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冑

甲冑

甲冑作為將士的防護性兵器,在冷兵器時代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防彈服,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能夠增強戰鬥力並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

中國傳統甲冑發展具有中國特有的歷史特色,自唐宋發展到頂峰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甲冑
  • 外文名:armor
  • 類型:防護性兵器
  • 重要的角色:冷兵器時代
  • 優點:使部隊增強防守反擊戰鬥效能
  • 出處:宋 范仲淹《鑄劍戟為農器賦》
  • 拼音:jia zhou
簡介,名詞解釋,基本信息,釋義,詳細釋義,詞語出處,實際套用,歷史記錄,甲冑組件,

簡介

甲冑可以使部隊增強“防守反擊”的戰鬥效能。甲冑的出現是與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出現、戰爭日益頻繁、進攻性武器逐漸銳利等因素緊密相關的。由此甲冑一直沿用了數千年,其間甲冑的形制不斷得到改進,製作甲冑的材料亦多種多樣,其防護功能逐步完善。

名詞解釋

基本信息

詞目:甲冑
拼音:jiǎ zhòu

釋義

盔甲衣胄。

詳細釋義

甲,指鎧甲;胄,指頭盔。甲冑結合起來亦稱盔甲。
  1. 鎧甲和頭盔。
    《易·說卦》:“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
    《書·說命中》:“唯口起羞,惟甲冑起戎。” 孔 傳:“甲,鎧;胄,兜鍪也。”
    《漢書·王莽傳上》:“甲冑一具,秬鬯二卣。”《西遊記》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冑,綽刀在手。”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字的兩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歷史上的名人,文戴紗帽,武披甲冑。”
  2. 泛指兵器。
    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器賦》:“任甲冑於忠信,施乾櫓於禮義。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勞;小往大來,變東作西成之器。”
  3. 披甲戴盔。
    《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甲冑則有不可辱之色。”
    《國語·晉語三》:“甲冑而效死,戎之政也。”
    《舊唐書·劉玄佐傳》:“明晨,衙兵皆甲冑,擁 士寧 登重榻。”
  4. 指戰爭。
    清 趙翼 《偶書所見》詩:“小則興訟獄,大則興甲冑。”

詞語出處

范仲淹《鑄劍戟為農器賦》:“任甲冑於忠信,施乾櫓於禮義。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勞;小往大來,變東作西成之器。”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吩咐軍將,解了轡索,卸了甲冑,或牽馬而行,或扶車而過。一步兩跌,備極艱難。七斷八續,全無行伍。”

實際套用

甲冑
東周秦漢之際,由於戰爭頻繁酷烈且規模增大,穿著甲冑的重裝部隊在各國部隊中的比例日益增多。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均擁有數量龐大的重裝部隊——“甲士”。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漸強,在對“山東六國”的長期兼併戰爭中,甲士在數量上已經不亞於其他諸侯國,所謂“帶甲百萬”即此;且由於秦軍作戰勇猛令其他國家的軍隊望而生畏,故而被稱為“虎狼之師”。在這支“虎狼之師”中有一些甲士作戰時常常只穿甲衣而上不著胄,文獻上稱為“科頭軍”,他們以此顯示與敵決一死戰的決心,往往給敵軍士氣以極大的打擊,稱為“虎狼之師”中的“敢死隊”。由於“科頭軍”稱謂之故,後世常以為秦軍普遍不配備胄或只有甲衣而無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將士均為不戴胄的“科頭”形象,它生動地再現了兩千二百年前那支威武雄壯的“科頭軍”的風采,但似乎也佐證了秦軍無胄的觀點。其實不然,早在秦穆公時秦軍作戰就戴胄,對此文獻中有明確記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崤之戰中:秦軍遠襲東方的鄭國,途經周天子國都時頭上都戴著胄。既然秦軍有胄,那么秦胄是何種形制及質料的呢?這一長期困擾學界的謎團隨著秦始皇陵陪葬坑大量石甲冑的驚人發現而得以冰釋。

