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墟

禹墟

禹墟位於安徽蚌埠市禹會區渦淮交匯處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相傳是“禹會諸侯”的地方。“禹會”的村名早在《漢書》中就有記載,延續至今。禹墟的稱謂在北魏時酈道元的《水經注》的“禹墟在(塗)山西南”中得到確指,這正與蚌埠西南郊禹會村的禹墟相吻合。

基本介紹

禹墟挖掘背景,傳說與遺蹟,發掘與印證,懸念,挖掘歷程,首次試掘,第二次挖掘,第三次挖掘,第四次挖掘,第五次挖掘,禹墟博物館,

禹墟挖掘背景

華夏古代文明興起於何時,迄今尚無確切的說法。眾所周知,中國在商周以後的歷史脈絡通過考古得到確認並為世界所公認,但對商代以前的特別是傳說中的五帝時期(公元前2000年至2500年)即考古學上所稱的龍山文化時期,還有諸多懸疑無法驗證,它也正是中國古代(即夏王朝)國家形成的關鍵時期。
因此,前些年我國在完成夏商周斷代工程後,便於2000年啟動了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力圖通過匯集多學科專家的研究,論證這一時期的文明起源與發展進程。而對禹墟的發掘正是實施這項工程的重大考古項目之一。其次,到目前為止,我國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先後都發現了龍山文化的遺址,惟有淮河流域至今仍沒有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王吉懷研究員在2006年先後兩次率隊來到地處淮河中游的禹墟遺址進行勘探試掘,初步測定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在試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等文物,以及具有典型龍山文化特徵的“鬼臉形鼎足”的器物。王吉懷據此材料擬訂了禹墟發掘的立項申請,上報國家文物局。此申請被考古專家組認定可能揭開中國古代文明關鍵時期的謎底之一而獲得全票通過,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領銜發掘。
相傳,大禹娶塗山氏女為妻。新婚第三天即離家治水,“居外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而這些故事,直到今天仍為祖祖輩輩生活在禹會村的人們傳誦著。
幾千年神秘傳說依舊在,幾千年風雨侵蝕不留痕。在禹會村走一遭,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嘆:禹墟上還有多少世風沒有被歷史所甄滅?地表下的還有多少真實沒有被塵封?儘管如此,人們一如既往地小心呵護這個遺蹟。據說,禹會村人們為緬懷大禹的功績,村里自古就建有大禹廟。解放初期,人們在禹墟的土堆上還能看到大禹廟的遺蹟和殘留的石牆,經過一場“文革”浩劫,廟宇的痕跡蕩然無存。解放後,文物部門一直不間斷地對塗山周邊進行考古調查,並在1981年發現禹會村有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這片遺址從淮河東岸大堤下一直延續到村中,分布範圍在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300米的區域內。2001年,當地文物部門又在村民普遍認同“禹會諸侯”處的禹墟上樹立“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2006年10月,王吉懷研究員率考古隊來禹墟進行的為期10天的試挖掘,出土大量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文物,並測出遺址北部一處夯土層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的早期龍山文化大型建築基址,中南部還有陶片豐富和遺址保存完整的文化層,初步勘探出整個遺址區規模約有50萬平方米。
近幾十年來,國家在黃河與長江兩大流域間的淮河流域進行的考古發掘與研究發現,這一區域的舞陽賈湖遺址、濉溪石山子遺址、蚌埠雙墩遺址、定遠侯家寨遺址,還有蒙城尉遲寺遺址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重要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特別是雙墩遺址刻劃符號被確認為中國文字起源之一等研究成果,表明淮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有著比較完整的框架,而且體現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碰撞、交融的文化特徵,足以說明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源頭之一。但是,淮河流域能列入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子項目只有禹墟一處,而禹墟遺址考古年代也正是龍山文化時期,故發掘禹墟遺址是填補淮河流域考古研究之舉,其意義遠比上述其它遺址發掘重大得多。
2007年4月底,王吉懷研究員帶領考古隊一行,以及來自安徽大學考古學專業的9名研究生入住禹會村。劃時代的禹墟發掘之舉也得到禹會村村民的理解,陳育新老人就是心情愉悅地把自家種在禹墟土堆上的三十多株桃樹悉數砍去,為發掘工作提供方便。
5月1日下午3時,陣陣鞭炮聲中,旨在尋找大禹所生活的龍山文化時期在淮河流域的遺蹟、遺存的“禹墟”正式開始發掘。隨著發掘工作的有序進行,塵封數千年的地下遺址也一點一點地重見天日。考古進入第八天之際,原先勘探的北部夯土層上方堆積土中發現4座清代乾隆及光緒年間的墓葬,待清理完這些與發掘無關的墓葬後,考古工作者期待已久的夯土層終於出現了。更讓考古隊員興奮不已的是,夯土層面以上有人們居住遺址層及其散失的龍山文化時期陶片,這一發現對於下面夯土層的定性與斷代起到關鍵作用,也就是說,下面夯土層的具體斷代肯定比陶片斷代還要早些。
同一天,在相距北部夯土層發掘點南側200米外的文化層也有重大發現,陸續出土了僅有半個鴨蛋大小的3個鬼臉鼎足和多件石鏃,其中約為公元前2500年的“鬼臉式鼎足”是極具山東龍山文化特徵的器物,雖然埋在地下4000多年,仍可以看出較高的工藝水準。
禹墟考古發掘進行到十餘天時,這裡已經發掘出土大量鬼臉式鼎足陶器碎片、動物牙齒、碳粒物、石鏃和耕作石器工具等,根據已出土的文物推斷,禹墟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當然,禹墟夯土層的具體斷代與定性還需從文化層的堆積情況,並通過對出土文物的分析來進一步驗證,已經揭露的夯土層所折射的信息初步表明,夯土層極可能是當時的大型宮殿、房屋等地面建築遺留下來的,夯土層的具體作用同樣需要進一步揭露夯土層來加以論證。

