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法履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按照自然資源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並實施的規劃。由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於2022年1月12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 印發機關: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 印發日期:2022年1月12日
  • 實施日期:2022年1月12日
印發信息,規劃全文,內容解讀,

印發信息

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印發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的函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省直各有關部門: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2022年1月12日

規劃全文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目  錄
前  言 1
第一章 規劃基礎與形勢要求 3
第一節 自然地理與生態現狀 3
第二節 生態修復工作成效 6
第三節 主要問題 10
第四節 機遇與挑戰 16
第二章 總體要求與規劃目標 22
第一節 指導思想 22
第二節 基本原則 23
第三節 規劃目標 24
第三章 生態修復布局與分區 26
第一節 構建生態修復總體布局 26
第二節 劃定八大生態修復分區 29
第四章 荊楚特色生態廊道建設 40
第一節 全面推進“三江”主廊道建設 40
第二節 加強骨幹廊道與荊楚古道建設 41
第三節 逐步推進湖庫等重點區域廊道建設 43
第五章 重點任務與重點工程 45
第一節 部署生態修復重點任務 45
第二節 謀劃生態修復重點工程 56
第六章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69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69
第二節 完善制度體系 70
第三節 強化規劃實施 73
第四節 加強宣傳引導 75
附屬檔案 圖冊
前  言
湖北省地處“長江之腰”,是國家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湖北省委省政府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次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系統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長江中游生態保護屏障和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法履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按照自然資源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並實施《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專項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任務的總綱和空間指引,是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依據。
《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湖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結合湖北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以“穩固‘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安全格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北、打造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按照“釐清形勢要求—研判生態現狀—診斷生態問題—明確目標任務—謀劃總體布局—部署重點工程—構建保障機制”的思路,聚焦長江大保護,全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各類生態系統質量,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強化農田生態功能,改善城市生態品質,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支撐我省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科學可持續發展。
規劃範圍包括湖北省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中期目標年為2030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
第一章 規劃基礎與形勢要求
第一節 自然地理與生態現狀
湖北居華中腹地,處長江中游,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是長江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生態屏障,肩負著“一江清水永續東流”“一庫淨水永續北送”的歷史使命,生態地位舉足輕重,在國家“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中擔負著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的重大責任。
(一)大江大湖富集,總體水質持續向好
湖北境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省,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是連線鄂西北與江漢平原的重要紐帶;清江是長江中游重要的一級支流。長江、漢江幹流之外省內河長5千米以上的各級河流4230條、總長6.1萬千米。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現有天然湖泊755個,淡水湖泊數量居全國第3;大中型水庫356座,2020年末蓄水總量477.12億立方米。主要河流總體水質為優,無Ⅴ類和劣Ⅴ類斷面;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乾支流總體水質為優;主要湖庫總體水質保持穩定,其中丹江口水庫、漳河水庫、富水水庫、白蓮河水庫等11個水庫總體水質為優。
(二)林業資源豐富,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升
湖北是林業資源大省,林地面積占比近半,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2%,高於全國森林覆蓋率約19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4.2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儲量達1.78億噸。全省樹木垂直分布層次分明,森林植被呈現出普遍性和多樣化的特點,恩施被譽為“鄂西林海”,神農架是北半球保存最完好的“天然物種基因庫”。2019年全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總價值達7890.25億元,森林生態服務價值總量和人均價值水平較十年前實現翻番,單位面積價值大幅增長。
