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志》是中共長安支部、長安村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安村志
- 作者:中共長安支部、長安村委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林東旺
《長安村志》是中共長安支部、長安村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長安村志》是中共長安支部、長安村委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一、《長安村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努力貫徹中共十六大精神,記敘長安村的自然、社會的歷史和現狀...
《無錫村志》是王立人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無錫農村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湧現了以華西村為代表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進典型。20世紀80年代,無錫農村大膽破除傳統計畫經濟束縛,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導的村鎮經濟,創造了著名的“蘇南...
《山東名鎮名村志》是王復進,董珂,徐建良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收錄了山東省著名鄉鎮和鄉村,記述了各鄉鎮鄉村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作品目錄 濟南市 歷下區 姚家鎮 姚家莊 義和莊 劉智遠莊 丁家莊 龍洞莊 牛旺莊 十里河 中井莊 林家莊 賢文莊 窯頭莊 市中區 十六里河鎮 天橋區 大橋鎮 馬店村 齊家...
而據東古城村石碑村志記載,東古城村在唐初,郡、縣移至現正定城後,這裡仍稱常山城,一直延續到唐末,以後漸漸演變為古城村。清雍正年間改成東古城。村裡的老人感嘆地說,在此走過的人,俯下身子,就能摸到有兩千年歷史的陶片。成長 東垣——真定——常山,東古城作為郡、國、縣之治所,前後達千年之久。赫...
《石老人村志下冊》是臧忠卓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本志時限,上起事物發端,下至2007年,部分內容適當下延。二、本志體例形式為篇章體。志首為序、編纂說明、概述,主體為地理人口、政治,經濟、旅遊、村莊建設、居民生活、教體文衛、村風民俗、人物精神九篇,志末設大事記、附錄,跋。橫排門類,全而不散...
《大馬岱村志》是楊在山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值此,首編《大馬岱村志》,歷經大半年的時間,終於定稿成書了。這是一大喜事。 編修地方志,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優良的文化傳統。它記載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了社會和自然各個方面。作品目錄 序1 序2 東馬八景解 概述 第一卷 大事記 第二卷...
《小屯村志》是小屯村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小屯村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概況性地記述小屯行政村的自然、社會歷史與現狀、風土人情等。二、本志記述的地域範圍為小屯村在2008年底的轄區概況。三、本志記述的年代上限力求上溯到事物發端,下限止於2008年底。四、本志詳記轄區總體概況,略記...
紫堤村志八卷、首一卷 七寶鎮小志四卷(又名《蒲谿小志》)寒圩小志不分卷 張澤志稿不分卷 張澤志十二卷 乾山志十六卷,存卷一至卷十五 第二冊 江東志十二卷 南匯二區舊五團鄉志 乾巷志六卷、首一卷 朱涇志十卷 重輯楓涇小志十卷 續修楓涇小志十卷、首一卷 第三冊 重輯張堰志十二卷、首一卷、末...
紫堤村志 八卷首一卷 (清)汪永安原纂 上海圖書館藏抄本 FB.203:07.1(3)七寶鎮小志 四卷 (清)顧傳金纂 上海圖書館藏抄本 FB.203:07.1(4)寒圩小志 不分卷 (清)楊學淵纂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FB.203:07.1(5)張澤志稿 不分卷 (清)章耒纂 清同治中抄本 FB.203:07.1(6)張澤志 十二卷 (清)封...
《西安村落記憶》開全國副省級和省會城市編纂綜合性村史類書籍先河,廣州等城市先後索要相關資料,借鑑西安的做法。《西安村落記憶》的編纂,也掀起了西安市區縣村志、村史編寫的高潮,許多村子利用為該書提供資料的機會,編纂獨立的村志、村史,其中部分村志、村史已經正式出版。《西安村落記憶》的編纂完成,得益於中共...
創作發表上演劇本11個,正式出版有《關中社火藝術》《戲滿長安》《涌河彎彎》《蒼莽神禾塬》《長安香積寺村志》等10餘種,逾500萬字,榮獲多種各級獎項。目錄 第一章 民間社火形成探源 第二章 關中社火種類及表演特徵 第三章 鬧社火的種種習俗 第四章 臉譜、服飾和道具 第五章 美哉。芯子與紙紮藝術 第六章 ...
1996年主編有《喬灣村志》,又執筆完成由國家科委主編的《中國縣誌》新野供稿任務。1997年,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聯合舉辦全國徵文比賽,其參賽作品《公僕的風采》榮獲一等獎。近與他人合編的《新野縣土地誌》一書,經省評審鑑定委員會鑑定,編纂質量在全省具有領先水平。該書現已出版。主要創作有《威震敵膽》...
培德酒浸潤了愁腸,伍市乾酒(培德酒)澆開了文思,百年薰陶邵子南、郭永江、徐伯榮、黃彥、劉勝俊、王洪林六位中國作家,寫出《白毛女》《地雷陣》《高玉寶》《兵臨成都》《市長之死》《同在一面旗幟下》《軍事論文寫作》《敲鐘村志》受到廣大讀者喜愛,回頭又為美酒顧客。另有陳代俊《發現李莊》、劉仲《在河之洲...
