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冢宰

天官冢宰

天官冢宰, 官名,太宰的別稱。太宰原為掌管王家財務及宮內事務的官。周武王死時,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職攝政。《論語·憲問》:“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冢宰為內朝主宰。在《周禮》作為天官,成為六卿的首位,總管全國大事。鄭玄註:“變冢言大,進退異名也。百官總焉,則謂之冢,列職於王,則稱大。冢,大之上也。山頂曰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官冢宰
  • 作品出處:《周禮》
第一敘官,敘官譯文,大宰,大宰譯文,小宰,小宰譯文,宰夫,宰夫譯文,宮正/外饔,宮正譯文,亨人/獸醫,亨人/譯文,酒正/掌次,大府/職幣,司裘內樹,九嬪/女史,典婦功夏采,

第一敘官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
治官之屬:
大宰卿一人.
小宰中大夫二人.
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包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內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獸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漁人,中士四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鱉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臘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醫師,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醫,中士二人。
疾醫,中士八人。
瘍醫,下士八人。
獸醫,下士四人。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漿人,奄五人、女漿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鹽人,奄二人、女鹽二十人、奚四十人。
冪人,奄一人、女冪十人、奚二十人。
宮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賈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內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會,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書,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職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職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職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內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信人、徒八十人。
內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
寺人,王之正內五人。
內豎倍寺人之數。
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四人、奚八人、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典婦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賈四人、徒二十人。
典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有二人。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內司服,奄一人、女御三人、奚八人。
縫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屨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

敘官譯文

王建立國都,辨別方向並確定[宗廟和朝廷的]位置,都城與郊野的界限。分設官職,用作民眾的榜樣。於是設立冢宰,讓他率領下屬,而掌管天下的治理,輔佐王使天下人各本分。
治官的屬官有:大宰,由卿一人擔任;小宰,由中大夫擔任;宰夫,由下大夫四人擔任;[還配有]上士八人,中六人,眾下士三十二人,府六人,史十二人,胥七二人,徒一
宮正,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宮伯,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庖人,由中士四人擔任,下士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史四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內饔,由中士四人擔任,下土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史四人,胥十人,徒一百人。
外饔,由中士四人擔任,下士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史四人,胥十人,徒一百人。
亨人,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五十人。
甸師,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獸人,由中士四人擔任,下士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漁人,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鱉人,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十六人。
臘人,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醫師,由上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醫,由中士二人擔任。
疾醫,由中士八人擔任。
瘍醫,由下士八人擔任。
獸醫,由下士四人擔任。
酒正,由中土四人擔任,下土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由奄十人擔任,[還配有]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漿人,由奄五人擔任,[還配有]女漿十五人,奚一百五十人。
凌人,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籩人,由奄一人擔任,[還配有]女籩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由奄一人擔任,[還配有]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由奄二人擔任,[還配有]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鹽人,由奄二人擔任,[還配有]女鹽二十人,奚四
幕人,由奄一人擔任,[還配有]女幕十人,奚二十人。
宮人,由中士四人擔任,下士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八十人。
大府,由下大夫二人擔任,上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賈十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八人。
內府,由中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由中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會,由中大夫二人擔任,下大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上士八人,中土十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書,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職內,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職歲,由上士四人擔任,中士八人為副手,[還配有]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職幣,由上士二人擔任,中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賈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內宰,由下大夫二人擔任,上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內小臣,由奄上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史二人,徒八人。
閽人,王宮每門設四人,御苑中離宮也每門四人。
寺人,在王的正內,共五人。
內豎,人數比寺人多一倍。
嬪九人。
世婦。
女御。
女祝四人,(還配有]奚八人。
女史八人,[j丕配有]癸十六公。
典婦功,由中土二人擔任,下土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賈四人,徒二十人。
典絲,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賈四人,徒十二人。
典枲,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內司服,由奄一人擔任,女御二人[兼領其事],[還配有]奚八人。
縫人,由奄二人擔任,女御八人[兼領其事],[還配有]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由下土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師,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屨人,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史一人,徒四人。

大宰

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辨邦治。三曰官聯,以會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以弊邦治。以八則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馭其神。二曰法則,以馭其官。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四曰祿位,以馭其士。五曰賦貢,以馭其用。六曰禮俗,以馭其民。七曰刑賞,以馭其威。八曰田役,以馭其眾。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四曰置,以馭其行。五曰生,以馭其福。六曰奪,以馭其貧。七曰廢,以馭其罪。八曰誅,以馭其過,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一曰親親,二曰敬故,三曰進賢,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貴,七曰達吏,八曰禮賓。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閒民,無常職,轉移執事。以九賦斂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余之賦。以九式均節財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賓客之式,三曰喪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幣帛之式,七曰芻秣之式,八日匪頒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一曰祀貢,二曰嬪貢,三曰器貢,四曰幣貢,五曰材貢,六曰貨貢,七曰服貢,八曰斿貢,九曰物貢。以九兩系邦國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於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置其輔。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乃施則於都鄙,而建其長,立其兩,設其伍,陳其殷。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設其考,陳其殷,置其輔。凡治,以典待邦鞏之治,以則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以官成待萬民之治,以禮待賓儈其疚。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修。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及執事,□滌濯,及納享,贊王牲事。及祀之日,贊玉幣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贊玉幾、玉爵。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幾、玉爵。大喪,贊贈玉、含玉。作大事,則戒於百官,贊王命。王□治朝,則贊聽治;□四方之聽朝,亦如之。凡邦之小治,則冢宰聽之。待四方之賓客之小治。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大宰譯文

