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通背拳

祁家通背拳自祁信創始以來,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在京、津、河北、遼寧等地區流傳為最廣。清朝道光年間,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在固安宮村鎮賈家店任護院。公開授徒,稱祁家門。拳法為六合拳,明堂膀切手法(羅漢短打)及(羅漢)一百零八手,心極通背拳。手法大開大合,大劈大挑為主。大槍法以羅家槍,楊家梨花槍及六合大槍融會而成。傳其子祁太昌。祁太昌到河南馬學禮深造心意拳,從此有引手,提膝步。祁家通背拳內容除了大劈大挑之心極通背拳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家通背拳
  • 創始人:祁信
  • 流傳地區:京、津、河北、遼寧
  • 拳法:六合拳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基礎理論,拳意歌訣,代表人物,

歷史淵源

通背拳在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流傳十分廣泛。關於通背拳的起源,傳說不一。有人說是戰國時代孫臏所傳,顯然很牽強。傳說中在戰國時期的“鬼谷先師”傳道雲蒙山中:仿諸猿之棲息、獵食、爭鬥、求生之法取其精華而成。始稱為通臂,以通臂猿形為主,仿其形而練,旨在加長臂力,擊法單操居多。為一種練法。歷經千載,先人去粗取精,取長補短,至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創通臂拳門稱祁家門(江湖稱為老祁派)。其子祁太昌采各家之長,將流散在民間的通臂單手、單操、擊法、練法柔化合一,繼承發展了老祁派通臂拳,形成了一種以柔為主,剛柔相濟,以背力為法,放長擊遠先發制人,特殊練法的拳法
祁家通背拳創始於清朝道光初年,由祖居河北冀梁城大郭村大槍名揚天下的祁信先生,在固安宮村賈家店“開山立萬”、始稱“祁家門”。後與其子祁太呂(亦少師祖)廣學博採,宗歸匯新,去偽存真將多種槍法,拳法,刀法,共冶為一爐,發展、進化、形成了祁門“三絕藝”。後經歷代傳人不斷豐富發展,尤其是“中興之祖‘胡悅曇先生數度”南遊“集散傳民間的老、少兩派手法之大成,科學、系統地繼承發展了”祁家通背拳“成為中華武林百花園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近代通背大師祁信祖師傳徒弟陳慶,陳慶又傳王占春張策,張策又傳馬熙春。祁信祖師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所突破和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使之更為完善。清末臂聖張策即為祁派通背拳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張策京東馬神廟人,生於1866年,故於1934年。張策大師在通背拳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可稱功夫獨到,張大師練過各種拳術,而獨尊通背,1934年張公被聘為南京國考副總裁長,清末民初在華北東北九省沒有對手。張公拳法剛柔相濟,精妙絕倫,既有老祁派之剛猛,舒展,大開大合之威猛,又有少祁派之緊湊、柔滑、小巧融太極於其中。

