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尾目

無尾目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兩類動物:蛙和蟾蜍。這兩類動物沒有太嚴格的區別,有的一科中同時包括兩種。一般來說,蟾蜍多在陸地生活,因此皮膚多粗糙;蛙體形較苗條,多善於游泳。兩種體形相似,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

無尾目是生物從水中走上陸地的第一步,比其他兩棲綱生物要先進,雖然多數已經可以離開水生活,但繁殖仍然離不開水,卵需要在水中經過變態才能成長。因此不如爬行綱動物先進,爬行綱動物已經可以完全離開水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無尾目
  • 拉丁學名:Anura
  • 別稱:蛤蟆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31科
  • :303屬
  • :約3500種
  • 包含:蛙、蟾蜍
外貌特徵,內在結構,棲息環境,分布範圍,防衛機制,價值作用,動物文化,下屬分類,

外貌特徵

無尾目的成員體型大體相似,而與其它動物均相差甚遠,僅從外形上就不會與其它動物混淆。無尾目幼體和成體則區別甚大,幼體即蝌蚪有尾無足,成體無尾而具四肢,後肢長於前肢,不少種類善於跳躍。一般來說,皮膚比較光滑、身體比較苗條而善於跳躍的稱為 蛙,而皮膚比較粗糙、身體比較臃腫而不善跳躍的稱為蟾蜍,實際上有些科同時具有這兩類成員,在描述無尾目的成員時,多數可以統稱為蛙。
成體體形寬而短,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軀幹寬短;四肢發達,前肢短,後肢長,跗部自成1節,趾間一般有蹼;成體無鰓,無尾。皮膚一般光滑濕潤,有的皮膚上有疣粒或瘰粒,其上有角質刺或無,或頭頂皮膚骨質化;全無小鱗。皮膚與皮下肌肉之間有一些大淋巴囊。口大,舌後端多游離,可翻出攝食。下眼瞼連有透明的瞬膜。眼大,位於頭側,突出時可擴大視野。下頜無齒,上頜一般有細齒。中耳多完備,鼓膜顯著或隱於皮下或無。大多數種類有明顯的第二性徵,如雄性有聲囊,前肢粗壯,有婚墊或婚刺以及其他部位有角質刺,有較明顯的大腺體等。
產婆蟾產婆蟾
額骨與頂骨癒合為額頂骨,有方軛骨,副蝶骨呈⊥形。椎體有雙凹型(amphicoelous)、後凹型(opisthocoelous)、變凹型(anomocoelous)、前凹型(procoelous)或參差型(diplasiocoelous)。椎骨一般為10枚,薦椎後有1細長的尾桿骨(urostyle)。腰帶呈“U”字形,骼骨長,平直向前與薦椎橫突相關聯。脊柱短,脊椎骨數少,彎曲度和靈活性不強;脊柱與後肢的關聯由骼骨和後肢以及尾桿骨部位的肌肉、肌腱相牽連而加強,能作有力的跳躍或游泳動作。前肢較短,主要可減輕落地時的衝擊力。有的種類前3對軀椎上有短肋(如Bombina),這是原始性狀,見於低等類群。肩帶左、右側上喙骨相接,即為固胸型(firmistemy);或相互重疊,即為弧胸型(arcifery)或為弧固胸型(arcifero-firmisterny)。橈骨與尺骨、脛骨腓骨分別癒合為橈尺骨和脛腓骨;近端2跗骨長,自成1節,這增強了跳躍和游泳能力。無尾目的體形體現了與運動方式相適應的結構。
無尾目無尾目
無尾目沒有交接器,行體外受精。卵生,僅個別種卵胎生或胎生。幼體——蝌蚪的體形、食性等與成體迥然不同。蝌蚪口部有角質小齒及角質頜,有鰓和尾,早期為外鰓,外鰓萎縮後代之以內鰓;有1個或2個出水孔(spiracle),出水孔或位於腹面中部或兩側或位體左側,其孔通向體外。依據唇齒的有或無和出水孔的特徵一般分為4個類型,即有唇齒腹孔型(lemmanura)、有唇齒左孔型(acosmanura)、無唇齒腹孔型(scoptanura)、無唇齒雙孔型(xenoanura)。除上述4個類型外,有的類群(如尖舌浮蛙Occidozyga lima)無唇齒和唇乳突,而出水孔位於體左側,可稱為無唇齒左孔型。蝌蚪先長出後肢芽,前肢於早期就開始在鰓蓋腔內或附近部位發育,變態盛期時才伸出體外。在變態期內尾和鰓萎縮以至消失,呼吸和消化器官的改組尤為突出。

內在結構

心臟:有二個心房和一個心室,外有圍心膜
綠雨濱蛙綠雨濱蛙
脾臟:紅色呈豆形,能製造白血球
肺臟:呈紅色,左右各一葉
皮膚:裸露,內含豐富的粘液腺,可以幫助氣體交換,有些種類在不同部位集中形成毒腺、腺褶、疣粒
腎臟:扁平暗紅色
腎上線:淺黃色線狀
輸尿管:於腎臟下方,與膀胱相通
膀胱:呈元寶形,透明無色
脂肪體:黃色脂狀

棲息環境

根據成體生活習性,無尾目動物可分為水棲、半水棲、陸棲、樹棲、穴居等不同的類群。

分布範圍

除南極洲外,廣泛分布於各大洲;在溫差小、濕度大的中美、南美、非洲熱帶和亞熱帶種類最多,個別種達北極圈南緣。除西藏高原西北部(海拔4000m以上)和沙漠地區未見有分布外,幾乎遍布中國各地。

