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灘茶

碣灘茶

碣灘茶,湖南省沅陵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碣灘茶,得名於唐,明清時代稱它為“辰州碣灘茶”,產自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灘山區。碣灘茶為綠茶,其形、色、香、味均獨特無二,其外形條索緊細,挺秀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高持久,有栗香氣,滋味鮮醇甘爽,飲後回甘,沖泡後湯色黃綠清透,杯中茶葉時起時落如銀魚游翔。最為奇妙的是,近者因“醉”而不聞其香,遠者因“渴”倒倍覺芬芳。一人品茶滿屋香氣,正是碣灘茶與眾不同之處。1972年,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曾向周恩來總理誇讚碣灘茶,並稱之為“中日友好之茶”。

2011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碣灘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碣灘茶
  • 產地名稱:湖南省沅陵縣
  • 品質特點:條索捲曲,色澤綠潤,白毫顯露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38號
  • 批准時間:2011年03月28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品種分類,工藝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碣灘茶是中國捲曲形綠茶的代表。其外形條索捲曲,鋒苗秀麗,色澤綠潤,白毫顯露;沖泡時,茶葉宛若游龍戲蝦;沖泡後,湯色黃綠清透,有毫渾,滋味鮮爽甘醇,飲後回甘。
碣灘茶碣灘茶

品種分類

碣灘綠茶
碣灘綠茶系選用武陵山脈高山生態茶園優質鮮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與先進設備相結合精製而成,色、香、味、形獨特。一人品茶滿室皆香,乃是碣灘茶的出眾之處。
碣灘紅茶
碣灘紅系選用武陵山脈高山生態茶園清明前良種茶樹幼嫩鮮葉,參考湖紅功夫茶傳統工藝並改進精製而成,鮮葉原料經過萎凋、發酵、揉捻、烘焙、復乾等工藝製成的紅茶具有條索緊細、色澤烏潤,湯色紅亮,香氣芬芳鮮爽,滋味醇厚甘甜,葉底細嫩紅亮等特點。碣灘高山茶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茶樹豐富的內含物質,特別是碣灘紅獨特的發酵工藝,更是將碣灘茶的資源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碣灘黑茶
湖南黑茶源於唐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碣灘黑茶系選用武陵山脈高山生態茶園優質原料精製而成。將鮮葉原料通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工藝初製成黑毛茶,再經篩選高溫蒸汽壓製成形,經過一定時間和條件的儲藏,使內含物質穩定在一個科學的水平。碣灘黑茶湯色金黃明亮、滋味甘醇、陳香純正濃郁,存放愈久,品質愈佳。具有降脂減肥、降血糖、調理腸胃及抗癌、抗突變等保健功效。

工藝特色

碣灘茶鮮葉標準要求十分嚴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點外,其採摘標準均為一芽一葉。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清風、初揉、初乾、復揉、復乾、割腳攤涼、烘焙、攤涼、包裝十道工序。鮮葉殺青後,即行扇涼,然後初揉,將茶坯揉成圓球狀,入鍋在80℃鍋溫下炒至五成乾出鍋,為加緊茶條,初乾後須經復揉,再入鍋在70~75℃鍋溫下,搓條、翻炒整形,稱為“復乾”,炒至茶葉七成乾,略感刺手時,進行提毫,八成乾時出鍋,用24孔篩子割去茶末,然後攤涼約半小時,在烘炕上烘焙,烘溫為65℃左右,烘至足乾下炕,略加攤涼,用兩層牛皮紙外加塑膠袋包裝候用。鮮葉殺青後,即行扇涼,然後初揉,將茶坯揉成圓球狀,入鍋在80℃鍋溫下炒五成乾出鍋。為加緊茶條,初乾後須經復揉,再入鍋在70—75℃鍋溫下,搓條、翻炒整形,稱為“復乾”,炒至茶葉七成乾,略感刺手時,進行提毫,八成乾時出鍋,用24孔篩子割去茉未,然後攤涼約半小時,在烘杭上烘焙,烘溫為65℃左右,烘至足乾下炕,略加攤涼,用兩層牛皮紙外加塑膠袋裝候用。高檔碣灘茶的品質,外形條索細緊,圓曲,色澤綠潤,勻淨多亮。香氣嫩香、持久,湯色綠亮明淨,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綠、整齊、明亮。

