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獻血指標
- 外文名:Blood index
- 解釋:給轄區各單位下達計畫獻血指標
- 拼音:xianxuezhibiao
由來
現實案例
“如果老百姓真獻了血,回頭說這不舒服那不舒服,找到村委會也是麻煩,原先就有過這事。”一名村委會人員稱,所在村原本有兩個報名者,想到花點錢僱人獻血省了不少麻煩,乾脆報名者也沒有安排獻血。
“首都之窗”網站連結的房山信息網上,署名佛子莊鄉政府的一份《關於2010年度公民無償獻血工作的安排意見》中,規定“2010年我鄉(佛子莊鄉)無償獻血任務指標130人,各村指標數按2010年6月30日派出所戶籍總人口數的0.8%下達獻血指標(各村、各單位任務指標附後),各村、各單位必須保證完成任務,當日完不成任務的限期隨異地獻血,確保2010年任務按質按量完成。”並附有獻血指標分配表。 該《意見》同時規定:對完成獻血任務的村由鄉政府給予適當獎勵;對未完成下達獻血指標的村,少獻血1人,罰款500元。獻血指標完成情況作為年終對幹部的考核內容及五好黨支部的評選條件。
此外,該網站還有其他鄉政府公布“獻血指標”或“血液需求人數”。
指標變遷
1998年《獻血法》實施後,我國由義務獻血制度改為無償獻血。
但為保證血液正常供應,北京市於1998年7月通過《北京市動員組織公民獻血條例》,在規定本市提倡自願獻血的同時,仍然實行計畫獻血制度。
2000年實施的《北京市公民獻血用血管理辦法》中,規定每年各“責任單位”均要與市和區縣政府簽訂“獻血目標管理責任書”,如未完成獻血任務,責任單位將被責令“限期改正”,到期如果仍未完成獻血指標,責任單位須依據《北京市血液調劑費用籌集辦法》,交納獻血補償金。
2006年3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廢止了《北京市動員組織公民獻血條例》,計畫獻血指標制度在北京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當時,血液管理部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稱,“行政獻血”強制性色彩明顯,導致一些無法完成指標的單位靠支付補貼方式來鼓勵獻血,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花錢僱人獻血的情況,“血頭”也應運而生。這些做法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採到的血源質量得不到保障。
2009年11月1日,《北京市獻血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北京市公民獻血用血管理辦法》同時廢止,意味著責任單位的行政獻血指標制度同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