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增多(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粒細胞增多
- 外文名:granulocytosis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1989年
粒細胞增多(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粒細胞增多 粒細胞增多(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一分冊》第一版。
蠕蟲經過特異性IgE和C3的調理作用後,嗜酸性粒細胞可藉助於細胞表現的Fc受體和C3受體粘著於蠕蟲上,並且利用細胞溶酶體內所含的過多氧化物酶等酶類損傷蠕蟲體。在有寄生蟲感染、過敏反應等情況時,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若嗜酸性粒細胞高於0.5×10⁹/L,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根據所累及的組織器官不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常以不同的疾病名稱描述。主要有:嗜酸性粒細胞肺炎(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PIE)、嗜酸性粒細胞胃腸炎、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
新生兒中性粒細胞增多即李司忒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細胞常增多,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臨床上表現變化多樣,主要臨床類型有化膿性腦膜腦炎、敗血症和圍生期感染,導致流產或新生兒李司忒菌病。原因 世界各地均發現有本病。從土壤、水和蔬菜...
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pulmonary eosino-philia,PE),又稱嗜伊紅細胞增多症,是一組以循環或組織中嗜酸粒細胞增高為特徵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急、乏力、低熱、咳嗽和喘息等症狀。X線檢查肺部有斑片、雲霧狀的散在...
骨髓粒系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伴各階段嗜鹼性粒細胞增多,以成熟嗜鹼性粒細胞增生為主,紅系和巨核系細胞常無明顯改變。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檢查結果(外周血嗜鹼粒細胞絕對數值>0.15×109/L)可診斷。治療 以治療原發病為主,高...
1.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加(>1.5×109/L),並持續6個月以上。2.出現多系統臟器損害,無其他原因可以解釋。3.不能找到可誘發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常見病因。符合上述3項條件者,即可診斷為IHES。確診為IHES的病人,出現腎損害的臨床...
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報導的,故又稱呂弗勒綜合徵(Lofflers syndrome)。特點為全身症狀輕微,X線呈一過性肺部陰影,血嗜酸粒細胞增多,病程2~4周,亦稱為急性肺嗜酸粒細胞...
小兒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pediatric tropical eosinophilia)是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這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與一些熱帶病,主要是寄生蟲病和寄生蟲感染有關,是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的一種類型。病因 較為肯定的...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病是一種疾病過程其特點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持續性地升高(多於1500嗜酸性粒細胞/立方毫米),沒有明顯的病因。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病有兩種形式:心內膜纖維化和Loeffler氏心內膜炎. 心內膜纖維化(又稱戴維斯病, ...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症皮疹呈多形性損害,包括水腫性或浸潤性紅斑、丘疹、結節、水皰等,也可引起紅皮病,劇癢。外周血EC增多,1.5×109/L以上,持續6個月以上。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具有多系統受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之症狀和體徵...
一般認為是寄生於其他動物的絲蟲偶而感染人體時產生的過敏反應熱帶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一般認為是寄生於其他動物的絲蟲偶而感染人體時產生的過敏反應,因人體的免疫機制消滅微絲蚴釋放出致敏物質所致,此過程主要發生於肺部,故本病實為潛...
正常人嗜酸粒細胞為白細胞數的0%~7%,超過正常值稱之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嗜酸粒細胞在體內有防禦功能,但其增多也對自身組織造成損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肌痛綜合徵便是嗜酸性粒細胞對肌肉造成的疾病。病因 研究發現,L-色氨酸中含有...
嗜鹼粒細胞增多 嗜鹼粒細胞增多(basophilia)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一分冊》第一版。
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tropical eosinophilia)是1995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四分冊》第一版。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經病學名詞。定義 以腦脊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要特點的腦膜炎。常見於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和廣州管圓線蟲病等,有時也特指廣州管圓線蟲病引起的腦膜炎。出處 ...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樣增生(ALHE)又稱假性或非典型性化膿性肉芽腫。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損害。其發病可能與外傷、動靜脈畸形、內分泌、腫瘤等有關.臨床表現多樣,診斷依賴於活檢和/或血管造影術。Mohs顯微外科手術和寬...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是一個病症名稱。診斷標準 1.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持續增高,絕對計數>1.5×10*9/L,大於6個月;2.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除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其他疾病;4.有皮膚和內臟受累證據,以皮膚症狀為主要表現.臨...
如比值減小(表示分葉核粒細胞增多)或分葉在5葉以上的粒細胞超過0.03時,稱為核右移。正常值 白細胞自動計數儀:(2-7)×10/L (2000-7000/mm)。臨床意義 一、中性粒細胞增多: (1) 急性感染: A.局部感染:癰疽、癤腫等。
非變應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 NARES 症狀與變應性鼻炎極為相似而鼻分泌物中以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為特點的鼻病 診斷:有噴嚏、流涕等症狀,但變應原的免疫學檢查(體內外實驗)為...
急性發熱性中性粒細胞增多性皮膚病也稱隆起性紅斑病。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在四肢、面部及頸部有隆起的疼痛性紅色斑塊,中醫屬於“丹”的範疇。病因尚不明確,多數人認為本病是對細菌感染髮生的一種過敏反應。本病常發生在夏季,所以可能...
慢性嗜酸性粒細胞肺炎(CEP)又稱遷延型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肺炎(chroniceosinophilicpneumonia,CEP)。高峰年齡是30~40歲,婦女幾乎是男性的2倍。大部分病例為高加索人,1/3~1/2的患者有過敏性鼻炎或鼻息肉等病史,另外有2...
分葉核中性粒細胞是一個化驗指標。英文名 segmented neutrophil 別名 SN,嗜中性分葉核粒細 正常值 白細胞自動計數儀:(2~7)×109/L (2000~7000/mm3)。化驗結果意義 (1)中性粒細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 A.局部感染:癰疽、癤腫等...
播散性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膠原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特徵為發熱,呼吸道症狀、肝脾腫大和周圍血象嗜酸粒細胞增加,發病年齡自6個月到47歲不等,男女發病之比為13:10。病因 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因有嗜酸粒細胞增多、哮喘和血清...
granulocytosi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內科] 粒細胞增多”。短語搭配 neutrophilic granulocytosis 中性粒細胞增多症 ; 中性粒細胞增多 granulocytosis-promoting factor 粒細胞增多促進因子 disorders related to granulo...
eosinophilia,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醫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單詞用法 1.N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ly large numbers of eosinophils in the blood, occurring in various diseases and in response to certain...
慢性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CEP)又稱遷延型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慢性粒慢性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 細胞性肺炎(chroniceosinophilicpneumonia,CEP)。高峰年齡是30~40歲,婦女幾乎是男性的2倍。大部分病例為高加索人,1/3~1/2的患者有過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