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土壤類型,自然災害,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力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交通,名勝古蹟,著名人物,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殷周時代,境內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劃侯官縣西部置古田縣(別名玉田),歷屬福州、長樂府、
福州路、
福州府、閩海道、第三區、第二區。
唐開成年間(836至840年),析古田縣東之地合寧川添置感德場(後置
寧德縣,現
蕉城區)。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至端拱元年(988年)古田縣縣治(縣政府所在地)遷至水口外,歷代均在翠屏山南
玉屏鎮。(1958年因建
古田溪水電站,縣城屬水庫淹沒區,乃遷縣治距舊城西南9千米的羅華鄉莊洋里另建新城鎮,2004年撤鎮改設街道)。
至清初,縣境範圍東至羅源南唐上里界120里,西至建安南才里界120里,南至閩清岩山界50里,北至政和均竹坑界150里,東南至侯官三倉石春界100里,西南至南平長安南里界110里,東北至寧德石棠隔界200里。西北至政和上莊界200里。東西廣283里,南北袤550里。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劃縣北13都之地置屏南縣,古田縣北至
屏南縣界70里。民國時期,縣境範圍東至
羅源縣界90千米,西至南平縣界55千米,南至
閩清縣界50千米,北至屏南縣界35千米。東西長195千米,南北袤85千米,古田縣總面積2450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年(1931年)行
保甲制,初設區,後改鄉、鎮,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解放後始屬
南平專區,劃8區,轄5鎮13鄉。
1949年6月14日古田解放,成立縣人民民主政府,將縣以下15個鄉(鎮)改設為民主鄉(鎮)公所,沿用保甲制,成立行政村,實行鄉(鎮)保甲制。同年7月,撤民主鄉(鎮)公所,設14個區公所(原西溪鄉併入鳳埔區)。8月,縮編為7個區公所,即一區城區、二區平湖、三區鳳都、四區局下、五區谷口、六區沂洋、七區鶴塘。9月,縣人民民主政府改稱縣人民政府,12月,區公所改稱區人民政府。
1950年5月,進行整編,廢除保甲,實行區鄉村制。區人民政府進行調整,第四(局下)區撤銷,併入第一(城關)區,並從第六(永安)區劃出部分轄區成立新四區,增設第八(杉洋)區。同時,增設89鄉和9個街。一區城關局下,區委會設在城關,轄城內9個街道,城郊10個鄉;二區平湖、鳳埔,區委會設在平湖,轄13個鄉;三區鳳都、桃溪,區委會設在鳳都,轄9個鄉;四區橫洋、泮洋,區委會設在橫洋,轄10個鄉;五區黃田、谷口,區委會設在谷口,轄11個鄉;六區永安、北墩,區委會設在永安,轄11個鄉;七區鶴塘、卓洋,區委會設在鶴塘,轄13個鄉;八區杉洋、大甲,區委會設在杉洋,轄12個鄉。是年11月,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
1952年6月,增設第九(
卓洋)、第十(鳳埔)、第十一(局下)3個區公所,析古田縣為11個區公所。1955年9月,以駐地命名,11個區公所即城關、
平湖、鳳都、橫洋、
谷口、
永安、鶴塘、杉洋、卓洋、鳳埔、局下區公所。1952年12月,城關區公所改稱城關鎮人民委員會。1956年2月,撤銷鳳都、鳳埔區公所,9月撤銷卓洋區公所,古田縣為7個區公所和1個鎮人民委員會。
1958年國家建古田溪水庫,治所淹沒,遷至距舊城西南9公里的羅華鄉莊洋里另建新城鎮。新城東至寧德市133公里,東南距省會福州市114公里。
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撤區並社,古田縣建立8個
人民公社。1959~1965年先後增設5個人民公社和1個城關鎮,鎮轄街居委會,社轄生產大隊。建甌小祿劃歸鳳都公社。
1963年改屬閩侯專區。
1964年屏南銀場塔山劃入平湖公社。此後古田境域無大變更。
1970年劃歸寧德地區。
1982年,古田縣有13個公社,1個城關鎮,261個生產大隊,5個居委會,1490個自然村、片村及農點。
1990年,古田縣境四至最南在水口鎮汶潭,最北是
鳳埔鄉石塔山,最西在黃田鎮村里,最東為大甲鎮毗源;東依寧德縣、
羅源縣,西連
南平市、
建甌縣,北鄰
屏南縣,南界
閩清、
閩侯縣。東西寬82千米,南北長66千米。總面積2385.2平方千米。
2004年4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古田縣新城鎮、松吉鄉、湖濱鄉設立城東街道辦事處、城西街道辦事處。
2013年5月2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銷古田縣大甲鄉,設立大甲鎮。
行政區劃
2017年,古田縣境四至最南在水口鎮汶潭,最北是鳳埔鄉石塔山,最西在黃田鎮村里,最東為大甲毗源;東依寧德市,、羅源縣,西連南平市、建甌市,北鄰屏南縣,南界閩清、閩侯縣。東西寬82千米,南北長66千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古田縣,地處福建省中部偏東北方,東連寧德、羅源,西接南平、建甌,南臨閩清、閩候,北枕屏南。全縣境域面積2385平方公里,轄8鎮、4鄉、2街道辦事處、12個居委會、275個村委會。全縣人口42.8萬,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尚有畲、壯、苗、回、彝、滿、朝鮮、蒙古、高山、布依等少數民族,其中畲族居多,有近萬人。
地形地貌
地勢以東、西兩側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庫傾斜。古田縣境內山巒起伏,嶺谷相間,山、丘、崗、壠、盆谷、河谷錯綜複雜。石塔山雄踞西北部,天湖山綿亘於北東部,土滿山縱貫中部,形成西部、中部、北部高地和東西兩大谷地。自西向東依次為:西溪、舊鎮中山山地,平湖、湖濱、松吉古田溪谷地,炭洋、張洋、崑山中山地,鶴塘、杉洋霍口溪谷地。呈兩高兩低地勢特點。閩江沿西南部急劇下切,江畔溪流多挾澗懸瀑。其出口處在水口鎮的渡口,海拔僅10米,為古田縣地勢最低點。古田全境相對海拔高差1613.5米,河道比降大,水流急,蘊存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氣候條件
古田縣境內氣候類型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短夏長,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四季不甚明顯,各地差異較大。黃田谷地夏季長達168天,冬季只有36天,春季85天,秋季77天;而泮洋山區夏季只有87天,冬季長達90天,春季107天,秋季81天。古田溪縱貫西部。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7.6℃,年降水量1579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黃田和古田人工湖周圍的丘陵盆谷地帶年均氣溫在18℃以上,為暖區;海拔在600米以上的東部、北部、西部和中部的低山區,年均氣溫在17℃以下,為溫涼區。
水文
境內屬降水豐富的濕潤地區,地表溪流密布,水系發育呈樹枝狀。溪河以土滿山脈為分水嶺,東部屬鰲江水系,西部屬閩江水系。縣境內的溪河屬山地性河流多經峽谷,急流險灘,河床基岩裸露,對地表侵蝕作用強烈。主要溪流有27條。
土壤類型
1982年開展土壤普查分析,古田縣土壤共有5個土類,15個亞類,33個土屬,耕作土壤有38個土種。5個土類中,紅壤面積212.42萬畝,占土些總面積59.4%,占山地面積82.5%;黃壤面積46.0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9%,占山地面積17.3%;水稻土是境內主要耕作土壤,面積43.94萬畝,占土地總面積12.3%;
紫色土面積僅0.58萬畝,占總土地面積0.16%,在鶴塘鎮的樟廳村、前圪村呈帶狀分布;潮土面積公127畝,分布在平湖鎮新舫村,成土田質為沖積物,多開墾耕作土壤。境內在土壤緯度地帶性分布中屬紅壤帶。
自然災害
乾旱
