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非自主調節與帕金森病的機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張灼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胞非自主調節與帕金森病的機制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灼華
- 依託單位:中南大學
《細胞非自主調節與帕金森病的機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張灼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細胞非自主調節與帕金森病的機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張灼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帕金森病(PD)是發病率最高的運動障礙神經變性疾病。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阻止PD病理進程和治癒該病。我們的前期研究用RNAi特異...
帕金森病(PD)的重要病理特徵是黑質多巴胺能(DA)神經元死亡,伴隨腦內神經炎症的發生。我們的前期研究證明JNK是介導神經元死亡的關鍵激酶,並觀察到:JNK各亞型全身敲除均可顯著抑制PD小鼠黑質局部炎症的發生,且JNK及其下游轉錄因子c-Jun主要在DA神經元激活,提出DA神經元內JNK以細胞非自主形式調控神經炎症發生的科學...
(1)多系統萎縮(MSA)臨床表現肌強直和運動遲緩而震顫不明顯,可伴隨小腦受損征和自主神經受損征,對左旋多巴製劑反應較差。神經病理見殼核、蒼白球、尾狀核、黑質及藍斑明顯的神經細胞脫失、變性和神經膠質細胞增生,神經膠質細胞胞漿內可發現嗜銀包涵體。(2)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軸性、對稱性帕金森病樣...
帕金森病(PD)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線粒體功能異常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發病機制。隨著對線粒體功能研究的深入,發現多種因素、多種途徑均可導致其異常,如自由基氧化損傷、線粒體形態動力學異常等。新近研究認為parkin基因的異常與線粒體功能障礙有直接關係,有研究描述了parkin基因突變的PD患者成纖維細胞線粒...
帕金森病的症狀各異,主要表現為運動和非運動兩類症狀。運動症狀包含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非運動症狀主要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等。治療帕金森病主要採取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但不限於單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劑、多巴胺受體(DR)激動...
《帕金森病遺傳與環境因素對小膠質細胞的激活及機制》是依託蘇州大學,由王光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在帕金森病(PD)患者,無論是遺傳性和散發性,腦中均有膠質細胞的激活和炎症因子表達的增加,但觸發小膠質細胞激活炎症反應的分子機制以及遺傳與環境如何互作對其影響依然不明。我們在以往研究中發現,...
1)彌散性路易體病:多見於60-80歲,以痴呆、幻覺、帕金森綜合徵運動障礙為臨床特徵,痴呆最早出現,進展迅速,可有肌陣攣,對左旋多巴反應不佳,但對其副作用極敏感。2)單豆狀核變性:可引起帕金森綜合徵:青少年期發病,可有一側或兩側上肢粗大震顫,隨意運用時加重,靜止時減輕;以及肌強直、動作緩慢或不自主...
針灸治療帕金森病的機制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了腦內的多巴胺水平,並且有升高基底節區其它單胺類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針刺對基底節殘存神經元的調節作用有關;(2)清除了神經損傷因素,針刺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應,並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復平衡後的自由基...
《BAG5對DJ-1蛋白的調節在帕金森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是依託中南大學,由王春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遺傳和環境因素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線粒體功能紊亂和蛋白降解異常是導致PD發病的主要原因,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DJ-1...
小膠質細胞激活與帕金森病發病的相關性已成為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研究的新方向。申請者發現小膠質細胞受LPS刺激後分別在1小時和3小時引起溶酶體蛋白如cathepsin L 分泌增加和iNOS表達增強,這就提示溶酶體蛋白cathepsin L可能通過某些調控途徑引起iNOS等效應分子發生改變。為了明確cathepsin L的調控途徑,我們將在...
闡明了調控表達MANF對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保護效果及其對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及其SHSY-5Y細胞的保護作用,與上調Grp-78、HSP70表達有關;同時闡明了MANF的自噬調節作用與AMPK/mTOR通路有關;MANF可通過PI3K/AKT/GSK3β通路上調Nrf2的表達及核內轉移對抗6-OHDA誘導的SH-SY5Y細胞死亡。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MicroRNA-203a-3p (miR-203a-3p)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然而miR-203a-3p 在PD發病中的作用和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討miR-203a-3p 參與PD發病的作用和機制。首先,我們用MPP+處理SH-SY5Y細胞,建立PD細胞模型。我們發...
同時,本課題利用MPP+孵育SH-SY5Y細胞製作PD模型,並製作miR144/451過表達和敲除的質粒轉染入SH-SY5Y細胞中,觀察miR144/451在PD細胞中發揮的作用及機制。以期為PD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靶蛋白。研究結果表明,miR144/451敲除對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有緩解作用,miR144/451可能通過下調氧化基因Sod1、GPX1、Cat等基因加重PD...
《GSK-3α/β調控新機制及其作為帕金森病新靶標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黎明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中文摘要 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進行性死亡是帕金森病(PD)的重要病理特徵。目前仍缺乏針對神經元死亡的保護性干預藥物和手段。臨床資料、動物和細胞模型的研究表明:GSK-3β參與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PD...
《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克隆與功能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唐北沙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帕金森病(P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和老年化相關,而遺傳因素在PD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是當前的研究熱點。我們前期研究工作中,採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生物信息學分析及遺傳學分析等方法和策略對...
《轉錄因子Sp1調節MAO-B活性對帕金森病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姚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帕金森病(PD)以緻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引起的運動及行為學異常為特點。氧化應激引起的凋亡可能是這種選擇性神經元死亡的原因之一。雖然PD中單胺氧化酶B(MAO-B)活性異常增...
驗證我們關於PD異常症狀的同步振盪和隨機共振機制的構想。.這是從全新角度理解PD發病原因,可為臨床PD診療提供新思路,也是對大腦運動信息檢測、整合的初步探索,意義重大 結題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以運動遲緩、強直、靜止性震顫和姿勢反射障礙為主要臨床症狀的神經系統退行性...
確定DJ-1蛋白的sumoylation對野生型及A39S突變型DJ-1構建的帕金森病細胞模型中DJ-1蛋白的亞細胞定位、經泛素化途徑的降解、應激反應轉錄因子轉錄調控活性、線粒體功能和細胞凋亡的影響,從分子水平深入探討DJ-1蛋白的sumoylation與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的關係,對揭示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症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
LRRK2基因的突變與帕金森病密切相關,其G2385R突變是亞洲特別是漢族人群中特有的、也是LRRK2突變中最常見的一種。我們的研究發現中國PD患者中其突變率為5.69%。LRRK2的突變常導致LRRK2蛋白激酶活性的改變,與突變所引起的細胞毒性有關。我們的研究也顯示G2385R提高了細胞對氧化應激的敏感性。LR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