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拉丁化是漢字拼音化的一種具體形式。漢字拉丁化是構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最終廢除漢字。將漢字改造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廣大人民的識字率,同...
中文拉丁化交流過程 編輯 最早的漢字拉丁化的實踐來自於中西方的交流,如果介紹中國的一些地名,人名或其他到西方,必然涉及漢字拉丁化的問題。...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拉丁化新文字(Latinized New Writing,也叫新文字,為區別於其他方言拉丁化新文字,又名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是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重要方案之一。拉丁化新...
既然要“廢滅漢字”,就要找一種文字來替代漢字,1920年代趙元任提出國語羅馬字,1930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還有錢玄同主張的直接借用世界語,其本質都是想用字母...
(漢字拉丁化方案)編輯 鎖定 聲明 CP類詞條因為不符合百科撰寫原則,將會在...盧戇章創製,他用“兩字合即成音”的方法,仿拉丁字母筆形制定字母55個,於189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立即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當前(2015)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了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
1、漢字拼寫,不同於“漢字拉丁化”。漢字拉丁化,是為了取代漢字,而漢字拼寫,是漢字形音義的拼寫描述,更有利於漢字傳承。2、漢字拼寫,不等同於“漢語拼音”,也...
《拉丁漢語字典》是2011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後浪出版諮詢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立柏。本詞典的辭彙量符合西方學生使用的中小型拉丁語詞典。...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
1981年,日本內閣公告了僅僅作為目標而非強制的《常用漢字》,做了緩和性的調整,追加196個新漢字,廢除了限用漢字政策。 [2] 日本最早打算把漢字拉丁字母化,但失敗...
9月26日蘇聯為推動中國廢除漢字改行拉丁化文字,在海參崴舉行“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共代表瞿秋白、吳玉章等人與蘇聯共同草擬“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並...
從1929年開始,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等相繼研究、草擬和出版《中國拉丁化字母方案》來拼寫中國話,這也就是所謂“中國拉丁化新文字”。各地制訂的方言拉丁化...
對於一些還健在的“漢字拉丁化”“去漢字化”的信徒們對此認為,簡化字使得國際電腦字型檔大大增加字數,漢字本已占用國際電腦交換中很大的信息空間,從歷史的長河縱向...
吳語拉丁化方案是指將吳語用拉丁字母來表述的方案。其中較多人提出的是上海話拉丁化方案,其他如蘇州話、無錫話、寧波話、溫州話等都有拉丁化方案的提出。 歷史上...
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
漢語注音符號(Chinese zhuyin),簡稱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是為漢語漢字注音而...嘗試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的使用,並取代注音符號第二式(...
漢字改革包含簡化字問題、漢字拼音化問題、規範漢字使用問題。漢字改革的主要出發點是漢字過於複雜,認讀學習時間長,且無法和計算機信息科技兼容。無論是“漢字落後論...
由於漢字書寫複雜,這種“漢字落後論”的說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
一旦改弦易轍,勢必在文獻的廣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難,在社會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動,且如果進行漢字拉丁化,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文明將受到莫大的傷害。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