歷史記錄

秦始皇陵的發現
1998年秦始皇陵發現一座面積約一萬四千多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據發掘報告稱,在試掘的一百多平方米麵積內,出土了一百多副石甲冑,其中胄約有四十多項。已經修復的胄(編號為“K9801T4G4胄1”,簡稱“胄1”。),可稱為“秦帝國第一胄”,由74個石質甲片以銅條編綴而成,這是我們所看到的第一頂秦胄,它向我們清晰地展現了秦胄的形制。然而,正如發掘報告所言,這批石甲冑只是模仿實用甲冑而製作的明器,而當時的實用甲冑不會以石材為原料。文獻中甲冑多為皮革和鐵質,三國時西南夷人多以藤條製作甲冑,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有皮甲冑,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和徐州獅子山漢墓均發現鐵甲遺存,而以石片編綴的甲冑由於延展性差、極易破碎、戰時及時修復困難等缺陷而難以用於實戰。觀察這些石甲冑並參照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模塑甲衣,可以看出,秦代實用的甲冑可以分為皮質和鐵質,而以石甲冑隨葬可能是出於當時的喪葬制度或石甲冑不易腐朽等原因,幾乎不存在用於實戰的可能。另外,K9801出土的馬甲在形制上比曾侯乙墓發現的馬甲更加進步,增加了“當胸”部分,為研究馬甲形制的發展變化提供了新的資料。
如果說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為我們展現了秦軍甲衣的形制並佐證了不同身份級別的將士有不同甲衣的配備,那么石甲冑則為我們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甲冑形制,並解決了秦胄存在與否及其形制問題,為研究秦代防護兵器提供了寶貴資料。K9801石甲冑陪葬坑規模之大、甲冑之多、距封土之近,充分說明了秦人在長期兼併六國戰爭中對甲冑的高度重視,暗示了戰國至秦漢之際戰爭頻繁的歷史背景。
甲冑的製作
戰國時期,甲冑主要以皮革製作,但也出現了鐵甲冑,到西漢中期,鐵甲冑已經占據了主要地位,而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和石甲冑陪葬坑的甲冑資料分析,秦代的鐵質甲冑已經占據相當的比例,但仍以皮質為主,正好處於戰國至漢代甲冑質料發展轉變的過渡階段。甲冑質地由皮革到鐵質的改變,主要緣於戰國至漢代進攻性武器由青銅轉變為更鋒利的鐵兵器,迫使作為防護兵器的甲冑隨之逐步由皮質轉變為鐵質。反過來,甲冑質地的轉變也恰恰印證了這個時期進攻性兵器由較鈍的青銅兵器向鋒利的鐵兵器的轉型歷程。
由於甲冑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各國便很重視甲冑的製作,春秋戰國之際齊國官修的《考工記·函人》詳細記述了製作皮甲的複雜程式、工藝以及甲冑的形制、尺寸、結構和各部位的比例,充分反映了齊國以至其他諸侯國對甲冑的高度重視。而在秦國,由於連年進行兼併戰爭,到秦昭王以及秦王政(即秦始皇帝)時更是將甲冑的重要性第一次明確地提升到國家法律的高度。20世紀70年代在湖北雲夢的一座秦墓中,發現了大量成書於戰國晚期(秦昭王時期)至秦始皇時代的記載秦國法律令及文書的竹簡,既有名的“雲夢秦簡”,該簡冊的律令部分主要記載了對當時違反國家法令人員的處罰標準,其中最常見的處罰種類稱為“貲”,即違反法令者以繳納規定數量的錢財或實物來抵贖自己的罪。而貲刑中最常見的則為“貲一甲”、“貲一盾”等處罰方式。從字面意思看,似乎是違法者直接以繳納甲冑或盾盾牌等實物來抵罪,但是通過分析秦國的歷史背景、甲冑的製作工藝和質量要求以及考古資料發現的甲冑實物,便可得知並非如此。首先,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獎勵公戰,嚴禁私鬥,施行保甲制度,嚴禁民間私造兵器,而甲冑盾牌等兵器自然也在禁造之列,個人也就不可能私造甲冑以上交;其次,從《考工記》的記述可知,甲冑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非手藝嫻熟者所能為之,即使勉強為之,亦難免質量上有良莠不齊之嫌;另外,所發現的秦代甲冑資料顯示,同一類型的甲冑之間,其形制、尺寸、結構以及甲片的數量等基本相同,甚至其相同部位的甲片亦幾無差異,說明秦代甲冑的尺寸、形制等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大背景下已趨於統一,同時說明甲冑製作應當是官府統一組織、大規模、以類似流水線的方式進行的,這樣的甲冑便於組裝編綴以及修復時甲衣之間甲片的“兼容”和替換,這樣的甲冑絕非“各自為政”的私造方式所能製成的。綜而觀之,秦代“貲”刑所要繳納的不大可能是甲冑等實物,而更可能是由違反律令者向官府繳納與甲冑、盾牌等實物價值相當的貨幣或財物。
