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

  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

  為推進上海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根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
  • 發布單位: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檔案發布,規劃內容,

檔案發布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2021年7月14日)
  滬府辦發〔2021〕14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規劃內容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本市認真貫徹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在生態空間建設保護、垃圾綜合治理和市容環境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協同推進,“環、楔、廊、園、林”生態格局基本形成
  突出生態空間結構最佳化,提升“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水平。聚焦市級重點生態廊道和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完成造林30萬畝;新建綠地逾6000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逾3000公頃,外環生態專項工程全面建成,城市公園數量增加到406座。新增立體綠化200萬平方米;完成1000公里綠道建設,黃浦江濱江綠道核心段貫通。形成由11個自然保護地、20個野生動物棲息地、6個野生動物禁獵區組成的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體系。
  (二)垃圾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
  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達標率達到95%。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初步成型,點站場功能基本滿足管理需求。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和濕垃圾集中處理能力1.7萬噸/日,無害化處理總能力達到4.2萬噸/日,基本形成乾垃圾以焚燒為主、濕垃圾以生化為主,應急填埋托底的處理結構。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基本滿足全市裝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處置需求;推進建築垃圾專用中轉碼頭布局建設。垃圾綜合治理全程監管模式初步形成。
  (三)市容環境治理持續推進,城市管理服務精細化水平逐步提升
  編制出台地方標準《城市容貌規範》,重大活動市容環境保障初步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制度。創建市容環境綜合管理達標街鎮205個,示範街鎮65個;完成352個“美麗街區”建設,覆蓋區域約占建成區面積的20%。無序設攤得到有效管控。拆除違規設定和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6萬餘塊,淨化了城市空間環境;完成黃浦江兩岸核心區域近55公里岸線景觀照明建設。推進落實高標準精細化保潔要求。
  (四)行業發展保障措施逐步完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以生態空間專項規劃為指導,編制實施各區林地建設規劃。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相關配套檔案,構建以法治為基礎的生活垃圾制度體系。建立市級重點生態廊道建設獎補機制、經濟果林和濕地生態補償制度。制定並落實《上海市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完善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基本建成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病監測體系,行業科技創新及信息化技術支撐服務能級全面提升。“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效能穩步提升,“一網統管”成效初步顯現。
  “十三五”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
8.png
  註:*《上海市綠化市容“十三五”規劃》發布時,濕地保有量2020年目標採用的是上海版數據。根據《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國辦發〔2016〕89號)和《上海市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滬府辦〔2017〕74號)要求, 2017年起,本市所有濕地總量的數據統一為國家版數據。即到2020年,本市濕地保有量目標不少於696萬畝(包括深水航道),即46.46萬公頃。
  在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間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本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生態空間建設方面,對標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生態空間規模品質仍有差距。有限的生態空間規模與快速增長的生態需求之間矛盾突出,生態空間布局均衡性和系統性亟待增強,生態空間連通性有待提高。林地等生態資源保護壓力不容樂觀,資源質量有待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有待健全。