大宰的職責,掌管建立和頒行王國的六種法典,以輔助王統治天下各國。第一是治典,用來治理天下各國,治理官府,治理民眾。第二是教典,用來安定天下各國,教育官府的官吏,使民眾順服。第三是禮典,用來諧調天下各國,統御百官,使民眾和諧。第四是政典,用來使天下各國政治公平,百官政風端正,民眾賦役平均。第五是刑典,用來禁止天下各國的叛逆,懲罰百官的違法者,糾察民眾。第六是事典,用來使天下各國富強,百官勝任職事,民眾能得生養。
依據八種法則來治理官府。第一是官屬,用來開展王國的政事。第二是官職,用來區別王國官吏的職責。第三是官聯,用來會合各官共同辦事。第四是官常,用來考察官吏的工作。第五是官成,用來治理王國的政事。第六是官法,用來端正王國的政風。第七是官刑,用來糾察王國的政事。第八是官廿,用來評斷王國的吏治。
依據八種制度治理王畿內的采邑。第一是祭祀制度,用來節制對神的祭祀。第二是[有關宮室、車服等級的]制度,用來統御屬官。第三是廢置制度,用來治理官吏。第四是祿位制度,用來督勵學士。第五是賦貢制度,用來調節財用。第六是禮儀風俗,用來約束民眾。第七是刑賞制度,用來樹立威信。第八是田役制度,用來役使民眾。
用八種權柄輔助王統御群臣。第一是授予爵位的權柄,以使臣尊貴。第二是授予俸祿的權柄,以使臣富有。第三是賜予的權柄,以使臣得寵幸。第四是安置官吏的權柄,以勸勵臣下的賢行。第五是赦免死罪的權柄,以使臣得免死之福。第六是剝奪的權柄,以使臣貧窮。第七是廢黜的權柄,以懲罰罪臣。第八是誅殺的權柄,以使罪臣遭禍。
用八項原則輔助王統御民眾。第一是親近親族,第二是尊敬故舊,第三是薦舉賢人,第四是任用能人,第五是撫慰有功的人,第六是尊重尊貴的人,第七是提拔勤勞的小吏,第八是禮敬賓客。
以九類職業任用民眾。第一是在三種不同地形從事農業,生產各種穀物。第二是園圃之業,培育瓜果。第三是虞衡之業,開發利用山林川澤的材物。第四是藪牧之業,蕃養鳥獸。第五是百工之業,利用各種原材料製造器物。第六是商賈之業,使財物大流通。第七是嬪婦之業,治理絲麻。第八是臣妾之業,採集草木果實。第九是閒民,沒有固定職業,經常轉換僱主為人做工。
用九種賦稅法徵收財物。第一是王都中的賦稅法,第二是[距王都百里的]四郊的賦稅法,第三是[距王都百里至二百里的]邦甸的賦稅法,第四是[距王都二百里至三百里的]家削的賦稅法,第五是[距王都三百里至四百里的]邦縣的賦稅法,第六是[距王都四百里至五百里的]邦都的賦稅法,第七是關市的賦稅法,第八是山澤的賦稅法,第九是給公用的剩餘財物的回收法。
用九種法則調節財物用度。第一是祭祀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二是接待賓客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三是遇死喪或災荒所用財物的法則,第四是飲食和車服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五是工匠製作所用財物的法則,第六是行聘問禮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七是飼養牛馬草料支出的法則,第八是分頒群臣俸祿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九是[王閒暇時]為與諸侯和臣下結恩好而賜予財物的法則。
按九種貢法收取諸侯國的財物。第一是貢獻祭祀用物,第二是貢獻接待賓客用物,第三是貢獻各種器物,第四是貢獻絲織物,第五是貢獻竹、木材,第六是貢獻珠貝金玉等自然之物,第七是貢獻縫製祭服用的材料,第八是貢獻玩賞之物,第九是貢獻各地土特產。
用九種和協的辦法聯繫天下各國的民眾。第一是諸侯國君,以土地取得民眾。第二是官長,以尊貴的爵位取得民眾。第三是老師,以賢德取得民眾。第四是儒士,以道藝取得民眾。第五是大宗,以親睦族人取得民眾。第六是主人,以有利可依取得民眾。第七是官吏,以治理民事取得民眾。第八是朋友,以可託付信任取得民眾。第九是掌管山林川澤的官吏,以山林川澤的材物取得民眾。
[周曆]正月初一,開始向各國諸侯和王畿內的采邑宣布治典,把形成文字的治典懸掛在象魏上,讓民眾觀看治典,過十天而後收藏起來。
在各諸侯國和王畿內的采邑施行治典,為各州設州牧,為各國設國君,為國君設三卿,為卿設五大夫,為大夫設眾士,為士置府史。在王畿施行八則,為各采邑設君長,為君長設兩卿,為卿設五大夫,為大夫設眾士,為士置府史。在官府施行八法,為各官府設長官,為長官設副手,副手下設考核官,屬官下設眾士,士下置府史。
凡治理天下,用六典以待治理天下各國,用八則以待治理王畿,用八法以待治理官府,用官成以待治理民眾,用賓禮以待接待賓客。
祭祀五帝,掌管告誡百官[不要失禮],以及具備祭祀用品並把祭祀場所打掃乾淨。祭祀前的第十天,率眾官占卜祭祀的日期,接著就齋戒。[到祭祀的前夕]攜同眾官視察祭器是否洗滌乾淨。到[祭祀那天黎明王牽牲]行納亨禮的時候,幫助王牽牲。到祭祀那天天大亮的時候,幫助王拿玉器、幣帛和爵。祭祀天上的大神和地神的禮儀也是這樣。祭祀先王也是這樣。還要幫助王拿玉幾和玉爵。
諸侯朝覲王大會同而來,大宰協助王接受諸侯奉獻的玉幣,協助王接受諸侯進獻的珍異之物,協助王設定玉幾,協助王接受諸侯向王進酢酒的玉爵。
有大喪,協助[嗣王]行贈玉、含玉之禮。
採取大的軍事行動,負責告誡百官,協助王發布命令。
王在治朝處理政事,就協助王評斷政事。王巡守四方時聽斷政事,[大宰的職責]也是這樣。
凡王國政務的小事,就由大宰處理。四方來朝賓客有小事也有待大宰處理。
[夏曆]年終,命令各官府實事求是地整理文書資料,接受他們的會計總賬,評斷他們匯報的政績,而幫助王決定對官吏的罷黜和提升。三年大考核眾官吏的政績,而[幫助王]決定對他們的懲罰和獎勵。

