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風,中醫病名。是指以陰囊皮膚潮紅、起疹、濕潤或有滲液,瘙癢劇烈,痛如火燎為主要表現的濕瘡類疾病。相當於西醫病名陰囊濕疹。本病若積極治療,一般預後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癒後反覆發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腎囊風
- 發病部位:陰囊部
- 相關西醫疾病:陰囊濕疹
- 主要病因:風熱外邪、濕熱下注、血虛風燥
- 其他名稱:繡球風,陰濕瘡,陰瘡等
- 疾病分類:外科—濕瘡類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體針療法,耳針療法,穴位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以陰囊皮膚潮紅、起疹、濕潤或有滲液,瘙癢劇烈,痛如火燎為主要表現的濕瘡類疾病。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陰囊濕疹基本相同。
病因
腎囊風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內傷兩者。外感為時邪所襲;內傷多由飲食、情志、勞欲所致。
病機
本病多由外感風濕熱之邪或濕熱內生,循肝經下注;或陰虛之體,復感外邪;或腎虛風乘所致。急性者,以濕熱之邪為主,常夾風邪。風為陽邪,易襲皮毛腠理;濕為陰邪,其性粘滯瀰漫,重濁而趨下。濕熱之邪循肝經下注,蘊蓄陰囊皮膚,而見患部水瘡、糜爛、滋流黃水,風濕均易夾熱,蘊結經遂,氣血不利,營氣不從,可致皮膚潮紅、灼熱、腫脹。作癢、作痛,乃“熱微作癢,熱甚則痛”之故。亞急性者,多由脾虛不運,濕邪留戀不除,致病程纏綿,遷延不愈,易轉為慢性。慢性期,因於血虛風燥,濕熱蘊結。病情反覆發作、日久不愈,陰血耗傷,生風生燥,或由濕熱蘊結,氣血失和,或因劇烈瘙癢而致夜眠不安,胃納不振,生化之源不足,肌膚失養,而見皮膚乾燥、粗糙、肥厚、脫屑等。本病病機,總由稟賦不足,在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下,導致臟腑失和,氣血郁滯,經絡阻塞,營氣不從等病理變化,風、濕、熱邪客於下焦,侵及陰囊肌膚而成。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腎囊風的皮損多樣、形態各異,且有融合及滲出傾向。根據病程和皮損特點,一般分急性、亞急性、慢性3種。
1.急性:發病較快,初起皮膚潮紅、腫脹、瘙癢,病變部位常為片狀或瀰漫性,無明顯境界,繼而出現丘疹、水皰、群集或密集成片,常因瘙癢抓撓,致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滲液,最後逐漸結痂、脫落,露出光滑紅色皮膚,並有少量糠批狀脫屑而愈。自覺瘙癢,重者難以忍受,呈間歇性或陣發性發作,常於夜間或情志變化時增劇,影響睡眠。繼發感染時,水皰成為膿皰、皰液混濁,結蠟黃色膿痂,並可引起附近腫痛、發熱、怕冷等。或伴有便秘、小便黃赤,陰下潮濕、心煩、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病程不定,輕者數日內消失,一般2周~3周可治癒。常因用水洗或吃辛辣之品如大蒜、韭菜、生薑、辣椒或食魚、蝦、蟹、牛肉、羊肉等發物;或進食牛奶、雪裡紅、毛筍、南瓜等致病情加重。反覆發作者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
2.亞急性:介於急性與慢性之間的病程階段。患部皮損較急性者輕、潮紅腫脹顯著減輕,滲出減少,以小丘疹為主,結痂、鱗屑較多。仍有瘙癢,一般無全身不適,或伴胸悶、納呆、便溏、溲赤、苔膩、脈滑等症。常有演變為慢性之傾向,也可因外界刺激而呈急性發作。
3.慢性:由急性、亞急性濕疹長期不愈、反覆發作而來。亦有少數起病即為慢性者。皮損境界明顯,炎症改變不顯著,主要表現為皮膚肥厚,粗糙,嵴溝明顯,乾燥,脫屑,呈苔蘚樣變,皮色呈暗紅或深褐色,有抓痕、少量丘疹、血痂、色素沉著;瘙癢劇烈,不時發作,尤以夜間或情緒緊張時更甚。常伴性情急躁、失眠、頭昏乏力、腰膝酸軟、苔薄、脈濡細等症狀。
病證鑑別
1.脫囊:急起陰囊紅腫疼痛,迅速潰爛皮脫,睪丸外露甚至脫落,並見全身惡寒發熱等症。
2.囊癰:陰囊紅腫熱痛,不癢,無滋水淋漓,病重時約7天成膿破潰流出黃稠膿液。
3.下疳:以陰莖龜頭潰爛為主,有的雖可累及陰囊,但不痛不癢。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虛實、臟腑、濕熱來辯證。風熱實證表現為陰囊乾燥作癢,喜浴熱湯,甚則起疙瘩如赤粟,搔破後流黃水;濕熱實證表現為陰囊瘙癢、浸潤潮紅,破後濕爛,脂水頻流、患處腫脹,伴大便不爽;血虛表現為病情反覆發作,日久不愈,陰囊肥厚、乾燥,不時作癢;腎陽虛表現為陰囊濕冷,汗出瘙癢,兼見腎陽虛證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軟。
