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是彭舸珺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8月。

該書界定了生命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在對生命道德教育相關生命思想進行追尋與考察的基礎上,分析了現實生活中生命道德的表現,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相關對策及教育方法與載體,明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現實意義。生命道德的提出,在於使道德重新回歸人類生命本體,在反思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同時,提出與時代發展相呼應的道德價值體系,使道德的教育和感化功能得以加強。生命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們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活在當下,善待自己和其他生命,快樂幸福地生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 作者:彭舸珺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字數:225千字
  • 首版時間:2018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界定生命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然後對於生命道德教育相關的生命教育思想進行了考察和追尋,接下來指出生命道德缺失的現狀及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的對策;為了使生命道德教育更好地進行,又進一步闡述了生命道德教育方法的創設及運用和生命道德教育載體的分類及運用;最後對生命道德教育的現實意義進行了初步探討。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生命道德教育的科學內涵
第二章 生命道德教育思想的歷史考察
第三章 生命道德缺失的現實表現與原因
第四章 生命道德教育的對策
第五章 生命道德教育的方法與載體

創作背景

生命道德教育研究是一個既具有理論價值又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從生命的視角考慮道德教育問題,就是為了給道德教育尋找自己的根,進而提高對生命的關注度。人是道德的主體,道德是人的道德;同時,人又是生命的載體,人的一切。人怎樣認識生命、怎樣理解生命、怎樣對待生命,會影響人對人、對社會、對自然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講,有怎樣的人與生命的關係,就會有怎樣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從人的生命之維思考道德教育問題,就是要回到生命、通過生命、為了生命,在道德教育中凸顯生命意識的價值。生命還是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的根源所在,將生命納入道德教育的視野,尤其是在當代人普遍感到生活壓力加大、精神高度緊張、靈魂無法安頓等狀況下,道德教育只有為人們真正起到精神安撫、精神家園(歸宿)和精神提升的作用,才能實現生命本身的道德教育價值,也更有利於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實現。基於此,《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揭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功能。生命道德教育在中國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即使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往往沒有明晰化,也沒有拿出應有的人、財、物來進行必要的實踐,因而生命道德教育往往流於形式,沒有轉化成受教育者的理念和具體行動,這就導致在現代社會中還不斷有不珍視生命的悲劇發生。該書從探討生命道德的內涵出發,圍繞生命道德教育這一重要命題,詳細分析了其在現實社會中的功能,以引起人們對於生命道德教育的足夠重視,促使其在未來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該書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對策。該書在對生命道德教育基本內涵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最終將落腳點放在研究生命道德教育對策這一重大現實問題上,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基本對策,以期對生命道德教育的推廣有所裨益。生命道德教育的對策要從主體、客體和環體三個大的方面進行,對主體的教育要加強其人文教育理念,使其融入生活,更加注重生命個性教育;對客體的教育要藉助各種手段,明晰客體教育的內容;對環體的教育要注重最佳化其巨觀環境和微觀環境,使生命道德教育具備必要的條件。
該書對生命道德教育的方法和載體進行了套用性的分析。生命道德教育不僅要對其主體、客體和環體進行塑造,而且要採取恰當的方法,搭建良好的載體,這樣生命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該書對生命道德教育的方法、載體進行了套用性的分析,有助於生命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提高。同時,該書界定了生命道德教育方法、載體的含義,並對生命道德教育方法進行了反思,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專有方法。這些分析都是以現實中的可操作、套用性為出發點的,對於生命道德教育的順利推進有重要的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當代社會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2018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2977-4

作者簡介

彭舸珺,女,1974年10月生,甘肅文縣人,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生命道德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