這種交納貨幣或財物以代替甲冑、盾牌的解讀自然會令人產生一種疑惑,即既然是交納錢財而非甲冑等實物,那么秦簡中又為何直書甲冑而不直接書為錢財數量?這難道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在先秦時期以至西漢,由於商品經濟發展程度較低,儘管貨幣業已出現,但是以貨幣代表價值的觀念在社會中尚未普及,人們更多的是以等價交換物的價值作為中介來衡量其他交換物的價值,習慣於帶有原始色彩的物物交換方式。由於戰爭頻繁,甲冑盾牌必然供不應求從而價格不會下跌,政府以甲冑作為等價交換物可以確保向被處“貲”刑者徵收更多的錢財或其他實物,如此便可以達到政府在“貲”刑罰金方面的“保值”甚至“增值”,其本質是為了增強對人民的剝削。但是在客觀上,以罰錢物代替對違法者肢體殘害或服勞役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對社會生產造成負面影響,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種處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秦軍的武器配備和軍費供應。
秦代甲冑的發展
秦代甲冑的日趨成熟和完善,決非偶然,而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當時各國之間的戰爭使甲冑在製作工藝和質量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從甲冑自身的發展階段來看,經過原始社會末期以至秦代二千多年的漫長發展,皮甲冑的製作工藝已經相當完善,與漢代皮甲冑逐步減少的狀況相比,秦代可以稱為皮甲冑發展的最高階段;同時,鐵甲冑這種新種類的甲冑也有所發展。所以,秦代是兩種質地的甲冑並存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甲冑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
甲冑發展史
甲冑發展史中,甲是鎧甲、胄是頭盔。原始部落時期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與材料,甲冑做工工藝顯得單調簡陋,而原始防護裝通常選用獸皮製、藤皮合制還有就是麻織類甲冑。
台灣原住民鹿皮甲。
甲冑
原始的甲冑雖然簡陋,但是那也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環境。而到了夏商周時期,《周禮.考工記》記載了當時皮甲製作的工藝規範,其中提到,“犀甲,七屬,壽百年;兕(雌犀牛)甲,六屬,壽二百年;合用,無屬,壽三百年”。湖北江陵出土了一領戰國楚木胎皮甲,木塊與皮甲相結合,甲塊正好五列,是五屬的結構。雖然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了金屬的甲冑,但是常用的依然是皮甲甲冑。
戰國時期,冶鐵技術的進步深深的影響著甲冑的發展。扎甲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甲式。扎甲由表面塗漆的皮片編綴而成,身甲甲片為大塊長方形,袖甲甲片較小,從下到上,層層反壓,以便臂部活動。
甲冑
秦代時期,鎧甲種類多種多餘樣。
身甲狹長,下擺尖角狀,胸部以下嵌綴細甲,胸甲部位看不到甲片,但這要害處絕不會沒有防護,有可能是與胸齊寬的大塊皮質合甲,甚至有可能是狀似後世明光胸甲的金屬鎧片。此甲造型華麗高貴,甲邊均有花紋美飾,甲片細密,無疑是高級將領用甲。
甲冑
石質鎧甲,整個鎧甲都是包括胸甲都是由一片一片石質甲片編綴而成。
甲冑
漢代開始,鐵器大量出現。有關甲冑最多的稱謂是“玄甲”。
西漢玄甲考古復原圖
從中可見玄甲扎甲堅固成龜殼樣,玄(武)甲應是由形象得名。
甲冑
根據廣州南越王墓出土鐵甲殘物復原甲。
甲冑
通過圖片可以見得,漢朝之前的胸甲沒有什麼裝飾可談,品種樣式也較為單一。而漢朝之後魏晉南北朝的甲冑胷甲受到了外來名族特別的影響。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甲冑重大而徹底的變革期。可以看來這個是時期的胸甲有非常明顯的變化。
南北朝是鎧甲兵器大發展的時期,明顯不同於漢代傳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西域的一系列鎧甲式樣如“明光鎧”被大量引進普及,迅速顛覆了秦漢鎧甲的傳統。
明光鎧就是胸甲有兩塊以鋼板製成的巨大的圓形胸甲,打磨的像鏡子。帶有濃厚的異域風格,其鼻祖是一種古代希臘、黑海、地中海地區普遍使用的胸甲形式。
甲冑
同時在這個時期胄(兜鍪)也吸取國外的外形特點,出現西域特色的裝飾性外觀。
如早期的獅頭兜鍪
甲冑
其後逐漸發展到宋代摒棄了華而不實的外貌,使得更加實用性。
鳳翅兜鍪
甲冑
這是唐天王的甲冑,可以看到明光胸甲是怎樣像大陸漂移一樣與腹甲的分離與組合,但二胸鏡一腹鏡的模式一直存在此後中國甲冑設計理念中。由此可見中國明光胸甲與古希臘地中海式三圓鏡甲冑的傳承關係。
唐天王甲冑
甲冑
西魏壁畫,天王身著開胸明光甲。
除了常見的盤子式樣的明光鎧,還有一種坎肩式左右開甲冑。
甲冑
另外,中國甲冑史上一項重大引進——連環鎖子甲,由一個一個的圓形鎖子構成的甲冑。
甲冑
隋唐之後,甲冑的樣式開始像中國古代經典的宋代鎧甲靠攏。大大注重甲冑的裝飾性,不僅在披膊中加入了肩吞還在胸甲上加了腹吞。這些裝飾都是通過吸取國外的樣式而來,漸漸演化成中國特有的文化色彩。
唐鎧甲結構類型
甲冑
是比較常見的類型:兩個胸甲被腹甲包裹,構成一個整體身甲結構。
二胸甲與腹甲間墊襯一層護甲,增加防護力。
甲冑
唐式甲冑種類繁多,造型迥異。而到了晚唐時期,甲冑也由浮華轉向軍事本旨,突出軍事功用,至宋代時期,中國經典甲冑樣式基本成型。
黃金鎖子甲。
甲冑
步人甲“鐵浮屠”。
甲冑
黑金柳葉扎甲
甲冑