傳說與遺蹟

黑雲壓頂、瘴氣翻滾,傳說禹率眾劈開山脈,淮河水頓時傾瀉而出,順流而下,不再泛濫,劈開的山變成了如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的荊山塗山
談及大禹的故事,禹會村55歲的老高中生陳育賀口若懸河。
被稱為“禹墟”的遺址位於蚌埠市西郊渦淮交匯處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當地傳說認為,這裡是“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的發生地,關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娶妻“塗山氏女”並生子啟等傳說在當地流傳。
據村民講述,4000多年前,淮河泛濫成災,舜派大禹的父親鯀治水,鯀治了九年沒結果,最終被殺。其後,舜派大禹治水,大禹採取因勢利導方式,最終消除水患。禹會村保留著一條路,叫走馬嶺,據說是大禹治水時到工地查看工程經常騎馬走的路;路的盡頭有一個池子,稱為飲馬泉;以前還有一口井,傳說是大禹捉住水怪大魔頭時用作囚牢的。
治水過程中,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結婚第三天即離家治水,治理好淮河後又去治理長江。出發時帶走了塗山的一塊石頭,放在長江邊上,將那個地點當作“塗山”,就取地名當塗。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生兒子啟,抱子望夫,最後化成一塊巨石,被稱為“啟母石”,仍屹立山中。大禹治水功績卓著,“萬國”諸侯“執玉帛”來朝,場面壯觀。後人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成功,興建了大禹廟,解放初期還存有大禹廟的遺蹟。
“當時,禹墟的面積很大,建在大土堆上。上面有兩個大石碑,還有一些廟宇的殘留石牆。”74歲的村民陳育高說。但文化大革命期間,廟宇被毀,成為廢墟,上面栽著莊稼和果樹,立了一塊“禹會村遺址”石碑。
此外,禹墟附近的水溝邊曾經有一塊500多斤重的黑色石頭,傳說是龜靈聖母殘骸所化,被大禹放置在此。68歲的陳桂修告訴記者,他小時候聽大人講,石頭非常神奇,動物身上有擦傷,便來到石頭邊摩擦,過了一會兒傷口便會癒合;大旱時,所有溝塘幹了,唯獨這裡的水仍是滿滿的,而且,“牛在上游盤水,渾濁的水經過石頭變清了。日本軍隊來過以後石頭就不見了。”

發掘與印證

關於禹墟的傳說在禹會村代代相傳,但由於沒有確鑿的實物證據,“傳說”僅僅被當作“傳說”。直到1981年,當地文物部門在這裡發現了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址,使禹墟的傳說有了考古學映證。
首先,禹墟遺址時代與大禹所處的時代相同。據蚌埠市文化局副局長朱孟珍介紹,禹會村遺址分布範圍自淮河東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300米,同時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殼、螺螄殼、紅燒土層、燒土塊、灰坑等。通過比較,其文化性質屬於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範疇。
龍山文化因1982年首先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被發現而命名,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傳說中的大禹剛好處於這一時期,時間上吻合。
其次,發掘現場與歷史記載的地點非常接近。從史料研究論證的結果,專家普遍認為“夏之興以塗山”“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中的“塗山”在安徽蚌埠市境內。2006年10月下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吉懷率隊在禹墟試掘,發現“甲”字形遺址頭部是一處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的早期龍山文化大型建築基址時,“禹會諸侯”的歷史遺存似乎具備了可能性。
事實上,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問題,歷來在史學界爭論頗多。從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這八九千年的“先秦”歷史由於文獻資料匱乏,史前記載皆為傳說,故又稱為“傳說時代”。這個時代的英雄,形象人神相揉,超越現實,所留下的史料隻言片語、歧義紛紛。
大禹也是如此,根據史書記載,他在舜死後,“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正式開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將中國歷史帶入文明時代。因此,重構大禹時代的歷史,有助於中國古代文明“正本清源”。