(三)耕地稟賦優越,整體質量不斷提升
湖北是農業大省、產糧大省,耕地資源總量較大,2019年耕地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5.7%,其中水田占53.40%,旱地占38.73%,主要分布於江漢平原和鄂中北、鄂東低山丘陵區。土壤類型多樣,其中水稻土是面積最大、貢獻最多的耕作土壤,所生產糧食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70%,集中分布在素以“魚米之鄉”著稱的江漢平原。耕地質量整體較高,平均質量等別5.4等,優等地面積占全省耕地評定總面積的40.24%,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和鄂中北丘陵崗地區。耕地產出效益較高,2020年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07%,居全國第11位,連續8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湖北貢獻”。
(四)濕地星羅棋布,保護效果初步呈現
湖北是濕地大省,已形成以長江、漢江為骨架,群帶交錯、湖庫交融、完整多樣的濕地生態系統,在江漢平原一帶最為集中。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以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為主體、多種保護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已建成洪湖濕地、沉湖濕地、大九湖濕地、網湖濕地4處國際重要濕地,石首市麋鹿、穀城縣漢江、荊門市漳河等8處國家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46處,建立濕地保護區(小區)72個、國家濕地公園66個、省級濕地公園38個,維繫著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濕地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2020年全省濕地保護率達52.62%,濕地功能穩步提升。
(五)物種豐富多樣,野生動植物保護率不斷提高
我省生物多樣性具有物種豐富且分布集中、區系起源古老且特有物種多、珍稀瀕危物種及遺傳資源豐富等特點,特別是鄂西山地區域存在大量的古老孑遺和特有種。全省天然分布維管植物292科1571屬6292種,其中天然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2種,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第一冊)的天然分布珍稀瀕危植物63種,占全國總種數的16.24%。農業遺傳資源豐富,共有農作物品種6198個,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有3198種。全省有野生脊椎動物893種,其中屬於國家和湖北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43種;大多數國家重點保護一、二級水生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長江幹流,長江幹流36處魚類主要產卵場半數以上在湖北境內。目前,全省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植物有效保護率達85%。
(六)礦產資源豐富,採礦歷史悠久
湖北擁有3500年的採礦史,是華夏青銅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全省已發現礦產資源150種,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91種,磷、鋰、鹽等56種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全省主要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富鐵、富銅、金等礦產集中分布於鄂東南地區,磷、頁岩氣等礦產主要分布於鄂西、鄂西南地區,石油、岩鹽、芒硝等礦產主要分布於鄂中地區,銀、鈮、鉭等礦產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地區。開採礦種以非金屬礦產為主,次為金屬礦產、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主要為磷、岩鹽、水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飾面用花崗岩等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主要為鐵、銅、金礦;能源礦產主要為石油、天然氣,基本形成鄂東銅鐵冶金建材、鄂中鹽及石油化工、鄂西磷化工等多個資源產業集群。
(七)三江、四屏和江漢湖群生態保護重要性較高
湖北省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生態保護重要性整體呈現“東西高中部低”格局,生態保護“極重要”區和“重要”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0%,主要分布在長江、漢江、清江及鄂西北秦巴山區、鄂西南武陵山區、鄂東北大別山區、鄂東南幕阜山區及江漢平原洪湖、長湖、沉湖、梁子湖等湖泊。其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等)“極重要”區和“重要”區主要分布在神農架、恩施、宜昌、十堰、鹹寧、黃石、黃岡、隨州等地;生態脆弱性(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等)整體以“一般脆弱”為主,僅局部地區凸顯“極脆弱”和“脆弱”,主要分布在恩施、宜昌、十堰、鹹寧等地。
第二節 生態修復工作成效
長江大保護成果不斷提升。2016年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持全方位保護、全流域修復、全社會參與,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八大專項行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持續發力。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完成405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破解“化工圍江”典型經驗得到國務院高度評價;大力實施“留白”“增綠”,修復岸線生態,騰退岸線149.8公里,長江兩岸造林累計完成561.33平方公里,長江岸灘復綠面積累計超過856萬平方米;提前1年完成178座尾礦庫閉庫任務,全面消除歷史遺留無主庫;長江乾支流83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實施全面禁捕。
