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位村地處運城市北部、稷山縣西南部,屬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翟店鎮。自南北朝建村至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全村南北長約3.5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488畝。村落位於中偏南的位置,約占全村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村民委員會下設16個居民組,共1188戶,6300餘口人,是山西省省級文明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西位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運城市北部、稷山縣西南部
- 人口:6300餘口人
歷史沿革
民俗文化
古建古蹟
集體榮譽
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人口姓氏
文化教育
西位村志
“前大順”與“後大順” 清朝乾隆中晚期,山西稷山縣翟店西位村寧離明,開始接管家父(寧近虞)留下的家業,成為寧氏七支族十二世第一任少東家。此時,家道豐厚,置良田五頃,糧滿倉(由於家父生前勤儉持家,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富戶人家)積攢了不少銀兩,素有修養文化的他,敢為天下先,不滿足現狀,認識到:“無商不活,無商不富,農事為本,無農不穩”的道理,用莊戶人的話說就是:“莊稼攪買賣,光景發得快”。在繼母(當時父親已過世,繼母是一位非常精明能幹的農家主婦)的支持下,毅然決定出省經商,賺大錢。由於家中脫不開身,他決定讓家裡的李管家(西位村李家巷人)帶上500兩銀元,離晉到秦創業,在今陝西省洛南縣十家鋪(今石坡鎮)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常言道:“水裡求財快”。寧離明首先在當地經商創業,重金高聘技術人員,在十家鋪建起了“前大順”字號的燒坊酒店。同時雇用當地人,開始了他的燒酒業。由於資金周轉困難,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又投資500兩銀元,同時,在當地置良田,買騾馬,用做酒的下腳料養豬,圈糞下田,實現良形循環,發展到大約十五年後經濟活躍,達到了高峰。 由於燒坊發展壯大,寧離明又增加了“後大順”字號燒坊,於是,就有了“前大順”、“後大順”二家燒坊,生意火爆。清末民初,在“前大順”乾過的有我村寧德丙、寧耀子、寧森奎(寧改枝父親,管帳先生),在“後大順”乾過的有我村寧金牛(寧盈城爺爺),寧海榮(寧玉喜父親,管帳先生)、寧二文、寧秀林等等。民國13年(公元1924年),西安發生轟動中外“二虎守長安”戰役,河南鎮嵩軍劉鎮華的部隊,進入西安後在十家鋪燒殺搶掠,同時燒了“前大順”前面三間門面,燒了“後大順”三座院房子,當年,寧致明(寧桂齡爺爺,後大順最後一任東家),變賣燒坊及剩下房舍,返鄉自至去世,當時“前後大順”運回的小錢三間房舍壘得滿滿的,足可見當時之富有(據寧汝嘉老人回憶錄)。 重義輕財“積善家” 寧離明子孫發財後,開始蓋庭院建門樓(人稱“花門樓”)並遵訓祖言,積德行善,不忘桑梓,回報家鄉父老。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荒旱,赤地千里)寧離明孫子寧玉成散粟救飢人,皆稱之載邑,乘孝義(家譜有記載);同治之年,寧離明重孫寧鐘秀歲歉發廩賑饑人,皆稱之載邑,乘孝義,鹹豐三年,西位關帝廟重修,寧離明孫子寧玉成(寧懷情子)捐銀60兩(儒生生員寧玉成施銀60兩,鹹豐四年九月關帝廟重修碑記),在當時關帝廟個人捐銀中居第二位(有二塊獨碑,第一塊捐銀64兩,第二塊施銀60兩)達到名符其實的“積善家”。 寧離明膝下三個兒子培元,懷情和永情,及孫子寧麒瑞;重孫寧耀奎,曾重孫寧致中、寧致明,第六代重孫寧益騫等6代人都是各代的東家,其中寧益騫是最後一位少東家。他們都和先祖一樣,繼承偉業一代一代傳下去。由於他們各代善經營會管理,制度周全,生意興隆。各代東家每年幾次都到石坡看一看,據寧汝嘉老人回憶說:他爺爺(寧致中)由於身體肥胖,每年去石坡時,雇用本村人從家裡抬轎一直到石坡鎮。他父親寧益騫(寧致中長子)去石坡時,從家裡騎馬到達目的地,可真謂“春風得意”。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正月寧益騫(19歲),寧益容(17歲)同胞兄弟也參加了寧氏七支族家譜(西場家廟記)的編修工作,寧益騫系編修者之一,寧益容書丹(寧益容後來考入山西公立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任察哈爾萬全縣第三區行政長監公安分局局長,之後任內蒙古河套地區煙務專員,有一手好毛筆字,篆體字特好)受到寧氏後裔讚揚。 