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篚
- 類別:青銅器
- 用途:禮器
-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
器物演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中國古代禮器
罍篚
文廟祭祀
孔廟祭祀禮器
商尊也,鑄銅為之,紐以螭首,腹畵雲雷迴旋之狀,有合於神降自天之意,有蓋,用貯初獻酒。
象尊:
周尊也,鑄銅為之,取形於象獸,大而有德者莫如象。象者,像也,所以像大德也。穴背受酒,上覆以蓋,用貯亞獻酒。
犧尊:
周尊也,《魯頌》云:“犧尊,將取犧牲享食之義,周以農事開國為尊,取全牛、象以享之,不忘本也。”範金為之,穴背受酒,腹上覆以古蓋,有鈕,用貯終獻酒。
太尊:
瓦器,陶土為之,有虞氏之尊,大,從泰,足平而康,故謂之泰尊。其制頗大,亦謂之大尊,兩腹有鈕,純素無文,貴本尚質也。以盛泛齊。
壺尊
亦周尊也,酌獻用之,《禮·器注》云:“上尊曰彝,中尊曰卣(you),下尊曰壺,故為副貳之器。”範金為之,作壺形,其脰飾饕餮,腹著風雲,示有節止又明施澤及時也。
著尊:
商尊也,範金為之,《明堂位》云:“商尊曰著,謂著地而無足也。”亦有顯著之義,其制如雲雷尊,質素無文,酌獻用之。
山尊:
夏後氏之尊,範金為之,高聳而棱方,刻鏤為山雲之狀,有蓋,以盛體齊。
簠簋:
登:
禮器也,以薦太羹。《爾雅》:“瓦豆謂之登。”《詩·大雅》:“於豆於登。”
鉶:
俎:
載牲體之器。《明堂位》雲“周以房俎”,謂俎之上下兩間似堂房也,《魯頌》云:“籩豆大房,箋雲玉飾”,俎也。兩端漆,中央黑。
篚:
竹器,如篋。《說文》所謂篚如竹篋是也。古制用篚不一,皆盛物。今祭祀專以承幣,蓋《詩·鹿鳴》“序實幣帛筐篚”之遺意。
禮器也。《明堂位》云:“夏以棧,商以斚,周以爵。”太常爵制:兩柱、三足、雙耳、侈口,範金為之,象爵形。《禮·書禽》:“小者名爵,大細者名爝。”其義取小為貴,戒貪飲也,福爵同式。
坫:
以置爵,亦承尊酌獻必審所處而置焉。亦謹祀事有占之義,故名坫。古者爵有承盤,坫與豐是也,坫借反爵之坫,以名置爵之器;豐取時和年豐、粢盛豐潔之意。
鼎:
調和五味之器。圓象陽,方象陰,三足象三公,四足象四輔,黃耳象中金,鉉象斷雲雷龍,鳳象物之文,夏、商、周皆有之。以為重器,名稱款式各殊,祭祀用以烹牲者,大鼎也,用以焚香者,小鼎也。
祝版:
版同板,觧木為薄片也,《周禮》“學士之板”,註:名籍也。今祭祀書祝文於版,檠以架,事畢焚之。
燭架
燈架也。唐人名為短架,今祭祀燭用架,庭燎亦用架,所謂燭台是也。
茅沙地
池者,沼也。停水為池,則池應以石甓砌之。廟庭當階不宜為坎,而求神灌酒於地。又恐不潔,所以黃沙鋪之,白茅藉之。古諸侯分茅、胙、土,以承祭祀郁鬯之用。茅上者,敬其事也,今制用銅、錫為池,以盛茅沙,可免當階之為坎矣。
罍
罍似壺,大者受一斛,《詩》曰:“酌彼金罍,取以佐尊,以其不窮也。”又《書》:“雲雷、象者,酒則取其陽氣發達,盥則取雷震之威,以起敬。”今祭時多用為盥器,以盛水,故與洗並。
盛水器。凡盥必有洗,以承之,其形如盤。今祭時,罍盛新水,盆盛棄水,洗則用以滌爵,兩旁多為螭首,以示其威之能、剛戒沉湎之意,且以滌舊染之污也。
盥盆
盆者,盎也。祭時盥手,用盆受棄水,惡穢地也。
香盒:
盛物之器。凡有蓋者曰盒,祭祀焚香而以小圓器盛之,名曰香盒,漆以朱,以木為之。
龍幕
用以覆尊者,以絳帛為之,中畫雲龍,四邊畫香草回文,四角綴以金錢。
籩巾:
以絺為之,圓幅,玄被纁里,用以覆籩上。
帨巾:
以白布、帛為之,祭祀時用以拭手、洗爵,以竹笥盛之。
燔爐:
焫蕭之器。《禮·郊特牲》云:“既奠,然後焫蕭迎神,而祝先燔蕭艾,其臭上達,以求神於陽;灌,郁鬯,其臭下及,以求神於陰。兼天地之義,以事神也。”考焫蕭,古無其器,而升天者,不宜置諸地,故以時用之爐代之,又有挑爐、執爐,皆近制也。
庭燎:
以鐵為之,如立地高架,為欞籠,圓斗,以受松柴,祭祀焚之,光撤上下。
牌:
《廣韻》云:“牓也。”牓牌皆揭紙於木,張以示眾。今祭祀用牌以傅戒誓、以約齋宿,掛齋宿所,以序昭穆、以分班位,置之堂下,皆傅命致謹之意。
畢:
《月令》:“畢,‘翳’註:網小柄長,謂之畢。”今祭祀所用燔肉燎帛之,又曰畢,以酸棗(枝)為(充)之。
鍬:
註:钁也,掘土之器,以鐵為之,如鋤如鏟,祭時用以瘞帛。
旗:
交龍為旗。《爾雅》“有鈴曰旗,郭註:懸鈴於竿頭,畫交龍於旈,釋名旗,倚也。畫兩龍相依倚也,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復也。今祭祀迎牲、帛,粢盛鹹用旗。所謂龍旗承祀也,以絳帛為之。
刀:
屠刀,曲柄,如削謂之鸞,銳首,圓把,首系鸞鈴、把系聊環,索索有聲,和其音,以導款會之宜。又有切刀,廚人制蔬、醢,取整齊長短合度數。《禮·內則》云:“聶而切之,為膾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