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芬德系
- 外文名:Pfund-Serie
- 領域:物理學
簡介,玻爾模型,相關條目,
簡介
這些波長依序是:
n | 6 | 7 | 8 | 9 | 10 | |
---|---|---|---|---|---|---|
波長 (nm) | 7476 | 4664 | 3749 | 3304 | 3046 | 2279 |
玻爾模型
玻爾模型是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於1913年提出的關於氫原子結構的模型。玻爾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使用經典力學研究原子內電子的運動,合理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和元素周期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玻爾模型是20世紀初期物理學取得的重要成就,對原子物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世紀初期,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為解釋黑體輻射現象,提出了量子論,揭開了量子物理學的序幕。19世紀末,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將氫原子的譜線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學家里德伯總結出更為普遍的光譜線公式里德伯公式。然而巴耳末公式和式里德伯公式都是經驗公式,人們並不了解它們的物理含義。
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根據1910年進行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在這個模型里,電子像太陽系的行星圍繞太陽轉一樣圍繞著原子核旋轉。但是根據經典電磁理論,這樣的電子會發射出電磁輻射,損失能量,以至瞬間坍縮到原子核里。這與實際情況不符,盧瑟福無法解釋這個矛盾。
1912年,正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作的玻爾將一份被後人稱作《盧瑟福備忘錄》的論文提綱提交給他的導師盧瑟福。在這份提綱中,玻爾在行星模型的基礎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認為原子中的電子處在一系列分立的穩態上。回到丹麥後玻爾急於將這些思想整理成論文,可是進展不大。
1913年2月4日前後的某一天,玻爾的同事漢森拜訪他,提到了1885年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的工作以及巴耳末公式,玻爾頓時受到啟發。後來他回憶到“就在我看到巴耳末公式的那一瞬間,突然一切都清楚了,”“就像是七巧板遊戲中的最後一塊。”這件事被稱為玻爾的“二月轉變”。
1913年7月、9月、11月,經由盧瑟福推薦,《哲學雜誌》接連刊載了玻爾的三篇論文,標誌著玻爾模型正式提出。這三篇論文成為物理學史上的經典,被稱為玻爾模型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