生態保護成就斐然。全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3.7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0.15%;根據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預案,整合最佳化前共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312個,整合最佳化後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約1.89萬平方公里,全省90%以上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十三五”期間,湖北省累計修復退化濕地面積92.93平方公里,實施退耕還濕127.73平方公里;冬季水鳥種類從73種增加到85種,種群數量增加3.4倍。加強森林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森林火災受害率和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分別控制在1‰和3.4‰以下。建立健全全省長江經濟帶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長效機制,重點物種種類數量穩中有升。
國家生態修複試點工程有序開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2018年12月《湖北省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國家第三批試點。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治理面積492.60平方公里,完成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97.95公里,已取締非法碼頭岸線復綠率100%,國家和省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項目區內消除劣V類水體,三峽特有瀕危動植物退化趨勢得到基本控制。
江河湖庫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提高到91.2%,丹江口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以上標準,12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214條黑臭水體整治全部完成。積極推進河湖水生態修復,完成退垸(田、漁)還湖面積244.97平方公里,大力推進鄂州、黃岡等20處重點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有效增強河湖連通性、水體流動性,增加了水環境容量。積極開展重要河湖生態流量、水量保障工作,建立675個水工程生態流量重點監管名錄,河道減脫水現象明顯好轉,部分生態系統得到恢復。
礦山生態修復紮實推進。“十三五”期間,深入開展全省“三區兩線”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及復綠、長江乾支流兩岸10公里範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武漢和黃石礦山環境治理示範工程等重大工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1207個、治理面積91.20平方公里。共有69家礦山成功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2020年底大中型應建礦山達標率達到80%以上,大冶市、鐵山區、夷陵區、興山縣、武穴市5個縣(市、區)入選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名單。積極探索礦山生態修復市場化運作,武漢市、孝感市、黃石市、黃岡市等地成功吸引社會資本全出資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全面啟動。2018年以來,湖北省積極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工作,2019年發布《關於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意見》(鄂政發〔2019〕25號),是繼浙江之後全國第二個由省政府發文部署的省份。2020年全面啟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安排試點項目46個(其中國家試點20個、省級17個、市級9個),覆蓋村莊310個,總規模310.7萬畝,有力服務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期間,共建成1688.49萬畝高標準農田,開展農田整治1689萬畝,新增耕地69萬畝,為全省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土綠化收效明顯。近年來湖北省全面打響國土綠化總體攻堅戰,實施綠滿荊楚行動、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工程。“十三五”期間,共完成造林(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11138.67平方公里,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建設任務1593.33平方公里。全省森林面積從40年前的0.57億畝增加到2020年的1.16億畝;森林蓄積量從0.99億立方米增加到4.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20.3%提高到42%。2016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64107平方公里天然林和公益林得到有效保護。各地共建成國家森林城市11個、國家森林鄉村369個,省級森林城市36個、森林城鎮214個、綠色示範鄉村5560個。
水土保持成效顯著。湖北是全國水土流失較嚴重的省份之一,經過20餘年治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由6.85萬平方公里減至3.16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82.97%。“十三五”期間,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超過1.1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強度明顯降低,水土保持率提高了1.88個百分點,水土流失狀況明顯得到改善。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大別山區、武陵山區、幕阜山區等一大批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在實施綜合治理後,已發展成為湖北省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旅遊觀光帶。
第三節 主要問題
(一)長江、漢江生態受損,水生生物多樣性降低
水生生物多樣性降低。受長期酷漁濫捕、江湖阻隔、航運發展、水利工程、圍湖造田等多重影響,我省部分水生野生動物種類及數量急劇下降,長江鱘、胭脂魚、“四大家魚”魚苗和產卵規模大幅減少,白鱀豚、白鱘已功能性滅絕,中華鱘瀕臨滅絕,長江流域江豚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2700頭下降到2018年的1000頭左右。鄂西北山區大量中小型水庫影響部分水生動物的洄游產卵,降低了水生生物遺傳多樣性。