主要內容

1.祁家通臂十法
(1)活臂法
洗膀活臂氣流通,朝夕鍛鍊苦用功,功成自能神通化,周身氣力貫指鋒。
(2)活腕法
沉肩舒腕手搖鈴,滾翻掌勁要松,勤行自知其中味,掌沉手快冷如風。
(3)活腰法
抱肘拔項身中正,活似車輪一般同,左搖右見強腰,五內牢堅氣自沖。
(4)活膝法
活膝活與活,里外圈膝三盤招,渾圓一氣五行勁,進攻退守勢法高。
(5)碾步法
抱門碾步勢要真,不怕掃腿與靠身,里外二法隨機變,撻撞連環補中心。
(6)練步法
對戰之時步當先,提膝碾步法最嚴,前進後退必提步,左右閃展要連環。
(7)抱門法
裹肘含胸步法靈,神出鬼沒令人驚,上下相合隨機變,虛實進退護正中。
(8)呼吸法
先師傳下呼吸法,內有陰陽二氣功,提氣進步驚人膽,沉氣發招勁貫通。
(9)鬧拳法
鬧戰之時不放鬆,反正左右向里攻,上下連環急又烈,緊跟閉門炮一聲。
(10)活胯法
踢膛踩跺勁發胯,截撩點卦也是它,前踢後侄腰功力,摘胯提膝足指抓。
2.發勁法通臂拳的發勁法
為二十個字,即:冷彈脆快硬,沉長活軟巧,重猛輕靈抖,涵虛粘連隨。
3.七勤
通臂拳的七勤要求日不間斷,每日勤操練。七勤為:(1)運(2)搖腕(3)伸肩(4)墜付(5)提膝(6)摘胯(7)蹬步
4.單對單人迎敵對手之要領
(1)高挑、低摟、里擠、外滾、中來解。
(2)膽要大,眼要寬,腳踏中門往裡鑽。
(3)一練膽,二練眼,三練誆詐虛實急似箭。
遞手占,引誘誆詐,
搠手占,抖擻摔炸,
回手占,摟刨捋帶,
撤手占,勾纏裹卷,
轉手占,拍撲拓按,
中手占,鑽崩擊刺,
接手占,穿攉擠錯,
攻敵占,劈勒捉搠,
腿法占,虛實連環。
5.祁氏通臂步法
(1)虛實、(2)四六、(3)半撲、(4)騎乘、(5)提膝、(6)(虛)準提、(7)虛跳、 (8)閃展、(9)蓋步、(10)碾步、(11)拗步、(12)臥步、(13)鶴行步、(14)駝行步、(15)牛行步、(16)膀切步、(17)抽撤連環步、(18)五虎群羊步、(19)猿猴倒行步、(20)猿猴倒伸步。
6.祁氏通臂散手
祁氏通臂除以上功法,還有散手。散手分十二連炮和六路拓掌,下面逐一介紹:
(1)十二連炮:劈山炮、衝天炮捋手炮、三環炮、四平炮、五花炮、七星炮、裹邊炮、中心炮、臥牛炮、雷擊炮、穿心炮。
(2)六路掌:馬式挑拓要步摟膝、閃步裹邊、直力推山、準提合口、駝行摔拍。
7.祁氏通臂器械
除了拳法外,還有器械現介紹二種,短器械介紹祁氏通臂八步十三刀,長器械,介紹祁氏通臂十二桿連操槍法。
(1)通背十三刀
日繞山間劈面錐,浮雲起落快如飛,弄到猛虎爬山式,難逃肋下點鋼錐。轟雷暗發令人驚,轆轤斜肩去摘星,將刀一橫驚敵膽,難躲刀尖刺前胸。黃龍偷心立勢停,扭身轉背似蛟龍,倒插步記憶體妙意,陡轉回身顧得清。雄雞上嶺平心端,斧劈山門是兩邊,滾手撩陰朝里進,崩劈剁扎似刀山。刀要挽手步要提,閉門鐵扇縱身軀,就地拾起連珠箭,反手拉刀去刺膝。龍女捧珠把家看,蜻蜓點水一遛煙,帶環推刀提撩進,橫刀外攔刺心穿。順風掃葉多厲害,恰似青龍出水一。獅子搖頭龍擺尾,似蛇塌地拾起來。斜攔出鞘步扌到摧,撩刀滾落去剪蹄,回身里掃交刀勢,抱刀掩腕步虛提。