治療原則
本病初期以清熱法風、除濕止癢為主,視其濕熱、風熱之不同,分別論治。風熱者,清熱疏風止癢;濕熱者,清熱除濕止癢。日久化燥傷陰者,宜養血潤燥、清熱止癢;腎虛者酌以補腎,並須與外治治法相配合,以期速愈。總之,祛風、清熱、燥濕與補腎,是本病的基本治則。
證治分類
1. 風熱外襲證
證候:初起陰囊乾燥作癢,喜浴熱湯,甚則起疙瘩如赤粟,搔破後流黃水,皮膚灼熱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疏風止癢。血分熱甚者,兼以涼血、活血。
方藥:消風散加減。
常用藥:當歸、生地、防風、蟬蛻、荊芥、牛蒡子、石膏、知母、木通。
2.濕熱下注證
證候:陰囊瘙癢、浸潤潮紅,破後濕爛,脂水頻流、患處腫脹,伴大便不爽、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除濕止癢,佐以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車前子、澤瀉、木通、生地、當歸。
3.血虛風燥證
證候:病情反覆發作,日久不愈,陰囊肥厚、乾燥,不時作癢、皸裂疼痛,伴頭昏乏力、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潤燥除濕。
方藥:滋陰除濕湯加減。
常用藥:柴胡、黃芩、知母、地骨皮、澤瀉、陳皮。
4.陽虛風乘證
證候:陰囊濕冷,汗出瘙癢,兼見腎陽虛證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神疲倦怠。舌質淡胖,脈沉細。
治法:溫補腎陽,祛風除濕。
方藥:濟生腎氣丸加減。
常用藥:車前子、牛膝。
其他療法
體針療法
選取蠡溝、足三里、曲池、會陰和血海、三陰交、犢鼻兩組穴位,用30號1寸半毫針,進針1寸左右,行捻轉補瀉法,留針30分鐘。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針刺1次,10次1療程。也可在上述穴位施灸。若腎氣虛者加灸中極,行針用補法;若陰虛有熱,加刺太溪、太沖穴,行平補平瀉法。若肝經濕熱,加刺行間、大沖、陰陵泉穴行瀉法。此外,也可取特定穴百蟲窩(承山穴向上1寸處),用毫針強刺激,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針1次,或配合電針。
耳針療法
取肝、腎上腺、外生殖器、內分泌、神門、腎等穴。每次選2~3穴,用皮內針埋藏或上不留行貼壓,囑患者頻頻自行按壓之。2天~3天更換1次,兩側交替使用。
穴位療法
可用維生素B1mL,取長強穴,每日注射1次。
轉歸預後
腎囊風有急性、亞急性、慢性之分,前二者發病較急,多由風熱、濕熱為患,病性屬實,積極治療,多能痊癒。若急性期失治、誤治,則可致病程遷延,反覆發作,或耗傷陰血,或損及腎陽,轉化成慢性,病性以虛證居多,治療棘手,且易復發。
預防調護
1.儘可能查找病因,隔絕致敏原,避免再刺激。祛除病灶,治療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病、糖尿病等。
2.注意局部皮膚衛生,勿用熱水、肥皂、鹽水、鹼水等清洗患處。
3.忌菸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魚、蝦等易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觀察飲食與發病的關係。
4.內褲宜用純棉製品,不宜過緊,減少局部摩擦。
5.切忌濫用藥物及用力搔抓、揉搓等。
文獻摘要
1.《諸病侃候論·虛勞陰下癢濕候》中即有記載:“大虛勞損,腎氣不足,故陰冷,汗液自泄,風邪乘之則搔癢。”並指出病機為“邪客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干在皮膚,故癢,搔之則生瘡”。
2.《千金要方·解毒並雜治》載:“有人自少至長,陰下常有乾癬者,宜依癬方主之。
3.《東垣十書·論陰瘡》則認為本病病機以濕為主,稱為“濕瘡”,如說:“蓋濕瘡者,由腎經虛弱,風濕相搏,邪氣乘之,瘙癢成瘡,浸淫汗出,如疥癬是也。”辨證上有濕熱、寒濕、濕毒之不同,分別以昇陽除濕湯、溫腎湯、龍膽瀉肝湯治療。至此,對本病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4.《外科正宗》謂:“腎囊風,乃肝經風濕而成,其患作癢,喜浴熱湯,甚者疙瘩頑麻,破流滋水”。
5.《雜病源流犀燭·前陰病》中說:“陰囊濕癢者,由於精血不足,內為色慾所耗,外為風冷所乘,風濕毒氣乘虛而入,囊下濕癢,甚則皮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