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竹編是特色傳統手工藝品,廣東省信宜市以竹器為主的編織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明清時期民間便用竹子編織一些竹筐、竹箕等農用工具,以自產自銷為主。竹器工藝品的規模生產,主要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時以社隊企業為主,產品限量出口。到了八十年代初,信宜的竹器工藝品引起國際貿易界的關注,受美國、法國、日本邀請,中國貿易代表團曾於1980年率領信宜的竹編工匠到上述國家進行過竹編工藝表演,深受外賓的青睞。從此,信宜的竹器工藝品揚名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帶一路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宜竹編
- 類別:傳統手工藝品
- 分布地區:廣東省信宜市
- 規模生產: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 工序:劈篾、造型、編織
簡介,工序,加工規模,竹編藝人葉大飛,白石傳統竹編,
簡介
信宜市屬“八山一水分田”的山區,林木竹藤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有20多萬公頃山地,大部分的山地有自然生長可供編織的竹、木、藤、芒,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為了加快發展竹器編織業,多年來,信宜市廣泛發動民眾種竹,全市竹種主要以單竹、毛竹、楠竹、黃竹、石竹為主,竹子的總面積達4萬多公頃。竹子種植初步實現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和基地化種植。竹子的大面積種植,為竹器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促進了竹器加工工業蓬勃發展。
信宜的竹器編織有悠久歷史,竹器品種多,產量大,是出口創匯大宗工藝品。竹器原料是竹子,全市有竹子20萬多畝,為竹編工藝品提供豐富材料。編織工場星羅棋布,遍及全縣各鄉鎮農村。竹編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編織藝人手工精巧,善於創作,並能根據市場變化而不斷創新。信宜竹編工藝品主要有:花藍、銀籮、花碟、麵包籃、麵包蘿、書箱、圓籮、蛋兜等類共100多個品種。從事竹編工藝的達6萬多人,每年出口2億件,金額達10億多元,產品遠銷日本、美國、英國、東南亞和港澳等地區。
工序
編織篾器主要有三道工序,即劈篾、造型、編織。劈篾要求寬窄一致,厚薄均勻。高手開的篾細如絲、薄如紙。造型是關鍵,工藝體現在設計造型上。好的造型標準規範、美觀大方。編織是最後一道工序,形狀定好,織起來也就容易了。
全市有一批竹編工藝的能工巧匠,編織工場星羅棋布,遍及全縣各鄉鎮農村。他們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不斷設計新的花色品種,這些品種深受歐美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歡迎。另外,信宜的編織企業根據歐美市場的行情和需求,為迎合西方人的審美觀,高新聘請工藝專業技術人員,在竹器編織工藝上積極探索,不斷研究開發新品種。竹編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編織藝人手工精巧,善於創作,並能根據市場變化而不斷創新。竹編生產由單一的竹編,發展到用竹芒藤柳等為原料,開發出竹藤、竹木、竹芒、竹鐵混合編織。所出口的竹器製品花色品種繁多,主要有花籃系列、彩籃系列、飛碟系列、書箱系列、聖誕系列等,近萬個品種。這些竹製品的形狀五花八門,有飛鳥型、家禽型,有花卉狀、塔狀的,有鴛鴦、蝴蝶型的等等,琳琅滿目,枚不勝數。
加工規模
該市大多數上規模的企業都開通了網際網路,實現了網上交易。公司與外商簽訂訂單後,以“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生產經營為主,組織農戶進行生產,再回收初級產品進行後期加工。全市擁有茂盛工藝廠、萬事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丫河竹器廠等一批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有一定規模的出口型企業。據統計,全市竹器工藝品編織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41家,其中超過1000萬的有22家。通過公司的帶動,把千萬個分散經營的農戶聯結起來走向國際市場,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科威特和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市的編織企業已發展到近1000家,其中年產值超1000萬元的有40多家,25萬農民從事竹器加工業。竹器產品全部出口,年創匯近2億美元,出口額占全國竹器出口的近三成,成為全國最大的竹器編織基地。
竹器編織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包裝、飲食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發展,從而大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康的步伐。2006年,全市竹器工藝品編織業產值達18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15%以上。竹器產業已成為信宜最大的支柱產業。
竹編藝人葉大飛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信宜編織藝人葉大飛設計編織的竹製品款式新穎,手工精緻,且能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產品出口歐美等國。曾到各公社傳授竹器編織技藝。1980年,葉大飛應邀參加中國土畜產品出口公司組成的竹器工藝品推銷考察團,到美法等國考察,並在美國紐約、舊金山市作編織表演,深受外賓的青睞。
白石傳統竹編
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