小宰

小宰之職,掌建邦之宮刑,以治王宮之政令。凡宮之糾禁,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之貳,以逆邦國、都鄙、官府之治。執邦之九貢、九賦、九式之貳,以均財節邦用。以官府之六敘正群吏:一曰以敘正其位,二曰以敘進其治,三曰以敘作其事,四曰以敘制其食,五曰以敘受其會,六曰以敘聽其情。以官府之六屬舉邦治:一曰天官,其屬六十,掌邦治,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邦教,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三曰春官,其屬六十,掌邦禮,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四曰夏官,其屬六十,掌邦政,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五曰秋官,其屬六十,掌邦刑,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六曰冬官,其屬六十,掌邦事,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以官府之六職辨邦治:一曰治職,以平邦國,以均萬民,以節財用。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三曰禮職,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職,以服邦國,以正萬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民,以除盜賊。六曰事職,以富邦國,以養萬民,以生百物。以官府之六聯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聯事,二曰賓客之聯事,三曰喪荒之聯事,四曰軍旅之聯事,五曰田役之聯事,六曰斂弛之聯事,凡小事皆有聯。以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二曰聽師田以簡稽,三曰聽閭里以版圖,四曰聽稱責以傅別,五曰聽祿位以禮命,六曰聽取予以書契,七曰聽賣買以質劑,八曰聽出入以要會。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以法掌祭祀、朝覲、會同、賓客之戒具。軍旅、田役、喪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財用,治其施捨,聽其治訟。凡祭祀,贊玉幣爵之事,祼將之事。凡賓客,贊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幣之事、喪荒,受其含襚、幣玉之事。月終,則以官府之敘,受群吏之要。贊冢宰受歲會。歲終,則令群吏致事。正歲,帥治官之屬而觀治象之法,徇以木鐸,曰:不用法者,國有常刑。乃退,以宮刑憲禁於王宮,令於百官府曰:各修乃職,考乃法,待乃事,以聽王命。其有不共,則國有大刑。

小宰譯文

小宰的職責,掌管建立有關王宮中官吏的刑法,施行王宮中的政令,糾察一切違反王宮禁令者。
掌管王國六典、八法、八則的副本,以(輔佐大宰]考核天下各國、王畿、朝廷官府的政事。掌管王國九貢、九賦、九式的副本,以[輔佐大宰]使王國均財節用。
依照官府六個方面的尊卑次序規正官吏們。一是依照尊卑次序規正朝位,二是依照尊卑次序排定上報政績的先後,三是依照尊卑次序分派所做事情的大小,四是依照尊卑次序制定俸祿的多少,五是依照尊卑次序接受所上報的年終會計總賬,六是依照尊卑次序安排[向王]陳述或提出請求的先後。
用官府的有關六類屬官的法則[輔佐大宰]開展王國的政事。第一類是天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治理。第二類是地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教育。第三類是春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禮制。第四類是夏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軍政。第五類是秋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刑法。第六類是冬官,它的屬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國的生產事務。
用官府有關六類職責的規定[輔佐大宰]分辨王國的政事。第一是治理的職責,以使天下各國政治公平,以使民眾賦役平均,以調節財物開支。第二是教育的職責,以安定天下各國,安定民眾,安定[來朝的]賓客。第三是掌管禮制的職責,以和諧天下各國,和諧民眾,祭祀鬼神。第四是掌管軍政的職責,以使天下各國順服,以使民眾遵循正道,以徵集進貢的各種財物。第五是掌管刑法的職責,以禁止天下各國的叛逆,糾察民眾,除去盜賊。第六是掌管生產事務的職責,以使天下各國富庶,以養育民眾,以增殖各種財物。
用官府的六項聯合辦事的法則[輔佐大宰]會同各官合辦王國的事務。一是祭祀之事的合辦,二是接待來朝賓客之事的合辦,三是王喪和賑濟災荒之事的合辦,四是軍事的合辦,五是徵發役徒進行田獵之事的合辦,六是征賦和施惠之事的合辦。凡小事也都有合辦的。
用官府的八種成事品式[輔佐大宰]治理王國。一是評斷征派賦役方面的爭訟,就依據人口財產登記冊。二是查核出征或田獵的人員兵器,就依據人員兵器登記冊。三是評斷閶裡間.[有關土地]的爭訟,就依據戶籍和地圖。四是評斷有關借貸的爭訟,就依據傅別。五是評斷祿位的當否,就依據封賜時的策書。六是評斷借取授予方面的爭訟,就依據書契。七是評斷買賣方面的爭訟,就依據買賣質劑。八是評斷財物收支方面的爭訟,就依據會計賬冊。
用公平治理官府的六項評斷官吏的標準,[輔佐大宰]評斷吏治。一是廉潔而又能做好工作,二是廉潔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是廉潔而又勤勉努力,四是廉潔而又處事公正,五是廉潔而又執法無誤,六是廉潔而又明辨是非。
依據禮法掌管祭祀、朝覲、會同以及接待賓客時告誡[有關官吏]具備用品,如有軍事、田獵和徒役、死喪和災荒的事,也這樣做。以上七事,都命令有關官府供給財物用具;決定免於服役的人,評斷[各官府的]有關事項和爭訟。
凡祭祀,[跟從大宰]協助王拿玉器、幣帛和爵,[協助王]獻屍行裸禮的事。
凡接待賓客時協助[大宗伯向賓客]行裸禮;凡接受賓客[向王酢酒]之爵的事,凡接受賓客(向王所獻]幣帛的事,[都協助大宰去做]。
遇王喪或荒年,負責接受[諸侯、諸臣]贈送的含玉、衣服、幣帛、玉器的事。
每月月底,依照官府的尊卑次序,接受官吏們當月的會計總賬。協助大宰接受一年的會計總賬。年終,命令穹吏們匯報當年的政績。
[夏曆]正月,[協助大宰]率領治官的屬官觀看[懸掛在象魏上的]治典,邊走邊搖動木鐸,說:“不執行法令的,國家自有常刑。”於是退下,把有關王宮中的刑法懸掛公布,糾察王宮中違反禁令者。下令各官府說:“各自遵循你們的職守,遵守你們的規章制度,完備你們的職事,而聽從王的命令。有不盡職的,國家自有重刑。”

