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姓

皇甫姓

皇甫(Huángfǔ),複姓,出自西周。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後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又言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

皇甫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姓氏人口排名第529位,人口5.3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甫姓
  • 外文名:暫無
  • 拼音:Huángfǔ
  • 類型:複姓
  • 出自:子姓
  • 相關人物:宋戴公
  • 注音:ㄏㄨㄤˊ ㄈㄨˇ ㄒㄧㄥˋ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皇甫嵩,皇甫謐,皇甫湜,皇甫冉,皇甫端,皇甫涍,皇甫規,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宗祠趣聞,四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十一言通用聯,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西周后期,宋國國君宋戴公子撝(公元前799~前766年)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在宋武公子司空執政時期(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出任司徒。當時,有長狄民族的鄋瞞部落進攻宋國,公子充石領軍反擊,打退了長狄族人,但他和兩個兒子也不幸戰死沙場。後來公子充石的孫子南雍陲便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傳到其六世孫皇父孟子,生子皇父遇。在齊國滅宋國之時,皇父遇逃至魯國。再到了西漢中期,皇父遇的嫡系子孫叫皇父鸞,自魯地遷居陝西茂盛陵,自己做主把姓氏中的“父”字改為“甫”字,這兩個字在古代同音通用,稱皇甫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皇甫姓皇甫姓
子姓皇甫氏、皇氏、甫氏皆尊奉皇父鸞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皇甫氏合譜。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西周太師皇甫的後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時期,有一著名的太師叫皇甫,亦稱皇父。在古代,“甫”與“父”二字通假同用,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皇甫氏、皇父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皇甫姓
姬姓皇甫氏、皇父氏、皇氏、甫氏皆尊奉太師皇甫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子姓皇甫氏合譜。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鄭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鄭國公族中也有稱皇父者,在戰國時期即改為皇甫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姓夷化為氏。朝鮮族皇甫氏,是在東漢末期,有子姓皇甫氏族人遷往朝鮮半島生息繁衍,逐漸形成朝鮮族皇甫氏,後來朝鮮族皇甫氏族人又在清朝中葉遷往長白山區,形成今延邊朝鮮族皇甫氏,後有簡改為單姓皇氏者。

源流五

源於彝族,屬於漢姓夷化為氏。彝族皇甫氏,是在唐末五代中原大亂時期,有皇甫氏漢族人避亂遷逃至涼山彝族區,後融入彝族,將皇甫氏帶入彝族,形成今彝族皇甫氏一族,後有簡改為單姓皇氏者。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姓夷化為氏。蒙古族皇甫氏,實際上是宋朝時期蒙古軍隊掠去的漢族皇甫氏族人,成為蒙古人的帳奴(僕役),後有簡改為單姓皇氏、甫氏者。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皇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擅自流改為漢姓皇甫氏。

源流八

嘗聞,國有史志,族有家譜,雖內容有別,但均屬史志文獻。閱國史者,明國情、知興衰,識治國安邦之理;覽家譜者,明家族源流,知先祖功德,以激勵後輩。
據考,吾皇甫氏系殷商微子啟之後裔。微子,子姓,紂王的異母兄。紂王無道,微子數諫不納,抱器去國。武王滅紂後封微子於宋(今河南商丘一帶),傳十世至戴公,戴公有子名充石,字皇父,其孫有以祖父字為姓,稱皇父氏。至西漢時皇父鸞,更父為甫,遂為皇甫氏。
據史冊記載,東漢皇甫規,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今甘肅平涼靈台)人。桓帝延熹年間,因降服羌人,拜度遼將軍。規兄皇甫節,為雁門太守。節子皇甫嵩,字義真,漢靈帝時為北地太守,以破黃巾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後又拜太尉。西晉時嵩曾孫皇甫謐字世安,自號玄晏先生。淡泊功名,為當時著名學者,針灸名家,有《帝王世紀》《針灸甲乙經》流傳後世。謐子皇甫方回,少遵父教,蠶而後衣耕而後食。品格高潔,兼有文采,受人尊敬。謐六世孫皇甫希之,亦晉之高潔士。
皇甫真,字楚季,安定朝那人。弱冠以高才拜遼東國侍郎。從慕容評攻拔鄴都滅冉魏,所獲充盈,真一無所取。後與慕容恪同為前燕主慕容儁臨終顧托之臣。真性清儉寡慾,不營產業,雅好屬文。前燕建熙2年呂護叛燕投晉,慕容恪以真為冠軍將軍,帥兵共討河內叛臣。因安家於河內北張茹鎮。真卒後葬於北張茹東南地。真後裔皇甫秦,移居河陽驛(今孟縣有河陽故城)。歷五代、宋、元、屢經兵禍,譜牒淪亡。父老相傳真公後裔有兄弟三人(大公、三公名諱無傳,二公名元字均彰,譜牒有存)。元末明初,為避兵災,均彰遷居睢州皇家窪(今睢縣皇台),三公遷武閣寨,大公復居河內縣北張茹鎮(今焦作市博愛縣張茹集)。因皇甫氏祖籍安定朝那,世稱安定世家。