盛名久傳“花門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寧離明的第六代重孫寧益騫(字孝達)繼任降縣南樊區助理員(姐夫張氏任區長,萬榮西村人)當時稷山縣長彭作楨為他寫下墨寶贈孝達:上款是孝達仁兄雅屬,上聯是:“海風碧雲俱似大海,下聯是:亂山喬木如寫陽春”。落款:彭作楨印,作楨長壽、二枚印章。中堂是:龍旌佛遷,景鳳蓋起,流雲轉蕙,方因委層,並正氛氤,煙竟山郊,遠霧罷江,天分調石,飛延露裁,金起承雲,待宴蒜山,下款是:孝達仁兄正之,彭作楨印一枚,足以說明西位村“花樓門”最後一任東家在稷山盛有名望。 鹹豐至光緒年間,“花樓門”寧氏家庭發財後,稷山各地富賈人家登門求親和寧氏後裔結為秦晉之好人皆多。寧離明第五代曾重孫寧發榮(寧俊英子,從九品)和稷山縣塢堆村欽點探花王文在的妹妹結為龍鳳;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庭璋和稷山縣清河上費村李百萬的閨女結婚,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騫夫人是塢堆富賈王璋的孫侄女;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容和白池首富高百萬女兒和親;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密(山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在校成績名列前茅,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河南省鄭州府銀行任副行長,全國解放後,在湖北省武昌市銀行當幹部,72年辭世,與原運城地區行署專員寧烈是連襟)和稷山縣太郝村富戶梁家三閨女結百年之好。寧離明重孫寧耀文之女與曾重孫寧致化之女(姑姑侄女)分嫁稷山大李村父子舉人賈府。出現了同胞三兄弟(寧益騫、益容、益密)分娶大家閨秀,姑姑侄女分嫁父子舉人等等,在當時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傳為佳話,令十里八鄉刮目相看,足以說明“花樓門”寧氏後裔家族財源茂盛,令人嚮往。 寧氏幾代經營燒坊發財後,十分重視對後代人的智力教育,因而人才輩出,只說解放以後,原稷山縣銀行信貸股股長、稷山縣工業局系統工會主席寧懷珍(寧離明第7代重孫、寧益騫三子、56年11月4日出席全國信貸結算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李濟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新中國第一任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接見併合影留念,家有巨照,老人如數家珍,保留至今)7代重孫寧汝朝(寧益密長子)原任廣西南寧市糧食局局長,7代重孫寧永慶原任交口縣水利局局長;8代重孫寧小波原任稷山縣公安局副局長;8代重孫寧望平現任交口縣公安局副局長;8代重孫寧濤現在運城市統計局副局長等都是寧氏的後裔,寧氏後裔有20多人在省內外黨政事業單位任幹部或大專院校上學和企業工作。 |
古建古蹟
集體榮譽
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人口姓氏
文化教育
西位村志
“前大順”與“後大順” 清朝乾隆中晚期,山西稷山縣翟店西位村寧離明,開始接管家父(寧近虞)留下的家業,成為寧氏七支族十二世第一任少東家。此時,家道豐厚,置良田五頃,糧滿倉(由於家父生前勤儉持家,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富戶人家)積攢了不少銀兩,素有修養文化的他,敢為天下先,不滿足現狀,認識到:“無商不活,無商不富,農事為本,無農不穩”的道理,用莊戶人的話說就是:“莊稼攪買賣,光景發得快”。在繼母(當時父親已過世,繼母是一位非常精明能幹的農家主婦)的支持下,毅然決定出省經商,賺大錢。由於家中脫不開身,他決定讓家裡的李管家(西位村李家巷人)帶上500兩銀元,離晉到秦創業,在今陝西省洛南縣十家鋪(今石坡鎮)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常言道:“水裡求財快”。寧離明首先在當地經商創業,重金高聘技術人員,在十家鋪建起了“前大順”字號的燒坊酒店。同時雇用當地人,開始了他的燒酒業。由於資金周轉困難,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又投資500兩銀元,同時,在當地置良田,買騾馬,用做酒的下腳料養豬,圈糞下田,實現良形循環,發展到大約十五年後經濟活躍,達到了高峰。 由於燒坊發展壯大,寧離明又增加了“後大順”字號燒坊,於是,就有了“前大順”、“後大順”二家燒坊,生意火爆。清末民初,在“前大順”乾過的有我村寧德丙、寧耀子、寧森奎(寧改枝父親,管帳先生),在“後大順”乾過的有我村寧金牛(寧盈城爺爺),寧海榮(寧玉喜父親,管帳先生)、寧二文、寧秀林等等。民國13年(公元1924年),西安發生轟動中外“二虎守長安”戰役,河南鎮嵩軍劉鎮華的部隊,進入西安後在十家鋪燒殺搶掠,同時燒了“前大順”前面三間門面,燒了“後大順”三座院房子,當年,寧致明(寧桂齡爺爺,後大順最後一任東家),變賣燒坊及剩下房舍,返鄉自至去世,當時“前後大順”運回的小錢三間房舍壘得滿滿的,足可見當時之富有(據寧汝嘉老人回憶錄)。 