宰夫

宰夫之職,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敘群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掌百官府之徵令,辨其八職: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師,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七曰胥,掌官敘以治敘。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縣、鄙之治,乘其財用之出入。凡失財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詔冢宰而誅之。其足用長財善物者,賞之。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與其薦羞,從大宰而□滌濯。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凡朝覲、會同、賓客,以牢禮之法,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飲食、客賜之飧牽,與其陳數。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與其幣器財用,凡所共者。大喪、小喪,掌小官之戒令,帥執事而治之。三公六卿之喪、與職喪,帥官有司而治之。凡諸大夫之喪,使其旅帥有司而治之。歲終,則令群吏正歲會。月終,則令正月要。旬終,則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時舉者,以告而誅之。正歲,則以法警戒群吏,令修宮中之職事,書其能者與其良者,而以告於上。

宰夫譯文

宰夫的職責,掌管有關治朝的法令,以規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監察他們是否違反禁令。
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職事,以待治理來朝賓客的小事,受理諸臣的奏事,以及民眾的上書。
掌管[王對於]官府的徵召和命令,分辨官府的八類職責[以備徵令的下達]。一是正一級的職責,掌管官府的法規制度而審核一年的會計總賬。二是師一級的職責,掌管官府的成事品式而審核一月的會計總賬。三是司一級的職責,掌管官府的法規制度而審核每天的會計賬目。四是旅一級的職責,掌管按照官吏的常職而[對官吏]的工作進度進行考核。五是府的職責,掌管書契而負責[文書、器物等的]收藏。六是史的職責,掌管官府文書[的起草]而協助治理。七是胥的職責,掌管依照官事的輕重緩急而指派徒屬。八是徒的職責,負責根據官府的命令而供召呼役使。
掌管治法用以考核各官府、各采邑以及縣、鄙的政績,計算他們錢糧財物的收支情況,凡錢糧財物使用失當,以及造假賬的,就要根據官刑報告冢宰加以懲罰。那些用度充足、能夠增殖財物、能使物產精良的,就獎賞。
依照祭祀禮法負責祭祀時告誡有關官吏供給祭祀牲物,以及祭祀用的脯醢和各種食物,跟從大宰視察祭器是否洗滌乾淨。
凡舉行禮儀的事,協助小宰檢查校核各官府所準備的器物[是否符合要求]。
凡是朝覲、會同或有賓客到來,依照牢禮之法,負責供應牲肉和活牲、供應路途所需糧草和牲、供應賓客留居期間所需牲肉和禽鳥、供應燕禮和饗禮所需酒食、供應賓客初到時所賜便宴的用牲,以及[各種食品和器物]陳列的數量。
凡王國有弔唁[諸侯或大臣]的事,掌管[對前往弔唁的官吏]進行告誡和命令,負責供給所當用的幣帛、明器、財物,以及凡所當供給的器物。
有大喪或小喪,負責對小官進行告誡和命令,率領有關官吏辦理喪事。三公、六卿的喪事,與職喪一起率領有關官吏辦理。凡是大夫的喪事,就使眾下士率領有關官吏辦理。
[夏曆]年終就命令官吏們總結確定一年的會計文書,月終就命令總結確定當月的會計文書,旬終就命令總結確定本旬的會計文書,而用以考核官吏們的政績。政令不按時施行的,就報告[冢宰]加以責罰。
[夏曆]正月,就用法警戒官吏們,讓他們做好王宮中的各項工作。記載他們當中的賢能者和優秀者,而用以報告上級。

宮正/外饔

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眾寡,為之版以待。夕擊柝而比之,國有故則令宿。其比,亦如之。辨外、內而時禁,稽其功緒,糾其德行,幾其出入,均其稍食,去其淫怠,與其奇袞之民,會其什伍而教之道藝。月終,則會其稍食。歲終,則會其行事,凡邦之大事,令於王宮之官府、次舍,無去守而聽政令。春秋以木鐸修火禁。凡邦之事,蹕、宮中、廟中、則執燭。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
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掌其政令,行其秩敘,作其徒役之事,授八次、八舍之職事。若邦有大事作宮眾,則令之。月終,則均秩。歲終,則均敘。以時頒其衣裘,掌其誅賞。
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後、世子。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卒食,以樂徹於造。王齊,日三舉。大喪,則不舉。大荒,則不舉。大札,則不舉。天地有災,則不舉。邦有大故,則不舉。王燕食,則奉膳,贊祭。凡王祭祀、賓客食,則徹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設薦脯醢。王燕飲酒,則為獻主。掌後及世之膳羞,凡肉修之頒賜,皆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摯見者,亦如之。歲終則會,唯王及後、世子之膳不會。
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共祭祀之好羞,共喪紀之庶羞,賓客之禽獻。凡令禽獻,以法授之。其出入,亦如之。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歲終,則會,唯王及後之膳禽不會。
內饔掌王及後、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辨體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王舉,則陳其鼎俎,以牲體實之,選百羞、醬物、珍物,以俟饋。共後及世子之膳羞。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牛夜鳴則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烏□廌色而沙鳴狸,豕盲□而交睫腥,馬黑脊而般臂螻。凡宗廟之祭祀,掌割亨之事;凡燕飲食,亦如之。凡掌共羞、修、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凡王之好賜肉修,則饔人共之。
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修、刑、膴。陳其鼎俎實之牲體、魚臘。凡賓客之飧饔、饔食之事,亦如之。邦饗耆老、孤子,則掌其割亨之事。饗士、庶子,亦如之。師役,則掌共其獻賜脯肉之事。凡小喪紀,陳其鼎俎而實之。