(2)祁氏通劈十二桿連操槍法
外拔里拿駝步行,要步外擺刺前胸;抽槍提步去穿袖,蓋步劈棒轉身行;緊急奪門斜中正,滾桿穿指又刺中;倒步上橋撩棒崩,戳膝砸手轉身行;刺膝崩槍急跳步,野馬闖槽劈鎖功;閃步歪槍抱月式,外劈里拿扎正中;轉身撲槍撤步閃,要步後撩抱扇封;公釣魚槍砸點,棒貫槍貫下掃連;轉身抬棒崩前手,跳步梆槍劈扎穿;棒劈槍崩棒砸戳,回身撩棒里個拔;里圈上扎去摘月,撩棒撩槍退步走;拿紮下戳窩槍挑,棒橫回身雁出群。
8.祁氏通臂一百捌零散手總法
(1)吊袋、(2)雲手、(3)引手、(4)圈手、(5)斬手、(6)撣手、(7)穿手、(8)拍掌、(9)挑掌、(10)捋帶、(11)摟帶、(12)捋手、(13)掩手、(14)摔掌、(15)戳掌、(16)砍掌、(17)撩掌、(18)撞掌、(19)穿掌、(20)拓掌、(21)橫衝二掌、(22)插掌、(23)開心掌、(24)迎面掌、(25)列門掌、(26)轉環掌、(27)七星掌、(28)劈山炮、(29)衝天炮、(30)捋手炮(31)穿心炮、(32)中心炮、(33)三環炮、(34)四平炮、(35)五花炮、(36)七星炮(37)臥牛炮、(38)迎面炮、(39)雷擊炮、(40)裹邊炮、(41)裹平炮、(42)裹橫炮、(43)劈山、(44)挑山、(45)攪山、(46)推山、(47)橫揣、(48)橫攔、(49)中拳、(50)貫耳、(51)爽袖、(52)纏劈、(53)擒捉、(54)大扇、(55)抹眉橫、(56)纏腰橫、(57)撩衣式、(58)打虎式、(59)攔馬式、(60)拴馬式、(61)直圈手、(62)撩陰腿、(63)登峰請示、(64)老鷹護素、(65)搖身膀欹、(66)跨虎蹬山、(67)推窗望月、(68)當場遞手、(69)猛虎槓爪、(70)摟刨虎蹄、(71)斜攔出鞘、(72)胸前卦印、(73)白猿獻果、(74)狸貓撲鼠、(75)狸貓上樹、(76)金雞抖翎、(77)金雞食豆、(78)孤雁出群、(79)飛虎攔路、(80)白蛇吐信、(81)仙人指路、(82)退步把門、(83)二龍取水、(84)三捧七進、(85)似封似閉、(86)五鬼探頭、(87)十字飛球、(88)十里反撞、(89)金龍合口、(90)金龍纏柱、(91)大鵬展翅、(92)猿猴入洞、(93)猿猴扒技、(94)紅臉照鏡、(95)白虎洗臉、(96)美女抱瓶、(97)白鶴亮翅、(98)獅子抖鈴、(99)順水推舟、(100)葉底藏花、(101)摟打騰封、(102)劈砸攉挑、(103)滾手靠身、(104)通臂輕招、(105)魁星點頭、(106)猛虎爬山、(107)抽換牌影、(108)閉門鐵肩
通背拳通背拳

