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蕊草片
- 外文名:ThesiumchinenseTurcz
- 所屬類別:抗感染植物製劑
- 主要成分:黃酮苷、甘露醇等
- 來源:檀香科Thesium chinense的全草
來源,藥理毒理,套用,主治套用,臨床套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鑑別,實驗研究,
來源
為檀香科百蕊草屬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Turcz.的全草。夏秋採集,洗淨曬乾。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無毛;莖細長,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縱溝。葉線形、長1.5-3.5cm,寬0.5-1.5mm,先端急關或漸尖,具單脈。別名百乳草、小草、細須草、青龍草。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Turcz.的全草。廣布中國南、北各地。辛。微苦澀,寒。清熱解毒,補腎澀精。治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膿瘍,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腎虛腰痛,頭昏,遺精。煎服:3-15克。本品所含百蕊草素(總鹼)、山柰酚及其3-葡萄鼠李糖甙、琥珀酸在體外具廣譜抗菌話性;D-甘露醇、山柰酚有止咳、祛疫作用;琥珀酸有平喘作用。
藥理毒理
主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棒狀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高度敏感)、放線菌、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腸球菌、類白喉菌等。在體外試驗中對本品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多數敏感菌的mic為0.1~2μg/ml。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支桿菌或真菌無效。體外試驗顯示本品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對腸球菌有協同抗菌作用。百蕊草片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速效殺菌作用。但其作用部位與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不同,主要為抑制細胞壁糖肽的合成,也可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並選擇性地抑制RAN的生物合成。本品不與青黴素類競爭結合部位。細菌對其不易產生耐藥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藥性,但最近腸球菌中由質粒介導的獲得性耐藥菌已引起關注。毒理作用:儘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400mg/kg小鼠腹腔的LD50為1734mg/kg,皮下注射的LD50為5600mg/kg,大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319mg/kg。
套用
有制菌作用,治療肺炎、肺膿瘍、乳腺炎、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泌尿道和外科感染。用量:1次4片,1日3次
主治套用
、腎虛腰痛:百蕊草15g。用豬瘦肉120g煮湯,以湯煎藥,兌黃酒服。 2、腎虛頭暈:百蕊草15g。水煎取汁煮雞蛋2個,連湯服。
3、急性乳腺炎:(1)百蕊草15-20株。煎汁300ml,以米酒1杯送服。治療三十餘例,多在服藥2-3日內痊癒或見效。[89](2)百蕊草(乾品),水煎服。春、夏季採集者,每劑15-60g;秋季採集者,每劑60-90g。治療44例,痊癒31例,顯效9例,好轉2例,無效2例。平均療程為4日。
4、大葉性肺炎,肺膿瘍:百蕊草[用量用法同3(2)],治療大葉性肺炎40例,痊癒30例,顯效2例,好轉1例,無效7例,平均療程為12日;治療肺膿瘍14例,痊癒7例,顯效及好轉各1例,無效5例。
5、各種感染:(1)百蕊草片(中成藥)每服4片,1日3次。治療各種感染性炎症共547例,總有效率為85.4%,對肺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感冒發熱、鼻炎等有較顯著療效。(2)百蕊草素注射液(5g/ml)2ml肌肉注射,1日1-2次。對多種感染性炎症具有較好療效,對抗生素藥物耐藥的疾病及低熱,療效尤為明顯。
臨床套用
治療各種急性炎症:取百蕊草全草(乾品)煎服。春、夏採集者,每日0.5~2兩;秋季採集者,每日2~3兩(小兒酌減)。治療各種急性炎症計30餘種,200餘例,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其中急性乳腺炎44例,痊癒31例,顯效9例,好轉2例,無效2例,平均療程4天;大葉性肺炎40例,痊癒30例,顯效2例,好轉1例,無效7例,平均療程12天
,治癒病例體溫恢復正常平均2.5天,X線胸片檢查局部炎症吸收平均12.7天;肺膿瘍14例,痊癒7例,顯效及好轉各1例,無效5例,治癒病例體溫恢復正常平均6天,X線胸片檢查局部炎症吸收平均28天。其它如化膿性心包炎、腦外傷感染、皮膚膿腫、支氣管肺炎等,效果亦好。據觀察,藥材以春、夏採集者療效較高;煎藥時火力不宜過大,煮沸時間不宜過長;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鏈球菌所引起的疾病,如乳腺炎、肺炎、肺膿瘍、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較好;對於大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如急性泌尿系感染,效果較差.用於手術後預防感染,亦有效果。