宮正譯文

宮正掌管王宮中的戒令、糾察違反禁令的人。白天按時檢查宮中大小官府人員的多少,記載在木版上以待考核。黃昏時敲擊木梆而檢查值班人員。王國有非常事故就命令宿衛王宮,對這些宿衛者也像平常一樣進行檢查。辨別宮外、宮內的人而禁止他們不在規定的時間出入。考察宮中官吏的功業,糾察他們的德行,檢查他們的出入,合理髮給他們食糧。擯棄那些放縱、懈怠的官吏,以及[官吏家屬中]那些詭異、邪惡的人。按照什伍編制[把宮中官吏的子弟]組合起來,教他們禮樂射御書數。月底合計宮中官吏的報酬,年終總結宮中官吏的任職情況。凡王國有大事,就命令王宮中大小官府[的人員],不要擅離職守而聽從命令。春秋時節,搖動木鐸[告誡宮中]嚴格遵守有關用火的禁令。凡王國有祭祀,在[隸仆]禁止宮中、廟中通行時,就拿火把[為王照明]。王喪,負責安排居喪的廬舍,要分別親疏貴賤來安排居喪處所。
宮伯負責掌管王宮中的士和庶子,凡是列在名籍上的。掌管有關他們的政令,安排他們宿衛的先後次序,組織他們[供太子]役使,還有負責分配他們[宿衛時的]八次和[休息時的]八舍的職責。如果王國有大事要發動宮中眾人,就負責召集士、庶子。月底調整[士、庶子]宿衛的次序,年終調整[士、庶子]輪值的先後。按時頒發給他們夏衣和冬衣。掌管對他們的獎懲。
膳夫掌管王的飯食、飲料、牲肉、美味,以供養王、王后和太子。凡饋送王的飲食,飯用六種穀物做成,牲肉用六種牲,飲料用六種清飲料,美味用一百二十種,珍餚用八種,醬用一百二十瓮。王[用膳]每天一殺牲,陳列十二鼎,鼎中牲肉[取出後]都有俎盛著進上。用音樂助王進食。[食前]膳夫把當行祭禮的食物授給王,並先為王品賞食物,然後王才吃。食畢,用音樂伴奏把食器徹回原處。王齋戒期間,每日三餐都殺牲。有大喪不殺牲,有大災荒不殺牲,瘟疫流行不殺牲,天地出現災異不殺牲,王國有大的軍事行動不殺牲。王進午餐和晚餐時,就為王奉進牲肉,並幫助王行食前祭禮。凡王舉行祭祀,或款待賓客酒食,[禮畢]就徹下王的胙俎。凡王因小事而飲酒,就為王進設脯醢。王[與臣下]燕飲酒時,就代王為主人[向臣下]獻酒。掌管供給王后和太子的牲肉及美味。凡王用牲肉和股惰頒賜[群臣的事],都由膳夫掌管。凡[群臣]祭祀而將祭肉饋送給王的,就接受而用作王的肴饌。[對於臣下]拿著摯來見王的,也這樣做。[夏曆]年終就做結算,只有供給王、王后和太子的膳食不結算。
庖人掌管供應六畜、六獸、六禽,辨別它們的名號和毛色。凡是那些死的、活的、鮮的、乾的畜禽及獸肉,用以作為供奉給王的牲肉,和進獻給王的美味,以及供奉王后與太子的牲肉和美味。供給祭祀所用的四時珍美之物。供給喪事所用各種美味,以及款待賓客所用的禽獸肉。凡命令[獸人]進獻禽獸,把所應獻禽獸的數目交給他。庖人接受獸人所獻入的禽獸以及向賓客獻出禽獸也按規定的數目進行。凡用禽獸肉進獻[給王],春季用羊羔肉和小豬肉,用有香味的牛膏脂煎和;夏季用乾**肉和乾魚,用有臊味的狗膏脂煎和;秋季用牛犢肉和小獸肉,用有腥味的雞膏脂煎和;冬季用鮮魚和鵝肉,用有逭味的羊膏脂煎和。到[夏曆]年終就做結算,只有供給王和王后的禽獸不結算。
內饔掌管供給王及王后、太子的牲肉和美味的宰割、烹煮、煎熬以及調味的事‘,辨別牲體和臟腑的名稱,辨別各種美味的名稱。王殺牲,就負責陳列鼎和俎,並負責將牲體盛在鼎中和俎上。選擇各種美味、醬類和珍餚,以待[膳夫]饋送[給王]。供給王后及太子牲肉和美味。辨別雞、犬、羊、牛等牲中不可食用的。牛如果夜鳴,它的肉就惡臭。羊如果毛長而又打結,它的肉就擅。狗如果後腿內側無毛而又奔跑急躁,它的肉就臊。鳥的毛色失去光澤而又鳴聲嘶啞,它的肉就腐臭。豬如果作遠視貌而睫毛相交,它的肉中就生有囊蟲。馬脊作黑色而前脛有雜斑,它的肉就作螻蛄臭。凡宗廟祭祀,掌管宰割、烹煮的事,凡[王、王后及太子]行燕飲酒禮或用午餐、晚餐時也這樣。預備各種美味、股惰、鍘羹、大肉片、不乾的鹹肉、牲體、乾魚等,以待供[王、王后和太子]膳食所用。凡王喜歡[某臣]而賜予牲肉和股惰,就由內饔供給他。
外饔掌管外祭祀[所用牲]的宰割和烹煮,供給祭祀所需的脯、股惰、鍘羹、大肉片,陳列鼎和俎,並把牲體、魚、於獸肉等盛入鼎中和俎上。凡為賓客設便宴、饋饔餼、舉行饗禮和食禮的事,也這樣做。王國用饗禮款待老人和孤子,就掌管[所用牲的]宰割和烹煮的事。用饗禮款待士和庶子時,也這樣做。出師征伐及巡守、田獵,就掌管供給[王]向將帥獻酒或賞賜時所需脯和牲肉的事。凡小喪事,就負責陳列鼎、俎並盛入所需牲肉。

