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窩瓜(南瓜別稱))

南瓜(南瓜別稱)

窩瓜(南瓜別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瓜(學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個種,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莖常節部生根,葉柄粗壯,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葉脈隆起,卷鬚稍粗壯,雌雄同株,果梗粗壯,有棱和槽,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

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南瓜的果實作肴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種子含南瓜子胺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習性,栽培品種,中國品種,印度品種,美洲黑籽南瓜,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定植,施肥,支架,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營養,食療,藥用,營養成分,植物文化,栽培歷史,民間習俗,民間傳說,南瓜禮,南瓜之最,

形態特徵

一年生蔓生草本;莖常節部生根,伸長達2-5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葉柄粗壯,長8-19厘米,被短剛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有5角或5淺裂,稀鈍,長12-25厘米,寬20-30厘米,側裂片較小,中間裂片較大,三角形,上面密被黃白色剛毛和茸毛,常有白斑,葉脈隆起,各裂片之中脈常延伸至頂端,成一小尖頭,背面色較淡,毛更明顯,邊緣有小而密的細齒,頂端稍鈍。卷鬚稍粗壯,與葉柄一樣被短剛毛和茸毛,3-5歧。
南瓜南瓜
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萼筒鐘形,長5-6毫米,裂片條形,長1-1.5厘米,被柔毛,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鐘狀,長8厘米,徑6厘米,5中裂,裂片邊緣反卷,具皺褶,先端急尖;雄蕊3,花絲腺體狀,長5-8毫米,花葯靠合,長15毫米,藥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3,膨大,頂端2裂。
果梗粗壯,有棱和槽,長5-7厘米,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邊緣薄,長10-15毫米,寬7-10毫米。

地理分布

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亞洲栽培面積最多,其次為歐洲和南美洲。中國普遍栽培。
南瓜分布南瓜分布

生長習性

南瓜是喜溫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為好。

栽培品種

中國品種

蜜本南瓜:早熟雜交種,果實底部膨大,瓜身稍長,近似木瓜形,老熟果黃色,有淺黃色花斑。果肉細密甜糯。全生育期95天,單果重約2千克,對病毒病有較強抗性。
②黃狼南瓜:上海市優良地方品種,又叫小閘南瓜。植株生長勢強,莖蔓粗,分杈多,節間長。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十五至十六節,以後每隔一到三節出現雌花。果實長棒槌形,縱徑約45厘米,橫徑15厘米左右。果皮橙紅色,完全成熟後被蠟粉。果肉厚,肉質細膩味甜,較耐貯運。全生育期110-120天,單果重1.5千克左右。
③大磨盤南瓜:北京市優良地方品種,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八至第十節。果實呈扁圓形,狀似磨盤,橫徑30厘米左右,高約15厘米。嫩果皮色墨綠,完全成熟後變為紅褐色,有淺黃色條紋,被蠟粉。果肉橙黃色,含水分少,味甜質面。
蛇南瓜蛇南瓜
④小磨盤南瓜:早熟品種,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八至第十節。果實呈扁圓形,狀似小磨盤。嫩果皮色青綠,完全成熟後變為棕紅色,有縱棱。果肉味甜質面,單果重2千克左右。
⑤牛腿南瓜:晚熟品種,果實長筒形,末端膨大,內有種子腔。果肉粗糙,肉質較粉,耐貯運。全生育期110-120天,單果重1.5至4千克左右。
⑥蛇南瓜:中熟品種,果實蛇形,種子腔所在的末端不膨大。果肉緻密,味甜質粉,糯性強品質好。全生育期約100天。
⑦甘栗王:早熟雜交一代,生長勢強,莖蔓粗壯,葉色濃綠,第1雌花節位6-8節,可連續出現雌花,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單瓜重2千克左右,果實扁圓形,果皮深綠色,果實整齊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2厘米,肉質緻密,粉質高,風味口感好。耐低溫弱光,抗熱,抗病毒病,適應性廣。一般畝產2000千克左右。
⑧紅栗王:早熟雜交一代,生長勢較強,莖蔓粗壯,葉色綠,第1雌花節位4-6節,可連續出現雌花,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期35-40天。單瓜重1.5千克左右,果實扁圓形,果皮深綠色,果實整齊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0-3.2厘米,肉質緻密,粉質高。耐低溫弱光,抗病毒病,適應性廣。一般畝產1800-2000千克左右。
砍瓜:是葫蘆科南瓜,屬於中國南瓜的一個變種。其生長特性和種植技術,與普通南瓜基本相同,對自然環境、土壤要求不高,春夏均可種植,每棵瓜秧能結2至4個瓜,每個瓜長0.9至1.7米,重6至9公斤。砍瓜之所以能砍掉再生,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植物癒合素,這種成分可加速傷口恢復。砍瓜綠蔓攀緣,葉片為心形,背面有茸毛。同株異花,花呈黃色,為大喇叭形。雄花莖基部30-50厘米處開花,雌花莖基部150厘米處開花,一般以主蔓結瓜為主,杈瓜為輔。瓜形長圓柱形,瓜色先油綠後變黃色,長度一般是120厘米左右,最長可以達到150厘米左右,直徑12-15厘米。瓜的生理成熟期為20-26天。砍瓜根系發達,對土壤的適應性廣。