古田境內幾乎每年都有乾旱,尤以夏秋旱嚴重,持續時間長,乾旱的中心地帶是黃田鎮,其次是松吉、吉巷等鄉。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六年,三都、松峰一帶大旱,田禾絕收。解放後旱情發生的頻率,平均每四年一大旱。1953~1982年,發生春旱的有9年,夏旱的17年,秋旱的14年,春、夏、秋都出現旱情的有1963、1967、1971、1977年。旱情持續50天以上的特大旱年有1953、1964、1967、1977年;持續41天以上的大旱年有1962、1975年;持續20天以上的中度旱年有1961、1968、1972、1982年。
洪澇
古田洪澇主要發生在5~6月的梅雨季節和7~9月的颱風雷陣雨季。由於暴雨來勢猛,強度大,加上山區地勢複雜,河道狹窄,一時傾瀉不及,則造成低洼谷地山洪暴發之害。黃田、水口的閩江沿岸是主要受災區,其次是古田人工湖低洼地和主要溪流沿岸。2015年6月4日出現大暴雨,日雨量為128.8mm。全縣轉移152人,受災4190人,直接經濟總損失754.9萬元。
颱風
颱風過境多在夏秋季節,當颱風在本省或毗鄰省登入時,對境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中部、北部、西北部高山地區受颱風影響時,風力普遍在11級左右,閩江沿岸平均在10級左右,其它地方風力在8級以下。
冰雹
古田冰雹常發生在春夏或夏秋之間並伴有狂風暴雨和雷擊。移動路徑有二條,其一從南平、建甌交界處進入,經鳳都鄉、城關向泮洋鄉方向移去,或向黃田鎮方向移動;其二由屏南縣進入,經卓洋鄉、鶴塘鄉的下三口一帶向東南方向移去。主要受災區在縣西北部與北部山地,降雹最多年份達5~6次,絕大多數的年份降雹3~4次,個別年份雖然沒有明顯冰雹,但也有似冰粒大小的小雹。
地震
境內有文字記載的若干次地震為: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一月地大震。
清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初一日早晨地震。
光緒二年(1876年)五月十一日南鄉花山地震,暴風狂雨,山崩,民舍倒塌,男女死亡43人,有1人被風飄至3里外始落地。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地震。
民國七年(1918年)2月11日巳初,地震1分鐘。
1973年7月20日發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緯26°48′,東經118°36′,在古田鳳埔上坑村西部,震級3.0級。
1973年10月13日發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緯26°48′,東經119°06′,在古田杉洋西南、鶴塘南部,震級2.2級。
截至2017年底,發生4級以上地震4次。2008年3月6日21時3分和57分,福建寧德古田分別發生4.1級和4.6級地震,最大地震烈度為6度。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古田縣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和闊葉林等,林木蓄積量337.9萬立方米,毛竹2016.6萬根,森林覆蓋率61.4%。野生動物主要有山兔、獾、獺、
豪豬、山羊等。主要經濟作物種類:食用菌、水果、蔬菜、茶葉、林竹、
油柰、
馬蹄筍。
土地資源
古田境內面積為237281.92公頃,其中耕地27666.18公頃,園地15320.92公頃,林地164498.50公頃,草地4140.04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884.97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202.66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9462.23公頃,其他土地8106.42公頃。
水力資源
境內除閩江主幹流外,還有古田溪、霍口溪和武步溪,主要溪河27條,主河道長301公里,流於面積1498.7平方公里。水能理論蘊藏量33.13萬千瓦,可開發水力資源23.86萬千瓦,可開發23.86萬千瓦(國家辦的古田溪水電站裝機容量29.2萬千瓦)。
礦產資源
境內礦藏,金屬礦有鐵、銅、鉛、鋅、
鎢、
鉬、稀土、銀和金等;非金屬礦有葉臘石、花崗石、陶粘土、矽石、泥炭土、高嶺土、
螢石、
黃鐵礦、礬灰熔岩、礦泉水、溫泉等。境內礦藏開發始於宋代,經開發利用的金屬礦有鐵砂礦、鉛、鎢、鋅及銀等;非金屬礦有陶粘土、
石英沙、高嶺土和正在開發的花崗石板材、葉臘石等。
人口
2017年古田縣設8鎮,4鄉,2街道,12個居委會,275個村委會。戶籍總人口42.99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80人。漢族居多,古田縣有
回族、
蒙古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傣族、
黎族、
畲族、高山族、仡佬族、傈傈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截止2018年3月28日,全縣少數民族總人口12469人,約占全縣人口的2.9%,其中畲族人口9192人,回族人口2424人,壯族286人,免租101人,其餘少數民族人口約在百人以下,較少民族的高山族有3戶7人,少數民族總人數居寧德市第五位。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古田縣總人口42280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如下表:
名稱
| 人數(人)
| 名稱
| 人數(人)
|
城東街道
| 44646
| | 57578
|
| 40801
| | 43241
|
| 39572
| | 28073
|
| 26403
| | 32091
|
大甲鎮
| 18510
| | 10704
|
卓洋鄉
| 16586
| | 35795
|
| 18355
| | 1044
|
2017年末古田縣常住人口33.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6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7.0%。2017年末古田縣戶籍人口43.00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1.9%。全年出生人口6625人,出生率為13.9‰;死亡人口4979人,死亡率為6.9‰;自然增長率為7.0‰。
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2.9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2.0%。全年出生人口6061人,出生率為14.1‰;死亡人口2164人,死亡率為5.0‰;自然增長率為9.1‰。
經濟
綜述
解放前,境內受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農生產體制束縛,生產力低下,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以水稻、甘薯、小麥、大豆為主,零星兼營茶葉、黃麻、苧麻、菸葉、花生、油菜等。林業生產主要是松、杉、竹、油茶、油桐。工業以家庭手工業居多,工場作坊少,生產規模小,主要有五金、釀造、陶瓷、造紙、制傘、鑄鍋、竹編、織布、印刷等。基礎設施落後,解放前夕僅有公路4條(段)總長131.7公里,小型水利754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65萬畝,占耕地面積30.8%。1949年古田縣工農業總產值921.3萬元(民幣,下同)其中農業總產值920.8萬元,工業總產值0.5萬元。
“一·五”計畫時期(1953~1957年)
1949年6月古田解放,即著手穩定社會和恢復國民經濟工作。1951年,古田縣實行土地改革,95%以上的土地分回到占農村人口95%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隨即農民開始組織生產互助組,1952年,互助組計3294個,戶數27118戶。當年,古田縣糧食總產量6.47萬噸,比民國三十年(1941年)最高年產量的5.57噸增長19.3%,比1949年增長32.58%。
