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技藝,連雲港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編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竹編技藝,連雲港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技藝類項目。
竹編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尤溪縣、泰寧縣傳統技藝,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用竹條篾片變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明清時期就已盛行。竹篾工藝獨具特色、工具簡單。竹製產品種類繁多,用途廣泛,造型各異,有圓形、方形、...
竹編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2年1月,被列入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歷史淵源 三千多年前,武夷山是古越族的生活棲息地,當時人們的生產活動以漁獵、砍伐、耕、竹編,...
由此竹編技藝從無胎成型進入了有胎依附的階段。瓷胎竹編的前身--有胎竹編誕生了。當時這種純手工製作的精美藝術品,多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瓷胎竹編以其“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絲”等技術特色在眾多民間工藝中獨樹一幟...
竹編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絲並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工藝竹編不僅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更具深厚的歷史底蘊。竹編行業歷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傳或以作坊依託的師徒關係,學徒學成後,自立門戶,再招徒弟,口...
竹編技藝是運用竹子作為原料,編制出各類器具的過程和方法,在我國有著南方山區非常普及,且傳承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多用於家庭器具和農耕使用。 傳承保護 竹編技藝在連雲港的傳承歷史已有150多年歷史。清朝末期的腐敗導致...
1、細絲竹編工藝 (瓷胎竹編工藝)簡介: 瓷胎竹編技藝獨特,以精細見長,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技藝特色。在製作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
竹編(安溪竹藤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安溪竹藤編技藝歷史悠久,可以追溯上千年。它與安溪烏龍茶的發展息息相關,“有安溪烏龍茶就有竹藤編,採茶的茶卡、涼茶的平篩、搖青的茶篩和搖青機、烘茶...
竹編(瑞昌竹編),江西省瑞昌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瑞昌竹編技藝是流傳於江西省瑞昌市民間的傳統技藝,距今約2500多年。1988年,瑞昌夏畈商周古銅嶺銅礦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用來運送礦石的竹筐、竹籃、竹籮、竹簍、篼箕等...
竹編(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製作過程如下:1、選篾。選材取材有訣竅,於夏至後立秋前選取修直勻稱的金竹和墨竹,以避免早春竹材寒濕太重和經霜後篾皮易脆的弊端。所選的金竹和墨竹均為兩年,不夠兩年的易長蟲,太嫩而韌性不夠,不...
由其用途著眼,梁平竹簾有條屏、通景屏、羅漢屏、中堂、推心、橫推、斗方、屏風、對聯、獎狀、信插、繡簾、門帘、燈罩等多個品種,近年來又有工匠利用竹編技藝製作出挎包、扇子、拖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按表現形式分,梁平竹簾又可分為...
丁志雲是道明竹編手藝拔尖的匠人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道明竹編逐漸蕭條,導致不少老手藝人轉謀它路。但丁志雲沒有放棄,反而多方學習,探索竹編技藝,走創意發展道明竹編的道路,最終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他也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
到了19世紀70年代,渠縣竹編工藝迅速發展起來。年屆花甲的劉嘉峰先生是渠縣竹編工藝的主要傳承人,他自幼喜歡竹編,跟隨其祖父、父親悉心學習竹編技藝。1972年,他到自貢拜師龔玉文,學習龔扇藝術,綜合各種竹編技藝,集各家所長,首創了竹編...
竹編(青神竹編),四川省青神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青神先民用竹篾編“箕”養蠶,初步形成一套竹編技藝。唐代張武率縣民編竹簍填石攔“鴻化堰”,提水灌溉農田,使竹編得到更大發展。明代...
黎族藤竹編技藝,流行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傳統技藝,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黎族先民就把自己編織的藤籮筐、糞箕、斗笠在農貿市場上與漢人進行產品交流,...
梅山竹編糅合了書法藝術與傳統竹編技藝,有著顯著的湖湘文化特色,它以文字為竹編的主要內容,填補了我國5000餘年竹藝文化傳統平面竹編“竹篾體”編織的歷史空白,開創了傳統竹文化的新元素。梅山竹編當前編織內容以文字為主,平面竹編是其編制...
創匯增值,解決勞動就業。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這一傳統手工技藝,面臨嚴峻的挑戰,純手工技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工資漲幅難與產品價值相一致,傳承人日益減少,將導致後繼乏人狀態。瑞金竹編技藝因學技長,工資低,處於瀕危狀態。
竹編工藝起源於原始社會。東陽竹編在殷商時代問世,宋代以元宵節燈著名。東陽竹編的元宵花燈、龍燈和走馬燈之類竹編工藝燈,在宋代已聞名四方。明清時期,竹編技藝發展迅速,竹編工藝品的藝術性與實用性進一步緊密結合,上至送往京城皇親國戚...
竹編(道明竹編)竹編(道明竹編),四川省崇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遺產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竹編(道明竹編)項目保護單位崇州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傣族的竹編工藝是傣族的傳統工藝美術形式,歷史悠久,造型古樸,美觀實用。傣族有著世代相傳的竹編技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綠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樓,用的是各式竹器,他們愛竹、用竹,擅長竹編工藝。簡...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含著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在傳統技藝街區展出了不同風格的竹編作品,既有歷史悠久,技藝高超的青神竹編,又有將現代流行時尚與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相結合的劉氏...
竹編藝人葉大飛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信宜編織藝人葉大飛設計編織的竹製品款式新穎,手工精緻,且能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產品出口歐美等國。曾到各公社傳授竹器編織技藝。1980年,葉大飛應邀參加中國土畜產品出口公司組成的竹器工藝品推銷...
20世紀60~70年代,青神相繼出現了花、鳥、魚、蟲一類的竹編新產品。20世紀80年代後至90年代中期,青神竹編竹畫編織技藝發展到鼎盛時期。開發的新產品共七個系列3000多個品種。竹編藝人能用薄如蟬翼、細如髮絲的竹絲編織出藝術含量極高...
三灶竹草編織技藝主要有竹編、草編兩種。草編有選草、割草、曬草、挑草、備好工具(標本、木模等)和編織成型等程式。其中,草編原料主要選擇繒草,以每年農曆七月至九月收割為佳;曬草先散曬,之後扎草尾曬草頭,曬乾後方可挑選乾韌...
在紅紅火火廣開作坊的過程中,瑞金竹編技藝經歷了質地的細化、品相的改革,由粗製向精製過渡。有了古老而又頗具活力的竹編技藝的傳承,再加上這個因地形適宜、雨量充沛而生長極為茂盛的毛竹的先天性優勢,瑞金竹編以其精、巧、靈、細著稱...
柳江壯族竹編技藝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柳州市柳江區。基本情況 該項目類別屬於傳統技藝,級別是自治區級。傳承保護 2016年11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
長泰竹編技藝是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漳州市。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民間文學,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 2019年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龔扇竹編技藝體驗基地,位於自貢市。體驗基地位於貢井區艾葉鎮天宮堂。國家級非遺——天宮堂龔扇技藝展覽館是艾葉鎮非遺傳承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約330平方米,於2019年6月綜合整治修繕之後向民眾免費開放,在重大節日和活動期間,會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