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約束條件下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最佳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世東。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態約束條件下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最佳化
- 作者:王世東
- ISBN:9787030461261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生態約束條件下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最佳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世東。
《生態約束條件下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最佳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世東。內容簡介本書以遼寧省大窪縣為研究對象,著重論述開展生態約束條件下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最佳化研究的新方法和新進展,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生態連線度的影響;都市區生態網路構建;生態重要性空間評價;土地利用格局模擬等。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區域土地利用格局最佳化研究的理論體系 第3章研究區概況 第4章土地利用結構動態變化分析 第5章...
——空間結構得到最佳化。在確保基本農田不減少且質量有提高、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用地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城市化區域建設用地適當增加,農村居民點用地逐步減少到170.24平方公里以下,綠色生態空間逐步擴大,濕地保護得到加強,林地保有...
(一)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協同推進,“環、楔、廊、園、林”生態格局基本形成 突出生態空間結構最佳化,提升“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水平。聚焦市級重點生態廊道和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完成造林30萬畝;新建綠地逾...
本項目主要成果如下:一、完成5大類關鍵技術集成研究,包括:1.基於二調數據的村鎮區域空間規劃信息補充獲取技術;2.基於生態安全的村鎮區域發展建設評價與整治技術;3.村鎮區域空間布局和結構最佳化技術;4.村鎮區域空間規劃技術集成與套用平台...
能源結構方面,水力資源基本開發完畢;風電、光伏發電資源稟賦有限,且因其本身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利用小時數不高的特性,能源結構繼續最佳化難度增加。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用能保障仍需火力發電支撐,需增加必要的電煤消費。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不斷最佳化。實施土地空間引導和布局最佳化戰略,完成全國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引導城市建設向組團式、串聯式、衛星城式發展,工業用地逐步減少,生活和基礎設施用地逐步增加,中西部地區建設用地...
(2)指出了礦區復墾土地利用結構的最佳化過程是在礦區尋求土地的生態、經濟、社會系統的平衡過程,並通過墾后土地利用的生態最佳化、空間最佳化和產權制度最佳化具體實現。 (3)本文明確指出了礦區土地是因採礦和直接受採礦影響而形成的“礦區飛地...
其次,設定多目標情景,以糧食生產潛力為重要約束條件,考慮未來氣候變化的不同情境,最佳化土地利用結構和格局。最後,從糧食生產、生態環境等方面評價最佳化結果,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恢復生態的目的,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圖書目錄 前...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是指通過規模引導、布局最佳化、標準控制、市場配置、盤活利用等手段,達到節約土地、減量用地、提升用地強度、促進低效廢棄地再利用、最佳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項行為與活動。第三條...
耦合自然生態系統本底功能要求和人類活動適宜需求,形成了“核心區-阻力面-發展軸”的空間結構綜合表達,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環境保護、各級主體功能區劃戰略實施、“多規合一”以及國土空間最佳化利用提供決策參考。
剖析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冀北貧困帶土地利用變化的內在驅動及其外在因素作用機制;模擬分析冀北貧困帶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的最佳化方案,提出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背景下冀北貧困帶土地最佳化利用調控途徑和對策,為冀北貧困帶土地資源可持續...
(2)採用“理想—現實”差值定量分析法,提出了在保障糧食安全、保障經濟發展和保障生態安全等多目標約束條件下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最佳化這一技術難題的解決辦法。利用該方法對河南省的土地利用結構進行了定量預測,解決了以往定性分析準確性差...
三是貫徹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科學調控、精準配置土地資源要素,充分發揮重點功能區資源集聚和空間承載優勢,支撐“五子”聯動,構建“雙循環”經濟結構。四是全面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職責,深化土地與自然資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項目32個,整理復墾建設用地3180公頃。海洋經濟總量達到5399億元,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2∶48.4∶51.4。新增1處中低溫大型地熱田,全市地熱回灌率超過60%。規劃引領促進城鄉空間不斷最佳化,雙城格局...
1.4 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1.5 江西省泛長江經濟帶實證區概況 2 文獻綜述 2.1 國內研究現狀 2.2 國外研究現狀 2.3 研究現狀評述 3 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最佳化的概念框架 3.1 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最佳化的概念內涵 3.2 國土空間開發...
二、 土地利用數據 19 三、 自然基底數據 19 第二章:京津冀區域發展的空間結構特徵 21 第一節 區域發展基礎 21 一、 自然條件 21 二、 地緣關係 23 三、 區位特徵 24 第二節 要素的空間集聚特徵 25 一、 經濟發展水平 25 ...
城市空間結構的最佳化調控主要是通過城市的規劃和管理來實現。規劃指向主要是離心化的規劃,特別是在城市,要求強化區域整體發展水平,城市的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城市內部區域之間的結構性、戰略性的規劃,包括城市各級中心、次...
縣城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城鄉融合發展更加深入,城市內部用地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但國土空間開發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國土空間功能格局不清晰不均衡的問題依然突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亟需緊跟發展形勢,不斷調整和最佳化。
——加強政策創新,推進高質量利用。強化國土資源利用計畫聯動管理,堅持以盤活存量、提升質量為主,加強空間布局引導和用地結構最佳化,推動國土空間利用模式轉型,提高經濟密度和土地利用績效水平。 ——最佳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
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各領域和全過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最佳化高水平開放空間布局,以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全市更高質量、更有...
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作的總體的戰略性布局和統籌安排。它是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以區域內全部土地為對象,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
第四節 實施全域生態修復 第五節 加強流域協調保護 第六節 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第六章 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加快綠色崛起 第一節 加強城鎮開發邊界管控 第二節 最佳化完善城鎮體系結構 第三節 培育做強南昌都市圈 第四節 構建集約高...
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加強底線約束。編制完成黃河流域、海岸帶、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等重點區域和流域以及生態修復、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重點領域國土空間專項規劃。3.實施國土空間格局最佳化策略。(1)...
重點探討水資源約束下土地利用的生態風險和生態適宜性;基於不同情景組合,在區域尺度上從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和格局調整對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模式進行情景模擬;基於生態功能區劃分、生態建設績效評估、生態風險評估和農戶生計策略分析,尋求土地持續...
耕地後備資源不足。人均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集中連片耕地後備資源約313平方公里(47萬畝),區域分布和水田、旱地結構不平衡,部分地區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壓力較大。城鎮用地調控趨緊。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畫指標調控趨緊,城鎮建設的增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