1952年,古田縣人民政府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對私營工商業的領導和管理。採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方針和“自願互利”原則,先私人合營,後公私合營,幫助解決產供銷等問題;並加強財稅控制和信貸管理,進行征糧、減租減息、平抑物價等一系列工作;對糧食、紅糖、木材等主要商品實行國家牌價。中國人民銀行古田縣支行,把加強銀行綜合信貸計畫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當年開始在城鄉組織信用合作社。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生產迅速發展。1952年與1951年相比,工農業總產值增長6.20%,財政收入增加6.3倍。
“二·五”計畫和三年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5年)
1959年,古田縣興辦國營煉鐵廠3個,各公社、大隊亦競相建高爐、辦煉鐵廠,煉出土鐵每噸虧本370元。是年,仍未擺脫高估產偏向,統計國民生產總值為4535萬元,比1957年增38.6%,工農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89.1%,其中工業總產值增加2.5倍,基本建設投資2617萬元。但是,這種急躁浮誇的“躍進”,打亂經濟平衡,導致國民經濟畸型發展。同時,農村實行公社化,生產瞎指揮,取消農民家庭副業,加以自然災害,導致1959~1961年出現經濟困難,農業生產遭受破壞而減產。城鄉居民月人均口糧最低時僅10公斤左右。整個國民經濟滑坡,國民生產總值年均遞減15.4%,其中農業總產值遞減15.9%,工業總產值遞增5%。1961年,糧食產量由1957年的7.1萬噸降至4.99萬噸,其中1958年水庫淹沒耕地3.74萬畝,損失產量1.28萬噸。
1961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執行《
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開始取消“公共食堂”,恢復社員自留地和副業生產。同時壓縮基建投資,工業企業經過“保、停、轉、壓、放”,大部分經濟效益低的煉鋼廠相繼下馬,扭轉了經濟畸型發展局勢。1965年,古田縣工農業總產值比1962年增長17.3%,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3.2%,農業總產值增長48.9%。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國民經濟受到社會動亂的破壞而急劇惡化。1967年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分別比上年下降7.4%和8.4%,1968年又分別比1967年下降8.7%和8.5%。1969~1973年,開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在一定程度上重視工農業生產,增加基本建設投資,國民經濟收入有所回升,社會總產值年均遞增13.4%。而1974年批判所謂“復辟回潮”,使國民經濟重遭破壞。是年社會總產值的增長率由上年的18.3%降至3.8%;國民收入增長率也由上年的18.6%下降3.4%。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實行整頓,古田縣經濟建設相應得到重視。是年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7.4%、6%。1976年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大批“唯生產力論”,又把經濟建設搞亂,社會總產值比上年下降13.4%,國民收入也比上年下降12.1%。
“
文化大革命”十年,國民經濟起伏倒退。古田縣社會總產值年均遞增率-0.7%,
國民收入年均遞增率-0.4%。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7~1994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在社會逐步穩定的局勢下,古田縣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調整。農業方面,致力農田基本建設,發展多種經營和社隊企業;工業生產也進行初步調整。工廠、交通恢復正常生產和運轉。1977年,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4.7%,糧食產量增長12.1%;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3.4%。60%職工工資間隔10多年沒有上調,得到不同程度增加。
1985年與1979年相比,工農業總產值由1.24億元增至2.78億元,增長124%;農業總產值由4201萬元增至1.65億元,增加3.93倍;工業總產值由8195萬元增至1.13億元,增長37.59%;糧食總產量由12.32萬噸增至12.65萬噸,增長2.67%;財政收入由526萬元增至1407萬元,增長167%。
1986~1990年的第七個五年計畫期間,銀耳年產量均保持在2100噸左右,有50%以上農戶從事該項生產。香菇年產量保持在3000噸左右,有80%以上的農戶從事香菇生產。“七五”期間,農業總產值從1.02億元增至2.45億元,增長22.6%,年均遞增率達4.1%;糧食總產量提高12.4%。
“七五”期間,古田縣工業總產值由12784萬元增至18517萬元,增長44.85%,年均遞增5.5%。
“七五”期間,古田縣社會總產值由2.9億元增至5.5億元,增長28.8%,年均遞增5.2%;財政收入由1407萬元增至3750萬元,增加1.7倍。
1994年,社會總產值19.7億元,國民生產總值9.92億元,分別比1990年增加1.6倍和0.8倍,年均增長27%和15%;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376元,比1990年增加0.8倍;財政收入7272萬元,比1990年的3750萬元增加0.9倍,年均增長18%。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8571萬元,比上年增長10.3%。第一產業增加值359579萬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92150萬元,增長14.5%,其中,工業增加值506201萬元,增長15.2%;第三產業增加值446842萬元,增長9.4%。一、二、三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7.2:40.8:32.0調整為25.7∶42.3∶32.0,第一產業比重回落,第二產業比重上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855元,比上年增長10.1%。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8267萬元,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5876萬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595990萬元,下降10.0%;第三產業增加值666401萬元,增長13.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0852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連續四年下降,為35.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連續五年上升,為39.5%。
第一產業
古田“地衍田廣”,“民務稼穡”,國民經濟向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穀、甘薯、黃豆,果茶種植、畜禽飼養可觀,有秫米、春大豆、油柰、水蜜桃、黑豬、黑番鴨等特產。長期受封建生產關係束縛,加以天災人禍,農業發展緩慢。1949年,農業總產值僅920.8萬元;糧食總產量5.02萬噸,平均畝產82公斤。
