;士虞禮:父母死後,祭祀、尸祝的方法;特牲饋食禮:諸侯之士祭祖先的規矩禮制;少牢饋食禮:卿大夫祭祖先於家廟的禮節;有司:少牢饋食禮的下篇,講祭祀後的一些措施。
《禮記》
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義道德教科書,其第一篇就開宗明義,指出:“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禮記》共20卷49篇,全書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時代的社會史料。 該書49篇中,僅關於婚喪祭禮的就有17篇之多,它對於研究先秦以至秦漢時代的婚喪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會風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內則》中記載的家庭規制和敬老制度,《大傳》中尊祖敬宗和大宗小宗的區別,《大學》中有關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等等,對於研究古代中國的家庭結構、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探索2000年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左傳》
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30卷。《左傳》的體例是編年紀事體,內容大部分是傳注史事,敘述《春秋》經文重要史事的過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 《左傳》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因此,《左傳》是研究春秋史的寶貴參考書籍。
《公羊傳》
《公羊傳》又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 起初只是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於竹帛”。《公羊傳》有東漢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詁》、唐朝徐彥作《公羊傳疏》、清朝陳立撰《公羊義疏》。 《公羊傳》的主要精神是宣揚儒家思想中撥亂反正、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要無情鎮壓的一面,為強化中央專制集權和“大一統”服務。《公羊傳》尤為今文經學派所推崇,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歷代今文經學家都常用它作為議論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戰國、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穀梁傳》
《穀梁傳》亦稱《春秋穀梁傳》、《穀梁春秋》,為儒家經典之一。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體裁與《公羊傳》相似。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魯人穀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晉人范寧撰《春秋穀梁傳集解》,唐朝楊士勛作《春秋穀梁傳疏》,清朝鐘文烝所撰《穀梁補註》為清代學者註解《穀梁傳》的較好注本。 《穀梁傳》則著重宣揚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重禮義教化和宗法情誼,為緩和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穩定封建統治的長遠利益服務,因而也受到統治階級的極大重視。它是我們研究秦漢間及西漢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論語》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這一說法,大體可信。原始記錄雜出於眾手,最後編定當在戰國初期,以曾參門人為主。 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
《孟子》
這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史記.孟荀列傳》:“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謂《孟子》七篇由孟軻自作,趙岐《孟子題辭》曰:“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曰:“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論語》成於門人之手,故記聖人容貌甚悉。七篇成於己手,故但記言語或出處耳。”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諡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孝經》
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有人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邴疏。全書共分18章。 該書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繫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秘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爾雅》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這些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chù)”等19篇。 這19篇的前3篇與後16篇有顯著的區別,可以分成兩大類。前3篇,即“釋詁”、“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語詞,類似後世的語文詞典。 《爾雅》後16篇是根據事物的類別來分篇解釋各種事物的名稱,類似後世的百科名詞詞典。其中“釋親”、“釋宮”、“釋器”、“釋樂”等4篇解釋的是親屬稱謂和宮室器物的名稱。
《大學》
原是《小戴禮記》里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的儒家作品,這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中庸》
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