  二是垃圾綜合治理方面,對標低碳生活新時尚,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間。生活垃圾源頭減量亟需突破,源頭分類管理常態長效監管工作機制仍需鞏固。可回收物點站場的體系穩定性、服務便捷性仍需提升,工程渣土消納卸點戰略後備不足,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市容環境治理方面,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市容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仍需進一步加強。區域市容環境管理服務均衡性有待提高,部分領域仍存在治理短板。綜合協調管理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管執銜接有待加強。管理維護投入與精細化標準要求之間存在差距。
 二、發展形勢
  “十四五”時期,上海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目標導向,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上海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對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和新時尚,是新時代的基本要求。要推進城市留白增綠,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完善全程分類體系建設,對發展和管理的薄弱環節、短板領域精準施策。
  二是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和高品質生活的嚮往給發展賦予了新動力。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視窗期。要紮實做好垃圾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等民生保障工作,持續提高市容景觀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人民民眾對綠色空間和整潔環境的獲得感、滿意度。
  三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發展拓展了新空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為造林綠化開闢了新空間,提出了新要求。要積極破解生態環境建設規模、用地、成本和結構困境,加快對接區域生態空間建設和保護,建立生態空間共同保護和修復機制,加強垃圾聯動治理和水域保潔聯防聯控,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
  三、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以加強精細化管理為抓手,著力推進生態空間體系建設和保護修復,著力深化垃圾分類管理和綜合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市容景觀管理水平,著力創新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度融合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有機銜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不斷提升行業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以更優的供給滿足人民需求,用最好的資源服務人民,用高效的管理維護人民生活環境,為建設“美麗上海”“更可持續的韌性生態之城”夯實生態環境基底,提供市容環境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是保護優先、量質並舉。在增加生態空間規模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注重生態功能和內涵品質的提升;在確保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同時,更加注重體系建設、分類處理和資源利用,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是城鄉統籌、最佳化結構。保護和統籌全域生態自然要素,最佳化結構、均衡布局,加快掃盲綠地和廊道、綠道體系實施,最佳化垃圾分類收運和物流調配體系,促進高品質生態環境產品與市容保障服務的均衡供給。
  三是融合發展、功能複合。多方位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推動綠色生態空間與城市功能要素和場景的融合,創新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探索經濟發展、城市安全和生態建設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四是創新管理、服務民生。把握行業公共性和公益性特點,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係。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方法,繼續推動社會自治,形成良好的互動、參與氛圍,切實推進市容景觀高效能治理。