印度品種

①東升:由台灣省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早熟雜交種。葉片顏色深綠,分枝中等,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七至第八節。嫩果圓形皮色黃,完全成熟後變為橙紅色扁圓果,有淺黃色條紋。果肉金黃色,纖維少,肉質細密甜糯。單果重1.2千克左右。
②一品:由台灣省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早熟雜交種。果實扁圓形,果皮黑綠色,有灰綠色斑紋。果肉黃色,質粉味甜。單果重1千克左右。
③早生赤栗:由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育成的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連續坐果性好。果實扁圓形,果皮金紅色,有淺黃色條紋。果肉橘黃,質粉味甜。全生育期80天左右,單果重約1.5千克。
④北京甜栗:由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育成的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連續坐果性好。果實扁圓形,果皮深綠色,有淺色斑紋。果肉黃色,質細粉糯,口味香甜,品質極佳。全生育期80天左右,單果重約1.5千克。
⑤錦栗:由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雜交種。果實墨綠色扁圓形,有淺色斑。果肉橙黃色,肉質細密甜粉。單果重1.5千克左右。
⑥紅栗:由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雜交種。果實橙紅色扁圓形。果肉味甜質粉。單果重2千克左右。

美洲黑籽南瓜

黑籽南瓜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產中美洲至南美洲海拔較高的山谷里,生長環境極為嚴格,日照在13小時以上的地區或季節不會形成花芽,極為稀有。

繁殖方法

點播:每穴2-3粒,種子尖部朝下,覆土2-3厘米,澆透水,25-30℃時約1-2周發芽。
直播:可在頭年冬天將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將種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長,生長速度快,需在四、五、六月間追施肥料,並注意澆水。南瓜的管理比較粗放,因根系發達,葉節間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養分。一苗南瓜可生許多枝叉,為不使養分過於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3根,並根據地力和瓜苗長勢,在生有幾個胎後可打去頂芽。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澆水施肥,一般3-5葉溜一瓜,留瓜多則長不大。瓜腋處極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與瓜爭奪養分,使瓜養分不足而枯萎掉落。

栽培技術

定植

有3-5片真葉時可在晴天下午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小苗進行定植,每盆1株,種植深度以子葉平齊土面為宜,並澆透水。若為直播,則需疏去病弱的小苗,每穴留1株苗。

施肥

定植後約10天,噴施1次稀薄有機肥,以氮肥為主。植株開始爬蔓後生長迅速,8-10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打頂,促使多萌發側蔓,此時可提前搭設支架。側蔓長50厘米以上時可採集嫩莖尖及葉柄食用,注意保留約5片葉,並用稍大的土塊壓住留下的莖蔓促使萌發氣生根。每次採摘後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腐熟有機肥。

支架

當蔓在土面上沿盆繞一圈後,可牽引莖蔓攀爬支架,使葉片均勻分布,枝條不相互遮擋。

管理

到一定階段後植株進入開花期,初期以雄花為主,可在早晨花朵將開未開時將雄花連花梗一併摘下,可供食用。雌花開始生長時,追施的腐熟有機肥以磷鉀肥為主,並減少或停止採收嫩莖尖。必要時進行人工授粉,須在早上8點前進行。通常每株有3-5個瓜正常生長即可(大型瓜留1-2個,微型瓜可適當增加,視植株長勢而定),過多的幼瓜或雌花要疏去,並對莖蔓進行適當打頂,以免養分供應不足。較大的瓜可用網兜套好掛在牢固處,貼近地面的瓜可用泡沫塑膠或木板等墊起與土壤隔離。

