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是魏麗莉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1年3月。

該書套用歷史歸納法提煉出甘肅城鄉關係演化的脈絡,用抽象演繹法尋找出實現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途徑和措施,同時採取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等定量方法對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發展態勢及城鄉關係的空間差異進行了分析,試圖揭示城鄉互動發展的空間變化和分布特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 作者:魏麗莉
  • 首版時間:2011年3月
  • 字數:150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梳理和審視了中國城鄉關係的演化路徑和發展脈絡,對二元結構的區域差異及其與城鄉協調發展水平的關係作出分析和判斷。在立足甘肅城鄉關係特殊性的前提下,分別從時序和空間兩個維度對甘肅城鄉關係作出了測算和評價,藉此挖掘出影響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內在機理與驅動因素,為構建甘肅省城鄉協調發展機制及其運行模式提供依據和目標,為最終實現甘肅城鄉協調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中國城鄉關係演化及其區域分異
第二章 雙重滯後型的甘肅城鄉關係
一、計畫經濟體制下的中國城鄉關係
二、市場化進程中的中國城鄉關係演化
三、中國城鄉關係的實質及其區域分異
一、甘肅城鄉關係演變軌跡
二、雙重滯後型甘肅城鄉關係的主要特徵
三、甘肅城鄉差距的收斂性分析
第三章 甘肅城鄉關係協調度定量評價
第四章 甘肅城鄉非協調發展的形成機理
一、甘肅城鄉關係協調度評價指標體系
二、甘肅市域城鄉關係協調度計量及評價
三、甘肅縣域城鄉空間組織度測量與比較
一、甘肅城鄉非協調發展的外部約束
二、甘肅城鄉非協調發展的內在機理
第五章 甘肅城鄉協調發展機制構建與模式創新
第六章 實現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路徑與措施
一、城鄉協調發展的國際實踐
二、中國城鄉協調發展模式與案例評價
三、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機制構建
四、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模式選擇
一、實現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路徑
二、實現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措施

創作背景

2007年召開的甘肅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了甘肅省城鄉發展差距是在經濟社會欠發達的基礎上形成的,“統籌的難點在於農村發展落後,城市發展水平也不高,要害是支撐城鄉發展的產業優勢還不強,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力弱”。因此,“要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城市的生產要素聚集能力和對農村的輻射帶動力,不斷密切城鄉發展的內在聯繫,促進城鄉經濟的良性互動和加快發展”。基於此,《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甘肅城鄉關係的演化歷程和數據分析表明甘肅省城鄉差距逐年拉大,且城市與農村間的經濟成長在長期內不存在收斂的趨勢。從空間層面考察,甘肅省城鄉協調度與空間組織度都呈現出不平衡的區域差異與發展態勢,區域分化特徵明顯,中心城市的擴散效應還未能充分體現。經濟差距與空間差異的雙重疊加導致甘肅城鄉差距的非經濟領域擴散和全方位滲透(社會、文化、人文等),進而加劇了甘肅城鄉發展的非協調性。
與全國、西部乃至西北相比,甘肅城鄉非協調發展在經濟帶動力、生態支撐力、基本公共服務、空間條件、社會約束等方面都處於劣勢地位,整個區域競爭力較為落後,城鄉協調發展的核心元素不夠強勁。這些內在約束與外在的三大制度劣勢(存量制度依賴過度化、市場制度創新滯後化、區域制度推進邊緣化)共同導致了雙重滯後型城鄉關係下的甘肅城鄉的非協調發展。
甘肅各市(州)城鄉協調度差異較大,應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和區域差異實現階段性的、有差異的城鄉協調發展模式。以可持續的城鄉協調互動發展模式為核心,甘肅城鄉協調發展的模式創新要從省、市(州)兩個層面展開,全省層面以及各市(州)層面的具體模式有所不同。在以政府巨觀調控為主導、以增強經濟實力為支撐的條件下,以制度創新為根本、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平台、以產業協調為支柱、以空間分類為指導,實行中心率先、試點突破、塊狀推進的多元網路化城鄉協調發展模式。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2年,該書獲甘肅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甘肅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2011年3月
蘭州大學出版社
978-7-311-03652-2

作者簡介

魏麗莉,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區域金融、循證經濟學、經濟思想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