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何氏
- 別稱:積善皇后/宣穆皇后
- 字號:積善太后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東蜀
- 出生時間:9世紀
- 去世時間:906年1月22日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皇后時期,太后時期,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皇后時期
光化元年(898年),昭宗與李茂貞講和後回長安。三年(900年)四月,何皇后與太子謁太廟。十一月,唐昭宗醉後親手殺了幾個宦官、侍女,引起了宦官神策軍左中尉劉季述的劇烈反應。當天,昭宗打獵夜歸,何皇后遣太子李𥙿還邸,李𥙿遇到劉季述,被留在紫廷院。第二天劉季述挾持李𥙿,帶兵逼唐昭宗禪讓帝位給李𥙿,昭宗意欲反抗,何皇后聞宮人報信趨至,出拜說:“軍容長官護官家,勿使驚恐,有事與軍容商量。”她怕傷害皇帝,說服昭宗聽從劉季述安排,於御前取玉璽授予劉季述。宦官扶昭宗與何皇后同乘一輦,與嬪御侍從公主等十餘人入東宮少陽院,劉季述親手鎖院門,將鎖眼熔鐵,軟禁了他們。當時天大寒,嬪御公主沒有衣被,號哭聲聞於外。劉季述迎立李𥙿為皇帝,改名李縝,尊昭宗為太上皇,何皇后為太上皇后,改少陽院為問安宮,每日只從窗中送飯。十二月,忠於昭宗的神策軍軍官孫德昭、董彥弼、周承誨發動反政變,殺劉季述、右護軍中尉王仲先,赴少陽院叩門稱逆賊已誅,請昭宗出勞。何皇后不信,要孫德昭等送上劉季述等首級。孫德昭獻劉季述等首後,昭宗、何皇后才與宮人與孫德昭一同破壞門鎖而出。昭宗復辟,復李縝名李𥙿,褫奪太子位,復為德王。
昭宗拒絕宰相崔胤從宦官手中奪取神策軍權給宰相的建議,卻任命宦官韓全誨、張彥弘為新的神策軍左右中尉。崔胤與宦官之間的敵意因而加深。韓全誨、張彥弘都曾任鳳翔監軍,因而與李茂貞同盟。崔胤則與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結盟。崔胤召朱全忠來長安意圖奪取神策軍權。十月,昭宗派趙國夫人寵顏出往學士院對翰林學士韓偓言及遙領寧遠節度使同平章事李彥弼(即董彥弼,被賜姓)等無禮之狀說:“皇上與皇后泣涕相對。”十一月,李彥弼放火燒宮,宦官們將昭宗、何皇后、妃嬪、諸王百餘人劫持到鳳翔軍部鳳翔府。
朱全忠兵圍鳳翔。李茂貞請昭宗勞軍,昭宗不得已從之,何皇后也隨之御南樓。三年(903年),鳳翔糧盡,陷入困厄,皇帝與後宮都凍餓,李茂貞不得不和朱全忠求和,同意將昭宗交給朱全忠,但又為了保持和昭宗的關係,要求為兒子李繼侃娶何皇后所生平原公主,及為皇子景王李秘娶盟友宰相蘇檢女。昭宗急於脫離其控制,不顧何皇后不悅,都同意了,說:“若我能脫身,何必擔憂你的女兒!”何皇后才從之。為避同姓婚姻之嫌,平原公主下嫁之際,李繼侃復名宋侃。李茂貞將皇室交給朱全忠,朱全忠將他們帶回長安。雖然昭宗屢次出逃,但在何皇后的思慮安撫下終於得以保全。在昭宗要求下,朱全忠又寫信給李茂貞請還平原公主,李茂貞軍力已衰不敢違抗,送還了平原公主。
崔胤意識到朱全忠正留兵於長安控制昭宗,擔憂後果。時神策軍已被解散,崔胤意圖自行重組朝廷軍隊對抗朱全忠。朱全忠逮捕崔胤,迫昭宗下詔罷免之,再殺崔胤。朱全忠掌國政,昭宗身邊都是宣武軍人,宮中再小的訊息朱全忠都知道。宮人惴惴不安,昭宗與何皇后垂泣相對。朱全忠又認為李茂貞與其養子靜難節度使李繼徽可能再攻長安奪取皇帝,決意自毀長安,強行遷都掌控更為牢固的洛陽。昭宗被迫同意。
天佑元年(904年)二月,車駕到陝州,因洛陽宮室未完,車駕暫歇。朱全忠從河中來朝,昭宗請他入寢室見何皇后,面賜酒器、衣物,何皇后哭道:“從此大家夫婦委身於全忠了!”對昭宗則說:“此後大家夫婦委身賊手了!”數行眼淚流下。三月,朱全忠受任為兼判左、右神策及六軍諸衛事,並辭別昭宗先行先去洛陽督修宮室。昭宗與朱全忠宴請群臣,宴罷,只留下朱全忠和忠武軍節度使韓建繼續喝酒,宮妓奏樂,昭宗先敬朱、韓酒,再由何皇后出來親自捧玉杯給朱全忠敬酒,晉國夫人可證附耳昭宗耳語,韓建踩朱全忠腳,朱全忠以為昭宗暗算自己,沒有喝酒,裝醉而出。四月,朱全忠奏稱洛陽宮室已建成,因何皇后新分娩,司天監又有奏不利東行,昭宗意圖以何皇后不能速行為由,屢派宦官及內夫人往諭,意在延緩行程留在華州等十月再出發,以求試圖秘密遣使出使其它大軍閥西川節度使王建、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淮南節度使楊行密,但朱全忠不顧,派都排陣使寇彥卿迫使他加速前往洛陽。因史料未載何皇后有第三位皇子,根據現存徽州明經胡氏總譜以及徽州地方志所載,明經胡氏始祖胡昌翼為何皇后這一胎子嗣,為避朱溫之禍,皇帝與皇后將剛出生的皇子託付給忠心於唐朝的近侍胡清,又他帶著皇子難逃進入今天的婺源一帶,並被胡清改姓為胡,成為明經胡氏先祖。朱全忠又以晉國夫人等謀殺元帥(即朱全忠)為由將其捕殺。昭宗屢屢出奔,威權盡喪,左右都是悍逆庸奴,何皇后侍候昭宗衣食,從不離開他身旁。