病蟲防治

南瓜的細菌性緣枯病,由細菌引起。病菌多從葉緣的水孔或整枝打杈的傷口侵入,並通過雨水、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低溫高濕天氣,容易發病。地勢地窪,管理不善,肥料缺乏,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等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①種子消毒選用無病瓜留種,並進行種子消毒。可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40%福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100萬單位農用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用清水洗淨藥液後催芽播種。也可將乾燥的種子放入70℃溫箱中乾熱滅菌72h。②清潔土壤用無病菌土壤育苗,與非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生長期及收穫後清除病殘組織。③加強栽培管理溫室中栽培黃瓜要注意避免形成高溫高濕條件,覆蓋地膜,膜下澆水,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間濕度。上午黃瓜葉片上的水膜消失後再進行各種農事操作,避免造成傷口。④藥劑防治發現病葉後及時摘除,並噴灑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根據病情發展情況,5-7天噴灑1次,連噴2-3次。
白粉病:受害時葉片或嫩莖出現白色霉斑,嚴重時整個葉片布滿白粉。可選用70%粉銹寧700倍稀釋液,或硫懸浮劑250倍稀釋液,或50%多菌靈500倍稀釋液,或退菌特500倍稀釋液,或硫黃膠懸劑250倍稀釋液,或百菌清600倍稀釋液,或倍得力700倍稀釋液防治,交叉使用,連噴3-4次。
病毒病:受害植株葉面出現黃斑或深淺相間的斑駁花葉,葉面出現凹凸不平,莖蔓和頂葉扭縮。可選用20%病毒A或病毒一號500倍稀釋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稀釋液,或菌毒清400倍稀釋液,或83增坑劑100倍稀釋液,或菌毒寧600倍稀釋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斑點病:受害株葉斑圓形至近圓形,濕度大時斑面密生小黑點,嚴重時斑點融合,導致葉片局部枯死。可選用70%托布津800倍稀釋液,或50%撲海因1500倍稀釋液,或75%百菌清800倍稀釋液,或硫懸浮劑500倍稀釋液,或倍得力600倍稀釋液防治,每半個月1次,連噴2次。
蟲害:主要有蚜蟲、黃蟲、瓜蠅、夜蛾等類害蟲。用抗蚜威加殺蟲雙或菊酯類農藥交叉使用即可防治。

主要價值

營養

多糖類:南瓜多糖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因子生成,通過活化補體等途徑對免疫系統發揮多方面的調節功能。
類胡蘿蔔素:南瓜中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在機體內可轉化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維生素A,從而對上皮組織的生長分化、維持正常視覺、促進骨骼的發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果膠:南瓜中的果膠能調節胃內食物的吸收速率,使糖類吸收減慢,可溶性纖維素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後血糖上升。果膠還能和體內多餘的膽固醇結合在一起,使膽固醇吸收減少,血膽固醇濃度下降。
礦質元素:南瓜含有豐富的鈷,在各類蔬菜中含鈷量居首位。鈷能活躍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並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南瓜中所含的維生素C能防止硝酸鹽在消化道中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酸。南瓜中含有的甘露醇,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南瓜中含有豐富鋅,參與人體核心酸、蛋白質合成,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固有成分,為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
胺基酸:南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其中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等含量較高。此外,南瓜中的抗壞血酸氧化酶基因型與菸草中相同,但活性明顯高於菸草,表明了在南瓜中免疫活性蛋白的含量較高。
南瓜葉: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使它具有出色的清熱解毒功效,夏季時用南瓜葉煮水喝,可以起到消暑除煩的作用。

食療

⑴解毒:南瓜內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⑵保護胃黏膜,幫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面癒合,適宜於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⑶消除致癌物質: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並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藥用

南瓜:性溫,味甘。
【傣藥】麻邦罕(西傣):果柄治咽喉腫痛,吞咽困難,毒蛇咬傷,瘧疾《滇藥錄》。麻幫罕:果實治咽喉腫痛,吞咽困難,潰瘍《版納傣藥》。麻幫罕(西傣):果柄用於咽喉腫痛,吞咽困難,潰瘍《滇省志》、《傣藥錄》。麻巴罕:補中益氣,解毒殺蟲《傣醫藥》。
南瓜(窩瓜(南瓜別稱))
【佤藥】比奴,筆駑:功用同傣族《滇省志》。
【侗藥】同嘎:根用於上吐下瀉;果瓤治燒燙傷;果梗治急性乳腺炎《桂藥編》。
【苗藥】錫都:根功用同侗族《桂藥編》。
【景頗藥】Pihumzhi:種子治絛蟲《德宏藥錄》。
【阿昌藥】查潤及: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
【德昂藥】昂格倫: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
【彝藥】果實治療寄生蟲症,慢性骨髓炎《哀牢》。阿拍高:瓜瓤用於骨折,外傷出血《滇省志》。
【水藥】女不,老南瓜:種子用於驅滴蟲《水族藥》。
【蒙藥】窩瓜音-烏日:種子用於絛蟲病,血吸蟲病《蒙藥》。
【苗藥】全株治蟲積腹痛,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作用《湘藍考》。Dobghunx到滾,Fabdiel花丟,Dongbghab東乾,Abdoub阿睹:種子及莖尖治療蛔蟲,燙傷,乳汁不通《苗醫藥》。
【畲藥】南瓜:瓤治療瘡癰腫。
南瓜葉:有治療刀傷的作用,大家平時可以把南瓜葉曬末,製成粉末存放起來,在生活中意外被刀傷害時,可以直接取出南瓜葉的粉末撒在傷口上,就能起到止血和止疼的作用。南瓜葉有治療有兒疳積的作用,如果小孩出現了疳積病症,大家可以用南瓜葉五百克和腥豆葉兩百五十克一起曬乾製成粉末,然後每次取出五錢與豬肝同時蒸,然後讓孩子食用,治療疳積的效果特別好。南瓜有治療痢疾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風火引起的下痢有出色功效,具體用法是把十片左右的南瓜葉去掉葉柄,然後加水煎制,煎好後加入少量的食鹽,然後飲用,連用五到六次,痢疾就能痊癒。