  四、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以建設“生態之城”為目標的城鄉公園體系、生態空間結構體系、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生態質量和功能全面提升,“公園城市”“森林城市”“濕地城市”生態空間基礎初步形成,多層次、成網路、功能複合的生態體系發揮整體效益。
  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定位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和全程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全面建立,無害化處理結構不斷最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有效提升,源頭減量化效果初步顯現,垃圾綜合治理能級顯著加強。
  彰顯超大城市地標性的市容景觀管理體系日益完善,管理效能不斷增強,市容景觀依法管理、科學管理、長效管理水平和自治共治、共建共享水平全面提升,為人民民眾提供“整潔、有序、美觀、安全”的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空間,積極打造人民滿意的美麗上海。
  (二)具體指標
  森林覆蓋率達到19.5%以上,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達到75立方米/公頃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5平方米以上,公園數量增至1000座以上;新增綠道1000公里以上,其中骨幹綠道500公里以上。濕地總量保持穩定,濕地保護率維持50%以上,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鳥類)達到0.6以上。
  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面達標,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維持100%,全面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每個街道(鎮)至少有一個“美麗街區”,“美麗街區”覆蓋率達到45%以上。道路機械化清掃率100%。
  “十四五”時期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主要指標
上海市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最佳化“十四五”規劃
9.png
  五、主要任務
  (一)著力構建“公園城市”“森林城市”“濕地城市”框架體系
  最佳化布局體系,打造優美生態空間,穩步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強碳匯能力,促進生態空間系統性、均衡性和功能性持續提升。
  1.推進公園城市體系建設。完善由國家(級)公園、區域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地區公園、社區公園(鄉村公園)、微型(口袋)公園為主體的城鄉公園體系。全市新建綠地5000公頃,其中公園綠地2500公頃。一是持續完善城鄉公園布局。結合街頭綠地改造、單位綠化開放共享等多種方式建設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中心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5%。郊區推進鎮級公園建設,提高均等化服務水平,實現“一鎮一園”;利用現有林地資源改造建設鄉村公園,基本實現“一村一園”。注重新城生態格局打造,加快建設環城森林、楔形綠地、大居綠地、生態廊道等生態空間,五個新城平均森林覆蓋率達19.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0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推進重點發展區域和轉型區域綠地建設,建成一批大型標誌性公園。建成莊行、合慶、漕涇等一批郊野公園。五個新城積極創建公園城市,徐匯、楊浦濱江建成公園城市先行示範區。二是系統謀劃環城生態公園帶大生態圈。全面推進外環綠帶功能提升,穩步推進楔形綠地建設,積極探索吳淞江等生態間隔帶建設,聯動打造五個新城環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逐步形成緊密聯繫的生態網路空間結構,基本形成“一大環+五小環”環城生態公園帶體系。三是強化實施骨幹綠道網路。率先啟動大都市圈綠道網路實施計畫,構築“三環一帶、三縱三橫”綠道骨幹網路。郊區依託繞城森林、生態廊道等形成“一區一環、互聯互通”綠道網路,主城區沿骨幹河道兩側20米構築連續開放的公共空間。四是持續提升生態感受度和生態服務水平。統籌推進“四化”工作,加強綠化養護綜合監管,著力打造多彩、多景、多層的街道綠化景觀。新增立體綠化面積200萬平方米,實現立體綠化載體新突破。開展“市民綠化節”系列活動,推進社區園藝師制度,加強街鎮綠化技術力量。拓展公園綠地複合服務功能,依託大型綠地、新建公園等建設5個園藝花市,建成上海園林博物館。積極推進崇明海上花島建設,著力打造花村、花宅、花路、花溪基底,積極培育建立亞太地區園藝交易市場。