1957年農業總產值1619萬元;糧食總產量7.22萬噸,比1949年增長43.9%,年遞增6.3%,平均畝產100公斤。1958年因“大躍進”失誤,兼以隨後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受困擾。1961年農業總產值降為1618萬元,糧食總產量降至1949年水平。196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957年水平。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其間5年減產,1976年糧食總產量8.03萬噸,年遞增僅1.26%。
1990年,農業總產值2.02億元,比1949年增加22倍,年遞增7.8%,糧食總產量14.39萬噸,平均畝產311公斤;食用菌產量5652噸,水果產量7387噸,淡水魚產量747噸,分別比1978年的10.92噸、275噸、184噸、80噸,增加0.32倍、19.6倍、40.2倍、9.3倍。
1994年農業總產值6.56億元,比1990年增長123.24%,年均遞增16.5%,其中食用菌產值和水果產值分別達2.18億元和4380萬元,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33.2%和6.7%。
2012年農業總產值52.3億元,新增農村專業合作社71家,新增福建省級名牌產品2個,福建省著名商標4個。
2014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617773萬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490984萬元,增長4.4%;林業產值36461萬元,下降7.3%;牧業產值35268萬元,增長8.3%;漁業產值35662萬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398萬元,增長7.2%。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24790畝,下降0.5%;糧食總產量141729噸,下降0.8%;蔬菜產量106312噸,增長0.8%。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其中,食用菌產量94889噸、水產品產量19258噸、木材產量168577立方米、肉類產量14122噸,分別增長3.3%、5.5%、3.4%、13.4%。
2017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73.53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58.73億元,增長4.9%;林業產值3.26億元,增長3.8%;牧業產值5.37億元,增長7.7%;漁業產值3.77億元,增長4.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9億元,增長5.3%。
2018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5.82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60.33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4.79億元,增長8.2%;牧業產值4.98億元,下降5.3%;漁業產值3.16億元,增長8.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6億元,增長5.1%。
第二產業
殷周時代,杉洋鄉一帶已有制陶。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出現酒麴等作坊,冶煉、石作、泥作、木作、木雕業亦逐漸發展。北宋建隆至開寶年間有土窯燒制磚瓦。南宋“產鐵之務”,占全國10%。元代中葉有造紙作坊。明代又有紡織、煉鐵、制粉乾、豆腐等行業。清代有印刷業等。民國時期興建茂洋布廠、瑞源織布局、電燈有限公司、五二一印刷所、紙業生產合作社等。1956年古田縣基本完成對私營工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年底共組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59個、公私合營企業11家,創辦地方國營企業7家。1957年,古田縣工業總產值596.65萬元。
1958年“大躍進”期間,盲目興建地方國營工業和集體工業1565家。1961~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社隊工業下馬,地方國營工業縮為21家,集體工業29家,工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65年,古田縣職工6597人,工業總產值2770.15萬元,利潤50.32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4199元/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古田縣工業生產混亂,乃至停工停產。1970年後稍有整頓,工業生產取得一定恢復和發展,興建化肥、製藥、松香等地方國營企業。1978年,古田縣職工8007人,工業總產值9166.10萬元,創利潤150.3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1.1萬元/人。
1990年,古田縣工業企業1209家,職工9998人,工業總產值12994萬元,占國民生產總值34526萬元的37.6%,比1978年9166.10萬元增長41.76%,全員勞動生產率1.3萬元/人;出口創匯2141.3萬元,占當年古田縣工業總產值16.48%,比1978年增長80多倍;創利潤864.8萬元。
1991~1994年,四年間共吸引外資768.3萬美元,發展外向型企業34家。1994年,古田縣工業總產值8.71億元,比1990年1.85億元增加2.9倍,年均遞增40.8%。1994年,古田縣鄉鎮企業總數從1990年3960家增至11407家,總產值達8.81億元,比1990年1.34億元增加5.6倍,年均遞增60.2%;1994年,上交國有稅金2309萬元,占古田縣財政收入的31.8%,比1990年增加3.3倍;利潤2654萬元,比1990年增加2.6倍。鄉鎮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3億元,占縣屬工業總產值的67.7%。
2012年工業總產值140.5億元,增長2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3.3億元,增長30%。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5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1億元,比增63.5%,農戶投資2.8億元,比增10.8%。
2014年全部工業實現產值1982671萬元,比上年增長15.3%;實現增加值50620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57409萬元,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0164萬元,增長15.5%。
2017年古田縣工業增加值486639萬元,同比下降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7852萬元,下降44.5%。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億元,比上年下降44.0%。按經濟類型分,國有控股企業0.59億元,下降51.6%;股份制企業8.51億元,下降3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0.46億元,下降39.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4.35,比上年下降27.0%。
2017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09912萬元,比上年增長9.1 %。古田縣資質內建築業總產值44317萬元,增長50.5%。
201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98465萬元,同比增長4.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4%。
第三產業