亨人/獸醫

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職外,內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祭祀,共大羹、鉶羹。賓客,亦如之。
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以時入之,以共齊盛。祭祀,共蕭茅、共野果、瓜之薦。喪事,代王受眚災。王之同姓有罪,則死刑焉。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內饔之事。
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獸物。時田,則守罟。及弊田,令禽注於虞中。凡祭祀、喪紀、賓客,共其死獸、生獸。凡獸入於臘人,皮、毛、筋、角入於玉府。凡田獸者,掌其政令。
漁人掌以時漁為梁。春獻王鮪,辨魚物,為鮮薨,以共王膳羞。凡祭祀、賓客、喪紀,共其魚之鮮薨。凡漁者,掌其政令。凡漁征入於玉府。
鱉人掌取互物,以時簎魚、鱉、龜、蜃,凡狸物。春獻鱉蜃,秋獻龜魚。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掌凡邦之簎事。
臘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臘膴胖之事,凡祭祀,共豆脯,薦脯、膴、胖,凡臘物,賓客、喪紀,共脯臘凡乾肉之事。
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凡食齊□春時,羹齊□夏時,醬齊□秋時,飲齊□冬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麥,魚宜蓏。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瘠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聲,□其死生。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
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凡療瘍,以五毒攻之。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凡有瘍者,受其藥焉。
獸醫掌療獸病,療獸瘍。凡療獸病,灌而行之,以節之,以動其氣,觀其所發而養之。凡療獸瘍,灌而劀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養之,食之。凡獸之有病者,有瘍者,使療之。死,則計其數以講退之。

亨人/譯文

亨人掌管供給鼎、鑊,掌握[烹煮時]用水的多少和火候的大小。負責將外饔和內饔[所供食物]在灶上烹煮,辨別所烹煮的各種牲肉和美味。祭祀時供給大羹和鍘羹。款待賓客時也這樣。
甸師負責率領下屬耕種王的借田,按時進獻收穫物,以供給祭祀所需的穀物。祭祀,供給所需的香蒿和白茅,並供給野生的瓜果。王喪,就代後王受災禍。王的同姓如果有罪,(判決後]就到甸師的官府那裡去處死或施刑。率領徒屬用薪柴(供給外饔、內饔],做替外饔和內饔服役的事。
獸人掌管用網捕獲野獸,辨別所捕野獸的名稱和毛色。冬季獻狼,夏季獻麋鹿,春秋凡獸都可獻。四季田獵時,就守候著捕獸的網。到停止田獵時,就命令把捕獲的野獸聚集到樹有虞旗的田獵處的中央。凡祭祀、喪事、款待賓客,就供給死獸和活獸。凡所捕獲的獸交給臘人,獸的皮毛筋角交給玉府。凡捕獵野獸的,都由獸人掌管有關政令。
漁人掌管按照一定的季節捕魚,修築魚梁。春季進獻大鮪魚。辨別各種魚的名稱和性狀,用鮮魚或製成乾魚,以供給王膳食的美味所用。凡祭祀、款待賓客和喪事,供給所需的鮮魚和乾魚。凡捕魚的,[為其]掌管有關政令。凡所徵收的漁業稅,交入玉府。
鱉人掌管捕取有甲殼的動物,按季節叉取魚鱉龜蛤等,凡埋藏在泥中的動物。春季獻鱉蛤,秋季獻龜魚。
祭祀時供給蛤、蝸牛和蟻卵,交給醢人。掌管凡王國中有關叉取魚鱉龜蛤等的事。
臘人掌管幹肉,凡將獵獲的野獸做成脯,或整體風乾,或薄切成大肉片、或做成不乾的鹹肉片的事[都由臘人負責]。凡祭祀,供給加饌的脯、正饌的脯、大肉片、不乾的鹹肉片等,以及供給凡所需用的乾肉。
款待賓客、喪事,供給脯,以及凡所需用的乾肉。
醫師掌管有關醫藥方面的政令,收集藥物以供醫療所用。凡王國中有患疾病的,有頭上長瘡或身上有創傷的,都到醫師的官府來看病,醫師派醫者對他們分別進行治療。[夏曆]年終,考核醫者醫療的成績,以確定給予他們食糧[的等級]:凡病都能準確診斷的為上等,有十分之一不能診斷準確的為次等,有十分之二不能診斷準確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三不能診斷準確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四不能診斷準確的為下等。
食醫掌管調和王的六種飯食、六種飲料、六種牲肉、各種美味、各種醬類、八種珍餚。凡調和飯食應比照春天[以溫為宜],羹湯應比照夏天[以熱為宜],醬類應比照秋天[以涼為宜],飲料應比照冬天[以寒為宜]。凡調和食物的滋味,春天應多一些酸味,夏天應多一些苦味,秋天應多一些辛味,冬天應多一些成味,[四季的食物中都要]調和一些能使之變得柔滑和甘甜的食品。凡調配牲肉和飯食,牛肉宜配合稻飯,羊肉宜配合黍飯,豬肉宜配合稷飯,狗肉宜配合梁飯,鵝肉宜配合麥飯,魚肉宜配合菰米飯。凡君子的膳食都依照這種調配原則。
疾醫掌管治療萬民的疾病。四季都有因氣不調和而引起的疾病:春季有頭痛病,夏季有皮膚長癢疥的病,秋季有寒瘧病,冬季有咳嗽氣喘病。用五味、五穀、五藥治療患者的疾病。[首先]根據患者著的五氣、五聲和五色來觀察患者是必死還是可以治好,第二步觀察患者九竅的變化,第三步診斷患者九髒的活動情況,[這樣來判斷病情]。 凡民眾有疾病的,就分別加以治療,患者死了就分別記載死亡的原因,上報給醫師。
瘍醫掌管按一定劑量和分寸為腫瘍、潰瘍、金瘍和折瘍患者敷藥,以及颳去膿血、銷蝕腐肉。凡治療瘍瘡,用五種藥性酷烈的藥來敷治,用五穀來調養,用五藥來治療,用五味來調節藥效。凡用藥,以酸藥補養骨骼,以辛藥補養筋脈,以鹹藥補養血脈,以苦藥補養精氣,以甘藥補養肌肉,以滑潤藥通利孔竅。凡是患瘍病的人,都可以接受瘍醫的藥物治療。
獸醫掌管治療家畜的疾病,治療家畜的瘍瘡。凡治療畜病,先灌藥使它行走,節制它行走的快慢,以發動它的脈氣,再觀察所發的脈氣[以判斷病情]而加以治療。凡治療家畜的瘍瘡,先灌藥而後颳去濃血和腐肉,以挖出患處的壞死部分,然後敷上藥,加以療養,餵以飼料。凡家畜有疾病的,有瘍瘡的,就使獸醫進行治療,[未能治好而]死了就統計死畜的數量,以決定獸醫俸祿的增減。