  2.推進森林城市體系建設。以近郊綠環、9條市域生態走廊、17條生態間隔帶為市域生態骨架,聚焦重點結構性生態空間實施造林,形成群落多樣、生態與景觀兼顧的城市森林基底,淨增森林面積24萬畝以上。一是持續拓展造林空間。圍繞“一大環+五小環”環城生態公園帶體系和黃浦江-大治河等重點生態走廊,集中連片推進林地建設。依託一般農用地實施農田林網等一般公益林建設,充分挖掘198減量地塊和“五違四必”整治空間實施造林。二是營造城區森林群落。著力提升城區森林覆蓋率,因地制宜新增和改造城區綠地,實現森林入城。編制本市森林城市建設導則,引導各類綠地撫育與提升,穩步提高綠地的喬木種植比例。加大工業園區內規劃綠地及周邊防護林帶實施力度,開展城區林蔭道專項規劃並推進實施,積蓄儲備森林資源。三是全面提升林地服務水平。以林分結構簡單、生態服務功能低效的公益林為對象,實施森林撫育15萬畝。調整和補植以鄉土植物為主體的“四化”樹種,構建近自然混交林,培育建成“四化”示範森林10萬畝,形成上海地標性森林生態斑塊。結合重點發展區域,選擇人口較為聚集的街鎮周邊,利用現有百畝、千畝以上公益林資源和生態片林,按照休憩型森林經營目標開展撫育改造,完善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一批特色明顯的開放休閒林地,成為森林公園雛形。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綠化美化建設,構建點上造林成景、線上綠化成蔭、面上連片成網的林地體系。崇明率先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3.推進濕地城市體系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和《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建設為重點,構建水、城共生的“濕地城市”體系。一是維持濕地總量穩定。加強自然生態保護,保護長江河口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維護青西澱山湖區濕地生態本底,協調平衡南匯新城發展與南匯東灘濕地保護關係,提升杭州灣北岸邊灘濕地生態品質,恢復“一江一河”河流濕地空間。推動重點區域編制濕地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分解濕地總量,壓實濕地保護主體責任。結合環城生態公園帶和生態廊道建設,因地制宜開展濕地恢復修復,通過退化濕地、小微濕地修復和濱海濕地生物促淤等手段擴大濕地面積。著力構建責任明晰、保障有力的濕地總量管控制度體系,確保濕地總量不減少。二是著力強化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編制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和勘界定標。合併崇明東灘和中華鱘2個保護區,整合最佳化佘山森林公園和西沙濕地公園,新建1處自然保護地,逐步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分類系統。啟動申報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鼓勵和指導崇明、青浦申報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創新保護形式,提升濕地保護率。三是提高濕地生態質量。推進崇明北沿、九段沙、南匯東灘等重大濕地生態修復項目方案研究,協同推動藍色珠鏈建設,探索構建長三角一體化濕地保護修復示範區。積極推進崇明北湖(東)林水複合生態修復、臨港南匯嘴生態園等建設。依託楊浦濱江、共青森林公園邊灘、夢清園等黃浦江、蘇州河沿岸適宜節點,探索開展城市濕地系統修復。因地制宜推進以濕地為生態底色,有濕地生態功能的公園綠地建設,建設立體化、多層次、高品質的濕地保護小區。建設10個生態定位監測點,推進建立4個濕地科普宣教中心。四是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新建6個濕地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修復項目;研究設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專門場所,規範野生動物收容行為,提升收容救護能力;建立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強化野生動物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通過優先選擇本土植物,營造適宜生境,豐富公園綠地生物多樣性。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與監測,維護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二)著力提升垃圾綜合治理實效
  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全面鞏固垃圾分類實效,確保全市垃圾安全有效處置,打造全國垃圾分類、資源利用示範城市。
  1.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一是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常態長效機制。嚴格執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通過強化監管、規範、考核等形式,穩定固化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態勢,垃圾分類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不斷完善約束為主、激勵為輔的垃圾分類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分類減量聯席會議協調機製作用,開展街鎮垃圾分類綜合考評,健全市、區、街鎮、村居“四級管理”制度,將垃圾分類納入各級政府行政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實現垃圾分類綜合治理常態化,提升分類質量和實效。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化平台,深化智慧型化監管在垃圾分類各環節的監督作用,實現生活垃圾全過程可看、可溯、可查、可控,促進相關主體落實責任、規範運行。二是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完善“兩網融合”回收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場所細化可回收物分類。指導各區落實可回收物政策制度,加快培育回收利用龍頭企業,完善可回收物資源利用產業布局,修復和維持低價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再利用體系,提升可回收物源頭分類實效。