懸念

經過充分準備,王吉懷2006年5月再次帶隊到禹墟發掘。
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此次發掘分兩個區域同時進行。淮河大堤附近是文化層的發掘。4個5米見方的探坑一字排開,工作人員在坑裡或坐或蹲,不時從夾著黑色炭灰的泥土裡挖掘出黃色、紅色陶器碎片。距離文化層不遠的“甲”字形遺址頭部附近區域,主要是夯土層發掘。由於龍山時期的夯土特徵不如商周以後明顯,工作人員的發掘工作非常仔細,夯土層已經剩下薄薄一層,謎底將被全部揭開。
露出“真容”之後的禹墟,可能會透露怎樣的秘密呢?
其一:夯土層是“禹會諸侯”的場所遺址嗎?
“禹會”是指大禹會諸侯的盛典,如果真能證明禹會村是當年大禹會諸侯的地方,那么“禹墟”將成為一個重大發現。據介紹,夯土層在古代主要由大型宮殿、房屋、圍牆等地面建築留下,夯土的存在,證明其在遠古時期存在過宮殿廟宇等重大建築,夯土中間或者上下出土的文物能提供夯土的年代、用途等信息。“有關大禹治水的傳說很多,各地的禹王宮、禹王廟就是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所修建的,但是,以大禹會諸侯為名,叫‘禹會’的地方並不多見。相信隨著夯土層的斷代、定性以及文物出土,真實狀況能顯現。”王吉懷說。
其二:禹會村遺址是塗山氏國地域範圍嗎?
禹時“天下萬國”,絕大多數沒有留下歷史傳說,塗山氏屬於少數留下歷史傳說的氏族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有禹娶塗山氏這個歷史事件。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塗山氏女是當年塗山氏國一位年輕“君主”,是雄踞淮上的一方諸侯,華夏族酋長之一的大禹通過與夷族世家塗山氏女的婚姻,尋求淮夷力量的支持。從禹墟的發掘來看,總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並且出土農業工具石器較少,採集和漁獵遺蹟較多,與淮夷特點相符。專家認為,如果能證明禹墟是塗山氏國的地域,將有助於研究原始社會如何向文明社會過渡。
其三:能否發現塗山氏女與夏啟的遺蹟?
在禹會村中,尚存“啟母石”和“台桑石”,分別由塗山氏女望夫化石和“啟所生處”而來。作為大禹事業成功的基礎和背後的力量,並教育出中國第一個王朝的君主,塗山氏女充滿傳奇;啟“攻益而奪天下”,廢除禪讓制,實行帝王世襲制,並發展了社會生產力,為孟子、司馬遷所贊。