酒正/掌次

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為公酒者,亦如之。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緹齊,五曰沈齊。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掌其厚薄之齊,以共王之四飲三酒之饌,及後、世子之飲與其酒。凡祭祀,以法共五齊三酒,以實八尊。大祭三貳,中祭再貳,小祭壹貳,皆有酌數。唯齊酒不貳,皆有器量。共賓客之禮酒,共後之致飲於賓客之禮醫酏糟,皆使其士奉之。凡王之燕飲酒,共其計,酒正奉之。凡饗士、庶子,饗耆老、孤子,皆共其酒,無酌數。掌酒之賜頒,皆有法以行之。凡有秩酒者,以書契授之。酒正之出,日入其成,月入其要,小宰聽之。歲終,則會,唯王及後之飲酒不會。以酒式誅賞。
酒人掌為五齊三酒。祭祀,則共奉之,以役世婦。共賓客之禮酒、飲酒而奉之。凡事,共酒而入於酒府。凡祭祀,共酒以往。賓客之陳酒,亦如之。
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於酒府。共賓客之稍禮,共夫人致飲於賓客之禮,清醴醫酏糟,而奉之。凡飲共之。
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鑒。賓客,共冰。大喪,共夷盤冰。夏頒冰,掌事,秋刷。
籩人掌四籩之實。朝事之籩,其實麷、蕡、白、黑、形鹽、膴、鮑魚、鱐。饋食之籩其實棗、□、桃、乾{艸橑}、榛實。加籩之實,凌、芡、□脯。羞籩之實。糗、餌、粉、餈。凡祭祀,共其籩薦羞之實。喪事及賓客之事,共其薦籩羞籩。為王及後、世子共其內羞。凡籩事,掌之。
醢人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麇臡。饋食之豆,其實葵菹、蠃醢、脾析、■醢、蜃、蚳醢、豚拍、魚醢。加豆之實,芹菹、兔醢、深蒲、醞醢、箈菹、雁醢、筍菹、魚醢。羞豆之食,酏食、糝食。凡祭祀,共薦羞之豆實。賓客、喪紀,亦如之。為王及後,世子共其內羞。王舉,則共醢六十瓮,以五齊、七醢、七菹、三臡實之。賓客之禮,共醢五十瓮。凡事,共醢。
醯人掌共五齊、七菹,凡醯物。以共祭祀之齊菹,凡醯醬之物。賓客,亦如之。王舉,則共齊菹醯物六十瓮,共後及世子之醬齊菹。賓客之禮,共醯五十瓮。凡事,共醯。
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賓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後及世子,亦如之。凡齊事,鬻鹽,以待戒令。
冪人掌共巾冪。祭禮,以疏布、巾冪八尊,以畫布、巾冪、六彝,凡王巾皆黼。
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凡寢中之事,埽除、執燭、共爐炭,凡勞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
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梐枑再重。設車宮轅門,為壇壝宮棘門,為帷宮,設旌門。無宮,則共人門。凡舍事,則掌之。
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凡朝覲、會同、軍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帟、綬。大喪,共帷、幕、帟、綬。三公及卿、大夫之喪,共其帟。
掌次掌王次之法,以待張事。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設皇邸。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重案。合諸侯,亦如之。師田,則張幕,設重帟、重案。諸侯朝覲、會同,則張大次、小次。師田,則張幕、設案。孤卿有邦事,則張幕、設案。凡喪,王則張帟三重,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凡祭祀,張其旅幕,張屍次。射,則張耦次。掌凡邦之張事。

