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的意見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的意見是一項由湖北省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的意見
  • 發布機構:湖北省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2006年12月5日
  • 實施日期:2006年12月5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了加快我省糧食工業發展步伐,提高糧食精深加工水平,做大做強糧食加工企業,現就大力推進糧食產業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從糧食產業化整體出發,以市場為導向,以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帶動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佳化糧食產業布局,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名牌產品和產業集群,促進糧食產業鏈延伸和糧食資源轉化增值,實現糧食產業高效、協調、持續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十一五”期末,全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總銷售收入過300億元,糧食加工轉化率達80%;培植1個年加工量過50萬噸、銷售收入過20億元的特大型糧食產業化集團,4個年加工量過30萬噸、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大型糧食產業化集團;創建3箇中國名牌;把武漢建成全國的稻米交易中心,以武漢為中心樞紐,在全省建立20個工業園區和10個物流節點。全省糧食產業化經營主要經濟指標排名進入全國前5名,糧食產業化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採取切實措施,夯實糧食產業化基礎
(一)培育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打破行業、地域和所有制限制,著力推動企業戰略性合作與重組,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通過內引外聯、靠大聯強,積極尋求戰略合作夥伴,引進國際知名企業,引進資金和技術,壯大企業規模和實力。在糧食主產區,要按照市場規律選擇一批優勢糧食儲備、購銷和加工企業,通過整合現有資源,最佳化結構,擴大規模,快速實現資本集聚和擴張,形成若干技術裝備水平高、市場競爭實力強的大型骨幹龍頭企業。糧食主產區縣(市)要結合當地實際,組建1 個集生產、收購、儲運、加工、銷售、科研於一體的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或集團。
(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創新和完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大膽探索各種不同形式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糧食產業化鏈條中各方利益互補機制。國有糧食企業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健全法人制度,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實行規範動作。深化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現糧食加工企業投資主體和產權主體的多元化,使企業的組織形式、結構布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更適應糧食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大力培養造就一批糧食產業化經營的企業家,注重發揮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創新用人機制,培育新型糧食企業職工隊伍。
(三)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優質糧基地建設。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要按照“公司+中介+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建立優質糧源基地,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進行標準化生產,為糧食加工提供穩定可靠的優質糧源,提高糧食產品規模效益。每個縣(市)要結合全省優質稻板塊基地建設,主推2-3個優質品種,集中連片,實行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種植。支持產業化經營企業建立種子培育試驗基地,開展優質糧種的培育、引進和對農民的技術指導等工作。大力發展並不斷規範訂單經營,建立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機制,使企業和農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村組幹部在聯結市場、企業與廣大農戶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不斷完善和創新農企聯結機制和合作機制。
(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構建全省三級糧油品牌體系。引導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爭創 “放心糧油”品牌,積極開展“放心糧油”進農村活動,擴大“放心糧油”的覆蓋面。在爭創“湖北省著名商標”、“湖北名牌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同時,努力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充分發揮糧油品牌的擴散效應、產品聚合效應,以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為核心,整合商標資源,最佳化產業結構,實行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經營,打造強勢品牌,形成產品系列,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知名品牌市場占有率,提高商標的知名度。積極開展綠色食品和ISO14000認證,建立糧食質量標準和安全體系,採用優良操作規程(GMP)、關鍵危害點控制(HACCP)和卓越績效模式等國際通行的管理標準,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通過品牌推動,提高產品和企業的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鼓勵和支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糧食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科技資源共享、技術優勢互補的糧食科技創新體系。大力發展以糧食為原料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糧食附加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經濟效益。開發方便食品、休閒食品、保鮮食品、醫藥產品和化工產品等深加工產品,力爭在糧食深加工上有新的突破。對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鼓勵通過技術轉讓、入股等方式進入企業,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六)加快糧食工業園區和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分期實施,把糧食工業園區建成為糧食產業化發展的主要載體,真正形成集糧食經營、倉儲、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會展、認證“八位一體”的糧食產業集群。要根據國家“十一五”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戰略布局,加快實施我省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規劃,重點建設以武漢國家稻米交易中心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糧食物流網路。完善重要的糧食物流節點,使省內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功能更加合理,努力形成產銷信息一體化、結點無縫化、物流網路化、運作市場化的現代物流體系,為糧食產業化發展提供保障條件。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支持20家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做大做強。2006-2010年,省財政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糧食精深加工技改項目貼息。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應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糧食加工企業。各地也要加大投入,積極支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
(二)支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優質糧基地建設,推廣糧食“不落地工程”。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優質稻板塊資金要重點支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優質糧品種選育、新品種推廣和優質糧食基地建設。農機補貼資金要對購置聯合收割機、烘乾機等核心設備進行重點支持。
(三)支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加快糧食機械裝備的研發。鼓勵企業建立科技研發中心,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科技部門要對發展糧食科技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特別是在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上,要優先安排糧食產業化發展項目。財政和科技部門要調整現有專項資金結構,對糧食機械製造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聯合開發糧食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成套設備進行重點支持。
(四)支持糧食品牌的創建。對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的產品,省財政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對獲得“湖北名牌”、“著名商標”的產品,地方財政也要參照給予獎勵。省內新聞單位和展銷單位對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的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的宣傳和展示要給予支持。
(五)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信用擔保平台作用,為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金融部門要做好對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的統一公開授信工作,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並在利率上給予優惠。農業發展銀行要發揮現有和新的各類信貸產品的作用,加大對糧食產業化經營的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放寬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貸款條件。商業銀行要把扶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在信貸規模上給予傾斜。農業銀行每年從信貸總規模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於扶持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農村信用社要繼續加大對農村、農業和農戶的信貸投入,積極為糧食產業化經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糧食產業化順利推進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發展糧食產業化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精心部署,積極推進。要建立發展糧食產業化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協調解決糧食產業化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糧食產業化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糧食部門要全面規劃,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加強聯繫,狠抓落實,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我省糧食產業化有突破性發展;發展改革部門要把糧食產業化列入當地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財政部門要整合財政資金,支持糧食產業化發展;科技部門要加強糧食科技項目的支持和指導;農業部門要加強糧食品種結構調整和優質稻推廣。金融、國土資源、商務、交通、電力、稅務、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進全省糧食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