搭建長三角再生資源回收與末端資源化利用企業的互聯互通平台,加強對回收品種、數量和物流的監管。全面實現源頭分類投放點建設標準化,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全程計量體系。規範生活源有害垃圾收運管理,形成大件垃圾分類投放、預約收集、專業運輸處置系統。三是建立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機制。協同推進限塑、清潔生產、綠色消費等行動,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倡議適度包裝,推進商品包裝、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完善包裝回收利用機制,提高包裝物減量及回收使用率;深入推進規模化菜場濕垃圾就近就地源頭減量,加大淨菜上市工作推進力度;倡導光碟行動、適度點餐,將落實情況納入餐飲服務單位文明創建的指標體系,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率達到5%。
  2.推進完善垃圾分類轉運設施建設。一是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轉運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與垃圾末端分類處理系統相匹配的收運物流體系,提升城鄉環境衛生服務均衡水平。完善中心城區生活垃圾以貨櫃式水陸聯運為主、直運為輔,郊區以轉運站轉運為主、直運為輔的密閉化清運中轉體系,建設形成轉運能力2萬噸/日。推進中轉設施改造,合理配置濕垃圾專用轉運設備及泊位。二是推進建築垃圾轉運碼頭建設。結合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和工程渣土水域消納場所布局,充分利用現有碼頭岸線資源,通過與其他碼頭合併設定,以市場化方式,設定建築垃圾轉運碼頭,提升建築垃圾水路運輸比例。探索建築垃圾集裝化轉運模式。三是完善區級裝修垃圾中轉設施布局建設。各區確保具備一定的中轉分揀能力,中心城區每區至少設定1座裝修垃圾中轉分揀場或資源化利用設施,郊區自行布局(可鎮鎮聯合)中轉分揀場,通過功能複合、集約建設等方式,與生活垃圾中轉站、兩網融合體系合併建設。強化管理,有效提升現有中轉分揀場所的分揀能力。
  3.推動完成垃圾末端處置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完成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浦東海濱、寶山、奉賢二期、金山二期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和老港二期、寶山、楊浦濕垃圾設施等項目建設,2021年底全部建成。督促推進奉賢、閔行、崇明等區濕垃圾設施建設。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能力穩定在2.9萬噸/日、濕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1萬噸/日(其中集中處理能力達到0.8萬噸/日),應急填埋能力0.5萬噸/日,全面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二是完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加快閔行馬橋、華漕等一批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全市建築垃圾末端集中處理能力達到590萬噸/年。加強工程泥漿源頭乾化管理。完善裝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投放、運輸、處理體系,強化投放管理責任人源頭管理責任落實,完善源頭堆放場所管理,搭建裝修垃圾、大件垃圾預約收運平台,提高清運時效,全面推廣裝修垃圾、大件垃圾收費信息公示。建立長三角垃圾綜合治理、聯防聯控和聯動執法機制。三是構建工程渣土末端消納體系。推行工程渣土卸點付費管理機制。結合林相提升、造林建綠、生態間隔帶、土地整理等項目落實一批工程渣土消納場所,每個郊區確保1處大型渣土消納場所,自行處置區內渣土並就近協同處置市重大工程產生的渣土。探索建立長三角工程渣土統籌消納共享機制,有序、規範開闢外省市渣土消納場所,形成與城市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築垃圾處理體系。四是持續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摸整治。力爭實現逐步消滅存量、遏制增量,對新發現的堆放點嚴格按照標準落實管控措施,做好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監測維護工作,確保生活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推進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一是提高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通過老港沼渣利用試點項目,形成科學、穩定、高效的沼渣利用工藝並逐步推廣套用,整體提升濕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二是最佳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結構。在“一主多點”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布局基礎上,強化老港生活垃圾戰略處置基地循環經濟示範、科研實證和應急托底保障功能,啟動老港爐渣深度利用項目建設,規範提升二次殘餘物利用水平;強化寶山園區對寶山及中心城區北片地區的處置保障和資源回收利用集聚區功能;推進松江天馬、浦東黎明等循環示範園區建設;結合寶鋼水泥窯項目建設,妥善處理全市焚燒飛灰,力爭將生活垃圾焚燒二次污染物填埋率控制在2%以下。三是建立再生利用產品套用體系。深化完善濕垃圾再生產品質量和套用標準體系,打通有機介質產品用於綠林建設養護渠道;提升裝修垃圾分揀效能,暢通分揀後各類可利用物質的利用渠道;出台建築垃圾再生建材產品套用標準和政府投資項目強制(鼓勵)使用再生建材管理規定,健全再生產品套用體系。四是最佳化餐廚廢棄油脂收運和處置管理體系。進一步合理布局本市餐廚廢棄油脂末端處置設施,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提升末端處置效益。加強餐廚廢棄油脂初加工點徵信管理,形成規範化、規模化的餐廚廢棄油脂收運體系。強化餐廚廢棄油脂信息化管理,實現產生單位基數實時動態掌握率達到95%,上門收集覆蓋率達到100%,聯單台賬憑證全面電子化。
