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傳統竹編工藝製作技藝,是千年以來先民們以毛竹、竹蔸、竹葉等為原料,用來加工成各種栩栩如生的日用品、工藝品,生產過程中破蔑、劈條、開片、分層、梳絲以及漂白、染色、上光、防霉蛀等最具技術含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瑞金竹編製作技藝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工藝簡介,
工藝簡介
竹編工藝是以當地豐富的毛竹資源,就地取材,應有盡有。藝人將質地堅韌,富有彈性的竹子劈成薄如絹、細如髮的竹絲,然後編織成各種形狀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生產過程有30多個工序。主要包括破蔑、編織、雕刻、油泡等。
20世紀50年代,瑞金就成立了縣集體“竹器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成立了縣辦“工藝美術廠”。所生產的竹絲包茶具、竹簾畫、小花傘等出口東南亞、北美、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港澳地區。
1976年中央新聞記錄製片廠全程拍攝“山竹綠、杜鵑紅”竹編生產流程線。1983年瑞金竹編工藝廠榮獲國家經貿部“優質產品出口基地”以後,先後獲得國家金質獎、“國家優秀旅遊產品獎”等20餘個殊榮,100多件作品入選各種期刊,並被“江西工藝美術館”收藏。該廠先後培養出一批竹編“高級工藝師”、“工藝美術師”彭亮、嚴恩榮、楊榮仿等。
瑞金竹編工藝精細,形態各異,有的象鼓、有的仿陶罐之形而編織;仿編動物如鷹、鳥、禽等極具觀賞性,成為人們的收藏品,近來,老藝人探索了竹編工藝實用與裝飾結合的路子,利用廢棄竹殼、竹衣,開發出動物系列,使竹編產品惟妙惟肖,逼真自然,在全國也獨樹一幟。
瑞金竹編工藝技藝,在歷史上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小產品有了大市場,小產品越洋過海,創匯增值,解決勞動就業。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這一傳統手工技藝,面臨嚴峻的挑戰,純手工技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工資漲幅難與產品價值相一致,傳承人日益減少,將導致後繼乏人狀態。瑞金竹編技藝因學技長,工資低,處於瀕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