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福建省古田縣下轄鎮)

大甲鎮(福建省古田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處古田、蕉城、羅源三縣(區)交界,全鎮轄16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人口18628人,其中土地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1萬畝,林地面積12.8萬畝。大甲是革命老蘇區,全鎮有重點老蘇區村59個,一般老區村15個(均系自然村)。2013年3月19日,省政府研究同意賦予大甲鄉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政策,大甲鄉可享受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的相關扶持政策。 2013年5月2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銷古田縣大甲鄉,設立大甲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甲鎮
  • 外文名稱:DaJiaTown
  • 別名:大甲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寧德市古田縣
  • 政府駐地:大甲鎮大甲村
  • 電話區號:0593
  • 郵政區碼:352267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甲鎮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18628人
  • 方言:閩語-閩東語-福州話-古田音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院後山
  • 車牌代碼:閩J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教育,醫療,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周邊景點,兔耳嶺風景區,白溪草場,翠屏湖,

概況

古田縣轄鎮。位於縣境最東端。常住人口7888人(2010年六普)。轄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企頭街,距縣城87千米。名勝古蹟有保福寺等。

沿革

宋代屬青田鄉順委里,元至明代屬青田鄉三十七都。清末屬大東鄉三十七都。民國時期改屬第三區鄒洋鄉。解放初期屬第八區,1963年成立大甲公社,1984年改稱大甲鄉。1990年,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3611戶18383人,轄15個行政村、1個鄉辦林場。1996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大甲、小甲、山里、鄒洋、漈下、前桃、里桃、林峰、寧洋、璋地、上書、國本、村溪、毗源、茶洋16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13356人(五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922108:~201 121大甲村 ~202 220小甲村 ~203 220山里村 ~204 220鄒洋村 ~205 220際下村 ~206 220前桃村 ~207 220里桃村 ~208 220林峰村 ~209 220寧洋村 ~210 220茶洋村 ~211 220璋地村 ~212 220上書村 ~213 220國本村 ~214 220村溪村 ~215 220毗源村 ~216 220岩前村

行政區劃

大甲大隊轄企頭街、棒兜、黃土壟、蓮花心、院後、彭厝里、楊家宅、洋頭店、溪邊里、花橋頭、董洋里、柏洋、牛頭頂、大甲、無頭樓(廢村)、山門頭(廢村)、洋頭店(廢村);山里大隊轄下里山、上里山、仙浿山、上邊樓;上書大隊轄談書店、上洋、談書、坑裡、嶺上、虎山岡、古頭樓、炭窯、馬下亭、長樓;鄒洋大隊轄鄒洋、大安前、九丘壟、樟後(廢村)、加溪、大王坪;漈下大隊轄漈下、亭下山;璋地大隊轄璋地、洋頭厝、王必壟、上店洋、下厝柄(廢村)、下厝灣、橫坡;毗源大隊轄毗源、五斗岡、坪里、上樓村、劉家宅、墓坑、下洋、山牛洞、長林嶺、粗坑、白泉岡、湖頭蒂、岡叉樓(廢村)、下門樓(廢村)、湖頭(廢村);林峰大隊轄林洋、烏石後、阮洋、長壩、青義、後門樓(廢村)、半嶺(廢村)、瓦窯頭(廢村)、仙頂(廢村);寧洋大隊轄泥洋、川前、坑柄、劉洋、湖裡尾、斜山、張薴坂(廢村)、相公坪;前桃大隊轄前桃、洋頭、岩富;村溪大隊轄下村、毗源溪、里招灣里、後門岡、大窩、家丘樓、長灣、長灣頭、硋嶺、山坡、南下、下牛樓、岡頭、招坪樓、山豬坪、上界、王坑門、秋竹坑、企頭、牛屎坑、長林嶺尾、前王坑門、蘭里牛(廢村)、井壇岡(廢村)、水尾(廢村)、井壇頭(廢村)、桁竹坑(廢村)、油行;小甲大隊轄小甲、洋中店、新厝、山尾、湖裡、太平橋、鄭坪、山後樓、牛樓、長浿樓、小甲、欄口(廢村)、坑頭(廢村)、上洋(廢村)、洋排壇(廢村);國本大隊轄前厝、里厝、過溪、北洋、瑞雲院、國本;茶洋大隊轄茶洋、塔墘、丹山、小鄭、北斗、手巾嶺、老蛇嶺、七定坪、池丘、岡頂、下井壟、山後、外地、半嶺、其岡;里桃大隊轄里桃、下潘洋、上潘洋、潘洋;林場大隊轄岩前、順壟、棋岡、過棋岡、下棋岡、石榴山、伏里、石榴山下、拳頭山下、建龍潭面、九溪、老蛇岡(廢村)。計16個大隊,1個林場,138個自然村、片村及農點。
1968年11月後,各人民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大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1981年,鳳都公社革命委員會東村大隊革命領導小組將林尾、梅洋、小吉三個自然村設大隊革命領導小組。1984年10月,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設10鄉4鎮,取消大隊,恢復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街設居民委員會。
大甲鎮行政區劃圖大甲鎮行政區劃圖
2013年5月2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銷古田縣大甲鄉,設立大甲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甲鎮位位縣境東,西接杉洋,東北、東南分別與寧德、羅源交界。鄉址大甲村,距縣城85公里。界於東經119度17分,北緯26度38分。

