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產業規劃

生物產業規劃

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服務產業)、生物農業(資源產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以及生物工業(生物製造產業),微生物工業為最早的生物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產業規劃
  • 外文名:Sheng Wu Chan Ye Gui Hua
  • 性質:規劃編制
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目標
到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能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作用顯著增強,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中占據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結構布局更加合理。生物產業重點領域實現全面發展,新業態健康成長,重點區域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與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主要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重明顯提高,獲得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大幅增多,境外授權專利數量顯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產品得到廣泛套用。

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升。2013—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率顯著提升。

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形成較完善的生物新產品、新技術市場準入、價格形成、市場監管等管理體系,建立鼓勵創新的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激勵政策體系,完善行業公共服務、生物安全保障和產業統計等服務體系。

社會效益加快顯現。生物技術和生物產品得到廣泛套用,生物產業對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促進綠色增長、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作用明顯提升。

但中國生物產業比較分散、規模較小、技術力量薄弱,應當充分運用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配置的調節手段,盤活中國技術、設備與設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優勢系統有效地集成。

生物產業同其他高技術產業一樣,將成為今後拉動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但相對產業快速發展的潛力和需求,資金不足、融資困難已經成為許多生物高技術企業面臨的瓶頸。生物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風險投資的介入。眾多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這一產業。

與傳統製藥產業不同,生物技術產業在一個月內即感受到金融海嘯帶來的嚴寒隆冬。整個生物技術行業亦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殘酷的資本市場崩潰。經過這次金融海嘯洗禮之後,多數生物技術公司的市值將回歸自然,投資者也會更謹慎,這對產業或許是件好事。這個行業有很強的生命力,它在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它將永遠保持其創造力,它會在曲折的發展過程中變得更強大。

國務院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

規劃》還提出,未來三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較2010年翻一番,生物醫藥產業將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除了生物醫藥和生物醫療設備,《規劃》對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產業未來發展也明確了支持措施。

在支持生物製造產業規模化發展方面,《規劃》表示將推動生物基產品、特別是非糧生物醇、有機酸、生物烯烴等的規模化發展套用。未來將建立生物基產品的認證制度,制定生物基產品消費的市場鼓勵政策和農業原料對工業領域的配給制度,此外,綠色工藝產品也將獲補貼,預計到2015年生物製造產業規模將達7500億元。

生物農業方面,預計到2015年工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特別是將通過支持企業與優勢科教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種業發展合作關係來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在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方面,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總量將超五千萬噸標準煤,相關產業產值將達1500億元,特別是未來將建立有利於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市場準入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未來三年,生物環保產業產值年增速將在15%以上,到2015年年產值將達1500億元,其中用於水土修復的各類特種酶製劑和微生物菌劑產品將是支持重點。
生物產業基地
近年來,發改委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大力促進生物產業集聚式發展。目前已經批准了2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為促進生物產業集聚式發展,引導社會資源集中投向重點地區,推動我國生物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促進各地方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產業,避免重複建設和分散資源。按照“統籌規劃、發揮優勢、分類指導、穩妥推進”的原則,“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選擇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市場化水平高、開放性強的地區,分批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已認定了石家莊、深圳、長沙、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昆明、青島、成都、重慶等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安、天津、泰州、通化、德州、鄭州、南寧、哈爾濱、杭州、南昌等10個生物產業領域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在國家引導、地方推動下,極大地引導和推動了生物產業的集聚化發展,逐步在全國培育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3個綜合性生物產業基地,以及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若干專業性生物產業基地的空間布局,促進生物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加快生物產業向集聚化、特色化發展,集聚效應初步顯現。2007年,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145億元,同比增長21%,占全國生物產業的近一半。為促進生物產業聚集發展,各地方通過健全機構、調動資源,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優惠政策,為大力發展一批生物產業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礎。基地的建設對於營造生物產業發展環境、大規模聚集國內外生物產業資源、最佳化生物產業結構與布局、儘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產業增長極、輻射和帶動我國生物產業快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生物產業指以生命科學理論和生物技術為基礎,結合信息學、系統科學、工程控制等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對生物體及其細胞、亞細胞和分子的組分、結構、功能與 作用機理開展研究並製造產品,或改造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並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質特性,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行業的統稱。
生物產業規劃與研究
生物產業是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環境壓力小、帶動效益強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對國民經濟有巨大推動作用,不僅可以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而且可以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

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服務產業)、生物農業(資源產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以及生物製造等。我國的生物醫藥產品占生物產業市場的70%以上,是生物產 業中的主導產業;現代生物技術主要套用於農業領域,可從增產和減污兩方面實現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生物能源產業是緩解石化能源緊張、實施循環經濟的迫切需要;加快發展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

我國已批准設立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的省市有21個,主要分布在環渤海與長三角地區。其中,環渤海地區有9家基地,長三角地區有6家基地,分別占東部沿海基 地總數的53%和35%。其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分布明顯,已初步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為核心,珠三角、東北等中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產業空間 格局。此外,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區的四川、重慶也已經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

“十一五”期間全國生物產業年產值從6000億元升至16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21.6%。2010年我國明確將包含生物醫藥在內的生物產業列入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生物產業正成為各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關注領域。未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將迎來加速發展和布局調整的重要機遇。預計到2020 年全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將突破5萬億元,成為高新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規劃專家團隊認為,近年來生物技術產業在全球的發展,絕不亞於幾年前IT業的發展。西方生物技術產業正在面臨起飛階段,從1998年至2012年,呈一定規模的 相關企業由5000家迅速發展到100000餘家,其中有一半集中在北美。生物技術產業涉及醫療、糧食、環境、能源等方方面面的領域,有人估算,生物技術 產業的市場容量大約是信息產業市場的十倍。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如果說21世紀的頭十年是IT產業時代的話,下一個10年肯定是生物技術產業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