古田舊城向為境內商業中心,明萬曆年間,有大街、后街、縣前街、後橫街、坊橫街等集市,經營雜貨、醬園、京果、藥材、菸酒、糕餅等商店數百家。西路黃田、谷口、水口瀕臨閩江,上通延平(南平),下抵省會,商民鱗集,為一縣大商阜;東路大橋、鶴塘、杉洋與閩侯、寧德、羅源縣為鄰,地廣民眾,頗成集鎮;北路平湖物豐途通,商賈爭赴。清代,城鄉商業逐臻暢旺,從商、兼商者約十之二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平湖商務分會成立,商業從零星的個體經營開始向有組織的聯合經營方向發展。
民國五年(1916年)縣商會成立。民國二十五年平湖、水口分別成立雜貨、魚貨、酒業、紅曲、藥材、屠宰業等同業分會。時輸出商品主要是茶葉、土紙、木材、大米、筍乾、紅曲等,輸入商品主要有食鹽、棉布、海產品、藥材等。抗日戰爭期間,道路被毀,交通受阻,商業發展受到影響。解放前夕,通貨膨脹,商業凋敝,舊城較有規模的商店僅30多家,小商小販200餘人。
1951年,個體商業近800戶,商品零售額4萬元。1953年對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專賣。1954~1956年基本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壯大為市場主體。1956年社會商品零售額1565萬元。1958年,縣城遷至新城後,在新城十字街的東、西、南三面建起棉布百貨、糖菸酒副食品、農資、醫藥等商場(店),十字街成為古田縣最繁華的商貿中心。
1986年,古田縣商業戶3311戶,從業人員4104人,比1956年增3.2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968萬元,比1956年增8.2倍。1990年,古田縣商業戶增至3861戶,從業人員737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2047萬元。
2012年古田縣共簽約項目31項、總投資60.2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總投資57.9億元;已動工18個、動工率58.1%。
201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2458萬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635742萬元,增長37.0%;農戶投資36716萬元,增長9.4%。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2.45億元,增長10.1%,其中限上零售額完成33.38億元,占社會消費品總額的46.1%。
2017年古田縣外貿出口完成11.41億元,增長21.4%;食用菌企業擴大出口規模,年出口9.53億元人民幣,增長29.5%,占寧德市食用菌出口94.8%;古田縣全年對接內外資項目19個,總投資96.05億元,履約報批率84.2%;實際利用外資完成710萬美元,增長7.3%。組織11家外貿出口企業參加南非、法國等國際食品展會,利用展位數22個,舉辦了多場商務洽談推介活動,累計達成合作協定1000多萬美元;為外貿出口企業爭取出口信用保險、境外參展、中小企業開拓等補助獎金338萬元。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27億元,增長5.3%,其中,限上零售額33.03億元,增長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3%。
社會
教育
古田於
五代南唐(約955年)創辦
藍田書院,為民間辦學之始。宋景德二年(1005年)首建官辦
縣學。慶元三年(1197年)朱熹避難古田,先後在城鄉書院講學,尊儒尚學之風日盛。宋代考中進士者達161人。元、明、清三代有史籍可考的有私辦社學5所,書院20所,私塾開設更為普遍。清末廢科舉、興學校。光緒十三年(1887年)起,英美教會先後在古田創辦6所教會學校,光緒二十七年起,縣署及地方人士先後創辦4所兩等國小堂。至宣統三年(1911年),有兩等國小堂10所,學生600餘人。其間,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專業和職業技術教育相繼起步。
民國初期,推行
新學制,各鄉鎮普遍辦起國小,原6所教會學校發展為附設國小的初級中學。民國十五年(1926年)創辦縣立中學,民國十八年創辦聾啞特教班,為全省第一所聾啞學校。民國三十六年,華僑和地方人士集資創辦玉田高級中學。至解放前夕,古田縣計有高中1所,國中4所,國小101所;中國小教師224人,中小學生5005人,平均270人/萬。有赴美、日等國留學獲得碩士以上學位者30多人。
解放初,縣人民政府接管原公辦私立及教會學校,予以整頓,重新命名。並興辦冬學和幹部職工業餘文化學校。貫徹“向工農開門”的辦學方針,大批工農子女得以入學。1953年,擴大原有學校規模,興辦許多國小,成立國小輔導區,改變管理體制。1958年,古田遷城,對中學再度調整,重新布局。至1966年夏,古田縣計有中學6所,國小664所;中國小教師1638人,中小學生47945人,平均1957人/萬。同時大力發展工農業餘教育,掃盲工作成果顯著。古田秀峰鄉成為全省第一個基本無文盲鄉。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學一度停課,1969年複課後,學制縮短為4年;國小教學秩序被打亂。工人、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推行“斗、批、改”,“開門辦學”,強調勞動,輕視文化知識。教育質量下降。
1977年後,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撥亂反正,古田教育事業取得明顯進展。1985年3月,古田縣獲得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證書。1986年,國家教委授予瑞岩國小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1986年1月,經寧德地區行政公署派員檢查驗收,確認古田為掃除文盲縣。各中、國小致力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四有”新人,教育質量明顯提高。至1990年,古田縣計有完全中學6所,初級中學14所,完全國小280所,初級國小407所;中國小教師3649人,中小學生60965人,平均1519人/萬。古田縣幼兒入園率達47.84%。1977~1990年,中學畢業生考入大專院校的2790人,考入中專的3766人,合計6556人。
2014年3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450人,在校生785人,畢業生402人,專任教師99人;2所特殊教育學校共招生18人,在校生197人,畢業生11人,專任教師60人;25所普通中學校共招生4324人,在校生13655人,畢業生4947人,專任教師1662人;38所(教學點35個)國小校共招生3641人,在校學生19077人,畢業生3011人,專任教師1434人;49所幼稚園共招生4053人,在校生10214人,畢業生3858人,專任教師50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6.02%;國中入學率97.9%。
2018年1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513人,在校生1345人,畢業生480人,專任教師59人;2所特殊教育學校共招生22,在校生159人,畢業生12人,專任教師62人;24所普通中學校共招生4490人,在校生13446人,畢業生4309人,專任教師1529人;33所(教學點34個)國小校共招生4186人,在校學生21517人,畢業生3029人,專任教師1492人;49所幼稚園共招生4950人,在校生11715人,畢業生4292人,專任教師656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9.85%。
科技
殷周時代,先民已能制陶,使用石斧、石錛等工具。隋代即有香菇種植。唐宋時,酒麴釀造、煉鐵、造紙、建築等行業興盛,出現不少能工巧匠。元代開設惠民藥局、麻風院。明代紡織、制粉乾、豆腐等行業興起,推廣植桑養蠶。清代始興印刷、刻印、制傘行業,設電報局,西醫傳入,中醫發展,且名醫輩出。民國時期,電力、衡器、竹編、製鞋、裁縫、糕餅等行業發展,印刷、鐵器行業較為發達。1990年,古田縣有公辦科技機構5所,民營科技機構23個,自然科技專業人員1360人,民眾科技人員3308人,獲各級科技成果獎73項(次),其中獲省級以上獎勵的36項次。