得姓始祖

皇父鸞。皇甫源出於子姓。西周后期,宋戴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的孫子以祖父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古代”父”與” 甫”同音通用,因此西漢時皇父鸞從魯國地遷徙茂陵(此處為漢武帝陵墓,今陝西省興平縣),把皇父改為皇甫,稱為皇甫氏。故皇父鸞是皇甫姓的得姓始祖。唐朝鄭薰《唐故中散大夫守給事中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志銘》云:“其先自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為宋司徒。生仲,仲生髮,發以王父字為族。漢興,改父為甫,因氏焉。至武帝初,雍州牧鸞始自魯國遷茂陵,故起鸞為始祖。鸞生裒,舉至孝,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裒生儁,東漢復為安定都尉。儁生稜,渡遼將軍,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為郡著姓。稜有八子,為八祖,墳墓皆在安定郡城之西石虎谷口。八祖之後,皆出安定,關中謂之望族,故世為安定人。公即渡遼第六子旗之後也。”雖然皇甫氏的得姓原委,在《元和姓纂》卷五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述及,但都沒有此節詳盡。有關皇甫氏占郡安定的始末,以及八祖墳墓地點的記錄,尤其珍貴。其材料來源顯然是鄭薰得自皇甫家人提供的譜牒記錄,雖漢前事實的記載可能會有出入,但對於了解漢唐間世族發展歷史和皇甫氏家族的重要性,會有幫助。

遷徙分布

皇甫氏是非常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十八位門閥。姬姓皇甫氏望族出京兆,子姓皇甫氏望族出安定郡(今甘肅鎮原)。皇甫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可知,皇甫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充石的孫子,以王父字為氏,遂姓皇父。漢朝時其後裔皇父鸞又改父為甫。這個歷程,在《通志·氏族略》也有記載。以上文獻資料說明皇甫氏的前身是皇父,是春秋時代宋國公族的後裔,大約已有2500年以上的得姓歷史。這個姓發祥於河南東部,其後子孫曾遷到魯國,然後由魯國遷往茂陵,即陝西省興平縣東北,而在當地發展成為名門望族。頭一個把皇父改為皇甫的是漢代的皇父(甫)鸞,同時他是茂皇甫氏的開基始祖。望族居安定郡(今甘肅省鎮原縣一帶)。
今四川省瀘州市、江蘇省的南京市、常熟市、崑山市、淮安市、徐州市豐縣,河南省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周口市鹿邑縣、焦作市博愛縣、南陽市商丘市柘城縣、安陽市林州,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包頭市,遼寧省的瀋陽市、遼陽市,山東省的濟南市、煙臺市黃縣,廣東省的惠州市,黑龍江省,湖南省的張家界市,河北省的唐山市、石家莊市、邯鄲市魏縣,山西省的長治市壺關縣、原平市(崞縣)、高平市、忻州市陽泉市運城市鹽湖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浙江省的杭州市桐廬縣、海寧市、桐鄉市、奉化市,陝西省的寶雞市、西安市,渭南市白水縣,吉林省的長春市、延邊市,雲南省的昆明市、曲靖市羅平縣、師宗縣、陸良縣,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韓國的慶尚北道永川市等地,均有皇甫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皇甫嵩

