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準分子雷射屬於低能量雷射,無
熱效應 ,是方向性強、
波長 純度高、輸出
功率 大的
脈衝雷射 ,光子能量波長範圍為157-353
納米 ,
壽命 為幾十
納秒 ,屬於
紫外光 。最常見的波長有157
nm 、193 nm、248 nm、308 nm、351-353 nm。
術語 準分子是一種
半衰期 非常短暫的分子狀態,由同種原子或者異種原子組合而成。其中一種原子的價電子層必須是全滿的(比如稀有氣體)。如果兩種原子都處於基態,它們是不能形成
化學鍵 的。但如果價電子全滿的那個原子處於激發態,它們之間就能夠暫時形成化學鍵。儘管這種化學鍵的壽命往往非常短,只在納秒的量級。準分子可以通過
自發輻射 或
受激輻射 ,釋放出
光子 回到基態,基態的分子更加不穩定,經過幾個皮秒的時間,衰變成兩個未成鍵的原子。
歷史 準分子雷射由Nikolai Basov, V. A. Danilychev 和 Yu. M. Popov等人於1970在莫斯科物理研究所發明。使用
電子束 激發
氙氣 二聚體 ,產生的準分子雷射波長為172nm。
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能夠產生準分子雷射的氣體有10多種。
常見類型 準分子雷射的波長取決於所用的氣體,一般處於紫外光波段。
表1.常見的準分子及其波長 準分子 波長 納米 相對功率 毫瓦 Ar2 *
126nm
Kr2 *
146nm
F2 *
157nm
Xe2 *
172 & 175nm
ArF
193nm
60
KrF
248nm
100
XeBr
282nm
XeCl
308nm
50
XeF
351nm
45
KrCl
222nm
25
激發態 激發 是在任意
能級 上能量的提升。在物理學中有對於這種
能級 有專門定義:往往與一個原子被激發至激發態有關。
一般來說,處於激發態的系統都是不穩定的,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一個
量子 (例如一個
光子 或是一個
聲子 )在發生
自發輻射 或
受激輻射 後,只在能量被提升的瞬間存在,隨即返回具有較低能量的狀態(一個較低的激發態或基態)。這種能量上的衰減一般被稱為“衰變”(decay),它是“激發”的逆過程。
持續時間較長的激發態被叫做
亞穩態 (metastable)。
同質異能素 (nuclear isomers)與
單線態氧 (singlet oxygen)就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原子的激發態 氫原子的基態對應的是氫原子中唯一的一個
電子 處於可能達到的最低的
原子軌道 (也就是
波函式 呈球形的1s軌道,它具有最小的
量子數 )。當外界向該原子提供能量時(例如,吸收一個具有一定能量的
光子 ),原子中的電子就可以提升到激發態(這時它的
量子數 比可能的最小的量子數至少多1)。如果入射光子能量足夠大,該電子會從對於該原子的
束縛態 中被“打”出來,失去了電子的原子即
離子 化了。
在被激發後,原子會以發射一個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的形式回到能量較低的激發態(或是基態)。處於不同激發態的原子發射的光子具有不同的
電磁波譜 ,這顯示出它們各自獨特的
譜線 (亦稱“
發射線 ”)。這些譜線中,以氫原子為例的
氫原子光譜 (亦稱“氫線”),含有
萊曼系 (Lyman series)、
巴耳末系 (Balmer series)、
帕申系 (Paschen series)、布拉開線系(Brackett series)、
蒲芬德系 (Pfund series)及漢弗萊斯系(Humphreys series)。
處於較高激發態的原子被稱為
里德伯原子 。一個由高度激發的原子組成的系統可以形成壽命較長的凝聚激發態,例如完全由激發態原子組成的凝聚相——里德伯物質(Rydberg matter)。氫氣同樣可以在加熱或通電的條件下進入激發態。
氣體擾動激發 如果一個或多個分子被提升至動能級(kinetic energy levels)使得造成的流速分布(velocity distribution)與平衡(equilibrium)狀態
波爾茲曼分布 (Boltzmann distribution)相分離,則一個氣體分子的集合可以被認為處於激發態中。這種現象,尤其是二維氣體(two-dimensional gas)的某些細節已經被研究——分析到達平衡狀態所需的時間。
套用 1980年IBM公司套用193nm準分子雷射刨光
鑽石 。
1982年IBM將準分子雷射技術套用在
半導體 光刻 工藝中。
1986年AT&T貝爾實驗室研製出第一台準分子雷射分步投影
光刻機 。
準分子雷射於90年代始在醫學上得到運用,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