  (三)著力提升市容環境治理水平
  圍繞城市管理精細化“一條主線”,健全完善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市容景觀管理機制,著力破解市容環境治理突出問題,助力美麗上海建設。
  1.最佳化提升市容環境品質。一是持續推進“美麗街區”建設。鞏固提升352個“美麗街區”建設成效,拓展建設300個以上“美麗街區”。制定符合精細化管理要求的測評指標體系,打造50個示範“美麗街區”,探索“美麗街鎮”創建。全面提升美麗上海形象,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和獲得感。二是打造景觀照明亮點。按照“一城多星、三帶多點”總體布局,全面完成區域性景觀照明專項規劃和重要區域專項方案編制。加快推進蘇州河沿岸、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沿線和新城等重點景觀照明項目的實施,基本建成城市夜景框架。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類管理的思路,建立完善景觀照明建設、維護和管理的體制機制,確保景觀照明設施完好、安全。核心區域、重要區域內以及在重要單體建(構)築物上設定的景觀照明,納入市級、區級景觀照明集中控制系統達到90%以上。
  2.構建市容環境保障常態長效機制。一是落實法規和標準保障,強化重大活動、重要時段、重點區域市容保障。強化《城市容貌規範》的標準參照作用,科學指導市容環境建設管理維護全過程。建立常態化分級保障機制,健全項目化滾動治理機制,完善市、區、街鎮三級市容環境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強化管理和執法聯動,確保市容環境整潔、有序、美觀。二是深化市容責任區制度。推動市容環境治理重心下沉,深入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管理制度,堅持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兩個途徑相契合,引導責任人自律自治,提升全社會的市容環境共治氛圍,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履責率達到90%。三是夯實市容環境綜合管理基礎。鞏固市容環境綜合管理達標、示範街鎮創建成果,市容環境綜合管理達標街鎮比例達到95%以上,示範街鎮比例達到35%。深化“市民評價、社會評估、行政評定”測評機制,不斷提升市民滿意度和獲得感。積極推動基層充實力量和提升專業能力,推動市容服務保障隊伍規範化和現代化。四是持續加強道路和水域保潔。最佳化道路保潔模式,建立深度保潔作業長效機制,推廣使用新型和小型機械設備,全面提升作業水平和保潔實效;重點推進“美麗街區”、重要視窗、主要道路、重大活動保障等區域達到高標準精細化保潔要求。推進黃浦江環衛保潔碼頭建設,加強黃浦江、蘇州河幹流水生植物聯防聯控和監測預警能力,水域市容環境衛生質量河段檢查優良率達到88%以上。五是提升公廁服務能級。完善公廁布局,合理引導社會公廁對外開放。最佳化環衛公廁設定等級結構,提升信息化智慧型化服務水平。加強農村公廁建設和管理。全市環衛公廁服務優良率達到95%。
  3.深入推動專項治理。一是強化短板治理。推動重大活動市容環境保障工作機制常態化運作,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對接民眾需求實施服務供給側改革。堅決遏制新增無序設攤聚集點,強化疏導點和管控點的規範管理,中心城區和郊區無序設攤總量分別控制在6000個以內,積極探索夜間經濟帶動下的設攤管理。配合做好“外擺位”管理,推進非機動車亂停放治理等。持續推進占道亭棚治理工作,逐步降低道路沿線設施密度。加強區區交界、市區交界、城鄉交界等薄弱區域市容環境管理。二是推進戶外廣告創新發展。加強管執聯動,持續推進違法違規戶外廣告設施整治,全面完成重點區域、重點類型違法廣告設施拆除任務,堅決遏制新的違法戶外廣告設施產生。修編完善戶外廣告設施設定陣地規劃和實施方案,鼓勵戶外廣告在保障安全、提升品質的前提下創新發展。完善戶外廣告設施設定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機制,最佳化管理體制機制,夯實戶外廣告規範管理基礎,形成本市戶外廣告規劃引領、依法設定、規範管理的新格局。三是推進戶外招牌規範管理。建立健全戶外招牌設施設定分級、分類行政許可準入制度。編制並頒布歷史風貌區、優秀歷史建築及文物保護單位戶外招牌設定導則,以及重點區域、重要道路等戶外招牌設定指引方案,提升戶外招牌安全能級與品質水平。全面完成屋頂招牌、牆面大型外挑招牌、存在安全隱患招牌及其他違法違規招牌的整治拆除工作。創建300條以上戶外招牌特色道路(路段),提升戶外招牌設定總體水平。