東漢太尉。少好詩書,習弓馬,靈帝時任北地太守,領冀州牧,拜太尉,封槐里侯,時號名將。

皇甫謐

公元215~282年,幼名皇甫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皇甫嵩曾孫;安定朝那人(今寧夏彭陽縣)。著名魏晉兩朝之間醫學家。皇甫謐家貧,常攜書種田,通曉百家之說。在《甲乙經》中,他闡述了經絡理論,明確穴位名稱和位置,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紀》、《玄晏春秋》等。
皇甫御史詩集皇甫御史詩集

皇甫湜

唐代文學家。字持正,新安人。元和中擢進士第,為陸渾尉,仕至工部郎中。裴度闢為判官。集三卷,今存詩三首。

皇甫冉

唐朝天寶時狀元。性聰敏,十歲即能文,張九齡呼為小友。與弟曾皆負詩名。著有《皇甫冉集》。

皇甫端

皇甫端,中國古典小說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長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黃須,因此綽號“紫髯伯”。原是東昌府城內的獸醫,同東昌府將領沒羽箭張清是好友。宋江攻下東昌府後,張清歸順梁山,便向宋江推薦了皇甫端。皇甫端從此也上梁山成為梁山好漢一員。皇甫端是《水滸傳》全書中最後出場的一名梁山好漢。他上山之後,梁山便開始進行大聚義。在排名上,皇甫端為第57位,天罡地煞星號為“地獸星”,職務為“掌管專攻醫獸一應馬匹”。梁山受招安後,皇甫端跟隨梁山征遼、征田虎王慶,但在梁山征方臘前被宋徽宗留在東京,沒有參加。

皇甫涍

明代詩人。好學工詩,與兄沖及弟汸、濂,皆有才名,時稱皇甫四傑。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其後同里人張鳳翼、燕翼、獻翼並負才名,吳人因有“前有四傑,後有三張”之語。

皇甫規

公元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今甘肅鎮原)。著名東漢朝將領、軍事家。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見識,熟習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遼將軍;父親皇甫旗,任扶風都尉。漢順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西羌入寇三輔(今陝西關中),圍安定(今甘肅鎮原),謀犯長安。征西將軍馬賢率十萬大軍征剿,不克。皇甫規以布衣上書說:馬賢不懂軍事,不愛恤士兵,料擊羌必敗。後來馬賢果然被羌軍打得全軍覆沒,馬賢及其二子均被殺。郡守以他懂兵略,舉薦任命為功曹,命率八百士兵,與羌軍交戰,結果獲勝。於是舉他為上計掾。後羌眾合兵,攻燒隴西,朝廷慮之,他上疏請兵五千退羌,報效國家。但因他揭露梁太后之兄梁冀的暴行,朝廷未能任用。漢順帝死後,梁太后臨朝,其兄梁冀當了大將軍,專橫跋扈。漢質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朝廷舉賢召良,皇甫規在應試對策中揭露了奸臣權重、收受賄賂、賣官鬻爵,致使大賊縱橫、上下窮虛的社會現象和梁冀的暴行。“梁冀忿其刺已,以規為下第”,只給了一個郎中的小官。他遂託病不受,回歸故里。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幾次險遭毒手。他只好設館授徒十四年,教授門徒三百餘人。漢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被誅,旬月之間,禮命五至,請他出山,他均回絕了。之後,泰山一帶(今山東泰安)叔孫無忌揭竿而起,攻略郡縣。中郎將宗資討之,未服。於是朝廷專派公車征任皇甫規為泰山太守。他就任後廣設方略,平定了叔孫無忌的農民起義。
漢延熹六年(一說漢延熹三年)又征出,任命為度遼將軍。到任數月,即上書存舉中郎將張奐接替其職。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張奐遷任大司農,皇甫規仍為度遼將軍。皇甫規以自己連任大位,欲退身避第,時逢友人上郡太守(今陝西榆林)王旻的靈柩送還故鄉,便身著素服,越界迎接。於是有人密告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刺史胡芳,言他擅自遠離軍營,公然違犯軍律,應即刻舉奏。胡芳則回答說:"皇甫規本來就想避第仕途,我就當為朝廷愛民人才,怎么能夠舉奏他呢?“此事遂免。東漢末,興起了“黨錮之禁”,天下許多名賢皆遭牽連。皇甫規自以為西州豪傑,未被牽連為恥。便上言,請求“坐罪”,朝廷知而不問,時人稱讚為賢良。他任職數載,北邊威服。漢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皇甫規被任命為尚書。不久,又任弘農太守(今河南靈寶),封壽成亭侯,食邑二百戶,他卻讓封不受,最後又任護羌校尉。漢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病逝,終年七十一歲。《後漢書》有傳。著有賦、銘、碑、贊、禱文、吊、章表、教令、書、檄、箋記凡二十七篇。
皇甫姓皇甫姓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安定郡: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東漢時期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廢安定縣。十六國初期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東晉時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隋、唐兩朝時期的安定郡即涇州。唐朝後期曾改為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國時期為甘肅省涇川縣,為涇州治所。元朝時期曾以陝西安定堡為安定縣。民國早期,為紀念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的指揮員謝子長烈士,在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長縣,移治所到原縣東部的瓦窯堡。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威遠堂:東漢時期有個著名將領叫皇甫規,用兵很有韜略。羌人侵犯隴西,皇甫規打報告要求由自己率兵抵抗。梁冀忌妒他,他只好藉口有病回家,幾乎被梁冀陷害而死。他在家中用《詩經》、《禮記》教學生,當時都稱他賢人。梁冀逝世後,朝廷把他召回,拜泰山太守。因為他過去征服西羌有功,又拜他為渡遼將軍,在職數年,東北邊疆畏威服德,又升尚書,遷弘農太守,轉護羌都尉。