地形地貌

大甲鎮屬於山區丘陵地帶,一般海拔450~800米之間,北部天湖山系的院後山是大甲最高峰,海拔1231.7米,地勢由西北向南傾斜,南部九溪電廠門前坪為大甲最低洼地帶,海拔262米。

氣候

大甲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海拔645.8米,年平均氣溫17.1℃,≥10℃積溫270天,全年無霜期282天,年平均降水量1547.3㎜,蒸發量1335.8(20㎡)。

水文

境內河流有九溪、國本溪和毗源溪,還有西南部的茶洋、林峰、寧洋等三村水落洛洋溪,境內的所有河流匯合鰲江,系鰲江流域水源頭。

自然資源

大甲鎮已探明葉臘石礦產儲量400萬噸以上,質量居全國第二位。

基礎設施

鎮水力資源豐富,全鎮現有水力發電站7座,裝機容量4130KW。所有電力併入省網直供。電力供應保障穩定,實現村村通電。村村通有線電視,其中有5個村已實現電視光纖聯網。全鎮16個村(包括林場)已基本通公路,其中6個村已鋪柏油和水泥路面,其餘正在籌建硬化道路。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建有移動基站5個,全鎮已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率達80%,村村已通程控電話,隨時可與國內外進行通訊聯繫。

經濟發展

大甲是省定貧困鄉,改革開放以來,大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全鎮社會經濟正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2006年末全鎮社會總產值1.56億元,其中:企業產值9023萬元,農業產值6577萬元。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鄉村集體經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交通、能源、通訊、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和各項事業都有明顯進步。“小鄉大集鎮”農村城鎮化的新農村建設規劃正在實施;工業小區、住宅小區、綜合市場和環境衛生等中心集鎮配套建設正在進行,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鎮黨委、政府在軟硬環境建設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該鎮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和富餘的勞動力,以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2011年底新寧古公路改線過境大甲後,距古田城關74公里,離寧德城區28公里。
2011年,該鎮全力實施“工業富鄉”戰略,搶抓新寧古路改線經過大甲這一契機,持續推進工業平台建設。經過該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大甲工業集中區建設終於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認定為縣級工業集中區。2011年9月,工業區安征遷工作正式啟動,2011年12月底工業集中區一期小甲至大甲董洋里1號地塊“安征遷”和土地報批手續基本完成,2012年3月份“大甲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古田海宏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等兩家投資上億元的規模企業與縣政府簽定入駐大甲工業集中區的投資契約。
大甲工業集中區工廠大甲工業集中區工廠
2012年,該鎮圍繞建設古田東部濱海工業重鎮這一目標,全力推進大甲工業集中區建設。在全鎮上下營造支持工業集中區建設的良好氛圍和輿論氛圍。2012年,整個安征遷過程共丈量水田1069.379畝,園、林地1568.29畝,遷移菇棚124座,墳墓1237座,養豬場6座,機磚廠2座,宮廟9座,民房2棟,涉及農戶約750戶,徵收土地2637.669畝。同時,鎮黨委、政府積極發揮項目帶動作用,以誠感商、以情招商,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引導在外鄉賢回鎮投資興業。由大甲鎮鄉賢創辦的海宏塑膠、鼎美門業、騰高管業等項目紛紛落戶工業區,為園區建設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同時這些企業的落戶帶動了一大批外來企業來鎮投資。2012年底,大甲工業集中區共簽約入駐企業22家,總投資26億元,企業建成後產值可達58億元,投產後將實現稅收3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大甲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48所。大甲中心國小先後投入200多萬元用於購置體育音樂器材、新建籃球場、跑道、危房整修和校園綠化等項目,全鎮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升國中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古十三中投資290萬元建成綜合試驗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投入150多萬元用於改善教學設備,投資100多萬元實施校園路面硬化、綠化、校門整修等環境整治,學校軟硬體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教學水平也逐年提升,2014年中考成績上古一中分數線的人數達16人。