  (四)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深入貫徹實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加強資源監測預警和管理執法能力建設,促進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1.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法規標準體系。以“一網通辦”為抓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證照分離”和審批制度改革,擴大許可事項由審批制向告知承諾、備案制和最佳化審批服務等方向轉變。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探索“網際網路+監管”模式,建立政務服務企業誠信管理制度,實現全程閉合網辦率100%。按照法定程式推動出台《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展《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上海市公園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一批政府規章的修訂研究工作,推進自然保護地法規和制度研究,推動濕地保護立法,為生態之城建設提供法制保障。加強標準化工作全流程規範化管理,深入開展行業標準化研究及推廣套用,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及定額體系。制定和完善各類公園建設運營管理導則,完善《城市容貌規範》,形成上海城市容貌規範體系,為精細化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2.提升信息化建設能級。進一步開展業務智慧型套用的場景再造、業務再造、管理再造、服務再造。加快業務信息系統整合,建立行業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緊抓數據治理,完善各類系統資料庫,提升數據質量,促進數據套用,建設形成覆蓋全市地域、全行業領域的大數據樞紐,促進智慧型化場景套用;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融合行業數據資源,構建市、區、街鎮三級架構,增強快速發現、快速反應、快速處置能力;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逐步完善網路安全體制機制。以智慧化套用縱深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行業數據匯集、系統集成和共享開放水平,構建“智慧綠化市容”體系,助推行業數位化轉型。
  3.完善資源監測預警和管理體系。進一步最佳化上海市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森林資源數據“一張圖”向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轉變;完善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和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監測體系。建設自然保護地“天地空一體化”監測評價網路,開展野生動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提升林業“三防”能力,健全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完善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完善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加強各類資源動態監測數據的評估分析和成果套用。完善三類生態空間占補平衡機制,加強綠林濕地資源減量的監督管理和執法,守護好存量資源。積極推進林長制改革工作,加強森林資源和公益林區劃落界,明確並壓實各級政府和管理部門保護與發展森林資源的責任。
  4.加強林業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完善林業執法能力培訓和監督考核制度,提升執法監管人員專業水平。強化各級林業站資源保護管理職能,形成統一指揮、統一監督、全面高效的林業執法監管體系。推進執法詢問場所、涉案物品保存場所、監控指揮中心建設,不斷加大執法裝備投入力度,提升執法智慧型化監管水平。穩步推進野生動物棲息地、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監控網路建設。推進“巡護機制、查處機制、督查(辦)機制、考核機制、部門協作機制”“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提升依法處置涉林違法案件水平,建立全區域覆蓋、全過程監督、全鏈條打擊的野生動物保護監管模式。
  六、重大項目
  (一)“千園”建設工程
  通過新建或改造提升新增公園600座以上,使公園數量達到1000座以上。推進建設世博文化公園、前灣公園、上達河公園、南匯嘴生態公園、馬橋人工智慧體育公園等一批大型標誌性公園;建成10座以上特色公園和郊野公園;結合“一江一河”、新城建設等,新建約50座社區公園;依託現有生態資源,促進林地、田地、水系、濕地等生態空間組合,改建50座左右開放休閒林地公園。聚焦中心城區公園布局盲點問題,改建或新建300座左右口袋公園;結合美麗鄉村建設200座左右鄉村小微公園,基本實現出門5-10分鐘有綠,騎車15分鐘有景,車行30分鐘有大型公園。
  (二)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工程
  “一大環”,完成改造提升49處以上公園,貫通全線步道、騎行道等綠道空間,建成綠道100公里以上,完善30-40個綠道驛站建設,實施“四化”提升面積500公頃以上,完成外環綠帶剩餘可實施部分建設;建成森蘭、碧雲、三林、桃浦楔形綠地,推進北蔡、吳淞、大場、吳淞江、吳中路等楔形綠地建設,啟動三岔港楔形綠地規劃建設研究。以吳淞江生態間隔帶為試點啟動專項規劃編制。“五小環”,規劃建設五個環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實施一批100公頃以上的“綠心”公園。
  (三)環廊森林片區建設工程
  聚焦環城生態公園帶體系和重點生態走廊,集中連片推進外環綠帶和吳淞江等6條生態間隔帶、環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黃浦江-大治河等市級生態走廊林地建設,有序構建市域生態空間網路,提升生態服務功能。
