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套用(第2版)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套用(第2版)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套用(第2版)》按照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學過程設計與評價三個部分展開,內容共十章:教育技術概述、學與教的理論、視聽與傳播理論;視聽媒體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Internet教育資源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環境;教學設計、教學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套用(第2版)
  • 作者:張劍平
  • ISBN:9787040193510 [十位:7040193515]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06月
  • 裝幀:平
簡介,圖書目錄,文章節選,

簡介

頁數:275
約重:0.424Kg
定價:¥25.00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教育技術基本理論
第1章 教育技術概述
學習目標
1.1 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
1.1.1 教育技術的定義
1.1.2 教育技術的研究內容
1.2 教育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2.1 國外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
1.2.2 AECT定義的發展
1.2.3 我國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
1.2.4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3 教育技術與教師專業素質
1.3.1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1.3.2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2章 學與教的理論
學習目標
2.1 行為主義理論
2.1.1 行為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2.1.2 行為主義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
2.2 認知主義理論
2.2.1 苛勒的頓悟說
2.2.2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2.2.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論
2.2.4 認知主義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
2.3建構主義理論
2.3.1 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2.3.2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
2.3.3 建構主義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3章 視聽與傳播理論
學習目標
3.1 視聽教育理論
3.1.1 視感知規律
3.1.2 聽感知規律
3.1.3 經驗之塔理論
3.2 傳播理論
3.2.1 傳播的概念和類型
3.2.2 傳播模式
3.2.3 教育傳播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篇 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
第4章 視聽媒體輔助教學
學習目標
4.1 教育傳播媒體
4.1.1 基本概念
4.1.2 功能與特性
4.2 視聽教學媒體
4.2.1 視覺媒體
4.2.2 聽覺媒體
4.2.3 視聽媒體
4.3 視聽教學媒體的套用
4.3.1 套用方式
4.3.2 教材製作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5章 計算機輔助教學
學習目標
5.1 概述
5.1.1 計算機的教育套用
5.1.2 多媒體課件
5.2 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5.2.1 分類框架
5.2.2 主要模式
5.3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
5.3.1 課件開發步驟
5.3.2 素材採集與加工
5.3.3 素材集成及其工具
5.4 概念圖及其套用
5.4.1 基本概念
5.4.2 概念圖的製作
5.4.3 概念圖的教學意義
5.5 新技術的教育套用
5.5.1 虛擬現實技術
5.5.2 人工智慧技術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6章 Internet教育資源利用
學習目標
6.1 Internet教育資源
6.1.1 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
6.1.2 網路教育資源的分類
6.2 網路信息檢索
6.2.1 信息檢索工具
6.2.2 信息檢索策略
6.3 網上交流與檔案下載
6.3.1 網上交流
6.3.2 檔案下載
6.4 基於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
6.4.1 概念與特點
6.4.2 實施過程
6.4.3 WebQuest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7章 現代遠程教育
學習目標
7.1 遠程教育概述
7.1.1 遠程教育的概念與特徵
7.1.2 遠程教育的發展與類型
7.2 網路課程與學習環境
7.2.1 網路課程及其特點
7.2.2 網路教學的實施
7.2.3 虛擬學習環境
7.3 現代遠程教育與中國小教育
7.3.1 現代遠程教育與教師
7.3.2 現代遠程教育與學生
7.3.3 現代遠程教育與家校聯繫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8章 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環境
學習目標
8.1 校園網路
8.1.1 校園網路的結構
8.1.2 校園網路的功能
8.1.3 國小校園網路實例
8.1.4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8.2 多媒體教室
8.2.1 功能與設計
8.2.2 系統構成
8.3 網路機房
8.3.1 基本構成與布局
8.3.2 數字語音教室
8.3.3 人機工程原理的套用
8.4 微格教室
8.4.1 微格教學系統
8.4.2 微格教學的實施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三篇 教學過程設計與評價
第9章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9.1 教學設計概述
9.1.1 概念與特徵
9.1.2 教學設計的產生與發展
9.1.3 教學設計的過程模式
9.2 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
9.2.1 前期分析
9.2.2 教學目標的闡明
9.2.3 教學策略的制定
9.2.4 方案編寫與成果評價
9.3 教學設計方案實例
9.3.1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9.3.2 “溶液的酸鹼度和pH”教學設計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第10章 教學評價
學習目標
10.1 教學評價概述
10.1.1 基本概念
10.1.2 教學評價的類型
10.1.3 教學評價的發展
10.2 教學評價技術
10.2.1 課堂觀察
10.2.2 調查
10.2.3 測驗
10.2.4 檔案袋評價
10.3 教學評價實踐
10.3.1 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
10.3.2 面向學習資源的評價
10.4 教育技術在評價中的套用
10.4.1 工藝學記錄
10.4.2 學習反應信息分析
10.4.3 電子檔案袋
10.4.4 數據處理軟體
10.4.5 評價研究工具
小結
習題
綜合實踐活動
本書圖表索引
參考文獻

文章節選

第一篇 教育技術基本理論
第1章 教育技術概論
1.2 教育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2.1 國外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
由於教育和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教育技術在不同的國家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以美國為代表的已開發國家的教育技術,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1.視覺教育階段(20世紀初~30年代)
19世紀末,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科技成果引進教育領域,對教育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照相、幻燈、無聲電影等新媒體相繼套用於教學,向學生提供了生動的視覺形象,使教學獲得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190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家公司出版了《視覺教育》一書,介紹照片拍攝、製作和使用幻燈片,這是最早使用“視覺教育”術語。
隨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對新媒體套用的研究。1913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布:“不久將在學校中廢棄書本……有可能利用電影來教授人類知識的每一個分支。在未來的l0年裡,我們的學校將會得到徹底的改造”。10年過去了,愛迪生預期的變化沒有出現。然而,視覺教育活動卻有了長足的發展。1923年,美國教育協會建立了視覺教學分會(Department of Visual Instruction),視覺教育工作者開始發展他們自己的學說,並把夸美紐斯的《直觀教學論》作為視覺教育的理論基礎,l928年出版了第一本關於視覺教育的教科書《學校中的視覺教育》,並斷言“視覺經驗對學習的影響比其他各種經驗都強得多”。
1924年,在美國心理學會的會議上,S.L.普萊西宣布他設計出了第一台可以教學、測驗和記分的教學機器。它不僅能呈現視覺材料,還能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反饋信息,這是教學機器與音像媒體的重要區別。該教學機器用於個別化教學活動,於是產生了早期的個別化教學。
2.視聽教育階段(20世紀30~50年代)
20世紀30年代後期,無線電廣播、有聲電影、錄音機先後在教學中獲得套用,人們開始在文章中使用視聽教育的術語。l947年美國教育協會視覺教學分會正式改名為視聽教育分會。
1931年7月,美國辛克斯公司在華盛頓做了一個電影教學的實驗:在兒童看電影的前後,分別用5種測驗表格考查他們的學習成績,看電影后比看電影前成績平均增加88分,學生增加知識量35%。美國哈佛大學在麻薩諸塞州3個城市中學所進行的實驗也證明,用電影教學的學生比不用電影教學的學生成績提高20.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生產工業培訓電影457部,為軍隊購買了5.5萬部電影放映機,花費在影片上的投資達10億美元,將教學電影用於作戰人員和軍工技術人員的培訓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也提高了人們對戰後學校教學使用視聽媒體的興趣和熱情。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