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鱗蛇鯖
- 拉丁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輻鰭魚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鯖亞目
- 屬:異鱗蛇鯖屬
- 種:異鱗蛇鯖
異鱗蛇鯖[qīng](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中文俗稱油魚、玉梭魚、白玉豚,是輻鰭魚綱鱸形目異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
當中兩個屬(棘鱗蛇鯖屬及異鱗蛇鯖屬)各包括一個種,俗稱油魚。 蛇鯖最大的種是杖蛇鯖(Thyrsites atun),長大後可長達2米。屬...
命名者(Smith,1843)棲息深度200-800公尺中文名鱗網帶鰆有毒魚類否科中文名帶鰆科經濟性是科號科名F473 Gempylidae食用魚類是中國大陸名異鱗蛇鯖最大體長200cm...
鱗網帶鯖 俗名:油魚 學名:Lepidocybiumflavobrunneum 英文名:Escolar 中文名:鱗網帶鯖異鱗蛇鯖 科名:Gempylidae 科中文名:帶鰆科 ...
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俗稱:泉水魚,別稱包括“圓雪(鱈)魚”、“仿雪(鱈)魚”、“白玉豚”、“牛油魚”等。油魚屬帶鯖科魚類,常見於世界各熱帶...
水鱈魚,學名異鱗蛇鯖(屬鱸形目),因水分較多而導致肉質鬆散,所以影響口感,鱗片大而硬,,市場銷售的水鱈魚片大多是去鱗的冰凍切片魚塊。銀鱈魚 黑鱈魚 水鱈魚 ...
裸蓋魚 常見的名稱“油魚” ,即“異鱗蛇鯖”,常被拿來冒充裸蓋魚,但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油脂,多吃會導致腹瀉。裸蓋魚的深海魚類分布在北太平洋300-2700米水深...
我們首先來看大家所稱的油魚,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水鱈魚和龍鱈魚,它屬於鱸形目,學名是叫異鱗蛇鯖。超市賣到100多塊錢一斤以上的銀鱈魚,它屬於鮋形目,學名叫...
然而,另一種較常見的名稱"油魚" ,即"異鱗蛇鯖",常被拿來冒充裸蓋魚,但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油脂,多吃會導致腹瀉。銀鱈魚一般比較適合5大人群食用,分別是孕婦...
然而,另一種較常見的名稱“油魚” ,即“異鱗蛇鯖”,常被拿來冒充銀鱈魚,但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油脂,多吃會導致腹瀉。芒果椰漿清蒸銀鱈魚製作步驟 編輯 ...
據了解,油魚學名為“異鱗蛇鯖”、“棘鱗蛇鯖”,還有“龍鱈魚”、“牛油魚”等別稱,屬深海魚,蠟質比較高,脂肪含量高,脂溶點高,到體內不易被溶解、吸收,會...
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俗稱泉水魚,亦有不同別稱,包括“圓雪(鱈)”、“仿雪(鱈)魚”、“白玉豚”、“牛油魚”等。油魚屬帶鯉科魚類,常見於...
然而,另一種較常見的名稱“油魚” ,即“異鱗蛇鯖”,常被拿來冒充銀鱈魚,但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油脂,多吃會導致腹瀉。雪菜乾燒銀鱈魚製作步驟 編輯 ...
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外形與鱈魚長得有些近似,但並非一個種群。由於市面出售的魚都是去頭、切塊銷售,一般消費者憑外觀很難分辨。油魚含有人體不能...
邱永松表示,油魚的學名是“異鱗蛇鯖”,含有人體不能消化的臘脂。邱永松指出,油魚皮膚有小刺,但由於目前市面出售的魚排都經過去皮加工,一般消費者憑外觀是很難...
甚解將不適宜食用的油魚(學名異鱗蛇鯖或者是棘鱗蛇鯖)誤作油甘魚,造成認知混亂。油甘魚肉和油魚肉其實很好區分,油甘魚肉是淡粉紅色的,而油魚肉是白色的。...
2007年1月,香港百佳超級市場被媒體揭發以“藍鱈魚”、“鱈魚(油魚)/codfish(OILFISH)”等名義出售價錢比鱈魚低7倍的油魚(學名為“異鱗蛇鯖”及“棘鱗蛇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