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登村志

碑登村志

《碑登村志》是碑登村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碑登村志
  • 作者:碑登村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 標識號: 7-80028-798-X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碑登村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真實地記述碑登村的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實。旨在“資政、存史、教化”,總結經驗、教訓,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作品目錄

封面
碑登村志
《碑登村志》編纂委員會
《碑登村志》編纂工作人員
題詞
原遼寧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遼寧省志》總纂蘇長春題詞
本溪市黨史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劉恆華題詞
詩人、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白冰題詩
圖片
碑登之歌
碑登村地形圖
碑登村在二戶來鎮的位置圖
碑登村在桓仁滿族自治縣的位置圖
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
《碑登村志》編纂委員會成員
碑登村黨支部村民委辦公樓
榮譽附圖
碑登村一隅
村醫務人員在治療中
碑登村國小校
碑登橋
公路
青龍山下
養魚池
霜染青龍山
人工幼林
人工林
人工成林
天然次生林
改良牛
牛群
春種小憩
村街道
玉米豐收
園參
五味子
林蛙
人參園
園參加工
柞蠶
木耳
養蜂
山楂
蘑菇
獼猴桃
板栗
刺嫩芽
薇菜
針線笸籮
鞋底 錐子
土籃
紙鑿子
玉米插子
靰鞡
點種葫蘆
連枷
石碾子
石磨
咕咚
墓碑
石斧(出土文物)
碾框
深山住房遺址
難忘的草房
喜遷新居
玉米倉和雞架
全民運動會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下鄉知青與本地青年合影留念
學生課間活動掠影
民用舊花瓶
雞毛撣瓶
民用舊瓷碗
民用舊銅盆
現時山神廟
清末八尺廟
秋後
橋畔
二組居民點
秋到農家
荒灘變綠洲
情牽夢繞的青龍山
秋景
仙鶴來
粉菊花
黃菊花
農家盆栽花卉
白菊花
嫁接菊花
燈籠花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地貌
一、山巒
二、河流
三、溝谷
四、山地
第三節 氣候
一、氣溫
二、降水
三、積雪
四、霜凍期
第四節 自然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水資源
三、生物資源
四、礦產資源
五、沙石資源
第五節 自然災害
一、水災
二、旱災
三、雹災
四、蟲災
五、風災
六、冷凍災害
七、鼠災
第六節 物種消失
一、已消失的物種
二、瀕臨消失的物種
第二章 行政沿革
第一節 行政歸屬
一、村名由來
二、隸屬關係演變
第二節 行政設定
一、碑登屯
二、碑登村
三、碑登農會
四、碑登村公所
五、碑登生產大隊
六、碑登大隊革命委員會
七、碑登村民委員會
第三節 村政府工作紀略
一、土地改革時期
二、農業合作化時期
三、人民公社時期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
五、改革開放時期
第三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業生產關係變革
一、私有制
第二節 基本農田保護
一、基本農田範圍、面積、地塊
二、基本農田保護等級
三、保護措施
四、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節 種植業
一、農作物
三、蔬菜
四、補糧作物
第四節 農業技術
一、土壤改良
二、良種推廣
三、化肥使用
四、耕作技術
五、農膜套用
七、種植方法
第四章 畜牧業
第一節 畜禽種類與數量
一、畜類
二、禽類
第二節 繁育與改良
一、自然繁育
二、選擇繁育
三、良種繁育
第三節 飼養管理
一、飼料
二、圈舍
三、管理
第四節 疫病防治
一、防疫管理
二、防疫方法
第五節 經營方式
一、個體飼養
二、集體飼養
三、專業戶飼養
第五章 林業
第一節 原始林的消失
一、毀林開荒
二、火燒毀林
三、砍柴毀林
四、專業採伐
五、生產隊採伐
第二節 林地現狀
一、天然林
二、人工林
第三節 林權歸屬
一、國有林
二、集體林
三、活立木轉讓
四、自留山
五、“四荒”拍賣
第四節 林業管理
一、封山育林
二、護林防火
三、參後還林
四、退耕還林
第五節 林業經營
一、木材加工
二、林產品銷售
三、果樹生產
附錄:果樹土專家黃紹文
第六章 人參
第一節 園參
一、技術引進
二、品種與產量
三、參地管理
四、栽培管理
五、四防管護
六、園參加工
七、科學研究