醫療

大甲先後投入130萬元進行衛生院業務樓改造,投入6萬元購置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投入2萬多元添置全科診斷系統,對12個村級衛生所進行一體化建設,實行網路化就診,鎮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深入實施海雲工程,目前該工程已覆蓋大甲、小甲、璋地、鄒洋、前桃等五個村,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轉診快的網路化服務。2014年7月份該鎮黨委與寧德市醫院開展共建活動,簽訂醫療合作協定,為民眾開通醫療救助綠色通道,市醫院每周定期安排專科醫生到大甲衛生院坐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歷史文化

大甲歷史悠久,早在唐初就有茶洋小鄭的“興慶寺”,該寺始建於唐鹹通年間,當時建築雄偉壯觀,規模較大,後因明洪武年間官兵抄毀。南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藍田書院講學期間,亦到過大甲的“談書堂”講學,後來該村以談書為村名沿用至今。大甲地靈人傑,歷史上曾出過進士、舉人,福州路都元帥、樞密使等名人,當代有工學、醫學等博士,世界冠軍和著名書法家等特色人才。該鎮彭兆旺是聞名全國的袋栽香菇技術創始人,該技術以星火燎原之勢在短短几年內迅速遍及大江南北,1986年該技術被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重點項目推廣,1991年該同志被國家科委評為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範。
大甲鎮(福建省古田縣下轄鎮)

風景名勝

毓麟宮建於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又稱水尾宮,坐落在鄒洋村尾之湖濱,占地約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36平方米。毓麟宮大殿正中是陳靖姑神像坐龕,三個天棚上均繪有鳳凰彩畫,宮壁畫有漁、櫵、耕、讀等,及工藝竹編“雙龍搶珠”障扇,年代久遠,至今猶存,彌足珍貴。
上書村談書堂上書村談書堂
保福寺始建於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是素有“南方叢林第一”之稱的雪峰崇聖寺之廨院。大殿坐乾向巽兼亥巳三分,水出乙方,行艮門路。山勢峭拔,群峰起伏,重巒疊嶂,蜿蜒屈曲,風景秀麗,環境優美。
談書堂大甲鎮林氏宗譜《藝文》一章載:地經過化便是名邦……而吾鄉之談書堂遂並驅諸鄉名區而馨聞古今,原為真人肇基,曰“覺真堂”,至宋朱文公過化,更而題之曰“談書堂”,至今村名沿用朱熹“談書”二字。
千年羅漢松大甲鎮現有千年古樹羅漢松1棵,位於該鎮岩富自然村,樹齡1000多年,樹高15米,胸徑134厘米,樹形奇特壯觀,據有關專家介紹該羅漢松為現今全國最大、最古老的,稱其“要觀松之奇,請到岩富來”。

