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潁川鐘氏
- 外文名:Yingchuan Zhongs
- 時代:漢晉時期
- 代表人物:鐘繇、鐘會
潁川鐘氏是魏晉時期頗具影響的世家大族。鐘氏以世善刑律著稱,早在西漢時期鐘元就官至尚書令領廷尉,成為全國最高司法審判機構的長官。東漢時期,鐘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朝中多次徵召他做官,他都拒絕了。鐘皓因德行高尚、學識淵博,...
潁川鐘氏墓(原文“穎川鐘氏墓”),是2004年12月10日-12日在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郊月梅竹林村發掘的一座千年古墓“潁川鐘氏墓”,南朝墓。出土文物有瓷器一批,器形有杯、蓋罐、單耳罐、雙耳罐、敞口壺、紡綸及鐵剪、鐵釘等,...
生靖字道寂,潁川太守。生源字循本,後魏永安太守。生挺字法秀,襄城太守、潁川郡公。生蹈字之義,南齊中軍,二子嶼、嶸。嶼字秀望,梁永嘉縣丞。生寵字元輔,為臨海令,避侯景之難徙居南康籍縣。生寶慎,鐘氏宰相一人紹京。...
3 鐘氏源流始於西周 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孫名建,為昭王司樂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採食之地鐘賜姓。到東漢建公十二世孫興甫,已延續到潁川,興公被光武帝召拜為中郎將,敕封為關內侯,謚贈潁川公。潁川公傳到四十五...
鐘宅上世源流於河南許州潁川,宋朝晚期南遷安徽鐘離縣,後發脈江西,再後發脈福建汀州府。相傳明萬曆十年(1500年)左右,鐘姓有勇猛漢子下山至閩海邊的鐘宅,延綿六百餘年,總計五房、二十二代子嗣、約四千多人。鐘宅宮委會是負責...
鐘毓(?-263年),字稚叔,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市)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太傅鐘繇之子、司徒鐘會之兄。出身潁川鐘氏,機靈敏捷,有其父之遺風。十四歲時,起家散騎侍郎。太和初年,遷黃門侍郎,襲封定陵縣侯。正始年間,拜散騎常...
族鐘繇是魏勢力3體力男性武將,所屬擴展包為“門閥士族-潁川·鐘氏”,設計原型為東漢末年人物鐘繇,其武將技能為“承啟”、“誡厲”、“保族”。武將背景 門閥士族系列潁川鐘氏的第一代,鐘流、鐘會之父,魏國太傅。書法大家,與...
锺嶸出身於潁川锺氏,在他的祖先中包括了漢魏之際的書法家锺繇、官拜侍中而顯赫一時的锺毓、率軍滅蜀且精研《易》理的锺會、永嘉南渡後官至侍中的锺雅,以及擅長創作而名列《詩品》之中的锺憲等。悠久深厚的家族文化傳統,為锺嶸...
鐘氏源流與習俗 據1949年修鐘氏族譜“贛縣上中邊白田蓮荷塘三修房譜譜序”曰:鐘氏屬河南潁川堂,其祖原仕于海臨(疑為海寧),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時,固避“侯景之亂”而遷至虔州崗下朝天坊即今贛州地。不久其子又遷...
漢晉潁川鐘氏家風及其家族文學特色 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 歷史、革命與當代青年的思想構成 世紀之交的“刺秦”之變——對新時期“終結”處的歷史考察 從左翼電影到人民電影:雙重主體的嬗變 論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建構跨文化詩學 理論...
入川鐘姓 鐘姓一支來源是是宋國末代君王偃的第三子烈奔走許州,因其曾封“鐘邑大夫”,子孫以鐘為姓。鐘烈一脈雖也以潁川堂作為郡號,但是按其族譜記載,鐘烈並不是在潁川開基,而是在河南許昌開基,從地理上分析許昌在潁川以南不遠...
鐘氏以“潁川”為堂號,是秦末漢初鐘接的後代。鐘接是黃帝的第59世孫,秦末楚將鐘離昧的兒子,祖籍河南潁川長葛。長葛鐘氏魏晉時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出過許多名人,被稱為“邑中望族”。南宋初年,鐘姓遷入珠村。北宋初,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