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稽

久稽

久稽,漢語詞語

讀音jiǔ jī,

意為:1、長期延續,長期拖延。2、長期稽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久稽
  • 拼音:jiǔ jī
  • 解釋:長期延續;長期拖延
  • 出處:《文子·上義》
詞語,拼音,詞語出處與詳解,

詞語

久稽

拼音

jiǔ jī

詞語出處與詳解

1、長期延續;長期拖延。
①《文子·上義》:“士為詭辯,久稽而不決,無益於治。”
②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辱示長箋,詞旨過重,適少冗迫,來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詞為答,想知照未甚訝也。惶恐,惶恐!”
③《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一切政務,不徇偏私,不謀群小,事無久稽,悉由獨斷。”
2、長期稽留。
《後漢書·馬援傳》:“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李賢 註:“稽,留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