挖掘歷程

首次試掘

2007年5月31日上午,連綿的小雨絲毫沒有減弱考古者對禹墟的熱情。來自國內考古界的多位知名專家聚首蚌埠禹墟,對禹墟考古發掘現場進行了實地的考察。據了解,專家們一致認同了禹墟遺址屬於龍山文化晚期,對王吉懷研究員前期發掘出的一些遺址跡象,特別是夯土層功能這一關鍵點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測定禹墟距今4000餘年
5月30日夜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禹墟發掘現場變得泥濘不堪。這也使得31日上午進入發掘現場勘查的專家們不得不都穿上了鞋套。在禹墟兩個發掘點,附近有不少村民自發地圍了起來,仔細傾聽專家說法。早前因為考古隊的進入,他們都對自己腳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據了解,多數專家都是剛下火車就直接趕到了發掘現場,有的還背著碩大的背囊。在現場的專家們似乎不願放過任何一處細節,總是仔細端詳著現場的每一處。
據了解,此次來蚌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實驗室專家還帶來了一份碳14年代測定報告,其中得出了禹墟遺址的準確年代。據了解,王吉懷率領的考古隊在2006年10月在禹墟進行了試挖掘,其中出土的木炭等標本被送交考古所實驗室。經過專家測定後確定,該標本的年代為公元前2350至2190年,這個結果使禹墟遺址的斷代有了科學依據,同時也印證了考古隊員根據現場出土文物而作出的斷代推論。
夯土層成專家考察焦點
在夯土發掘點因為之前意外發現的清代墓葬坑由於深入到夯土層內部,已經揭示了部分土層結構,成為專家此次考察的焦點。
針對墓坑剖面顯示的紅燒土、黃土、白膏土等較為清晰的土層結構,專家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社科院考古所何弩研究員說,該處顯示的夯土性質和結構與黃河流域的典型夯土有所不同。黃河流域的夯土夯窩痕跡清晰、層疊關係明顯。江淮地區的土壤與黃土土性不同,由於含水量大,夯層結構不明顯。且江淮地區考古發現的夯土數目少,只有一處西周時期的夯土祭台,比對有困難。此處的夯土也可能是古人堆積碾軋而成。
由於該夯土層上已有龍山時期文化層存在,夯土層的斷代應相當或早於文化層年代。因為沒有更大的剖面顯示該處夯土層的邊界和堆積厚度,尚需要進一步的發掘來考證。
首次發掘與大禹有關遺址
此次來禹墟的專家雖不乏“大腕”級人物,但都出言謹慎,無人遽下結論,體現出考古學者嚴謹求實的學風。“四川、浙江、陝西、安徽都有大禹傳說,但發掘與大禹有關的遺址,這是第一次,對研究夏代、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非常重要。”社科院考古所趙春青博士就夯土層的性質和功能說,“在禹墟遺址的重要部位發現了這一不尋常的現象,這個層究竟是人工的還是自然的,必須首先解決,然後才可探討層上的建築是不是與大禹有關。目前的發現很有價值,結果非常值得期待。”傅憲國研究員建議在夯土部位沿墓坑打一道探溝,探清夯土範圍,以期獲得更多研究線索。

第二次挖掘

2008年4月28日,在禹墟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工作人員已經開挖了四個10米見方的探方,每個探方挖掘深度有50厘米左右。懷遠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張振忠:“我們的挖掘已經按正常的速度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就是堆築層的跡象。因為有些方裡面有一些坑啊,以前老百姓講的地頭窖,通過這些坑我們想更好地觀察一下地層。坑裡面都是一些晚期的明清、民國的一些磚頭瓦器。
據禹墟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懷研究員介紹,根據2007年第一次發掘揭露的跡象,在這次發掘的四個探方下面可能保存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類堆築的遺蹟現象:“我們去年挖了一部分,挖了不到二分之一,那么今年在這一塊要把剩下的部分全部揭露出來,最終來判斷這個遺蹟的最後面積和確定它的性質,就是這個地點到底是乾什麼的,我們正在做這個工作。”
由於禹會村修公路、築河堤破壞了禹墟遺址的文化層,考古人員又選擇了第二和第三地點進行發掘,在淮河岸邊,八個五米見方的探方也已經布好。王吉懷:“今年準備是按1500到200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來做,因為去年才發了500平方米,今年要多出個2倍、3倍或4倍的發掘面積,因為這個遺址呢從文化性質,從時代上我們都已經比較清楚,但是呢就是內容比較少,我們渴望從大的發掘面積來獲得更多的資料。現在我們就缺少一個發掘面積,因為面積大了,文化跡象暴露的多一些,一個是從文明探源來說能提供一些資料,這樣呢對考證大禹也是重要的一件事。”

第三次挖掘

作為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課題之一,蚌埠禹會遺址考古項目第三次考古發掘2009年10月15日正式啟動。與之前兩次的發掘面積1000餘平方米相比,此次考古發掘面積將超過5000平方米,為歷次面積最大的。另外本次發掘人員規模也超過前兩次,歷時2個月,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禹會諸侯於塗山”之謎有望揭開。
挖掘人員在禹墟遺址進行分層挖掘。挖掘人員在禹墟遺址進行分層挖掘。
據蚌埠禹會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懷研究員介紹,禹會村遺址在2007、2008年度兩次考古發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證明禹會村遺址是江淮地區的一個新的文化類型,入選了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
王吉懷研究員向記者介紹,第三次發掘將歷時2個月,在前兩次發掘的基礎上,對祭祀台、文化層和夯土層進行充分發掘,為了保證工程的進行,此次發掘投入人力也大大超過前兩次,有二十餘位專業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還將投入百餘名民工。通過對祭祀台的全面發掘整理,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禹會諸侯於塗山”之謎將可得到完全印證,也就是說,即將開始的第三次發掘將會有確定性的答案公諸於世。
就為何選擇在國慶之後發掘,王吉懷研究員解釋說,之所以選擇秋季,是因為此時雨水較少,考古工作最怕的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雨水天氣,不僅影響工作進程,而且也影響文物的最初出土狀態。在前兩次發掘中受天氣影響耽誤了部分時間的他,這次刻意選擇了在秋季進行。