基礎理論

“清末明初”著名武術家、通背拳術大師修劍痴,承前啟後,把通背拳法求精、求實用,以科學合理的提煉、以不超出人體功能範圍的演練之法,使通背拳脫離追求模仿通臂猿形及代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神怪的糟粕的練法獨樹一幟的發展成明五掌:摔、拍、穿、劈、鑽。暗五掌:撩、撣、抽、擂、煽。奇五掌戳、卡、啄、捩、跺。絕五掌:豁、捋、崩、撲、推等。腿法也由原來的明五腿迎、十、插、擺、合發展成暗五腿:彈、撩、點、撞、戳。奇五腿:勾、拐、蹬,踹、鏟。絕五腿:纏、繞、踩、碾、鞭。等在仿形上把單純的模仿通臂猿形,發展成了取多種動物之優之長而習,如:
猿鵬鷹獅鶴,雞燕鷂蛇貓,虎鹿犬馬魚,熊兔駘雀羊等,集中的吸取這些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動物的捕獵、攻防,逃遁的優點貫穿在通背拳的訓練及技擊之中。修老先生系統理論化的把通背拳的訓練法總結成:六路站壯、六路行壯、六路拳術、六路勢法、六路掌發、六路腿法、六路步法、五護八斷法、迎機捕解法、三絕六秒法、絕路逢生法、擒拿法、摔擊法、閃電制敵法、一百零八技擊法等,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訓練法使通背拳習之有法,擊之有術、講之有理。在練法上:通背拳有別於其它拳種的弓、馬、虛、撲、歇公式化的練法,而是以柔、活、輕、快、捷的方法,行體流暢。九柔一剛的力度,柔中求剛、甩中發力,園中求直,全身內外,上下一氣貫通,不犟氣、不掘力。手、腿、步相合隨心所欲,一手二手連三手攻中有防、防中有打。輕、靈、活、快是通背拳練法中著力要求的,以快為主瞬間完成一組動作,要想打的快、踢的快、進的快、退的快、變化快,實踐中得心應手,必須有紮實的訓練功底,否則必是紙上談兵,用時目瞪口呆,銀樣臘槍頭中看不中用。 通背拳的發拳擊掌與其他的拳種的擊拳方法截然不同。
通背拳通背拳
其獨特之處是,發左拳上左腿,發右掌上右腿,也就是所說的“順拐”。這樣練習有助於,在訓練中達到通背拳所要求的放長擊遠的宗旨。又加強了訓練難度。通背拳的發力也與眾不同,多用甩力,柔力,掄臂求力,兩臂似兩條鞭子,無影無形,飄忽不定,一旦發力如晴空炸雷,力達擊點,力發萬鈞,拳擊力發腰背達於拳尖,離心力貫全身而擊出。真正達到手如鐵、腕如棉、兩隻胳膊似皮鞭。通背拳突出的是技擊變法:講求式無定式、法無定法,學時一定理,用時無定法,實踐中以變應不變、以多變應萬變。柔中取變,兩臂如鞭,忽明、忽暗、忽虛、忽實,似有力又無力。虛實相間,防中突變打,打中突變防,拳腿並進,進如潮湧,撤如潮退,打敵出其不意,攻敵迅雷不及掩耳,使敵心奪神骸,望風而逃。通背拳奇特的“擊響與技擊”。通背在演練中啪啪見響,呼呼聲風,威猛無比,是其它拳種演練中所沒有的。通背拳的每一聲響,都與技擊有關,都是技擊中的“假設敵”決不是為了好聽、好看、渲染氣氛而刻意拍大腿,拍肚子出響。訓練中通背拳的擊響是為技擊而服務的,講究粘衣發勁,練時粘已衣發勁出響,用時粘彼衣發勁,所以通背拳最忌光膀子,所謂:光膀子練通背拳越練越不對;通背拳不出響,行船沒有漿,就是這個道理。不穿衣服練通背拳無粘衣發勁的感覺。因此說:練不好擊響,就不能有效的技擊實踐。練不好擊響,就體現不出通背拳的獨特風格。
通背拳的風格特點是:大劈大搓,放長擊遠,粗獷豪放,兇猛沉實,雄渾有力,舒展大方,而又內外兼顧,剛柔相濟。綜上所述,通背拳在練法、擊法、力法等方面都有與其它拳種不同的特點,已經由一種單一的鍛鍊方法發展成為有完整的訓練、技擊、理論(包括各種器械)的練法,擊法的特殊門派