產地環境

碣灘,因“灘中礁石豎立如碑”而名;碣灘茶,又因主產於沅水北岸碣灘山而名。碣灘山位於沅水江畔,這裡峰巒挺秀,林木蒼翠,重雲積霧,湍急的沅水在灘頭激起層層浪花,被江風霧化後飄然繚繞,使碣灘山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
高山霧雨出好茶,靈山秀水育佳茗。沅陵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處武陵山東南麓與雪峰山東北尾端交匯處,素有“湘西門戶”、“南天鎖鑰”之稱。沅陵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76.19%。縣境內有百餘座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0餘座。
沅陵境內山巒重疊,溪河縱橫,地形複雜,沅酉(沅江、酉水)二水廣納百川。沅陵山地,面積大、分布廣,海拔高度多在300米以上,適宜於茶葉生長與種植。碣灘茶主產區土壤是板溪群淺變質板岩、千枚岩等,含一定的火山灰成分,其物質組成和化學成分比較豐富,所風化的土壤里也保留了這些成分,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多種營養物質。同時,由於武陵、雪峰兩大山脈交匯於此,沅江、酉水兩條河流穿境而過,五強溪、鳳灘、高灘等三座大中型電站坐落於此,境內有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五溪湖,形成山嵐水霧常年繚繞的獨特的小庫區氣候,其茶葉生長氣候環境得天獨厚。
好山好水出好茶。獨特地理環境下生長的茶樹,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品質風格獨特,胺基酸、咖啡鹼、芳香油等物質積累較多,纖維素含量較少,以此原料加工成的沅陵碣灘綠茶,形美色綠、香高味濃、滋味甘醇且比較耐泡。
碣灘茶碣灘茶

歷史淵源

追溯沅陵茶史,有史記載的距今就有一千八百年以上。據西晉《荊州土地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武陵七縣即含沅陵縣。東晉裴淵《坤元錄》亦載:“無射山多茶。”無射山即是沅陵境內的無射山。
唐代時沅陵所生產的“碣灘茶”就已經被列為朝庭貢茶。據唐《辰州府志》記載,“邑中出茶處,先以碣灘者為最,今且已充上貢矣。”早在唐代以前,五溪境內的碣灘周圍幾十里就有茶樹的自然群落,高山雲霧出好茶,“碣灘貢茶”“官莊毛尖”久負盛名。
碣灘茶系我國雲貴茶葉組系,源遠流長。據考早在唐代以前,碣灘周圍幾十里就有茶樹的自然群落。明朝朱元璋改水路驛站為陸路驛站後,碣灘茶被大量移栽到了沅陵縣屬“辰龍關”前的界亭驛(今官莊鎮界亭驛村)。從此,碣灘茶便逐漸衰落,而官莊界亭驛茶日趨興盛。
1972年冬,墾恢復碣灘茶園。為保持碣灘茶原有質地,對留存下來的古茶樹採用插枝、埋芽等辦法,進行無性繁殖,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清朝名臣左宗棠率軍征南蠻,途徑官莊,適逢怡溪山洪爆發,左宗棠滯留官莊三天。期間因慕名官莊毛尖親赴茶坊,品嘗後稱奇不已,因號令“南征途中,三軍飲茶非官莊毛尖莫屬”。號令下,官莊茶行茶坊茶農中之存茶,罄售一空。
民族英雄林則徐西赴雲南主考,途徑沅陵,時有辰州知府張明設宴,特贈官莊毛尖以示誠尊。林品之大為稱奇:“郡內有天下第一關,孰之亦有天下第一茶!”。知府特贈聯以謝其美譽:“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在與周恩來總理的會見中,說到了辰州碣灘茶以及在日本的流傳。當時,周總理也不知道碣灘茶產於何地,就通過農業部門從上至下尋找,終於在沅陵沅水江畔的碣灘山上找到了碣灘茶。然而,由於戰亂與文革等多種原因,碣灘茶園早已荒蕪,碣灘茶也有名無實。
在周總理的直接關心下,1973年,碣灘茶園開始恢復。1980年組織農業科技工作者技術攻關碣灘茶。1982年,中日青年友好代表團訪華,一大批日本友人到湖南來訪問茶葉,碣灘茶被特別推薦。