著名人物

余國色,山里村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生,民國23年(1934年)參加革命,為閩東獨立師3縱隊戰士。民國25年10月,在毗源與偽民團戰鬥中被捕遇害。
游德安,小甲村人,清光緒三十四年4月生,民國24年4月參加革命,任閩東獨立師支隊長。民國25年11月在溪門松洋壠頭作戰時負傷,被偽保長殺害。
阮端美,茶洋村人,清光緒三十四年生,民國23年參加革命,為紅6團3營9連3班副班長。民國26年12月30日,在鄒洋村遭保5團捕殺。
林立正,林峰村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生,民國24年8月參加革命,為中共地下組織工作者。民國26年12月30日,在寧德洋中執行任務時,被保四團抓捕殺害於鄒洋。
李彭欽,寧洋村人,清宣統元年8月生,民國24年4月參加革命,任新四軍6團3營9連連長。民國37年1月25日,被保四團抓捕,殺害於鄒洋。
彭嫩俤,大甲村人,民國3年生,民國26年8月參加革命,為閩東獨立師1支隊1中隊戰士。民國27年2月,在部隊北上時無音訊。1982年5月追認為烈士。
陳伏吉,國本村人,清宣統三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為新四軍3支隊6團9連7班戰士。民國27年6月在安徽南陵與繁昌交界的楓下柏村對日作戰時犧牲。
李國福,樟地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4年冬參加革命,為閩東獨立師3縱隊戰士。民國27年冬在安徽繁昌縣楓下柏村對日作戰時下落不明。1986年1月追認為烈士。
黃象俤,毗源村人,民國5年生,民國26年10月參加革命,為新四軍6團3營號兵。民國27年在江蘇省草店戰役中犧牲。
黃家傳,毗源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為新四軍6團3營5連3排7班戰士。民國27年在安徽省南陵縣湯口與日寇作戰中犧牲。
黃起壽,毗源村人,民國25年參加新四軍。民國27年在安徽對日作戰時負傷,復員途經安徽玉山被偽軍殺害。
黃奶蕊,毗源村人,民國4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民國27年在安徽南陵對日作戰負傷住院後不知去向。1984年追認為烈士。
黃起衡,村溪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4年參加革命,為紅6團3營9連2排戰士。民國27年在安徽南陵與日寇作戰中下落不明。1984年追認為烈士。
劉維通,村溪村人,民國4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為紅6團2營4連戰士。民國27年在南京保險街與日寇作戰中下落不明。1986年追認為烈士。
陳玉亮,大甲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為新四軍3支隊6團2營號兵。民國27年在安徽石澤縣與日寇作戰中犧牲。
余養煥,國本村人,民國8年生,民國25年1月參加新四軍。民國27年復員回鄉途經安徽玉山時被國民黨捕殺。
李祖安,璋地村人,清宣統元年生,民國24年參加革命,任新四軍3支隊6團1營1連1班班長。民國27年在安徽繁昌與日寇作戰中犧牲。
黃祥聘,上書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7年參加革命,為閩東遊擊隊隊員。民國30年8月在寧德石後鄉被敵殺害。
馮求安,國本村人,民國8年生,民國26年11月參加革命,為新四軍6團2營4連戰士。民國30年在安徽曹店戰役中犧牲。
彭滿鑫,大甲村人,民國3年生,民國30年9月參加革命,為閩東(葉飛)1縱隊2支隊3班戰士。民國30年9月23日,在政和縣洋頭村戰鬥中犧牲。
林而為,上書村人,民國2年生,民國26年參加革命,為紅6團1營2連3排戰士。民國31年秋在江蘇太興縣北河後下落不明。1985年追認為烈士。
陳嫩弟,山里村人,民國6年生,民國25年參加革命。民國33年在泰安抗擊日寇戰鬥中犧牲。
林耀奎,林峰村人,民國元年生,民國36年1月參加革命,任閩浙贛游擊隊排長。民國36年5月在執行任務中,遭保四團捕殺於寧德洋中。
黃家鋒,村溪村人,民國26年7月參加革命。民國37年農曆一月十五日為保護游擊隊撤離,被偽鄉公所捕殺於杉洋。
藍成春,際下村人,清光緒三十一年生,民國35年參加寧古羅游擊隊。民國38年2月,被偽保四團抓捕,8月犧牲於寧德。
王元標,寧洋村人,清光緒二十六年4月生,任林峰鄉農會主席。1950年11月在泥洋村與土匪作戰中犧牲。
黃忠申,毗源村人,民國6年2月生,民國36年12月參加革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58師171團2營戰士。1951年4月在朝鮮第二次戰役中犧牲。
黃甲丁,毗源村人,民國9年生,1950年入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59師175團3營9連戰士。1951年12月29日在朝鮮清津戰役中犧牲。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 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於距離杉洋鎮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裡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翠屏湖

位於福建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古田縣城東郊,距城區3公里,距福州2小時車程。1958年,國家在此興建“一五”計畫重點工程、我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 築起長412米、高71米的大壩蓄水,淹沒了逾千年歷史的古田舊縣城,形成了水域面積達37.1平方公里、蓄水量為6.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 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這裡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四季如春;湖面煙波浩淼,空氣清新,水質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島湖”之美 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