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評註》是2014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納蘭性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蘭詞評註
- 作者:[清] 納蘭性德
- 類別:古籍類圖書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4年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2644749
《納蘭詞評註》是2014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納蘭性德。
《納蘭詞評註》是2014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納蘭性德。內容簡介《納蘭詞》為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納蘭性德曾將其詞作編選成集,名...
納蘭詞評註 《納蘭詞評註》是2015年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納蘭性德,徐燕婷,朱惠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康熙十五年進士,後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多次隨康熙帝出巡。有《飲水詞》傳世。
這首詞當中存在一個場景置換。上闕是寫納蘭自己站立在黃昏中,望著烏鴉飛遠,心裡充滿傷感。下闋是寫心愛人的香閨:柳絮、花瓶、落梅、已經燃完的心字香,這一切就像一幅靜物畫,這些與一個妙齡女子息息相關的物象依次呈現,唯獨沒有...
其中洋溢著詩人陶然欣喜的情致,這在納蘭詞中是少見的。尤其那點睛一般的雙音節詞語的巧妙運用更是讓全篇風景霎時有了層次。於是一幅極具透視效果的風景畫躍然紙上。名家點評 清代詞人陳淏《精選國朝詩餘》:“單道村居佳致”。作者簡介...
北京師院古籍所研究員張秉戍:詞以景起,由景而引發了傷情。這裡說自悔多情。其實並非真悔,而是欲尋解脫愁懷的淡語。如此抒寫便更為深透了。(《納蘭詞箋注》)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
由詞中“斷腸又今年”推測,此詞當為盧氏卒後之次年,即康熙十七年(1678年)所作,為悼亡之作。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納蘭擅長寫景。這首《荷葉杯》以寫景入手,寄託相思,把月夜和落花相結合,銜接自然得體,在清新高雅中淡淡地流露著...
現代·張秉戍《納蘭詞箋注》:此篇寫與情人相約又未能踐約的且喜且怨的情懷。上片說曾是相約黃昏後,然而遲遲未能成行。下片說不能如約“原是瞿唐風向阻”,這裡所謂瞿唐風向阻,是借喻人間別有難言的風險,顯然非單指自然的險阻。
,本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正黃旗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殿試賜進士出身。詩文詞均有作品,但以詞揚名。作詞以五代北宋為宗,以小令見長。真摯自然、淒清婉麗是納蘭詞的主要風格。著有《飲水詞》《通志堂集》。
此篇不乏女子羅曼蒂克的小情懷,表達了女子幽怨綿遠的相思。詞中運用白描,清麗簡淡,描摹如畫。全詞清新淡雅、靜穆閒適,頗有美妙的情趣。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詞寫離思。首句一“空”字盡顯...
這首詞流傳有兩個版本,版本一在《納蘭信德全集》、版本二在《納蘭詞全編箋注 》有收錄。該作品於納蘭性德隨扈出巡南北,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期間。具體時間在1682年秋(康熙二十一年),作者在外忙於國家大事,無法和...
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這首詞既有讚美友人的豁達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對隱居無限嚮往,可謂一詞雙關。字裡行間,納蘭表露了對退隱凡塵。隱居林下生活的嚮往,也無意傾吐了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詞中...
納蘭將眼前景與對往事的追憶交錯刻畫,如此結構全篇,更增加了淒涼的氛圍,朦朧的境界和傷感的情調。最後以悲情結尾,結束全詞,整首詞顯得清新自然。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詞詠瓶梅,朦朦朧朧,亦真...
現代學者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詞寫離思。上片寫詞人孤枕無眠,因眼前的邊塞之景而想念家裡。下片以書信落筆,表達自己的思念。末二句的細節描寫,別具意味。詞作情真意切,淒涼傷感。”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
納蘭長於小令,由此篇亦可見一斑。一開始便發問:何時下起了這么大的雨?把屋檐下的花兒都淋濕了。那個惜花之人默默地看著那些被風雨摧殘的。此詞或可視為納蘭對自身處境的一個婉曲表達,從中可見詞人內心的悲涼。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文...
從寫法上看,全詞沒有一個字提及人物,既沒有出現詞人自己,也沒有出現愛慕懷懷念的對象,一切修辭都是暗示,一切意象也都是暗示。在各種旁敲側擊里,烘托出夢斷香消的刻骨悲傷。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詞首二句以梅喻人,含蓄地道出她的愁情和思念。下片進一步寫即使在春光大好之際她依然孤獨地等待,無心賞春,進一步說明她的思念之深。”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上片寫景,民俗特色濃郁。下片抒情,融興亡之嘆。”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
這句結語使得詞的整體風格更顯得冷清生動,孤寂格外分明。上下片結構相似,皆作前景後情之語,又交織渾成。全詞語言淺淡,明白如話,似醒似醉,意境飄搖。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詞依然延續離愁別恨的主題...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歌功頌德之作往往流於媚俗,此詞則不然。全詞典故頻用,結合楝亭景色和曹氏聲望,恰到好處。雖算不上佳構,倒也別有韻味。”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
現代作家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字裡行間,盡顯離思之意。幽怨婉轉,情思綿緲。”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