漢江中下游水生態環境功能減弱。外調水對漢江中下游水安全影響日益突出,受水文情勢變化影響,漢江中下游水華日趨嚴重,春季硅藻水華頻發;丹江口水庫局部支流及庫灣富營養化趨勢明顯,幹流及庫區水生生物結構演變明顯,水生態健康程度下降;幹流部分斷面不能穩定達標,支流中浰河污染較嚴重,神定河、泗河、竹皮河、通順河等水質提升空間較大。
沿江岸線空間管控仍需加強。沿江岸線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缺乏統籌,存在局部地區岸線利用布局不盡合理、岸線粗放利用與過度開發並存、部分危化品碼頭及排污口布局不符合河段水質保護要求、沿江防護林帶缺株斷檔等問題,對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供水安全及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一定影響。
“兩庫”消落區生態穩定性低。三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水位反覆漲落,大面積植被難以穩定存活;反覆的乾濕交替破壞消落區土壤結構,波浪沖刷加之自身坡度,進一步加重土壤侵蝕,致使消落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降低了庫區生態系統穩定性。
(二)江漢平原湖泊濕地萎縮,水生態受損現象較普遍
湖泊濕地減少,中小河湖被侵占現象仍然存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全省湖泊數量減少三分之一,面積減少近三分之二;1980年以後,大規模圍湖造田得到有效控制,湖泊萎縮趨勢減緩,但城市擴張和房地產開發填湖造地導致城中湖和近郊湖泊面積縮減甚至消失;2012年以後,湖泊數量面積趨於穩定。目前湖泊數量755個,水面面積約2706平方公里,數量僅為上世紀50年代的57%,面積萎縮近70%,其中江漢平原湖泊濕地減少最為明顯。雖已開展還湖工程,但白鷺湖、三湖等湖泊水面仍未完全恢復,中小河湖生態空間被侵占現象仍然存在。
河湖水生態受損現象較普遍。河湖水質達標率逐年向好,但主要湖泊總體水質仍為輕度污染,洪湖、長湖、斧頭湖等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內源污染等導致湖泊水質長期不達標,水生態退化嚴重;湯遜湖、後湖、網湖等湖泊仍為V類水質且無明顯改善;汈汊湖、澴東湖等湖泊萎縮和水體污染導致湖區水生生態系統破壞加劇。目前水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多集中在重點河湖和城區河湖,仍有相當多的中小河湖水生態功能受損,中小河流水質劣於III類河段長度占評價河長的29%,府澴河流域、天門河流域部分斷面不能穩定達標。
外來入侵物種影響湖泊生態。我省外來入侵植物影響嚴重的主要是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加拿大一枝黃花、豚草、紫莖澤蘭等,其中水花生、水葫蘆在全省湖泊濕地中均有分布,嚴重影響本地土著植物生存空間,阻塞河道、水渠。外來入侵動物主要有對土著魚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的牛蛙、巴西龜、鱷龜、食蚊魚、大口黑鱸、奧利羅非魚等,其中牛蛙入侵是近年兩棲類族群下降的原因之一,在江漢平原,牛蛙被棄養或逃逸至野外時有發生。
(三)生態廊道建設薄弱,河湖水系連通不足
人類活動空間與生態空間缺乏隔離緩衝。湖北是交通大省,近年來境內各類公路、鐵路等線性工程不斷增多,部分交通沿線與自然生態空間之間缺少隔離緩衝,生態源地被切割,局部區域野生動植物生境破碎、種群隔離,生存受到威脅。生態保護極重要區記憶體在城鎮村建設用地、採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基本農田、種植園地等衝突地類,人類活動空間與動植物生存空間之間缺少隔離帶。近年來我省受威脅的動植物物種多達510種,大別山五針松僅存5株。
部分河湖生態流量(水位)難以保障,水系連通不足。由於生態流量泄放不足,漢江中下游水資源供需壓力加劇,唐河、仙桃等斷面日均滿足率較低;清江流域水資源梯級開發,下游生態流量保障壓力大;府澴河流域上游來水水量小,河流生態基流難以保障;龍感湖、黃蓋湖等湖泊生態水量保障不足,梁子湖水面萎縮,江湖連通性下降;江漢平原骨幹河湖生態需水難以保障,部分河流溝渠建有大量涵閘泵站,人為造成河湖水系連通不足,資源性、工程性及水質性缺水並存;局部湖泊濕地萎縮,河湖生態連通性遭到破壞。
(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難度加大
石漠化、沙化以中輕度為主,重度和極重度仍存。全省石漠化面積9620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17%,在全國岩溶地區中位列第5,以輕度和中度為主,主要分布在恩施、宜昌、十堰、鹹寧、黃石等地;潛在石漠化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3.4%,在全國岩溶地區中位列第3。全省沙化面積330.80平方公里,以輕度和中度為主,主要分布於漢江中上游區、江漢平原沿江地區和鄂東長江沿岸。近年來石漠化和沙化面積不斷減少,但重度和極重度石漠化仍存,問題不容小覷。
水土流失面積仍較大,局部人為水土流失突出。2020年水土流失面積31639.54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7.02%,主要為水力侵蝕,以輕度侵蝕為主;水土流失面積較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武陵山地、鄂西大巴山南坡、大洪山丘陵區;中度和強烈侵蝕及以上面積占比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武陵山地、鄂東北低山丘陵、鄂西北丹江口水庫周邊丘陵。近年來水土流失總面積逐步減少,但局部生產建設活動導致的人為水土流失較為突出。目前治理難度小、工程見效快、需求迫切的石漠化、水土流失地區基本得到治理,後續治理難度加大。
(五)森林結構有待最佳化,森林質量有待提高
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低,成熟林面積比重小。全省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僅60.18立方米/公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94.83立方米/公頃,單位面積森林生態功能不高。全省森林資源結構不優,成熟林面積比重小,幼林、退化林、殘次林和低質低效林多,喬木林的齡組和林分結構不合理,林種單一,林地生產力和林分質量不高,天然林低質化明顯,自然提升緩慢,森林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減弱。
森林資源區域差異大。全省森林資源分布呈現山區多、平原少、丘陵居中的格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不均衡,活立木單位面積蓄積量區域差異較大,其中十堰、恩施和宜昌三市州林地面積和森林生態服務價值均占全省總量的55%左右。平原地區城鎮綠地、鄉村綠化、農田林網等建設不足,致使平原地區生境豐富度較低,局部微氣候調節能力和生態景觀功能不足。
外來林業物種防控形勢嚴峻。近年來外來林業入侵生物種數及危害面積的增長趨勢不容忽視,外來林業有害生物主要有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加拿大一枝黃花、濕地松粉蚧、曲紋紫灰蝶、刺槐葉癭蚊、懸鈴木方翅網蝽7種。松材線蟲病擴散蔓延勢頭雖得到有效遏制,但發生面積基數大,點多面廣,2020年共統計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942平方公里,涉及13個市(州)82個縣(市、區),無根治性除治手段,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六)礦山生態破壞欠賬較多,地災風險不容忽視