2018年全縣共完成5個縣本級科技項目的驗收工作;擇優推薦2019年省區域發展項目2項。全年共4家企業獲得2018年度科技創新券補助7.8萬元,另獲得企業研發經費分段補助預補助資金16萬元。1家企業入選“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發展庫”並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家企業通過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備案;1家企業通過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備案評選。申請各類專利138件,其中,發明18件,實用新型60件,外觀60件;授權專利88件,其中,發明10件,實用新型47件,外觀26件。承辦12期培訓班,培訓70多個國家近450名學員,有效促進了國際食用菌技術交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完成我縣2018年省級第一批、第二批共31名科技特派員的審核工作,其中第一批17名已獲得認定;市級科技特派員10名獲得認定; 19名縣級科技特派員獲得篩選認定,專業領域涉及生物工程、果蔬栽培、茶葉、食用菌等。促成“古甜星創天地”引進創業公司和團隊16個,古銀公司獲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申報發明專利5項,並取得1800噸無公害銀耳認證和省科技型企業認定。
文化
自唐建縣時,民間文化就開始興起。五代至清末,文人著述頗豐,代有名家。宋林用中之理學,明張以寧之詩文,清曾光斗之書法,皆負盛名。民國時期,有詩社聯吟活動,並且成立縣民眾教育館。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現代文藝創作崛起。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九葉派詩人杜運燮曾飲譽中國詩壇。
2018年全縣共篩選2018年市級重點村文化服務中心10個,一般村文化服務中心188個。大力推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把閩劇藝術進校園與低票價惠民演出相結合,將閩劇藝術送進千家萬戶,累計開展進校園31場次,惠民演出178場次。舉辦閩劇藝術免費培訓班,累計開展培訓100多場,受益學生達2000多人次。先後舉辦了“迎接新年雙林書畫展”、“閩東內陸五縣知名書法家愛國主義題材書法作品展”、“古田縣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暨民間收藏公益鑒寶活動”、“弦途有您,箏情相伴”華藝古箏藝術中心18周年古箏匯報演出、2018年廣電網路杯“全閩共舞.舞動中國夢”福建省第二屆廣場舞蹈古田賽區大賽、 “戲曲進校園”免費培訓班等活動。已將古田炒麵、薛公信俗等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材料提交市級審批。完成民間契約文書1026件整理、掃描和錄入工作。
2018年末縣級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1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8%。縣級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2套。全年古田電視台共播出本縣新聞1475條,播出《翠屏視點》專題欄目32期,廣播電台共播報古田縣新聞1272條,電視新聞上市台268條。先後開闢了《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創先爭優奮發勇為》、《交通曝光台》、《創文明城迎省運會》、《掃黑除惡進行時》等專欄。承接製作了非遺文化系列、高端訪談系列、重點項目建設等三個系列的專題片共19部,其中,《錫器製作工藝》、《“裊窩”里的故鄉情》、《新起點,新征程》系列、《聚焦重點項目:臨水宮工程》等專題片都受到觀眾的好評。全年放映農村數字電影3234場,輻射275村,惠及160160人,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工作目標。
衛生
古田縣中醫歷史悠久,元末創建惠民藥局,明初設醫學訓科員。醫療全賴中醫坐堂施診或流動行醫。歷代有名醫。民間重草藥治療常見病。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西醫傳入,創設醫館對外開診。民國時期,西醫逐漸發展,主要醫療保健單位有懷禮醫院、縣衛生院、麻風療養院等3家,私人診所36家。古田縣醫務人員近70人,其中西醫士31人。平均每萬人僅有醫務人員4.1人。醫療設備簡陋,農村缺醫少藥。鼠疫、霍亂、天花、瘧疾等傳染病及絲蟲病、甲狀腺腫等地方病為害甚烈。
解放後,發展西醫,發揚中醫傳統,倡導中西醫結合。50年代初,有醫務人員332人,床位145張。1958年,建立縣、公社、大隊三級醫療保健網,成立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通過數年持續開展除害滅病和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先後消滅鼠疫、天花、霍亂等傳染病。60年代,健全公社、大隊保健院、站,培養中醫藥人員,充實西醫隊伍,至1966年,古田縣醫務人員577人,床位375張。70年代,興辦大隊合作醫療站202個,培養赤腳醫生415人;消滅絲蟲病。至1990年,縣內基本消滅麻風病。古田縣共有縣級醫療衛生單位9家,鄉(鎮)衛生院14所,村衛生所315個,批准個體開業診所58個。各醫院備有大型醫療器械268種,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118人,床位616張,平均每萬人27.95人,15.4張。
2018年年末全縣衛生系統共有衛生醫療機構26個。年末共有衛生醫療機構人員數1699人,其中執業醫師363人,助理執業醫師92人,註冊護士647人。年末共有衛生醫療機構床位數1390張。2018年享受人才政策30人,其中引進6人,享受同等待遇的現有人才17人,進校園招聘本科生5人。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衛生專業高級評審現場確認40人,國中級資格報名現場確認285人。我縣共組建53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參與簽約的家庭醫生團隊人數290人。出台古田縣兜底救助政策,2018年兜底救助2330人次,發放救助款157.9萬元。當年出生5616人,出生率12.5‰;政策內出生5312人,政策符合率94.6%,出生人口性別比108.62。
體育
古田民間傳統體育主要有武術、龍舟、舞龍、舞獅、氣功、棋類等項目。唐天寶年間(742~755年),部分寺院武僧日夜習武。宋代習武之風日盛。明末清初,舊城、谷口、水口、平湖等地賽龍舟初具規模,每逢春節、元宵及喜慶等節日,舞龍、舞獅為重要活動項目。清末至民國初,尤尚南少林派龍樁拳,體操、田徑、球類等近代體育項目傳入古田,學校專設體育課程開展體育活動。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縣設體育科,舉辦首屆體育運動會。民國二十九年建縣體育場,組織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1952年舉辦縣首屆工人運動會。1954年古田縣廣泛開展工間操(包括廣播操、生產操和練功十八法)活動。此後,農村民兵營、團支部利用農閒組織開展球類、田徑、射擊等活動,中學和部分農村還推行“勞衛制”。1956年成立縣體育運動委員會。1962年創辦縣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城鄉組織30多個業餘籃球隊。1972年縣少體校開辦游泳、射擊、體操、桌球等培訓班。至1990年,古田縣有體育協會組織8個,基層分會282個;舉辦縣體育運動會6屆,工人運動會7次,農民運動會5次,中國小運動會14次,聾啞人運動會2次,老年人運動會1次;為國家隊和省隊培養、輸送運動員18名,獲世界和亞洲地區比賽冠、亞軍計16人次,獲全國比賽金、銀、銅牌計21人次,獲省級比賽第一、二、三名計343人次。是年,古田縣獲“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