第四次挖掘

2010年5月26日,禹墟開始了第四次考古發掘。在文化層探方發現多處成排柱洞,呈南北對稱分布,專家判斷為大型棚屋建築遺蹟,面積可能超過1萬平方米。棚屋區的發現,是禹會諸侯歷史的又一重要物證。
禹墟考古隊負責人王吉懷介紹,在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在淮河大堤以西河灘地上發現一排柱洞,專家推測可能是臨時性類似工棚的建築遺蹟。2010年又在禹墟核心區夯土台西南百米處的文化層探方發現多排柱洞痕跡,從排列方式、朝向、跨度,以及新發現的疑似土牆拐角的基槽等跡象,判斷此處為棚屋類建築遺蹟。王吉懷說,龍山時期文明程度已相當發達,聚落居室比較考究,建築的牆體、地面一般都經過夯築,有的還用火燔燒,以增強牆體、地面的強度;有的牆面還用白灰裝飾,反映了較高的建築水平。但是禹墟發現的棚屋建築遺蹟沒有上述特徵,地面沒有夯築等處理痕跡,推測這樣的棚屋可能是臨時性住所。
據了解,兩次發現的建築遺蹟分別在淮河大堤兩側,如果連成片,面積將超過1萬平方米,規模相當驚人。王吉懷介紹,禹會諸侯事件是夏代立朝之前的一次大規模的盟約活動,祭祀過程必不可少。禹墟定性為大型祭祀性遺址在考古界已無爭議。在夯土祭祀台附近發現如此大型居住場所,為解釋當年祭祀人群在何處生活、工作提供了一種答案。棚屋遺蹟處散布大量陶器和燒坑,說明此處也可能是大型的陶器作坊群,為大型祭祀活動提供祭祀禮器和貢品。對應禹會諸侯的年代、方位和歷史記載,可以說棚屋區的發現,是禹會諸侯歷史的又一重要物證。

第五次挖掘

記者從位於安徽蚌埠市的禹墟考古發掘項目處了解到,禹墟考古發掘中再次有了新發現,考古專家在對此前5次的發掘所提取的禹墟土壤標本浮選過程中,發現了史前大麥。據了解,這一發現將人類的大麥種植史延伸至4000年前商周之前,是史前農業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禹墟博物館

筆者日前從禹會區相關部門獲悉,展示蚌埠市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禹墟發掘成果的禹墟博物館已經建成,2010年對外開放。
禹墟位於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相傳是禹會諸侯的地方。2010年8月完成的第4次發掘中,考古專家在這裡發現了臨時性工棚式手工業作坊區,此外還發現了大量具有龍山時期文化特徵的陶器。聚集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三大流域的陶器,再次驗證了禹會諸侯的說法。為了宣傳禹墟考古發掘成果,展示蚌埠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擴大蚌埠市及禹會區的文化影響力,禹會區從2010年4月開始,投資籌建了禹墟博物館,並將其闢為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了解,禹墟博物館設在華禹發展大廈9層,布展內容充分滿足審美需求和功能需要,統一風格、統一色彩、統一設計辭彙,各項功能設施之間具備有序關聯。整個展廳分為影視布展區、文字照片布展區、實物布展區三個區域,共展示圖片、文字展板60多塊,實物複製展品9件。其中圖片、文字布展區和影視布展區主要以文字圖片、影視資料的形式向參觀者介紹歷次禹墟考古發掘的過程、成果、禹墟的歷史定位,以及各類學術、研究會和各級領導蒞臨指導的情況等。文字、照片布展區通過發掘現場照片、發掘文物圖片和文字介紹禹墟概況、歷史背景,反映歷次禹墟發掘的成果,展示禹墟各類研究的學術成果以及國內外相關媒體的報導等。實物布展區則以禹墟發掘出土的文物複製件為主,通過複製件及文字說明,完整體現禹墟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禹墟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據禹會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開放後,禹會區將安排人員在展館內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在實物布展區陳列陶鼎、器蓋、假腹簋、刻陶盆、陶罐等實物複製展品共9件,另外還將陳列部分考古發掘過程中無法修復的碎陶片,供參觀者近距離觀賞和接觸。
禹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