家譜文獻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畸山皇甫氏宗譜二卷,(清)徐澧肇纂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浙江奉化畸山皇甫氏宗譜二卷,(清)徐道明重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縣文物管理局。
皇甫君碑皇甫君碑
浙江奉化畸山皇甫氏宗譜四卷,(民國)盛華卿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桐鄉皇甫氏重修宗譜八卷,(清)皇甫鳴鏘修,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武陵進溪皇甫族譜,(清)皇甫吉宗纂,清同治三年忠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三~四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桐廬桐江皇甫氏宗譜八卷,(清)皇甫惟楨等修,清同治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第六~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桐廬桐江皇甫氏宗譜六卷,(清)皇甫慶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桐廬桐江皇甫氏宗譜,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桐廬桐江皇甫氏續修宗譜不分卷,(清)皇甫慶余等纂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桐廬桐江赤城厚倫前皇甫氏世譜,清朝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江蘇淮安皇甫氏字輩:“本立道生”。
吉林長春皇甫氏字輩:“金國琪炳崢”。
遼寧遼陽皇甫氏字輩:“恩文明鎮世”。
河北唐山皇甫氏字輩:“懷少恩文明志”。
河南南陽皇甫氏字輩:“德貴全家樂永遠福壽長”。
山西高平皇甫氏字輩:“泰根貴海……”
黑龍江皇甫氏一支字輩:“風超雅範……”
湖南張家界皇甫氏字輩:“耀啟夏少康”。
河南民權皇甫氏一族字輩: 來東燕文九,樹丙增錫勇;另一族字輩:來東燕九文,恭花楊澤深
河南柘城皇甫氏一族字輩:天國祿金殿,木風超雅範;賢彥希廣貞
河南鹿邑皇甫氏一族字輩:天國祿金殿,木風超雅範;賢彥希廣貞

