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雨蛙科的1屬,種類約250種。雨蛙肩帶弧胸型,椎體為前凹型。適於樹棲,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盤,末兩骨節間有1...
中國雨蛙,為雨蛙科、雨蛙屬的兩棲動物,體長25-33毫米。俗名綠猴、雨怪、小姑魯門、雨鬼。分布於中國的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雨蛙,中藥名。為雨蛙科動物無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 Boettger或東北雨蛙Hyla japonica Güenther的全體。無斑雨蛙分布於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
大雨蛙(學名:Litoria splendidais),首度發現於1977年,此物種體型也大,大雨蛙的體型跟白氏樹蛙差不多大,只分布在澳大利亞。雖然很大,但體型比巨雨濱蛙小一些。...
澳大利亞綠色雨蛙(學名:Litoria caerulea )英文名稱 “綠樹蛙”(Green Tree Frog),外形及生活習性與雨蛙相似,而親緣關係甚遠。末端兩指、趾之間有間介軟骨,指、...
華西雨蛙(Hyla annectans Jerdon)雨蛙亞科的一種。體形小,雄蛙體長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寬圓而高,吻棱明顯。頰部垂直;鼓膜圓。舌較圓厚,後端微有...
開普敦雨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新蛙亞目...... 種: 開普敦雨蛙 B.gibbosus[1] 中文名:開普敦雨蛙(拼音:kāi pǔ dūn yǔ wā)英文名:Giant rain frog學名...
雨蛙屬(樹蟾屬)(學名:Hyla)是一個在新、舊世界均普及廣泛的無尾目雨蛙科(樹蟾科)中的一個屬。其主要分布地區是南北美洲,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則沒有這個屬的...
毒雨蛙,拉丁學名Phrynohyas venulosa 。毒雨蛙形態特徵 編輯 雄性體長最大為100mm,雌性則達110mm。如遇外界刺激,背部體腺便會分泌出乳白色物質,會對人類的眼...
納馬雨蛙(鈍頭蛙)是姬蛙科(狹口蛙)的一種,發現於南非和納米比亞,主要自然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乾旱灌木叢和沙灘,它們的物種延續正受到棲息地消失的威脅。納馬...
萊伯氏紋肢雨蛙(學名:Ecnomiohyla rabborum):是體型較大的青蛙,雄性體長6.2-9.7厘米,雌性體長6.1-10厘米。四肢有大幅的織帶條紋,在末端形成大圓盤,前臂和腳...
松林雨蛙(學名:Hyla femoralis)是小型蛙類,在外觀上類似松鼠樹蛙,它在休息時可看到大腿後方的一排小橙,黃,甚至白色的斑點。這種蛙的腳趾只有輕微的蹼,一般在臨時...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動物,兩棲綱,雨蛙科,無尾目的1科,肩帶弧胸型,椎體為前凹型。適於樹棲,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盤,末兩骨節間有1間介軟骨,是趨同演化...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雨蛙科的1屬,種類約250種。雨蛙肩帶弧胸型,椎體為前凹型。適於樹棲,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盤,末兩骨節間有1...
麗春雨蛙(學名:Pseudacris ornata):原俗名由拉丁文ornatus(飾)、屬名來自希臘pseudes(假)和akris(蝗蟲)組成。成體短闊,無尾。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前肢...
紅眼雨蛙是2010年1月科學家宣布發現的一個新的雨蛙品種,蜷伏在厄瓜多叢林的葉子上。...
豹紋雨蛙多棲息于山區森林,以地面活動為主。亦能攀爬至矮樹上。...... 豹紋雨蛙 - 地理分布 豹紋雨蛙多分布在波多黎哥。豹紋雨蛙 - 繁殖方式 豹紋雨蛙多為卵生...
硬漢(英文名稱:Toughie):是世界上最後一隻萊伯氏紋肢雨蛙,俗稱巴拿馬樹蛙,在它的家——亞特蘭大植物園中死去,它的離世也是物種滅絕危機的一個象徵。這隻大名鼎鼎的...
華西雨蛙川西亞種,雨蛙科雨蛙屬物種,顳褶粗厚,散有疣粒;吻端綠色,沿鼻孔、上眼瞼外側到體側前段為棕色;體側、股前後方有大的黑色斑3-5枚(以3枚最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