防衛機制

無尾目中不少物種都有良好的偽裝能力,其與附近環境十分接近的膚色令一動不動的它們易於隱藏於環境之中。遇到危險時,其驚人的彈跳力令它們迅速跳到水中,以避開獵食者的追捕。
處於防衛站立姿態的大蟾蜍處於防衛站立姿態的大蟾蜍
很多青蛙的表面都有輕度毒性的蟾毒素,使它們並不受獵食者的歡迎。而大部分蟾蜍則有較大的製毒腺體,稱作腮腺,主要位於當中的兩側眼後的位置,或身體的其他部分。這些腺體能分泌不同的毒素或黏液,使它們的皮膚變得滑溜而且並不可口。如果能產生即時的不快感覺,捕獵者多會終止它們的捕獵行動而令它們得以逃脫;如果效果需時甚久才有效果,也可減少捕獵者於下一次再度捕獵的機會。而帶有劇毒的青蛙則多會披上鮮艷的顏色,以標示它們並不適合作為食物,這種適應的的策略稱作警戒作用。它們身上的顏色多為鮮艷的紅色、橙色或黃色配以黑色。一些物種的警告色長在腹部上,如鈴蟾屬的物種。因此它們在遇到攻擊時反而會將腹部朝上,並分泌毒液以趕退敵人。並有一些物種本身沒有毒性,如紅背異箭毒蛙,就會模擬在其地域中有毒的物種的膚色以嚇退獵食者。
一些蛙類物種,例如箭毒蛙等的毒性特彆強。南美洲的土著很久以前已懂得抽取這些箭毒蛙身上的毒液去製造飛鏢以作打獵之用,雖然只有少數物種適合此目的。此外,一些物種,紅背異箭毒蛙、卵齒蟾屬的一個物種及細趾蟾屬的一個物種雖然本身沒有製造毒液,但它們會透過模擬當區有毒的近親的膚色而達致保護自己的目的。一些物種雖透過進食如螞蟻或節肢類動物等以吸收它們的毒素,但亦有一些物種,如澳洲的科羅澳擬蟾則能夠自己合成這些有毒的生物鹼這些化合物,包括蛙毒素及蟾毒素等,能令受體不適、產生幻覺、癲癇性痙攣、神經中毒及血管收縮。不少以蛙類為食的捕獵者已能適應高濃度的毒素,但其他物種,如人類則完全沒有抵抗力。一些蛙類則依靠虛張聲勢及小詭計去保護自己。像大蟾蜍獨有的站立姿態就是嘗試去嚇怕敵人。它們會吸入空氣使身體脹大,並提高后半身及令頭部向下以製造一種雄偉的形態。美國牛蛙受到威脅時會將頭部向前傾但合上眼睛。此姿態目的是要將帶毒的腮腺放置在最清晰的位置上,與此同時其他在背部上的腺體則開始滲出有毒的分泌物,並將身體最脆弱的部分加以覆蓋。其他策略包括發出刺耳的聲音,並利用突如其來的巨響嚇走捕獵者。灰樹蛙能夠發出如爆破般的聲響,這聲響有時就能夠嚇退其天敵北短尾鼩鼱。蟾蜍類一般不甚受歡迎,但偶爾也會受到飢餓的蛇類如東部帶蛇的垂涎。年幼的美國蟾蜍如遇到對其感興趣的蛇時,就會蹲下身體並且一動不動。這種不動聲息的自保方法往往令蛇失去了它們的蹤影而成功自保。但如它們被蛇的頭部感應到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放棄蹲下的姿態而迅速跳走。
草莓箭毒蛙的警戒態表明它的皮膚上有毒素草莓箭毒蛙的警戒態表明它的皮膚上有毒素

價值作用

無尾目以昆蟲和各類小動物為食,是農田、森林、灌叢和草地害蟲的主要天敵。不少種類可作食用和藥用;也是教學和科研的實驗動物。
爪蟾爪蟾

動物文化

無尾目動物自古以來就在人類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許多傳說和它們有關:
  • 中國古代認為月亮是三條腿的白玉蟾蜍,因為月亮表面和蟾蜍皮膚一樣凹凸不平;
  • 中國神話認為三條腿的金蟾是財神的坐騎,象徵著財富;
  •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是中國的俗語;
  • 坐井觀天”是中國的成語,主角是青蛙;
  • 井底之蛙”是中國的成語,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 青蛙王子是西方的童話故事
  • 拉·封丹寓言說青蛙想和比賽誰大,最終將自己吹爆了;
  • 寓言說青蛙想上天,咬著一根棍讓大雁帶上天,一高興張嘴叫,卻掉了下來。
  • 在華人世界的網路語言中,青蛙一詞常形容沒有吸引力及相貌醜陋的男子。

下屬分類

無尾目可分為原始的始蛙亞目和和進步的新蛙亞目,或進一步將始蛙亞目劃分為始蛙亞目、負子蟾亞目和鋤足蟾亞目。對於科的劃分也有很多不同意見。是現代兩棲綱中較為特化、種類最多的一個目,現有31科左右,303屬,3500多種。中國已知7科(含8個亞科),分隸45屬(含9亞屬),305種(含16亞種)左右。
始蛙亞目的成員的有未與脊椎癒合的肋骨出現,被認為是比較原始的特徵,代表無尾目中比較原始的類型,其中滑蹠蟾類被認為是最原始無尾目,而鋤足蟾類被認為是處於原始類型和進步類型之間的過渡類型。始蛙亞目的種類遠不及新蛙亞目豐富。
新蛙亞目包括了無尾目中96%的種類,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甚至包括一些偏僻的島嶼,只是不出現在紐西蘭,在紐西蘭只有始蛙亞目而沒有新蛙亞目。新蛙亞目的成員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和南半球,其中以拉丁美洲種類最為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