宗祠趣聞

皇甫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弟兄四傑;父子二忠: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詩人皇甫沖與其涍、汸、濂,長洲人,當時人稱“皇甫四傑”。沖字子浚,嘉靖年間舉人,好談兵,善騎射,精通音樂、弈棋,詩風樸素,著有《皇甫華陽集》;涍字子安,嘉靖年間進士,好學而工詩,官至浙江按察僉事,著有《皇甫少元集》;汸字子循,嘉靖年間進士,以吏部郎中任大名通判,政事之餘,不廢吟詠,尤其工書法,著有《皇甫司勛集》;濂字子約,嘉靖年間進士,歷官工部都水主事、興化府同知,後辭官歸鄉,遍覽典籍,著有《逸民傳》。下聯說隋朝末期的烏氏人皇甫誕、皇甫無逸父子。皇甫誕,字元慮,歷官兵部、比部、刑部侍郎,治書侍御史。煬帝即位,漢王楊諒(文帝第五子,當時任并州總管)發兵反亂,任并州司馬的皇甫誕數次諫止,被下獄。司徒楊素率軍擊并州,他被主簿豆盧毓從獄中放出,與楊素配合,被楊諒殺害。皇甫無逸,字仁儉,歷官洧陽太守、右武衛大將軍。後歸唐高祖,官御史大夫、益州大都督。為官清廉耿介,執法嚴明。
皇甫姓皇甫姓
術精占驗;書借宸居: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皇甫仲和,精天文推步之學,所占多奇驗。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皇甫謐,晉武帝時累徵不起,自表就帝借,帝送一車書與之。
東魯世澤;太師家聲:全聯典指皇甫氏的得姓源流。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皇父鸞,自魯徙居茂陵,改父為甫。下聯典指西周朝時期的太師皇甫。
度遼佩印;槐里封侯:上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規,有兵略,延熹中以降服羌人功拜度遼將軍,在事數歲,北邊威服。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嵩,以破黃巾功,領冀州牧,拜太尉,封槐里侯。
能文小友;善喻儒醫: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皇甫冉,十歲能屬文,張九齡呼為“小友”。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皇甫坦,善醫術,宋高宗問何以治身,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事則天下治。”

六言通用聯

宋時軍都府第;唐代狀元人家: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有馬步軍軍都皇甫繼明。以善射聞名。下聯典指唐朝天寶中期狀地有皇甫冉,丹陽人。十歲能文,張九齡稱為“小友”。後官右補闕。
修身篤學書法;德惠敷民介節:上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皇甫謐家貧,常攜書種田,通曉百家之說。下聯典指北周朝時期的皇甫璠,為隋州刺史,政存簡惠,百姓安之。

七言通用聯

草莽臣自甘隱逸;槐里侯夙擅威名:上聯典指魏晉兩朝間的作家、醫學家皇甫謐,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曾跟從坦席學儒術,晉武帝多次下詔征他人朝,都稱病不去,終身不做官,自稱“草莽臣”。中年患風痹,於是鑽研醫學,根據《素問》、《針經》等書,著《甲乙經》,總結了晉朝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紀》、《玄晏春秋》等。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皇甫嵩,字義真,皇甫謐的曾祖父。漢靈帝時官北地太守,因鎮壓黃巾軍起義有功,官冀州牧,封槐里侯,威名震天下。後歷官征西將軍、車騎將軍、太尉。
皇甫四傑傳名久;御史二字播譽長: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有名人皇甫涍(詩人)與兄沖、弟汸、濂並稱“皇甫四傑”。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醫皇甫坦,高宗召見,問“何以治身?”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事則天下治。”引治顯仁太后目疾立愈,帝厚賜之,一無所受。復問長生久視之術,坦曰:“先禁諸欲,勿令放逸,丹經萬卷,不如守一。”帝書“清淨”二字以名其庵。
厘內空留上方劍;壯士長歌梁父吟:此聯為明朝時期的詩人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守》詩句聯。

十一言通用聯

為刺史即為善人,共沾惠澤;有忠臣更有烈婦,鹹仰禮宗:上聯說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皇甫瑤,字景瑜,皇甫誕的父親。官隨州刺史,為政寬簡,百姓安居樂業,他則始終以清白自律,當時被稱為“善人”。下聯說東漢朝時期的皇甫規(皇甫嵩的叔父)及其妻子。規字威明,舉賢良方正,因得罪權臣梁冀,多次受迫害,以《詩》、《易》教授生徒,達十四年。梁冀被殺後,他歷官太山太守、度遼將軍、弘農太守。其妻能文章,善草書,皇甫規逝世後,董卓要娶她,她大罵董卓,被鞭打致死,人稱“禮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