重義輕財“積善家” 寧離明子孫發財後,開始蓋庭院建門樓(人稱“花門樓”)並遵訓祖言,積德行善,不忘桑梓,回報家鄉父老。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荒旱,赤地千里)寧離明孫子寧玉成散粟救飢人,皆稱之載邑,乘孝義(家譜有記載);同治之年,寧離明重孫寧鐘秀歲歉發廩賑饑人,皆稱之載邑,乘孝義,鹹豐三年,西位關帝廟重修,寧離明孫子寧玉成(寧懷情子)捐銀60兩(儒生生員寧玉成施銀60兩,鹹豐四年九月關帝廟重修碑記),在當時關帝廟個人捐銀中居第二位(有二塊獨碑,第一塊捐銀64兩,第二塊施銀60兩)達到名符其實的“積善家”。 寧離明膝下三個兒子培元,懷情和永情,及孫子寧麒瑞;重孫寧耀奎,曾重孫寧致中、寧致明,第六代重孫寧益騫等6代人都是各代的東家,其中寧益騫是最後一位少東家。他們都和先祖一樣,繼承偉業一代一代傳下去。由於他們各代善經營會管理,制度周全,生意興隆。各代東家每年幾次都到石坡看一看,據寧汝嘉老人回憶說:他爺爺(寧致中)由於身體肥胖,每年去石坡時,雇用本村人從家裡抬轎一直到石坡鎮。他父親寧益騫(寧致中長子)去石坡時,從家裡騎馬到達目的地,可真謂“春風得意”。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正月寧益騫(19歲),寧益容(17歲)同胞兄弟也參加了寧氏七支族家譜(西場家廟記)的編修工作,寧益騫系編修者之一,寧益容書丹(寧益容後來考入山西公立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任察哈爾萬全縣第三區行政長監公安分局局長,之後任內蒙古河套地區煙務專員,有一手好毛筆字,篆體字特好)受到寧氏後裔讚揚。 盛名久傳“花門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寧離明的第六代重孫寧益騫(字孝達)繼任降縣南樊區助理員(姐夫張氏任區長,萬榮西村人)當時稷山縣長彭作楨為他寫下墨寶贈孝達:上款是孝達仁兄雅屬,上聯是:“海風碧雲俱似大海,下聯是:亂山喬木如寫陽春”。落款:彭作楨印,作楨長壽、二枚印章。中堂是:龍旌佛遷,景鳳蓋起,流雲轉蕙,方因委層,並正氛氤,煙竟山郊,遠霧罷江,天分調石,飛延露裁,金起承雲,待宴蒜山,下款是:孝達仁兄正之,彭作楨印一枚,足以說明西位村“花樓門”最後一任東家在稷山盛有名望。 鹹豐至光緒年間,“花樓門”寧氏家庭發財後,稷山各地富賈人家登門求親和寧氏後裔結為秦晉之好人皆多。寧離明第五代曾重孫寧發榮(寧俊英子,從九品)和稷山縣塢堆村欽點探花王文在的妹妹結為龍鳳;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庭璋和稷山縣清河上費村李百萬的閨女結婚,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騫夫人是塢堆富賈王璋的孫侄女;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容和白池首富高百萬女兒和親;寧離明第六代重孫寧益密(山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在校成績名列前茅,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河南省鄭州府銀行任副行長,全國解放後,在湖北省武昌市銀行當幹部,72年辭世,與原運城地區行署專員寧烈是連襟)和稷山縣太郝村富戶梁家三閨女結百年之好。寧離明重孫寧耀文之女與曾重孫寧致化之女(姑姑侄女)分嫁稷山大李村父子舉人賈府。出現了同胞三兄弟(寧益騫、益容、益密)分娶大家閨秀,姑姑侄女分嫁父子舉人等等,在當時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傳為佳話,令十里八鄉刮目相看,足以說明“花樓門”寧氏後裔家族財源茂盛,令人嚮往。 寧氏幾代經營燒坊發財後,十分重視對後代人的智力教育,因而人才輩出,只說解放以後,原稷山縣銀行信貸股股長、稷山縣工業局系統工會主席寧懷珍(寧離明第7代重孫、寧益騫三子、56年11月4日出席全國信貸結算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李濟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新中國第一任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接見併合影留念,家有巨照,老人如數家珍,保留至今)7代重孫寧汝朝(寧益密長子)原任廣西南寧市糧食局局長,7代重孫寧永慶原任交口縣水利局局長;8代重孫寧小波原任稷山縣公安局副局長;8代重孫寧望平現任交口縣公安局副局長;8代重孫寧濤現在運城市統計局副局長等都是寧氏的後裔,寧氏後裔有20多人在省內外黨政事業單位任幹部或大專院校上學和企業工作。 |
地圖信息
地址:運城市稷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