拳意歌訣

祁家通背拳拳意歌訣(張策一支)拳意闡釋
一、通臂拳的技術準則  1.探腰拔背,放長擊遠通臂拳的基本手法以穿、鑽、圈為主。其基本姿勢多以“引手”為主。欲達到放長擊遠,一動即要探腰拔背,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周身節節貫串,完整一氣。
通背拳通背拳
2.冷彈柔進,堅韌交錯
發勁以鬆柔冷彈為主,拳諺:“出拳如發炮,用掌須堅韌”,“著力似冷彈,變
換要交錯”。身形轉換須敏捷靈活,上下動作須整體協調,身隨足行,手隨步出,騰挪閃戰,轉換自如,化發敏捷利落。
3.掄臂成圓,直出直入摔、拍、穿、劈、鑽、圈,要求立掄成圓為基礎,以腰帶背,以背帶肩,肘如環,手如鐵,腕如棉,手臂如皮鞭,手柔如柳,出擊如梭,左右交替,連環相應,逢門即入,來不空,去不空,手手不離中,百發百中。
4.鷹目猿神,氣勢貫通
眼神銳利,配合動作靈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神到意到氣到,氣勢圓滿,支撐八面,勢勢相連,流暢不息,一氣呵成。 二、通臂拳的勢法準則
通背拳通背拳
通臂拳對形體的要求,頭頂、項領,前空、后豐、虛胸、窪肚、探臂、松肩、長臂、合肘、活腕、腿曲、三折、九扣、琵琶骨活如扇、兩手相連似星轉、、心、力、氣、血、膽。手似鐵,腕如綿,胳膊似皮鞭。拳似流星眼似電,身如蛇形腳賽鑽,貓撲虎竄,猴閃鶯翻,吞吐縱合,俯仰伸縮。
三、通臂拳的掌法準則
通臂拳的掌法,以柔活舒展,輕舒自然,意氣貫通於指尖。伸臂摔腕、仰掌松屈、狀似流星錘:伸臂抖腕,覆掌拍擊:手疾如穿楊之箭,直射前上:掌如立斧,臂軟如鞭,柔中有剛,其勁為冷、彈、脆、快、硬。所謂一掌二掌連三掌,名家遇此也難防。
四、通臂拳的拳法準則
通臂拳的拳法為尖拳,四指握拳,中指節扣緊凸出為尖拳,拳出如鑽,其疾如風,勁為冷急。收發均由正中胸口出,又名中拳。鑽擊人要穴,兩手交搓連續鑽擊,銳不可當,亦名透骨拳。
五、通臂拳的腿法準則
腿法步法相輔相成,步內含腿,腿隨步發,環環相扣。腿法中不外勾、套、插、彈、撩、點、踹、蹬、纏、踩、撞、跪、攔、撲、跺等。明手暗腳,上下相隨,進退快速,手到腿到,神出鬼沒,多發暗腿奇腿,百發百中,專攻要害。腿的妙用本藉於步,步是腿的基礎。
六、通臂拳的眼法準則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神須隨著四肢的運動方位而轉視。手到、步到、眼到,眼隨手轉,光兼四射,如鷹目猿神,照應周遭一切風吹草動。以至觀察對手的虛實動靜,皆有賴於眼神的敏捷銳利,以竟全功。
七、通臂拳的十要論  (1)要柔順以柔順為主,所謂柔行氣,剛落點,陰柔其九,陽剛其一,柔則伸縮自如,順則氣暢無阻,應敵可隨勢變換,不陷入呆滯遲疑。
通背拳通背拳
(2)要放長以放長擊遠為主,發動時要探腰、拔背、伸肩、合肘、柔腕、舒指,使力發於腰背、傳於肩、達於臂、貫於指。
(3)要松沉以松沉為基礎,身體空松,舒展自然,氣血暢通,氣勁方能下墜至腳底,才能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達到放長擊遠的目的。
(4)要系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肘合,肘與肩合,肩與背合,背與腰合,腰與膝合,膝與足合,周身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形之於體,合之於勢,一氣呵成。
(5)要氣順有氣則滯,橫氣填胸,致百病叢生,不可不慎。練拳宜呼吸自然,俗諺:‘勢到成時,氣歸丹田。’練習日久,功夫漸近,丹田沉氣自然日漸充滿。氣順則力順,發勁自然狠準剛脆。丹田氣滿,則身穩沉步,騰挪閃占,步法輕靈。
(6)要快速俗諺:‘打拳者,手極虛極靈,胳膊之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盪,活潑潑地,毫無滯機。’常言道,手快打手慢,千變萬化不如快。手、眼、身、法、步,轉摺變化要快速,以迅雷不及掩耳避敵鋒芒,連發攻擊,無不拳到功成。 (7)要挺活項挺,精神貫頂;腰挺,力達四肢;膝挺,力貫於足;指挺,力達於梢;腕挺,以藉肩力;臂挺,以藉肘力;肘挺,以藉身力,周身之力貫注四肢,全憑挺力。(意活,非拙力)
跨虎登山跨虎登山
(8)要氣催心催意,意催氣,氣催力,背催肩,肩催手,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
(9)要扣勁指扣、腕扣是刁拿鎖扣等技法的需要。肘扣、肩扣是兩肘不離肋和“出入手總護中”的需要。胸扣、背扣是使“胸如空洞,背如蝸牛”,便於腰背發力。胯扣、膝扣皆為護腎之法,使襠部得以保護。足扣可使周身力壯,肢體穩鏈。
(10)要五弓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打拳的開合都是以腰脊為主,拳勢之合要做到內外俱合。開時不但手足之開,身體各部都開,所謂開則俱開,合時亦是不但手足之合,身體各部亦是都合,所謂合則俱合。兩手即兩弓、兩腳亦兩弓、身體為一弓,合之即為五弓俱合。
八、通臂拳三要訣
〈1〉三活臂活,脊活,腿活。 〈2〉三墜肩墜,肘墜,氣墜。
祁家通背拳祁家通背拳
〈3〉三松身松,臂松,胯松。
〈4〉三圓手扇圓,胸脊圓,腿圓。
九、身段形意
拳似流星眼似電,身如蛇形腳賽鑽,貓撲虎竄,猴閃鶯翻,吞吐縱合,俯仰伸縮。
十、打手歌
輕靈活緩緲,冷彈脆快硬,柔軟速疾巧,粘連綿面隨。 打閃穿針圈扇手,脆掠運勁圓中出。脊如鞭稈手如梢,腰軸柔轉似錦\蛇。
祁家通背拳祁家通背拳
君問引手妙何在,胸含松腰湧泉塌。百會頂住拳口吐,沉肩肘墜圓中走。
誘敵出招引手法,引手如錘臂如繩。脊如抓繩丟引錘,錘錘不斷如匹練。
腿鑽身擰似螺旋,彈快閃速扣拳鳴。腰松軀綿眨眼間,內外合一上下應。
返身劈砸如輪轉,坐步兜扇似削竹。一劈一扇若一環,中拳本是環中環。

