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鏈球菌根據溶血現象分類根據鏈球菌在血平板上溶血現象分為三類。①甲型(僅)溶血性鏈球菌(a - 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圍有1~2mm寬的草綠色溶血環,稱甲型溶血或α溶血,這類細菌又稱草綠色鏈球菌。此類鏈球菌多為機會致病菌。②乙型(β)溶血性鏈球菌(β- hemolytic streptcwoccus):菌落周圍形成一個2~4mm寬、無色透明的溶血環,稱乙型溶血或β溶血,又稱溶血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致病力強,常引起人和動物多種疾病。③丙型(γ)鏈球菌(γ - streptococcus):菌落周圍無溶血環,又稱不溶血性鏈球菌、一般不致病,常存在於乳類和糞便中,偶爾引起感染。
2.
鏈球菌根據抗原構造分類 根據C抗原的不同,運用
血清學方法可分成A、B、C、D……20個菌群。對人類致病的菌株90%是A群。
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革蘭染色陽性,菌體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0.6~1. 0μm,呈鏈狀排列。臨床標本及固體培養基中以短鏈或成對多見,液體培養基中呈長鏈。無芽胞,無鞭毛,但有菌毛樣結構,多數菌株在培養早期可形成
莢膜,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而消失。衰老、死亡或被吞噬細胞吞噬後革蘭染色可呈陰性。
培養特性與生化反應
需氧或兼性厭氧。營養要求較高,在含血液、血清、葡萄糖的培養基中才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35℃,最適pH為7.4~7.6。在血清肉湯中易成長鏈,管底呈絮狀沉澱。在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凸起、邊緣整齊、直徑0.5~0. 75 mm的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的溶血現象。
鏈球菌不產生觸酶,可與葡萄球菌相區別。鏈球菌不分解菊糖,不被
膽汁溶解,這兩個特性常被用來鑑別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和
肺炎鏈球菌。
抗原構造
鏈球菌的抗原構造複雜,主要有3種:①核蛋白抗原(又稱P抗原):無種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相同,可與葡萄球菌有交叉反應。②多糖抗原(又稱C抗原):是細胞壁的多糖成分,有群特異性,是鏈球菌分群的依據。③蛋白質抗原(又稱表面抗原):細胞壁外的菌毛樣結構含M蛋白,位於C抗原外層,具有型特異性。M蛋白是化膿性鏈球菌的一種重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並與致病性有關。
抵抗力
鏈球菌抵抗力不強,60℃ 30分鐘即被殺死,在乾燥塵埃中可生存數月,對一般消毒劑敏感。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對
青黴素、
紅黴素、
四環素、
桿菌肽及磺胺類藥物等敏感。
致病性
A群鏈球菌
A群鏈球菌也稱為
化膿性鏈球菌,是人類鏈球菌感染最常見病原菌之一。
1.致病物質 A群鏈球菌有較強的侵襲力,除胞壁成分外,可產生多種外毒素和胞外酶。
(1)M蛋白 是A群鏈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鏈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細胞內殺菌作用的能力。此外,M蛋白與心肌、腎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引起交叉反應,損害人類心血管等組織。在某些條件下,M蛋白與相應抗體形成的
免疫複合物可引起
急性腎小球腎炎等超敏反應。
(2)鏈球菌溶血素 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產生,有兩種類型:①鏈球菌溶血素O(Streptolysin O,SLO):是一種含- SH基的蛋白質,對氧敏感,遇氧時- SH被氧化成- ss -基,失去溶血活性,若加入還原劑即可恢復溶血作用。SLO免疫原性強,鏈球菌感染後2-3周至病癒後數月到一年內,85%~90%的患者血液中可出現抗SLO的抗體,風濕熱尤其是活動期患者該抗體顯著升高,其效價在1:400以上,可作為鏈球菌新近感染的重要參考指標。②鏈球菌溶血素S( streptolysin S,SLS):鏈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菌落周圍的B溶血環即SLS所致。SLS是小分子糖肽,無免疫原性,對氧不敏感。SLS對白細胞和多種組織細胞有破壞作用。
