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傣族竹編
- 屬於:傣族
- 國家:中國
- 特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傣族竹編,簡介,竹編技藝,愛情信物,竹編藝術,
傣族竹編
簡介
在傣族地區人們的各種生活用具多用竹篾編制而成。上好的竹編工藝品,有的通體髹漆,內飾紅色,外漆金,並壓印出孔雀羽紋飾,有的還鑲嵌五彩的琉璃圖案,富麗堂皇,專供佛寺祭掃之用。各種精美的竹編小物品則是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信物。傣家竹編,既為人們生產生活所必需,也給人以美的享受,是民族工藝百花園的一朵奇葩。
竹編技藝
傣族和竹子自古以來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愛竹、用竹,擅長竹編工藝。傣家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竹林翠色之中,住的是竹樓,用的是各式自編的竹器,大至床、桌、櫃、席,小至帽、盒、籃、簍,無一不為竹編。竹編與他們的生活生活息息相關,人們仿佛生活在竹編的世界。
傣族竹編歷史悠久,世代相傳的竹編技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編工藝精細,造型樸實大方,圖案變化美觀,製品種類繁多,是優良的實用工藝品。其中以笆蘿、飯盒、檳榔盒等竹器編織技術最有代表性。芭籮是傣語,是一種掛在腰間的竹簍。芭籮編織精巧,美觀適用,既是生產、生活用具,又是精緻的裝飾品。傣族婦女身著輕盈飄逸民族服裝,腰系一隻芭籮,走動時芭籮隨身輕鬆搖擺,顯得十分樸實、精幹、健美、俊俏。更為珍愛之處在於,芭籮是傣族青年男女間愛情的傳遞物。傣族男子從國小習竹編,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編技藝。青年男子總是精心編織一隻芭籮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換回一個姑娘回贈的親手織繡的筒帕。所以,編織笆籮、織繡筒帕,是傣族青年“編織愛情的技藝”。如果一個小伙子不會竹編,那么他就會同姑娘不同織繡“筒帕”一樣,說明他沒有一雙勤勞靈巧的雙手,很難找到心愛的伴侶。
傣族竹編經過通體髹漆,內施朱,外漆金,並壓印出孔雀翎紋和鑲嵌五彩琉璃圖案,尤其富麗堂皇,可以作為上好的陳列工藝品
愛情信物
傣族竹編工藝精細,造型樸實大方,品種繁多,其中以笆籮、飯盒、檳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籮在傣語中是一種掛在腰間的小竹簍,即是生產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緻的裝飾品。傣族婦女身著輕盈飄逸的筒裙時,時常會在腰間系一隻笆籮,走中時笆籮隨著身體輕輕擺動,顯得傣族婦女十分樸實健美。笆籮還是傣族青年表達愛情的傳遞物。
傣族男孩從小就學習竹編,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編技藝。小伙會精心紡織一隻私心籮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換回一個姑娘親手織繡的筒帕。編織私心籮,織繡筒帕是傣族青年“編織愛情的技藝”。如果一個小伙不會竹編,就如同一個不會織繡筒帕的姑娘一樣,很難找到心愛的伴侶。
竹編藝術
在這裡,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竹樓,用材大部分是竹子。竹樓通風透氣,涼爽防潮,很適宜在炎熱多雨的氣候下居住。竹樓里舖著黃亮亮的竹蓆,陳設有竹凳、竹篾桌、竹水桶、竹飯盒、竹臉盆、竹節碗、竹湯勺、竹紡車……。比比皆是的竹子用具,小巧玲瓏,古色古香。竹編,是傣族的特色藝術。
外形如孔明帽子式的竹樓,橫樑和柱子是龍竹做的;樓板、圍牆,是竹子做的;樓梯是小葉龍竹做的。
假若你到傣家做客,主人首先請你坐在竹椅上,用小竹筒裝上香味濃郁的烤茶,放在竹製的桌子上,請你品嘗。
吃飯的時候,你會看到盛飯的是竹簍、竹筒,進餐用的是竹筷。興許還會碰到好客的主人為你做一頓“竹筒飯”。
晚上,你要是在傣家過夜,主人一定請你躺在竹榻上。這時,竹樓外的龍竹在風中搖曳著,發出陣陣節奏舒緩的碰擊聲,使你漸漸進入夢鄉。
傣族與竹緊緊地連在一起,傣家人不僅種竹、愛竹,而且在生活中也離不開竹子。竹編是傣族民眾特有的民間手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傣族竹編不但原料得天獨厚,而且還擁有一批巧匠能手。他們繼承民間的傳統竹編工藝,並與外地竹編工藝相結合,編制出許多具有獨特風格的竹編用具。
這些竹編工藝品有:扁帕、魚籠、飯桌、茶几、籮筐等大、中、小30多個品種。
傣族竹編工藝品,堪稱上乘藝術,選材精良,構思奇巧,做工嚴實。特別是傣族同胞腰上系的“扁帕”,形狀美觀,小巧玲瓏,是傣族日常生活必備的精品。
傣族竹編,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現了傣族人民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