當月皇室到洛陽後,朱全忠又因李𥙿年長而俊秀,厭惡他,擔心他成為反抗自己的旗幟。早在崔胤生前,朱全忠就曾通過崔胤對昭宗指出以篡位(雖系被迫)為由處死李𥙿,昭宗大驚,訊問朱全忠,朱全忠否認曾對崔胤言及此事。昭宗到洛陽後就憂心,和何皇后相視不知死所,不知朱全忠今後意欲何為,只能與侍從喝酒哭泣度日。朱全忠任蔣玄暉為樞密使以監視昭宗後,一次昭宗對蔣玄暉說:“德王是朕的愛子,為什麼全忠堅持要他死?”蔣玄暉傳話給朱全忠後,朱全忠對昭宗愈發忌恨。而各地反抗朱全忠的軍閥李茂貞、李繼徽、李克用、王建、忠義軍節度使趙匡凝、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等均以討伐朱全忠恢復昭宗皇權迎其回京為辭,朱全忠正西征鳳翔、靜難,認為昭宗年長難制,恐其從中生變,決定弒君另立幼主,遂於八月派養子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率軍入宮弒君。當日昭宗在何皇后的椒蘭殿,蔣玄暉派龍武衙官史太等弒君,並殺後宮裴貞一、李漸榮,史太又抓住何皇后要殺,因朱全忠只令弒君,何皇后乞命於蔣玄暉後得免。蔣玄暉矯詔立李祚為皇太子即位,李祚改名李柷,監軍國事。當日宰相柳璨、獨孤損又矯何皇后令,稱昭宗係為裴貞一、李漸榮所害,令太子於柩前繼位,即唐哀帝。宮中哭泣都不敢出聲。
太后時期
哀帝奉何後旨,因兩司綱運未到,令從內庫取銀二千一百七十二兩救濟現任文武常參官員,委御史台按品秩分發。
九月,哀帝依中書門下所奏正式尊何皇后為皇太后。十一月,太常禮院所奏請於十二月內冊太后,哀帝認為吉凶之事難以並行,須待昭宗山陵事畢。二年(905年)正月,哀帝詔稱將在山陵發引日隨何太后親至陵所。二月,哀帝、何太后在時已改封濮王的李𥙿以下隨從下於長樂門外祭昭宗完畢回宮。當月,朱全忠即令蔣玄暉邀李𥙿等哀帝兄弟九人赴宴。在朱全忠命令下,蔣玄暉縊殺九人。
四月,詔稱因皇太后宮未完,取消預定當月的皇太后冊禮。五月,有司奏稱皇太后宮已修好,中書省奏稱以積善命名,哀帝從之。故何太后又稱積善太后。七月,柳璨、禮部尚書蘇循充皇太后冊禮使,在積善宮行禮完畢,哀帝乘輦赴太后宮稱賀。太常禮院奏:“每月朔望,皇帝赴積善宮問起居,文武百官於宮門問起居。”哀帝從之。
天佑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想篡位,打算先受九錫再受禪,讓蔣玄暉和柳璨謀劃。蔣玄暉與太常卿張廷范認為天下未平,不應操之過急。朱全忠不高興。而何太后又派宮人阿秋、阿虔與蔣玄暉通信,哭求一旦改朝換代,放過自己母子。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素與蔣、張不和,便趁機誣陷蔣玄暉、張廷范、柳璨在積善宮夜宴,刻了石像埋在積善宮,對何太后焚香為誓密謀恢復唐室,所以不願朱全忠受九錫。朱全忠大怒,即日遣使去洛陽誅殺蔣玄暉,以王殷代,以趙殷衡權判宣徽院事,又罷樞密院及宣徽南院使,以王、趙為正副宣徽使。王、趙又誣稱蔣玄暉私通何太后,以阿秋、阿虔傳信。朱全忠又密令王、趙於積善宮縊殺何太后,於殿前撲殺阿秋、阿虔。百官奉慰後,朱全忠又迫哀帝下詔稱何太后之死系因私通蔣玄暉穢亂宮闈而自殺謝罪,遣黃門收所上皇太后寶冊,追廢為庶人,差官告宗廟。朝廷以皇太后喪廢朝三日,哀帝並下詔以太后喪及宮闈醜聞為由廢新年郊禮,並廢積善宮。朱全忠並貶殺張廷范、柳璨。四年(907年),朱全忠迫哀帝禪位,建立後梁,不久殺哀帝。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橫海節度使盧質建議立廟追謚哀帝,謚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天成四年(929年)八月,議者以為哀帝為賊臣所立,父母昭宗、何皇后皆為後梁所弒而亡國,諡號“昭宣光烈”不宜,大臣們也因此奏去哀帝廟號。長興四年(933年)四月,後唐明宗追冊何皇后為宣穆皇后,祔饗太廟,百官進名奉慰,廢朝三日。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