(3)致熱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又稱紅疹毒素或猩紅熱毒素,是人類猩紅熱的主要毒性物質,致熱外毒素抗原性強,具有超抗原作用,對兔有致熱性和致死性。
(4)侵襲性酶類 A群鏈球菌可產生多種侵襲性酶,均是擴散因子,主要有三種。①透明質酸酶(hyaluromidase):能分解細胞間質的透明質酸,使細菌易在組織中擴散。②鏈激酶:( strepto - kinase,SK):又稱鏈球菌纖維蛋白溶酶,與葡激酶相似,能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酶原轉化成纖維蛋白酶,可溶解血塊或阻止血漿凝固,有利於細菌在組織中擴散。③鏈道酶( streptodomase,SD):又稱鏈球菌DNA酶。主要由A、C、G群鏈球菌產生。能分解膿液中高度黏稠的DNA,使膿液稀薄,促進細菌擴散。
2.所致疾病 鏈球菌可引起人類多種疾患。A群鏈球菌引起的疾病約占人類鏈球菌感染 的90%。感染來源是患者和帶菌者。感染方式途徑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亦可經皮膚傷口感染。
(1)化膿性炎症主要有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織炎、癰、膿皰瘡等局部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還可引起扁桃體炎、咽炎、咽峽炎、鼻竇炎、產褥感染、中耳炎、乳突炎等及其他系統的感染。
(2)超敏反應性疾病 主要有急性腎小球腎炎和風濕熱等。
(3)中毒性疾病鏈球菌毒素休克綜合徵、猩紅熱等。
3.免疫性 A群鏈球菌感染後,機體產生多種抗體,同型鏈球菌可使機體獲得特異性免疫力。鏈球菌型別較多,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力,所以機體可反覆感染。患猩紅熱後可產生同型的致熱外毒素抗體,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屬鏈球菌屬。廣泛分布於自然界,經常寄居於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數不致病,少數引起大葉性肺炎等疾病。
1.抗原結構與分型 ①莢膜多糖抗原:存在於肺炎鏈球菌莢膜中。根據抗原不同,肺炎鏈球菌可分為90多個血清型,其中有20多個血清型可引起疾病。②C多糖抗原:存在於肺炎鏈球菌細胞壁中,在鈣離子存在時,可與血清中一種C反應蛋白(Creartion protein,CRP)結合,故常用肺炎鏈球菌C多糖來測定C反應蛋白,輔助診斷活動性風濕熱及急性炎症性疾病。
2.致病物質 本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莢膜莢膜有抗吞噬作用,失去莢膜,細菌就失去致病力。此外,肺炎鏈球菌溶血素O、脂磷壁酸、神經氨酸酶是肺炎鏈球菌較重要的致病物質。
3.所致疾病 該菌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腔,一般不致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才致病。肺炎鏈球菌主要引起大葉性肺炎,其次是支氣管炎肺炎後可繼發膿胸、胸膜炎,也可引起乳突炎、中耳炎、敗血症和腦膜炎等。
實驗室檢查
病原檢查
1.標本採集 根據不同的疾病採取不同標本。如化膿性感染的膿汁、咽喉及鼻腔等病灶的棉拭、敗血症取血液、免疫學檢查取血液等。
2.病原檢查 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發現有典型的革蘭陽性球菌鏈狀排列可做出初步診斷。
3.分離培養與鑑定 膿汁或棉拭直接接種於血瓊脂平板上。血液標本應先在肉湯中增菌後再做分離培養。細菌鑑定主要根據菌落形態、溶血現象、染色鏡檢、生化反應等進行。
血清學實驗
常用的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簡稱抗“O”試驗,常用於風濕熱或腎小球腎炎輔助診斷。風濕熱患者血清中抗“O”抗體比正常人顯著增高,大多在250U左右,活動性風濕熱一般會超過400U。
防治原則
鏈球菌傳播方式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積極治療帶菌者和患者,以減少傳染源。嚴格空氣、器械等消毒和無菌操作及健康教育是防止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對急性咽喉炎和扁桃體炎患者,特別是兒童,應徹底治療,可有效防止超敏反應急性腎小球腎炎和風濕熱的發生。多價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疫苗用於兒童、老人和慢性肺炎鏈球菌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患者,有較好效果。A群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的感染,
青黴素G為首選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