大府/職幣

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人,頒其貨於受藏之府,頒其賄於受用之府。凡官府、都鄙之吏及執事者受財用焉。凡頒財,以式法授之。關市之賦,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賦,以待賓客;四郊之賦,以待稍秣;家削之賦,以待匪頒;邦甸之賦,以待工事;邦縣之賦,以待幣帛;邦都之賦;以待祭祀;山澤之賦;以待喪紀;幣餘之賦;以待賜予;凡邦國之貢,以待吊用;凡萬民之貢;以充府庫;凡式貢之餘財,以共玩好之用。凡邦之賦用取具焉。歲終,則以貨賄之入出會之。
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齊,則共食玉;大喪,共含玉、復衣裳、角枕、角柶。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褻器。若合諸侯,則共珠盤、玉敦。凡王之獻,金玉、兵器、文織、良貨賄之物,受而藏之。凡王之好賜,共其貨賄。
內府掌受九貢、九賦、九功之貨賄、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凡適四方使者,共其所受之物而奉之。凡王及冢宰之好賜予,則共之。
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後、世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賓客、喪紀、會同、軍旅,共其財用之幣□,賜予之財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歲終,則會,唯王及後之服不會。
司會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之貳,以逆邦國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貢之法致邦國之財用,以九賦之法令田野之財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職之財用,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掌國之官府、郊野、縣都之百物財用。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以逆群吏之治而聽其會計。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考歲成,以周知四國之治,以詔王及冢宰廢置。
司書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九職、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圖,以周知入出百物。以敘其財,受其幣,使入於職幣。凡上之用財用,必考於司會。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財、器械之數,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數,以知山林、川澤之數,以逆群吏之徵令。凡稅斂,掌事者受法焉。及事成,則入要貳焉,凡邦治考焉。
職內掌邦之賦入,辨其財用之物而執其總。以貳官府、都鄙之財入之數,以逆邦國之賦用。凡受財者,受其貳令而書之。及會,以逆職歲與官府財用之出,而敘其財以待邦之移用。
職歲掌邦之賦出,以貳官府、都鄙之財出賜之數,以待會計而考之。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財用,受式法於職歲。凡上之賜予,以敘與職幣授之。及會,以式法贊逆會。
職幣掌式法,以斂官府、都鄙與凡用邦財者之幣。振掌事者之餘財,皆辨其物而奠其錄,以書楬之,以詔上之小用賜予。歲終,則會其出。同邦之會事,以式法贊之。

司裘內樹

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聊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喪,廞裘,飾皮車。凡邦之皮事,掌之。歲終,則會,唯王之裘與其皮事不會。
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遂以式法頒皮革於百工。共其毳毛為氈,以待邦事,歲終,則會其財□。
內宰掌書版圖之法,以治王內之政令。均其稍食,分其人民以居之。以陰禮教六宮,以陰禮教九嬪,以婦職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屬,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緒。大祭祀,後祼獻,則贊,瑤爵亦如之。正後之服位,而詔其禮樂之儀,贊九嬪之禮事。凡賓客之祼獻、瑤爵、皆贊,致後之賓客之禮。凡喪事,佐後使治外內命婦,正其服位。凡建國,佐後立市,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陰禮。中春,詔後帥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以為祭服。歲終,則會內人之稍食,稽其功事,佐後而受獻功者,比其大小與其粗良而賞罰之,會內宮之財用。正歲,均其稍食,施其功事,憲禁令於王之北宮,而糾其守。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於王。
內小臣掌王后之命,正其服位。後出入,則前驅。若有祭祀、賓客、喪紀,則擯詔後之禮事,相九嬪之禮事,正內人之禮事,徹後之俎。後有好事於四方,則使往。有好令於卿大夫,則亦如之。掌王之陰事、陰令。
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喪服、兇器不入宮,潛服、賊器不入宮,奇服、怪民不入宮。凡內人、公器、賓客,無帥則幾其出入。以時啟閉。凡外內命夫命婦出入,則為之辟。掌埽門庭。大祭祀、喪紀之事,設門燎,蹕宮門、廟門。凡賓客亦如之。
寺人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糾之。若有喪紀、賓客、祭祀之事,則帥女宮而致於有司,佐世婦治禮事,掌內人之禁令。凡內人吊臨於外,則帥而往,立於其前而詔相之。
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賓客、喪祀之事,則為內人蹕。王后之喪,遷於宮中,則前蹕。及葬,執褻器以從遣車。

九嬪/女史

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於王所。凡祭祀,贊玉□,選後薦,徹豆籩。若有賓客,則從後。大喪,帥敘哭者亦如之。
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宮而澹攥為□盛。及祭之日,蒞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吊臨於卿大夫之喪。
女御掌御敘於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凡祭祀,贊世婦。大喪,掌沐浴。後之喪,持習翣。從世婦而吊於卿大夫之喪。
女祝掌王后之內祭祀,凡內禱詞之事。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
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以詔後治內政,逆內宮,書內令。凡後之事,以禮從。

典婦功夏采

典婦功掌婦式之法,以授嬪婦及內人女功之事□。凡授嬪婦功,及秋獻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賈之物書而楬之。以共王及後之用,頒之於內府。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以其賈楬之。掌其藏與其出,以待興功之時。頒絲於外內工,皆以物授之。凡上之賜予,亦如之。及獻功,則受良功而藏之,辨其物而書其數,以待有司之政令,上之賜予。凡祭禮,共黼畫組就之物。喪紀,共其絲纊組文之物。凡飾邦器者,受文織絲組焉。歲終,則各以其物會之。
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以待時頒功而授□。及獻功,受苦功,以其賈楬而藏之,以待時頒,頒衣服,授之。賜予,亦如之。歲終則各以其物會之。
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示韋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紗。辨外內命婦之服,鞠衣、展衣、緣衣、素紗。凡祭祀、賓客,共後之衣服,及九嬪世婦。凡命婦,共其衣服,共喪衰,亦如之。後之喪,共其衣服,凡內具之物。
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以役女御,以縫王及後之衣服。喪,縫棺飾焉,衣翣柳之材。掌凡內之縫事。
染人掌染絲帛。凡染,春暴練,夏纁玄,秋染夏,冬獻功。掌凡染事。
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為九嬪及外內命婦之首服,以待祭祀賓客。喪紀,共笄絰,亦如之。
屨人掌王及後之服屨。為赤舄、黑舄、赤繶、青句、素屨、葛履。辨外內命夫命婦之命屨、功屨、散屨。凡四時之祭祀,以宜服之。
夏采掌大喪,以冕服復於大祖,以乘車建綏,復於四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