甲冑組件

西方甲冑組成部分
  • armor--甲冑
  • 胄/頭盔(helmet):盔頂羽毛[裝飾用](plume/comb)
  • 胄體[護蓋頭部用](skull)
  • 面甲[活動性護面](visor)
  • 窺孔(ocularium sight)
  • 半面甲[護顎](beaver/chin piece)
  • 甲:肩甲[護蓋手臂上部](pauldron)
  • 頸甲[護喉](gorget) [護頸](standard/neck guard)
  • 檔茅甲[右臂腋下處](rondel/lance guard)
  • 上臂甲[戴在手臂,可脫卸](rerebrace)
  • 甲布[戴在鏈甲的鋪布](mail gusset)
  • 護肘(couter/elbow cup)
  • 護腰(loin guard/tace)
  • 腿甲[保護腿的上部](tasset)
  • 股囊[保護股間](codpiece)
  • 護腿(cuish)
  • 膝罩(poleyn/knee cap)
  • 護踁(greave/jamb)
  • 鐵鞋[用鏈或薄金屬製成](solleret)
  • 甲背面:甲背(backplate)
  • 護腰
  • 臂甲(vambrace)
  • 鏈甲[腰間連線處](chain mail)
  • 鐵手套(gauntlet)
  • 護膝(fan plates)
  • 胸甲[護胸](breastplate)
    中國唐宋甲冑組成部分
  • 兜鍪(dou mo)
  • 眉庇(mei bi)
  • 面甲
  • 頓項
  • 肩吞
  • 捍腰
  • 褌甲(kun jia)
  • 後鶻尾(gu wei)
  • 裙甲
  • 吊腿
  • 拕泥遴(tuo ni lin )
甲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