不良反應
較常見的為胃腸道刺激症狀;少數病人可見肝臟損害而出現黃疸,有肝病或與異煙肼合用時較易發生。過敏反應如皮疹、藥熱、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等多見於間歇療法,出現過敏反應時應停藥。利福平可激活肝微粒體酶,加速皮質激素和雌激素等的代謝,因而它能降低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雙香豆素和甲苯磺丁脲等的作用。對動物有致畸胎作用;妊娠早期的婦女和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注意事項
1、
忌食菸酒、辛辣、油膩食物。2、如疑咽部有腫物所致疼痛應去醫院就診。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5、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6、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鑑別
性狀鑑別:全草多分枝,長20-40cm。根圓錐形,直徑1-4mm;表面棕黃色,有縱皺紋,具細支根。莖叢生,纖細,長12-30cm,暗黃綠色,具縱棱;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5mm,灰綠色。小花單生於葉腋,近無梗。堅果近球形,直徑約2mm,表面灰黃色,有網狀雕紋,有宿存葉狀小苞片2枚。氣微,味淡。以果多、色灰綠、無泥砂者為佳。
顯微鑑別:百蕊草莖橫切面:類圓形,有5-10棱。表皮細胞長方形,外壁稍厚。皮層外側為2-3列厚用細胞,棱處更發達;薄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向內細胞漸大。中柱鞘纖維束帽狀,位於韌皮部外側。維管束外韌型。形成層通常不明顯。木質部導管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3-33μm,單個散在或2-3個成群;木射線寬1列細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細胞破裂而成空洞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相似,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外側常略呈乳頭狀;葉綠表皮外側被角質層。葉肉細胞分化不明顯,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發達。
實驗研究
目的:探討百蕊草片對小兒革蘭陰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藥情況及臨床特點。 方法: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經鼻咽部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機械通氣患兒經氣管插管吸取合格痰標本,接種血平板,朱古力平板培養,採用K—B法做藥敏試驗。
結果:同期415例痰培養標本中,檢出156株病原菌,革蘭陰性菌107例,占總檢出率的68.6%,其中大腸埃希菌居首位,占50.5%,其他依次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桿菌、陰溝腸桿菌、臭鼻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產氣腸桿菌、液化沙雷氏菌、銅綠假單胞菌、副流感嗜血桿菌。且發生於2歲以下嬰幼兒居多,尤其是1歲以下更為多見(68.2%),在新生兒亦有一定比例發生(17.76%)。它病情遷移,多見於重症、難治性、復發性肺炎,也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從藥敏試驗中得出結論,幾乎70%以上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藥,產氣腸桿菌、陰溝腸桿菌對頭孢唑林、氨苄西林100%耐藥,有近40%~60%左右菌株對頭孢噻肟、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頭孢比肟耐藥,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環丙沙星、頭孢西丁的耐藥率較低,尚未檢出對亞胺培南耐藥菌株。
結論:近年來革蘭陰性菌肺炎有增加趨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廣譜抗生素尤其是三代頭孢菌素的廣泛套用或無目的聯合使用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調,在敏感菌受到抑制時,而對大多數抗生素耐藥的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假單胞菌等得以繁殖而引起肺炎;2.有創檢查、有創治療等醫源性感染機會增多;3.臨床醫師重視病原學診斷和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提高使檢出率增加。革蘭陰性菌肺炎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小年齡嬰兒與新生兒,患兒本身可能存在各種基礎病變及高危因素,極易造成病情遷延,病情多變而使病情複雜,病情難於控制甚至引起死亡。同時從藥敏試驗來看,革蘭陰性菌耐藥菌株眾多,耐藥程度較高,並且有較高比例的ESBLs細菌感染,給治療帶來極大困難,已成為小兒復發性肺炎、難治性肺炎、醫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小兒肺炎的治療應根據其病情及病原菌培養結果等,合理選擇抗生素及綜合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