2018年古田縣在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共獲得15金14銀15銅優異成績,位列寧德市各縣區金牌數、獎牌數、團體分第二名,創歷屆省運會最好成績。啟動縣文體中心田徑場、體育館、游泳館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編制工作。“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項目已竣工並通過驗收,已投入使用。先後舉辦了“2018年縣企事業職工圍棋團體對開賽”、“喜迎省運會第十屆老健會萬人健步走”等比賽。
交通
古田地處閩東北交通要衝,陸路水路古來兼有。唐宋以來有省際古道2條,縣際主幹道4條,縣內古道縱橫交錯,遍布村落之間。水路有縣境西南部的閩江和古田溪。唐代已有小舟載客貨往來於福州與南平間。清末,民船業興起,水口、谷口、灣口、平湖等地船民置船運輸,航行於閩江和古田溪。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境內第一條公路古谷公路修通,民國二十七年,福古甌公路建成。民國三十三年,輪船航運業起步,古田人經營的福州平水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輪船27艘,承辦福州至尤溪口客貨運輸。
解放後,1956年首建古屏公路境內段,1958年修通大東公路,1967年實現社社通公路。至1990年,古田縣有公路89條,總長726.2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里程30.45公里,有241個行政村通公路,初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公路網路。同時,各種機動車輛與年俱增。至1990年,古田縣有各種機動車3537輛,其中大、中、小型客車298輛6025座位,年客運量662.75萬人次,周轉量21690萬人公里,比1953年客車1輛30座位,年客運量2萬人次,周轉量72萬人公里,分別增加298倍、200.8倍、331.4倍、301.2倍;貨車529輛1826噸位,年貨運量123.07萬噸,周轉量6578萬噸公里,比1953年貨車8輛24噸位,年貨運量1.8萬噸,貨運量64.8萬噸公里,分別增加66.1倍、76.1倍、68.37倍、100.6倍;拖拉機1296輛,農用運輸車313輛、機車932輛,其它機動車219輛。
2011年12月30日上午,省道304線寧古二級路古田段通車。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共有25個車次經停古田北站。
2015年12月18日12時,京台高速公路建(甌)閩(侯)段正式通車,驅車從福州到古田只要40分鐘。
2017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05660萬元,比上年增長8.6%。古田縣擁有客貨車605輛,其中,貨運439輛,完成貨運量194.7萬噸,貨運周轉量38447.2萬噸公里;擁有客車166輛,其中計程車72輛,完成客運量526.6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4794.2萬人公里。古田縣通客車行政村達到270個,行政村通客車率達98.2%。
2017年水路完成貨運量84.39萬噸,貨運周轉量7448.30萬噸公里;客運量33.0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422.17萬人公里。
名勝古蹟
臨水宮
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福州至古田公路114公里處,距縣城39公里。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致的仿唐代宮殿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八年(792年),後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占地面積911平方米,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布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仙山牧場
位於古田、屏南、建甌三縣交界處,離縣城60多公里。牧場現有面積3萬多畝,可發展至10萬畝,被譽為“北方少有,南方僅有”的高山牧場。
仙山牧場屬山地緩坡稀樹草場,平均每畝有黃山松15棵左右,千姿百態,令人稱奇。仙山牧場海拔941-1472米,場部海拔1260米,坡度15-30度,年平均氣溫13°C,極端高溫31.5°C,極端低溫-12.5°C,無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相對濕度58%-90%,常年流水的山澗有20多條,素有“花溪”之稱。山上雲霧天氣多,濕度大,水源充足,牧草豐茂,盛產竹筍、蘑菇、蕨、草莓、棘胸蛙、“坑頭婆”魚等山珍。
溪山書畫院
溪山書畫院:五十年前,古田舊縣城東北郊外兩溪交匯處的沙坂高地處有座建於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書院,朱熹曾在此講學,並題匾曰“溪山第一”,曾圮於水,明清兩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這裡是詩人雅士吟喔之所,1952年為大水沖毀,1958年建古田溪水庫,溪山書院舊址亦隨之沉入湖底。2002年在原溪山書院不遠處的翠屏湖後壠後島建起溪山書畫院。
蘭溪石拱橋
蘭溪石拱橋位於
吉巷鄉蘭溪村西北約2000米處,始建於大宋嘉定年間,橋長約20米,寬約2.5米,用青石壘砌,路面的石板條上刻有造橋的年月,橋面離水面約15米,沒設欄桿,顯得十分險峻。
古田翠屏湖位於福建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古田縣城東郊,距城區3公里,距福州2小時車程。1958年,國家在此興建“一五”計畫重點工程、中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築起長412米、高71米的大壩蓄水,淹沒了逾千年歷史的古田舊縣城,形成了水域面積達37.1平方公里、蓄水量為6.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
古田極樂寺
古田極樂寺坐落於翠屏湖畔的
極樂寺,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年),明天順年間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毀於倭寇。隆慶四年(1570年)建法堂山門,天啟五年(1625年)建方丈室。這裡曾經是歷史上“福建兵變”十九路軍抵禦蔣軍的指揮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毀於戰火,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經愛國高僧圓鍈法師(中國第一任佛教協會會長,古田平湖人)募緣重建。寺內有放生池、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地藏殿、方丈室和新建的圓鍈法師紀念堂等。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木結構建築,寺門有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題的“極樂寺”三字,兩旁有“得到此中真極樂,不知何處是西天”對聯,為圓鍈法師墨跡。大殿門頂懸掛當代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趙朴初手書“極樂寺”牌匾,寺內藏有
阿彌陀佛、
觀世音、大勢至三尊佛門中罕見的古銅佛像和一尊由緬甸佛教屆領袖於20世紀初贈送的白玉
釋加牟尼佛像,鐫刻精緻,保存完好。
古田吉祥寺塔
古田吉祥寺塔位居福建十大名塔之一的