營養成分

每100克南瓜所含熱量26大卡。具體營養素含量詳見下表:
所含營養素
含量(每100克)
單位
熱量
26
大卡
碳水化合物
6.5
脂肪
0.1
蛋白質
1
纖維素
0.5

植物文化

栽培歷史

南瓜原產於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倫布將其帶回歐洲,以後被葡萄牙引種到日本、印尼、菲律賓等地,明代開始進入中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二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餘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元代賈銘在《飲食須知》中也曾提到“南瓜”,他說:“南瓜,味甘,性溫,多食髮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麵同食。”但此時哥倫布尚未發現美洲大陸,而中國亦未發現南瓜的其他野生種,因此書中“南瓜”絕非今天我們所說的南瓜,而是其他的瓜類植物。只是今天的南瓜也不適合與羊肉同食,故以訛傳訛,甚至派生出“南瓜早就傳入中國”“亞洲也是南瓜原產地”等等錯誤的說法。
南瓜的優點非常明顯,它產量大、易成活、營養豐富,荒年可以代糧,故又稱“飯瓜”“米瓜”。《北墅抱瓮錄》中說:“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黃州豬肉之法,少水緩火,蒸令極熟,味甘膩,且極香。”所謂“子瞻煮黃州豬肉之法”,就是蘇東坡製作東坡肉的方法,可見人們已將南瓜視為珍物。
從古籍上看,當時人們不僅吃果實,還吃葉,比如“以葉作菹,去筋淨乃妙”,花亦能食,“泡以開水鹽漬之,署日以代乾菜”,但食花需去其心和須,否則太苦,而南瓜莖則可以“織屨及繅作絲為絛紃等物”。此外還用南瓜泡酒,被認為有利於保健,《本草求原》載:“蒸曬浸酒佳。其藤甘苦、微寒。平肝和胃,通經絡,利血脈。”
光緒之前甚少見“南瓜”之說,多以“番瓜”“翻瓜”“蕃瓜”“房瓜”“窩瓜”稱之,一方面是說它來自海外,一方面是說它體量巨大,此外還有“金瓜”一說,因為它色澤金黃,且有藥用價值。鴉片泛濫時,南瓜常被用作藥物,以治療菸癮。
南瓜傳入中國有多條路徑,但以廣東、福建、浙江為最早。中國人初期誤以為南瓜來自日本,故名之為“倭瓜”,因日本在中國之東,所以又稱南瓜為“東瓜”,此外還有進一步誤會為產自朝鮮半島,名之曰“高麗瓜”,而日本人則以為南瓜來自中國,所以稱它為“唐茄子”(當時日本人將中國產品概稱為唐物)。到了清代中後期,中國南方南瓜沿大運河向北移栽,特別是山東,成了北方南瓜種植重鎮,人們開始意識到此瓜應自南來,“南瓜”之稱開始流行。

民間習俗

中國江南區,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一些文人雅士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詩文或圖案,隨著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麗的圖畫和詩文,把它擱置於案頭,可增添生活情趣。在西方許多國家,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萬聖節(Halloween)上,人們用南瓜雕空成一盞盞精美的南瓜燈籠,用它來祛邪避鬼,歡度節日。

民間傳說

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JACK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放著,稱作“JACKLANTERN”,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
南瓜(窩瓜(南瓜別稱))

南瓜禮

清代海鹽區有個名人叫張藝堂,少年好學,人也聰明,但苦於家貧,無錢交納學費。當時有個大學問家叫丁敬身,張藝堂欲拜他為師。第一次上師門時,身後背著個大布囊,裡面裝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到了老師家,他放下沉重的布袋,從裡面捧出兩隻大南瓜,每隻約重十餘斤。旁人看了皆大笑,而丁敬身先生卻欣然受之,並當場烹瓜備飯,招待學生,這頓飯只有南瓜菜,但師生卻吃得津津有味。在海鹽一帶,“南瓜禮”一直傳為美談。

南瓜之最

截至2014年10月08日,瑞士農場主培植了世界上最大的南瓜。在瑞士東部的一個小城舉行農產品展覽會上展出的這隻南瓜重953.5公斤。
世界上最大的南瓜世界上最大的南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