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別名,來源採制,性狀,化學成分,藥用價值,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功效分類,配伍套用,用法用量,藥材基源,採收儲藏,資源分布,炮製方法,附方,
基本信息
1.外形呈長圓筒形,一端具堅韌的果柄,果皮灰黃色,上有10條縱向稜線,果皮質脆。其餘均與絲瓜絡相似。
主產廣東。
2.指絲瓜瓤,可以像布一樣來洗碗.擦桌子打掃衛生等.
很老的已經不能吃的絲瓜,把外面一層殼剝下來,裡面剩的瓤.在燒開水時放進去一起煮可以減少鹼,煮軟了可以用來洗碗.擦桌子等.
別名
來源採制
性狀
藥材為絲狀維管束交織而成,多呈長棱形或長圓筒形,略彎曲,長30~70cm,直徑7~10cm。表面淡黃白色。體輕,質韌,有彈性,不能折斷。橫切面可見子房3室,呈空洞狀。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甘,平。入肺、胃、肝經。
功能主治
功效分類
配伍套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調敷。
藥材基源
採收儲藏
秋季果產成熟,果皮變黃,內部乾枯時採摘,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爛,取出洗淨,除去種子,曬乾。
資源分布
絲瓜絡全國各地均產,以浙江、江蘇、江西所產者質量為好。絲瓜布主產江西。
炮製方法
1.絲瓜絡:洗淨曬乾,切段。
2.炒絲瓜絡:取切成小段的絲瓜絡,用麩皮拌炒至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
3.絲瓜絡炭:取切成小段的絲瓜絡,盛鍋內(裝滿為度),上覆同樣大小的鍋一隻,兩鍋結合處以黃泥封嚴,然後用微火燒煅約4-5小時停火(一般用白紙貼在上面鍋底上,紙呈焦黃色時為煅透),候冷取出。
考證:出自《本草再新》
科屬分類:葫蘆科
附方
- ③治咳嗽多痰,胸脅痛:老絲瓜絡燒存性,研細。白糖拌服,每次2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 ⑩治濕疹:絲瓜絡60g。水煎,熏洗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冊》)
- ⑿治水腫,腹水:絲瓜絡60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 ⒀治經事不行:絲瓜絡(煅,研),每三錢,酒下。(《(魚孚)溪單方選》)
- ⒁治繡球風及女陰搔癢:絲瓜絡30g,蒜瓣60g。煎水10000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瘡瘍外用本草》)
- ⒂治關節痛:絲瓜絡15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去渣飲酒,每次1盅,每日服2次。
- ⒃治慢性腰痛:絲瓜絡切碎,焙成焦黃,研末,每日1個,分2次服,加黃酒少許沖服。
- ⒅治尿道炎:絲瓜絡水煎,加蜜少許內服。
- ⒆治乳腺炎:絲瓜絡1個,燒存性,研末,用醋煮開,紅糖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