  (四)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推動崇明北湖自然保護地保護修復、崇明東灘保護區白頭鶴棲息地最佳化、南匯東灘、九段沙區域的外來物種入侵整治工程方案研究,恢復濕地原生植被;協同推動藍色珠鏈建設,提高濕地生態功能。推進崇明北湖(東)林水複合生態修復、臨港新片區南匯嘴生態園建設。
  (五)綠化林業“四化”等提升工程
  結合公園綠地建設及提升和“一街一景”布局,建設100個“四化”市級示範點。調整和補植以鄉土植物為主體的“四化”樹種,建成“四化”示範森林10萬畝,引進、繁育和推廣20種“四化”林木樹種,建成5個“四化”苗木基地。在重點公益林區域,實施林業有害生物和森林防火等災害預警防控項目。
  (六)市級綠道網路工程
  貫通外環綠道,展現“生態秀帶”。啟動大都市圈綠道建設,郊區依託繞城森林、生態廊道等初步建成“一區一環”綠道網路,主城區持續推進以川楊河、淀浦河、薀藻浜、張家浜等骨幹河道為骨架的濱水廊道及兩岸綠道建設。
  (七)垃圾分類轉運設施建設工程
  在靜安、普陀、浦東、松江、嘉定等區繼續新建/改建16座生活垃圾中轉設施,新增轉運能力7200噸/日。推進黃浦江軍工路、泖港等環衛保潔碼頭建設。在浦東、楊浦、閔行、寶山、嘉定、長寧等區設定建築垃圾轉運碼頭,增加轉運能力8萬噸/日。在寶山、徐匯建設2座可回收物集散場,新增集散能力3600噸/日。
  (八)老港生態環保基地建設工程
  推進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項目二期(1500噸/日)、可回收物再利用項目(500噸/日)、二次固廢深度利用項目(3000噸/日、分期實施)、生態修復及固廢環保科創中心等項目建設,實施沼渣資源化利用中試項目。基本建成環保科創、再生資源利用、固廢集中處置和發展預留4個主要功能布局,將老港基地打造為國內領先的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基地。
  (九)“美麗街區”建設工程
  新建300個以上“美麗街區”,打造50個示範“美麗街區”,探索“美麗街鎮”建設。突出抓好“一江一河”兩岸、“申字型”高架、歷史風貌保護區域、重大活動區域、城市副中心、市民集中居住區域、入滬主要通道、城市主要道路和景觀區域、五個新城等重點,進一步鞏固提升環境實效,更好帶動市容環境品質提升。
  (十)景觀照明建設工程
  持續提升黃浦江兩岸(從吳淞口到徐浦大橋段)景觀照明品質,完成蘇州河兩岸(外環至外灘)、延安高架道路-世紀大道沿線(外環線至浦東世紀公園)、南北高架兩側(中環線內)景觀照明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南京東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等5條道路,徐家匯、五角場、虹橋商務區、上海火車站等20個地區的核心區域、重點區域的景觀照明建設和提升任務。建成五個新城、新市鎮夜景照明特色區域。建成濟陽路立交、逸仙高架、滬渝高速(上海段)、龍航路等沿線景觀照明。
  七、保障措施
  (一)落實規劃用地空間
  按照生態空間規劃和環衛設施專項規劃要求,落實綠化造林和環衛用地空間。重點研究明確涉農空間實施林地建設實施細則,編製造林專項規劃、濕地保護專項規劃和環衛設施規劃,深化生態空間管控要求和建設標準,為規劃確定的生態和設施建設提供空間保障。
  (二)強化政策措施支撐
  逐步建立與行業公共服務定位相匹配的財政投入機制。完善林業發展政策,深化綠地配套政策。建立並完善濕地分級分類管理,推進濕地征占用和確權登記制度落實。研究建立垃圾分類減量激勵機制,落實垃圾轉運和處理設施建設資金補貼政策,研究明確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標準,制定濕垃圾再生有機介質用於綠林地土壤改良專項補貼政策。健全完善“美麗街區”、市容景觀建設管理投入機制。
  (三)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重點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工程,推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引進。推動行業評價專家庫建設,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繼續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工作項目,完善職業技能工種開發、實訓基地建設和等級晉升制度。摸清基層隊伍現狀,夯實基層隊伍力量,建立適應行業發展的基層隊伍管理機制。
  (四)促進行業科技發展
  強化城市生態空間“四化”、生物多樣性恢復與提升、垃圾分類、處置與循環利用、超大城市市容景觀精細化管控、行業大數據分析利用等重大科技項目攻關,促進基礎性科研成果的積累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套用。推廣使用環衛新能源車,不斷提升綠化林業機械化作業水平。
  (五)完善規劃監測評估制度
  加強年度計畫與發展規劃的銜接,明確指標、任務、項目清單和年度實施要求。分解落實規劃任務,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評估、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完善規劃主要指標的統計、監測、評估、考核制度,強化對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的評價考核。
  (六)加強社會動員和宣傳
  規範和促進各類志願者隊伍健康發展,為垃圾分類和生態空間建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適應融合傳播新形勢,發揮“綠色上海”新媒體矩陣傳播優勢,推動行業宣傳線上線下同步發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同頻共振、市區兩級同向發力。建立完善行業影視影像資源收集和共享機制,講好行業發展的精彩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