代表人物

張策,字秀林,直隸香河馬神廟村人,生於公曆1866年,故於1934年。張公幼承家學,聞名桑梓。後至京師又學過內外各家拳術,後拜祁派通背拳名家祁信弟子陳慶學習通背拳,陳慶故後從師兄王占春習藝9載,藝臻大成,在清末民初華北東北一帶數十年沒有對手。在1934年南京國術大考,被中央國術館聘為副總裁判長。張公在通背拳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世稱之為臂聖。張公吸吶各家武術精華,對通背拳的改進提高起到了空前絕後的作用,獨成一家。張公門人弟子遍及神州各地,多有成名成家者,其中最優秀者當屬馬熙春。  馬熙春先生,生於1901年,故於1971年,漢族,河北安次縣人。自幼喜好武術,學過少林、八卦等拳種,尤其擅長通背拳。先後投訪老師19位,名家9位。後投到通背拳大師張策門下,一心專攻通背拳,數十年苦心專研,達到爐火純青地步,在通輩拳史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多次代表北京參加全國武術大賽,多次獲獎。在2次全國武術擂台比賽中取得第一名。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市武術協會擔任通背拳代表,為各地運動員講解通背拳知識。拳法風格特點是以沉長力,快猛力,抖炸力和冷脆力為主,以柔化力,纏絲力,綿長力為輔。著法以滑快細膩,靈活多變而享譽武林。通背門槍、刀、手無不精通,集老祁、少祁之技於一身。一生嚴於律己,為一代通背名師。馬熙春先生在世時,精心培育了他的得意弟子楊書洪
張策張策
楊書洪,北京人生於1944年5月自幼酷愛武術,11歲練武術基本功,14歲練中國式摔跤,16歲拜蔣廷信為師練少林拳硬氣功,18歲拜楊茂盛為師練查拳及器械,19歲拜劉洪仲為師練綿粘拳,20歲拜通背拳名家馬熙春為師練通背拳。楊書洪先生愛武練武一生,除長期隨以上四位老師學藝外,還投訪過京城各派名家十餘名,均受益匪淺,他們是:清朝末科武舉人赫壽岩、三皇炮捶李堯臣、少林名家何德全、長辛店鏢師王老九、少林名家孔兆祥、牛街阿訇陳名祿、石派通背名家馮玉山、楊啟順等。楊書洪先生尊師重道,練藝刻苦,精益求精,幾十年如一日,形成自己風格特點。楊書洪博採眾家之長,摒棄門派之見,對技擊上的各種絕技絕活視如珍寶,苦練勤修,所以技術全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