第二節 林下參
一、選地
二、撒種
三、管理
第三節 缸參
一、缸參栽培
二、缸參管理
附錄1:大面積花蔭棚人參栽培技術
附錄2:人參大戶
第七章 多種經營
第一節 種植業
一、中草藥材
二、水果
三、家植山菜
第二節 養殖業
一、山蜂
二、柞蠶
三、林蛙
四、家兔
第三節 食用茵生產
一、黑木耳
二、蘑菇
第八章 水利
第一節 水利工程
一、蓄水工程
二、灌溉工程
三、飲水工程
第二節 河道管理
一、疏通河道
二、修石牆護岸壩
三、建石籠壩
四、植護岸林
五、修河道
第三節 防汛抗旱
一、防汛抗旱組織
二、防汛抗旱措施
三、抗洪搶險
第九章 商業
第一節 商業體制
一、個體商販
二、貿易商店
三、合作商店
四、代銷商店
五、個體商店
第二節 商品供銷
一、商品供應
二、商品銷售
第三節 農副產品收購
一、預購
二、派購
三、有獎收購
四、定點收購
五、自由收購
第四節 糧食購銷
一、糧食徵購
二、糧食返銷
三、粗細糧調劑
第五節 集市貿易
一、集市
二、趕集
第六節 交通服務
一、垛子店
二、大車店
第十章 交通
第一節 道路
一、人行道
二、大車道
三、公路
第二節 橋涵
一、橋樑
二、涵洞
第三節 交通工具
一、爬犁
二、人力車
三、畜力車
四、腳踏車
五、機車
六、機動運輸車
第四節 道路養護
一、村民養護
二、道班養護
第十一章 電力供應
第一節 電力設施
一、集體辦電
二、國家供電
第二節 生產用電
一、農村用電
二、工廠用電
第三節 生活用電
一、照明用電
二、餐飲用電
三、清潔用電
四、文化用電
第四節 安全用電
一、用電事故
二、安全保障
第十二章 教育
第一節 學前教育
一、親職教育
二、學前班教育
第二節 學校教育
一、非正規教育
二、正規學校教育
第三節 農民教育
一、掃肓
二、科技培訓
第十三章 衛生醫療
第一節 醫療體制
一、民間醫療
二、巡診醫療
三、大隊診所
四、合作醫療
五、個體診所
六、村級門診部
第二節 防疫保健
一、地方病防治
二、婦幼保健
一、環境衛生
二、家庭衛生
三、飲食衛生
四、個人衛生
第十四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狀況
一、階段人口
二、人口變動
三、人口構成
四、移民戶人口統計
第二節 計畫生育
一、計畫生育政策
二、計畫生育組織
三、計畫生育基本情況
第十五章 文化
第一節 業餘文化活動
一、兒童少年活動
二、中青年活動
三、老年活動
四、全民運動會
第二節 宣傳與廣播
一、標語宣傳
二、公示宣傳
三、廣告宣傳
四、廣播宣傳
第三節 報刊與圖書
一、訂報讀報用報評報
二、刊物
三、圖書
第四節 電影電視
一、電影
二、電視
第五節 文化室建設
附錄
一、俚語集錦
附錄二:趙友才文藝作品選
詩歌 喜迎香港回歸
我們是共產黨員
碑登,我熱戀的故鄉
秧歌帽 新十二月
表演唱 計畫生育好處多
第十六章 民兵
第一節 組織建設
1947-2000年曆屆民兵連長一覽表
第二節 民兵訓練
一、政治訓練
二、軍事訓練
第三節 民兵作用
一、維護社會治安
二、支援前線
三、修戰備公路
四、抗洪搶險
五、參加生產建設
第十七章 政黨群團
第一節 中共碑登村支部委員會
一、村級組織
二、黨員狀況
第二節 群團組織
一、婦女組織
二、共青團碑登村(大隊)總支委員會
第十八章 民俗
第一節 飲食起居
一、飲食
二、服飾
三、居室
第二節 婚喪習俗
一、婚姻
二、喪葬
第三節 社交禮儀
一、祝壽
二、賀婚
三、賀生
四、探病
五、幫工
第四節 傳統節日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清明節
四、端午節
五、中秋節
第五節 傳統稱謂
一、父母輩
二、祖父母輩
三、曾祖父母輩
四、同輩
五、下一輩
六、下兩輩
七、借親稱謂
八、夫妻間稱謂
第十九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衣食住行
一、服裝
二、飲食
三、住房
四、旅行
第二節 生產生活用品
一、脫谷用具
二、糧米加工用具
三、照明用具
四、製作衣物用具
五、廚房用具
六、家具
七、照片
八、嬰兒車
九、通訊工具
十、家用電器
十一、取暖用品
第三節 收入情況
第二十章 礦藏開採
第一節 採礦與運輸
一、露天採礦
二、鑿洞採礦
三、車輛運輸
第二節 選礦制粉
一、流水作業
二、水循環利用
三、尾礦屯儲
第三節 科學管理
一、按圖操作
二、守法經營
三、減員增效
附錄:榮譽錄
第二十一章 人物簡介
一、鄉土人物
秦樹林
董學友
李洪貴
吳寶昌
馬長文
欒經業
於有波
尹吉勝
秦鳳山
閆玉珍
張奉君
趙友學
徐金昌
袁竹寶
由鳳芹
寧書學
劉長清
宋文彬
二、英模人物
陶明忱
董世貴
馬廣富
趙友才
馬承禮
三、離鄉人物
尹玉貴
劉明旭
韓旭東
韓秀峰
寧書紳
寧華
王琦
於群生
趙友貴
劉仁學
由鳳山
單明生
金啟運
劉全志
劉志營
四、第二故鄉人物簡介
蔣維勝
張國成
程富俊
趙輝
李福勇
郭玉霞
羅淑芬
唐仁香
翟秀芝
高廣元
五、榮譽村民
曹玉華
王晶
張景奇
附錄:
一、大連下鄉知識青年名單
二、本溪下鄉知識青年名單
三、欒六破城
卷尾附錄
一、報刊宣傳文章及鎮級上報材料
二、碑登村有關規章制度
三、當年下鄉知識青年回憶錄
四、獻給《碑登村志》編修人們的詩
編纂始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