礦山生態問題總量大、範圍廣、類型多。全省礦產資源開發歷史悠久、開採強度大、採礦點多、分布面廣,礦業開發占用破壞土地資源340平方公里。全省礦山生態問題總量大且分散,主要包括礦區水土環境破壞、影響水生態和濕地生態、加劇水生生物多樣性降低、固體廢棄物積存占損土地植被資源、礦區植被退化、破壞部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遷徙廊道、加劇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歷史遺留礦山數量多,目前尚需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約1765個,總面積約106.67平方公里。
地質災害風險不容忽視。我省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易發頻發、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最多、經濟損失最大的省份之一,長江三峽庫區是全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0%,其中中高易發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2%,主要分布在鄂西至鄂西北中-低山區及丘陵區、鄂西南區、鄂東北中-低山區及丘陵區、鄂東南低山-丘陵區等。截止2020年底,全省在庫地質災害隱患點16324處,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土石流4種類型,其中滑坡占85%。
(七)局部區域耕地土壤退化,農村人居生態亟需改善
局部區域耕地土壤退化。鄂西北、鄂西南、鄂東北、鄂東南等山地及低山丘陵區坡耕地耕作導致水土流失現象仍存,漢江中下游、江漢平原部分沿江地區與鄂南、鄂東北低山丘陵區的長江沿岸存在耕地沙化問題。由於長期停止施用石灰、不合理施肥、加上酸雨危害,耕地酸化問題日益嚴重,2018年末耕地酸化土壤面積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13.48%,主要集中在鄂西南和鄂東南,其中恩施州、宜昌市、鹹寧市、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和黃岡市分布面積較大。
農村人居生態亟需改善。湖北省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農村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僅20.8%;農業源污染物排放總量仍處於高位,水產養殖方式比較粗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還處於示範推廣階段,農村水體污染問題較為普遍。由於缺乏統一規劃,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混亂,鄉村風貌特色不鮮明,局部區域農村人居生態問題突出。
(八)城市通透性不足,藍綠網路連通不足
城市通透性不足。一是城市硬化地表不斷增加,地面透水性弱,加之城市建設不斷侵蝕自然蓄水排水系統,排水管網整體規劃建設不足,城市內部雨水蓄滯能力不斷減弱,導致城市近年內澇現象加劇。二是城市建築密度大,建築高度不斷增加,各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但區域通風廊道規劃設計不足,城市內部通風廊道被阻擋,整體透氣性弱,熱島效應日趨嚴重。
城市藍綠網路連通不足。城市各類建設用地“吞噬”性快速擴張使得城市內部及周邊生態空間急劇減少,局部生態系統破碎化、孤島化,城市內外生態系統連通度降低。城市綠地系統不完善,公共綠地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中部六省排名第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可達性不強,民眾生態產品獲得感不高。濱水空間感知度整體不足,濱水綠化與園林綠地銜接不足,尚未形成連續性的網路系統;城市內部河湖濕地周邊開放性不足,親水空間建設滯後,水景觀營造與人民民眾親水樂水的精神體驗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城市景觀塑造與周邊自然山水元素結合不足,荊風楚韻特色文化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第四節 機遇與挑戰
(一)面臨機遇
長江大保護明確戰略方向。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下的總基調、大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湖北省作為擁有長江幹線最長的省份,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長江生態環境修復重要使命,長江大保護對省域生態保護修復具有戰略引領作用。
國家系列政策提供有力支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6〕3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19號)、《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國辦發〔2021〕40號)、《財政部辦公廳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的通知》(財辦資環〔2020〕15號)及《全國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一系列有關生態保護修復的政策檔案和重大規劃,為我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指明了重點方向。
優質生態產品需求激發公眾助力。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民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望更高,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意願不斷增強,為全省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增添更多公眾助力。
湖北高質量發展增強內生動力。聚焦“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目標定位,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關於新時代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率先在中部地區實現綠色崛起,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的發展定位;以美麗湖北、綠色崛起為重要底色,《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湖北基本建成”的目標要求,為我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開展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二)重大挑戰