生產情況

截至2014年,沅陵縣茶園面積達到15萬畝,且每年以1萬多畝的速度擴展,良種比率達到80%,可採摘面積近10萬畝。有茶葉加工企業100多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QS認證企業21家,已開發碣灘綠茶、紅茶、黑茶等系列產品。2014年,沅陵縣茶葉產量4000多噸,實現產值4億餘元。
碣灘茶碣灘茶

產品榮譽

從1983年以來,碣灘茶連續16屆被評為湖南省名茶。
1991年,在中國杭州召開的國際茶文化節會議上,碣灘茶被評為“國際文化名茶”,並授予金獎,載入了《中國名茶錄》。
1994年,在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中茶懷”評比會和1995年農業部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食品博覽會上,碣灘茶均獲得金獎。
2001—2002年,碣灘茶連續榮獲第三、四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03年,獲湖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
2005年,獲湖南省名優茶評比特等獎。
2006年,獲上海國際名茶評比金獎和“中綠杯”金獎。
2009年,獲中國社會調查所消費者信得過首選產品。
2010年,獲上海世博會特別金獎。
2011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碣灘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碣灘茶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沅陵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品種以及適制碣灘茶的良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50米以上,土壤為紅壤、黃壤或紫砂土,土層厚度≥60厘米,土壤pH值4.5至5.5,有機質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採用扦插方法培育苗,扦插時間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
2. 栽植: 栽植時間在春季2月至3月或秋季10至11月。採用單叢栽植,每公頃栽植株數控制在6萬至8萬株。
3. 修剪:幼齡茶樹分年度進行3次定型修剪,成年茶樹每年春末、秋末輕修剪,15年進行一次重修剪,25年進行一次台刈。
4. 肥培管理:每公頃每年施優質有機肥5噸以上。每隔3年至5年對茶園土壤進行一次深耕壓綠填埋山青、農家肥、餅肥等有機肥改良土壤。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摘
採摘期為春季3月下旬至5月。
採摘標準:銀針原料只採單芽頭,一號毛尖原料為芽頭及一芽一葉,二號毛尖原料為一芽一至二葉。
(五)加工工藝
1.毛尖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初揉→初烘→復揉→復烘→整形提毫→足乾
(1)鮮葉攤放:鮮葉在陰涼處攤放3至4小時至清香呈現。
(2)殺青:溫度180℃至220℃時殺青約2至3分鐘,至葉色變暗,葉質柔軟,發出清香,即可快速攤涼。
(3)初揉:攤涼後進行初揉,用力要輕,中途解塊2至3次,約經3至4分鐘,茶葉初步成條即可。
(4)初烘:溫度90℃時進行,約4至5分鐘後攤涼。
(5)復揉:用力較初揉重,中途解塊1至2次,反覆揉4至5分鐘至茶條緊結。
(6)復烘:溫度70℃至75℃,迅速翻炒至茶條不粘手。
(7)整形提毫:溫度60℃至80℃,先高后低。先輕輕翻炒,待茶條受熱回軟均勻時,再反覆揉搓。使茶葉外形緊細、光潤、白毫顯露、香氣發揮。