12月7日,在碑林博物館作報告:“略論宋代長安歷史文化”。2011年學術活動 5月19日至21日,參加杭州師範大學國學院揭幕典禮,並為新成立的宋研究中心揭牌。接受杭師大校長發的聘書,特聘為杭師大錢塘學者、講座教授、國學院特聘研究員。5月28日,參加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舉辦譚其驤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作主題報告...
南張村戲樓台上鑲有一塊唐永徽年間的村志碑石,上面就詳細地記載著這段故事:“天有好生之德,人當效之,網開一面,不絕珍禽異獸。南張一面,放南山之鹿,北張一面,放灃濱之麋。”直至明朝後期這一代因造紙業發展迅猛,經濟提升,從而廢除“北張里”名稱,改其名為“北張鎮”。解放後因手工造紙業受到了...
職責:負責市轄各區、縣誌的編纂及續修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督促檢查和志稿複審工作;協助、指導各區、縣組織編修重點鄉鎮志、街道志和村志工作;協助各區、縣培訓修志人員。地情資料處 職責:負責《西安地方志》出版;負責收藏和保管市志、區縣誌、年鑑以及各類地情文獻資料,建立地方志檔案;負責整理、校注...
這期間,他在西安大興善寺辦理了受戒講經事宜,遍游西北名山古剎,曾組織慈善界整修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及寺內大雁塔、長安縣大興教寺,及該寺唐玄奘師徒三人塔院、眉縣法門寺及斜塔、華陰縣少華寺及白水縣倉頡廟。影印《磧砂大藏經》等,對保存西北文物古蹟作出了一定貢獻。1935年冬起,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吞併華北的步伐,...
曾參與《白廟村志》、《關虎屯村志》、《侯寨鄉年鑑》、《祭城鎮志》、《二七辭典》、《金水區軍事志》、《老鄭州印象》、《鄭州名典》等地方志書的編修工作。在《生態侯寨》、《魅力二七》、《二七區文史資料》、《鄭州市文史資料》、《鄭州地情活頁》、《鄭州晚報》、《鄭州日報》、《中原文化》、《大河報...
7.《城市化進程中系統開展村志編纂的意義與建議》(第一作者),《中國地方志》2016年第6期;8.《人地關係研究助力史學新進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6月3日第980期第6版;9.《〈讀史方輿紀要〉“都邑考”非書名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6年第2期;10.《陳橋驛中國大古都著述的緣起與貢獻——從...
於是我拜託研究明清文化的朋友,從他們那裡弄了不少資料,像雍正、嘉慶、光緒、宣統、民國年間的《藍田縣誌》,但縣誌並非是鎮志村志,書中所載大多是一筆帶過,甚至提也不提。為了較詳細的反映焦岱鎮歷史,我又對照了近百部典籍還原了歷史真相,即此書。這部書原名《走近焦岱鎮》,目的在於帶外鄉人“走近”焦岱...
他們編村志、修家譜、練書畫、習文藝。大談村中原有幾座小廟,各廟都有大鼓,各有各的敲法,上世紀90年代,村裡的文藝活躍分子姜二興,在關帝廟鼓點的基礎上,綜合各廟鼓譜,取長補短,編寫了一套新的鼓譜。這套鼓譜,突顯節奏感,鼓聲雄壯有力,尤其結尾處鼓點緊湊,鑼鈸齊鳴,響聲震天,聽來倍感精神振奮...
”據當地老人、修《淡塘村志》的賴義棠老先生介紹,民國初年, 隨著新民主義革命的不斷深入,淡塘的鄉親父老、仁人志士,深知興辦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振效國家,造福民眾。於是眾多海外僑胞,紛紛慷慨解囊,從“南洋”湊集了一筆資金,家鄉人民鼎立支持,群策群力,建起了新民學校。大門“新民學校”四字,...
長塔村重視文化建設,新版《清溪詹氏族譜》(長塔卷)編纂完成。並編有村史村志《長塔風情》一書,編輯《月吉堂追記》、《養賢亭籌建志》、《詹氏家譜》等小冊子,編髮《塔聲》、《塔訊》等通訊刊物,加強與旅外鄉親、海內外宗親的聯誼聯絡。歷史人物 詹弼五(1593-1661),長塔詹姓第一位庠生,為人正直慷慨...
黨支部、村委會對此非常重視和支持,並於同年8月成立了村志編纂委員會。2009年2月,西位村志的徵求意見稿完成。同年5月運城市地方志辦公室和西位村黨支委、村委會對志書作了最後審定。2011年8月《西位村志》終於面世了!《西位村志》的編纂和出版是西位村文化建設上的意見大事,是西位村政治、經濟、文化等...
新建平安大街、明珠大街、人民路、長安路等街路,現有主要街路20條,總長115.36千米,道路總面積255.89萬平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5.19平米;完成供水管網改造和水錶出戶2.8萬戶,市區實現24小時供水;集中供熱從無到有,供熱面積達到381萬平米;投入4.1億元完善電網,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增強了電力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