氣候變化影響嚴峻。隨著氣候變化,未來中國區域氣溫、降水量將繼續上升,湖北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一是引發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氣溫升高將導致湖北地區高溫熱浪現象和極端降水事件出現頻率增多,根據氣候模型預測,我省未來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呈一定幅度的增加,而鄂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大幅減少,江河徑流量不穩定性將增加,季節性或區域性水資源危機可能性加大。二是影響農業生產和布局,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生長期,極端惡劣、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不利,不穩定降雨事件導致土壤鹽鹼化和退化,加劇病蟲害流行和雜草滋生等。三是加重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我省武陵山區和幕阜山區岩溶發育較多,降水增多加速土壤侵蝕,局部地區石漠化、水土流失將進一步惡化。四是導致生態系統退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化將使基因多樣性、物種分布改變,導致生物組成、結構、數量、棲息地和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發生重大變化,產生生態系統退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風險。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挑戰較大。我省仍處於經濟現代化、城鎮化發展階段,發展不夠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實際,要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目前我省二氧化碳排放呈現六大主要特徵:碳排放總量呈升高態勢,增速在波動中逐漸趨緩;碳強度持續降低,下降幅度逐步收窄;煤炭碳排放占主導地位,占比呈下降態勢;工業為主要碳排放來源,農業占比較低;武漢、襄陽、宜昌碳排放占比高,神農架林區占比低;在區域中碳排放比重穩中有升,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強度在中部和長江經濟帶“中游徘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一方面通過碳達峰、碳中和強約束驅動經濟新變革,做好生產模式、產業結構、能源供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節能減排;一方面充分挖潛森林、土壤、植被、濕地、岩溶等固碳能力,大力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發展碳匯經濟,多種途徑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矛盾凸顯。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未來五年以及到二〇三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展望2035,湖北省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未來十五年,我省仍處於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階段,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進一步提高,城鎮規模擴張、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活動將進一步增加對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和生物資源的需求,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生態系統破碎化、降低城鎮周邊生態環境質量、削弱區域生態系統支撐功能,在資源約束趨緊和粗放開發利用共存的形勢下,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保護修復壓力不容小覷。同時,我省城鎮主要沿江沿線集聚,長江、漢江幹流沿線包含全省70%以上的開發建設區域,又是長江大保護主陣地和蓄滯洪區集中地,沿江開發保護矛盾突出。
生態修復工作任重道遠。一是生態系統質量尚需提升,近年來湖北省整體生態系統質量雖有所改善,但歷史欠賬多、問題積累多,生態空間遭受持續威脅,改善程度距離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仍有差距。二是生態修復科學性、系統性不足,對於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生命共同體的內在機理和規律認識不夠,落實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部分工程治理目標和措施較單一、存在“拼盤”“拼湊”現象,區域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提升成效不明顯;對自然恢復為主方針理解貫徹不夠,工程思維較嚴重,高成本修復問題較普遍。三是生態修復體制機制建設尚不完善,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的協調聯動機制和權責對等的管理體制尚未建立,對涉及多部門、多領域、跨區域的生態修復項目亟需從立項、實施、監管、後期管護及資金使用等方面加強統籌管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與多元化投入機制仍處於探索期,“兩山”轉化路徑尚不暢通。四是業務支撐能力尚需提升,生態修復標準規範體系尚不完善,生態監測評價預警體系尚未建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仍需加強,新技術推廣、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比較薄弱,生態修復技術和措施的系統性和長效性仍需加強。
(點擊參考連結閱讀全文)

內容解讀

2022年1月,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規劃明確,要以穩固生態安全格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北、打造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提升生態空間整體質量,強化農業空間生態功能,改善城鎮空間生態品質。要聚焦“長江大保護”,構建“一江雙廊兩庫四屏一平原”生態修復總體布局。在此基礎上,劃定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鄂西北大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等8個生態修復分區。要開展長江幹流(湖北段)生態保護修復、重要生態廊道和生態網路建設等十大生態修復重點工程。要從組織領導、制度體系建設、規劃實施、宣傳引導等四個方面,強化部門、省際協同,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修復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體系,推進生態監測評價預警體系、生態修復監管考核體系建設等,保障規劃落地落實。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