(8)足乾:溫度60℃至65℃低溫慢烘,水分達5%至7%冷卻。
2.銀針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清風→初烘→攤涼→復烘→攤涼→足乾
(1)鮮葉攤放:鮮葉厚度不超過5㎝,攤放4至6小時,散發香氣為宜。
(2)殺青:溫度達180℃至220℃時殺青2至3分鐘,至葉色變暗,葉質柔軟,發出清香,即可快速攤涼。
(3)清風:殺青完畢,將殺青葉均勻攤放,厚度不超過2㎝,風涼2至3分鐘。
(4)初烘:烘乾溫度85℃至90℃,感覺適度時出鍋。
(5)攤涼:將初烘葉均勻放在竹簸箕中,置風扇下攤涼。
(6)復烘:烘乾溫度70℃至80℃,適時出鍋。
(7)攤涼:將初烘葉均勻放在竹簸箕中攤涼。
(8)足乾:溫度60℃至65℃低溫慢烘,水分達5%至7%冷卻。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等級
鮮葉
標準
外形
色澤
香氣
滋味
湯色
葉底
銀針
單芽頭
挺直勻齊
墨綠
有毫
有毫香
鮮爽
杏綠
明亮
嫩綠
明亮
一號毛尖
單芽頭及一芽一葉
緊秀勻齊
略捲曲
翠綠
顯毫
栗香
高長
鮮爽
回甘
嫩綠
明亮
嫩綠
勻亮
二號毛尖
一芽
二葉
條索緊結
微曲
墨綠
有毫
栗香
較長
醇和
尚綠
明淨
黃綠
尚亮
2.理化指標:
等級
水浸出物
游離胺基酸
茶多酚
咖啡鹼
銀針
≥40%
≥3%
≥30%
≥4%
一號毛尖
≥40%
≥3%
≥30%
≥4%
二號毛尖
≥38%
≥3%
≥25%
≥4%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碣灘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沅陵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碣灘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故事傳說
關於碣灘茶,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碣灘山下住著父女倆,老爹七十有八,身板硬朗。女兒年方十八,模樣俊俏。因這女兒是老爹六十歲那年在灘邊撿到的,人們都管這女娃叫“撿妹”。老爹-輩子在碣灘碼頭擺渡為生。因家中無茶,只能將米炒焦,然後用開水沖之而喝,要是有杯香茶解渴該多好啊!父女倆常常這樣想。一天夜裡,撿妹睡夢中朦朦朧朧來到碣灘山坡,發現山頂上有一塊坪,坪里長著一些似竹非竹、似草非草的綠樹,有幾個穿紅著綠的姑娘,說說笑笑,在綠蓬叢中穿梭。撿妹正欲上前施禮,一團雲煙飄過,姑娘們便無影無蹤了……第二天清晨,撿妹好奇地提著籃子上山了。
她踏荊踩棘走到溪的盡頭,爬上坡的險處,正愁無路可行,突然,從刺蓬里竄出-只白兔子,她追著白兔跑,跑著跑著,眨眼間,白兔鑽進了一個岩洞,她也跟著進去,出了洞,她一下子懵了,白兔不見了,只有雲霧在眼前飄蕩。彎腰細看,發現自己已到了夢中的草坪里,一蓬蓬青翠欲滴的小綠樹,暢著嫩尖,伸著細葉,仿佛在向她致意,她樂不可支地-朵一朵摘了起來……籃子裝滿了,她笑著唱著回家了,經過炒焙,茶葉制好了,撿妹泡了一杯端給老阿爸,頓時滿屋飄香,老阿爸品一口,拍手叫絕,連連稱好。後來,客人們喝到撿妹泡製的茶水時,無不讚揚。撿妹發現好茶的事很快被一個財主知道了,財主帶人“請”撿妹去制茶,撿妹不甘心好茶被財主霸占,手提茶壺便跑,財主和家人隨後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撿妹將茶壺朝後擲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茶壺變成了一座山(即今碣灘南面的銀壺山),將路堵住了!財主氣急敗壞,只能望山興嘆。從此,撿妹再也沒有回來,但是,她採過的茶樹卻越長越蔥籠;碣灘人也學會了製作茶葉,他們製作的茶葉也越來越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