古田吉祥寺塔原在舊城吉祥寺門前,1958年因建古田溪水電站蓄水庫,按原形遷建於新城松台獅公山。該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間兩度重修。後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國二十四年雪峰寺主持圓鍈法師捐募重修。塔為實心石構,通高25米,基寬7.7米,八角9層樓閣式須彌卒底,基層八角雕有八尊武神,2-9層第層八面均設佛龕,內雕座佛,佛龕兩邊石雕各種花草魚蟲,飛禽走獸,造型淳厚古樸。1961年5月公布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保護碑一塊。1984年福建省政府撥款增建八角石構護欄,保存完好。
著名人物
古田縣人才輩出,代有名人。自宋至清,還有登進士榜者181人。民國二十七年春,古田縣有紅軍、游擊隊員和愛國志士231人參加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為抗日而陣亡將士計70多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更有諸多英賢,如榮獲奧運會射擊比賽銅牌、銀牌的運動健將
黃世平,中國首批培養的十八位博士中最年輕的數學博士
王建磐等。
姓名 | 生卒年份 | 人物簡況 |
---|
| 不詳
| 率眾墾荒,創邑有功,被後人奉為“拓主”。
|
| 不詳
| 帶孕消災而以身赴難,被世代尊為臨水夫人。
|
| 不詳
| 從師 朱熹,嗜學不倦,遂成理學大家,被朱熹視為畏友,有《東屏集》問世。 |
| 1301-1370
| 字志道,號翠屏山人,27歲中進士,曾任過元朝翰林侍講學士、明朝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兼修國史,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出使安南(今越南)歸途中勞累交加卒於途中,明太祖下旨賜葬古田縣城
|
| 1893-1974
| 名景沆,號鳳林山人,古田杉洋人。先後執教於霞浦、福州等地中學及南平師專、福建第二師範學院;精書畫,工詩詞,善篆刻,尤以書法著稱,真草隸篆樣樣出色,乃現代書法名家,許多佳作為世人珍藏;1960年文化部舉辦中國書法大展賽,其狂草中堂一幅,名列第六。
|
| 不詳-1717
| 官至順天府尹,操守清廉,致力除奸減訟,被賜為“天下師表”。
|
| 1709-1776
| 歷任台灣總兵,鎮守海疆,體恤兵民,台灣同胞為其建祠設祀。
|
| 1803—1841
| 父林承昌,嘉慶十三年任台澎掛印總兵。朝聘青年時慷慨有才略,道光十五年(1835年)援例考選從九品,分發浙江衢州府司獄; 林朝聘代理浙江 餘姚知縣,當英軍陷寧波犯餘姚時,隻身赴英營斥退敵艦,誠為“忠勇可嘉”。 |
| 不詳
| 主講福州鰲峰書院十餘年,工詩善書,名噪閩中。
|
| 不詳
| 組織武裝暴動,怒殺了洋教士,史稱華山教案,又稱古田教案。被載入中國近代史冊。
|
| 1898-1977
| 字伯羲,古田大橋人。閩東著名的進步文化人,曾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討袁組織,擁護北伐,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大力傳播憲政思想;1944-1946年,歷任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省教育廳廳長,1948年-1949年,積極參與“民聯”活動,籌建福建“民革”;後為省政協撰寫大量文史資料。
|
| 1878-1953
| 中國近代佛教領袖,1929年與太虛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佛教會,並連續數屆當選主席,法師一生為團結全國佛教徒、促進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
|
陳立癢
| 不詳
| 試製成功中國首架雙翼水上教練機的飛機設計師。
|
| ?-1977
| 中國著名的泌尿科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永久會員,國際(比利時)外科學會會員
|
| 不詳
| 率部參加淞滬抗日之戰的愛國將領。
|
| 1903-1984
| 開拓中國橡膠事業的愛國華僑。
|
| 1904-1977
| 多次受到毛澤東接見的寄生蟲學教授。
|
| 1915-2002
| 九葉派詩人。
|
資料來源: |
名優特產
古田銀耳作為傳統的保健食品,含有人體必需的7種胺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結構符合現代人的消費潮流。國內外市場上的銀耳80%以上產自“食用菌之鄉福建省古田縣”,1998年古田食用菌產量達1.8萬噸(乾品),總產值近4.2億元,其中銀耳產量8000噸,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食用菌優秀基地縣”稱號。“
古田銀耳”證明商標獲國家商標局批准登記註冊,古田銀耳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古田縣共開發30多個菌類,共有23家民營食用菌科研機構,90多家食用菌菌種場。古田縣是中國國生產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全、科技實力最強、行銷網最廣的食用菌生產大縣。
竹編是寧德地區各地的民間傳統工藝之一,以古田、
寧德、
屏南、
壽寧等縣(市)為最。古田竹編早在20世紀30年代製作的竹枕在國際萬國展覽會比賽就獲優等獎。1959年古田竹編的花籃、花筐、提盒等被編入《福建工藝美術選集》。寧德竹編的產品有瑰麗花籃、竹蝶、角目提籃、“貓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種。寧德馬記竹枕是寧德三大傳統竹藝品之一,形成方矩狀,柔軟富有彈性;並以黑白蔑條拼織出吉祥字畫圖案,甚為典雅。
古田紅曲為食品工業中起發酵、防腐、生香、染色等作用的添加劑與佐料。以古田所產最佳,故稱。該曲呈顆粒狀,暗紅色或鮮紅色,質輕,曲粒端部有放射狀的數條生物紅色素,有特殊香味,置水中懸浮水面而不下沉。按其發酵時間、重量、色澤分為庫曲、輕曲、色曲、市曲4種。紅曲對人體有藥理功效,能消食、活血、健脾、益胃,治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病及產後惡露不盡等症。
古田油柰
古田油柰是福建省名、特、優水果。油柰營養豐富,具有清熱、利尿、潤肺、消積食、開胃健脾等保健功能。1989年省科委將古田油柰列入星火計畫的發展項目;1992年上海科教電影廠將古田油柰拍成科教片-《八閩佳果-古田油柰》向全國播放;1993年9月國家科委授予在柰豐產栽培技術研究做出貢獻的古田縣農業局經作站“國家科委星火三等獎”;1995年2月古田油柰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9年《古田油柰》產品標準由福建省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1999年國營古田湖濱茶場生產的油柰獲得“綠色食品”稱號,並於2001年5月榮獲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稱號。
竹筍在寧德山區一帶均有,且種類繁多,其中以古田縣
黃田鎮和
水口鎮一帶的馬蹄筍聞名遐邇,其筍個大如拳,質白清脆,形似馬蹄,故稱
馬蹄筍。
古田香菇是寧德地區一大特產。其中以古田縣人工栽培香菇為最。它原系野生食用菌,可蔬可藥的山中珍品,古田首創露天袋栽香菇,產品暢銷國內外。
柿丸
柿丸是古田縣特產。為馳名八閩的乾果之一。柿丸甜而不膩,並含有較多的磷、鈣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肺、止咳、補血的功能。
杏鮑菇屬於中低溫結實性菌類,是古田縣開發的珍稀菌種,2000年古田縣栽培2000萬袋,產量1000噸。
“紐荷爾”
臍橙原產於美國,由華臍芽變選育而來。1992年由古田縣科委名優水果場從外地引進。經過十多年來在古田縣試種、示範和推廣證實,“紐荷爾”臍橙已完全能適合古田縣氣候條件和
地理環境,該臍橙樹勢生長旺盛,枝梢短密,葉色深綠,果色橙紅,果面光滑,果實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多為閉臍,果肉細嫩而脆,味香汁多,口感清甜,平均單果重300~350克,大者達750克以上。
古田水蜜桃栽培始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距今300餘年,當地民眾自古就有種植水蜜桃的傳統習慣和豐富的栽培經驗。古田水蜜桃多分布於翠屏湖畔,
兔耳嶺風景區附近土肥水甜,所以桃子就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