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俗頤生錄序,混俗頤生錄卷上,飲食訊息第一,飲酒訊息第二,春時訊息第三,夏時訊息第四,秋時訊息第五,混俗頤生錄卷下,冬時訊息第六,患勞訊息第七,患風訊息第八,戶內訊息第九,禁忌訊息第十,混俗頤生錄概述,注釋,
混俗頤生錄序
天地之間,以人為貴。言貴者,異於萬物也。人之所重者
榮顯,所寶者性命。自天地精粹以生形,寒暑燥濕以生困,合順而守之,順則瘵癘不作,逆則萬瘥輻湊,雖大限而不能續。中間夭枉、
沉痼、
跛眇之疾,良由
攝理乖方之致。然夫
駢拇枝指,
附贅懸疣,此乃生常之患,非關謂息之誤矣。是以
五色亂目,五音聾耳,五味爽口,
畋獵狂心,四事去之,塵外之人也。凡居深山,處窮谷,與猿猱為侶,逐糜鹿為群,棄寰中之美樂,食氣
餐霞,保壽齊於天地者,萬萬人中未能有一、二哉。稍能於飲食嗜欲間訊息之,則無
枉橫之虞也。詞昔年吾 酒食過度, 痼疾纏身,思其所因有自來矣。遂即棲心附道,肆志林泉,景慮都忘,至漸痊復。詞稟性頑愚,昧於忌犯將攝之理,粗約羈縻漢二十年來,頗獲其驗。且夫修短窮通,人之定分。不能保存和氣,而乃騰倒精神,加以鍛鑄金沙,資助情慾,棄其仁義,冀信禎祥,妄圖永遠,此其大惑歟。謂皮之不存,毛將安附。至於
脫屣沖虛,駕龍控鶴者,此乃世世施陰德,生生履仁義,又有
兀兀之性,所稟堅固,非藥餌之所致。古人有壽數百歲不聞有學道求仙之術,龜龍蛇鶴亦無服食茹芝之方,松筠經霜而不凋,蔓草先秋而搖落,此物之
自然性也,豈天地大道私於彼人、物哉。是鳥獸非彈射不死,蓋以
自適之性,飢啄渴飲,嗜欲以時,而無所縈。人多夭傷疾病,以貪求名利,追琢其神,強服藥餌,加以嗜欲無時,昧於忌犯,服玩奢侈,飲食過度,輒恣飽暖。且夫土木泉石莫非造化所成者,則負瑰奇詭怪之狀,而人亦然。況利祿
榮顯暫時間耳,非乾身之事,唯攝生養性則神謐延齡而已。今輒取訊息樞要十章,題目曰《
混俗頤生錄》。此皆歷試有驗,非乃謬言,雖不能究習研精,而乃梗概略,不能盡文直書其事,尚遇同道覽之,冀微采綴云爾。
混俗頤生錄卷上
飲食訊息第一
食為性命之基,不可斯須去之也。既乖節儉,或昧寒溫,瘵癘自此始矣。既不能服餌丹霞,出納元氣,則於飲食、
嗜欲、
行住、坐臥間訊息之,以此冀為良藥而日用,不知其為尚矣。
夫人當以飲食先吃暖物,後吃冷物為妙。何者 ?以腎臟屬水,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不問四時,常此訊息彌佳。就中夏月偏宜暖之,為伏陰在內耳。食不欲苦飽,苦飽即傷心,傷心即氣短、妨悶。
食了,先以手摩肚數十下,兼仰面呵氣二十下,甚消毒食;食了,不欲便睡臥,即令患肺氣,
榮衛不通,血脈凝滯之使然也。肢節煩重,尤多嗜睡,百疾從此而生矣。食了,必須沖融少時,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腑空懸乃可寢臥。寢臥之時不欲言語、歌嘯。五臟如
鐘磬,不扣不發其聲,此將息之妙矣。
夫飲食所以助氣,食飽氣不行。食了尤忌仰臥,多成氣痞兼頭風。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損氣,粗即損脾,脾損即為食勞。男子五勞,此為一勞之數也。食飽不欲速步、走馬、登高、涉險,必傷內室。不欲夜食,日沒之後脾當不磨,為音響斷絕故也。脾好音樂,絲竹才聞脾磨,即《周禮》雲 “樂以
侑食”。是以音響皆主於脾。若腹內稍冷,食即不消,兼亦損胃。胃損則翻,翻即不受谷氣,既不受谷氣,即多吐,吐即轉為翻胃之疾。夜後不宜飽食肉麵生膾。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鱠不可與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後雖消,甚損脾胃,令人脾勞。向夜勿飽食煎餅,尤當大損風氣之人,偏不宜食。
食熱物後不以
冷水漱口,食冷物後不以熱水漱口。冷熱相擊,是以多患牙齒疼痛、齒根宣露。凡吃炙肉,若乘熱食之多患風疳、 ni(匿+蟲) 齒或 黃黑,漸至脫落,亦令人血脈不行。人若飽食後宜立小便,飢即存小便最為妙,恐損膀胱故也。膩多之物甚不宜人,暗眼兼腸胃
冷滑,尤多動風,若患風疳氣疾,故宜忌之。
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唯腎氣偏宜鹹物,兼消宿食。諸並不宜食,若偏多則隨其臟腑必有所損。是以鹹多傷筋,固不可嗜,甘傷胃,
辛傷目,苦傷心。驚傷魂,憂傷神,思傷意,恣傷情,恨傷志。久視傷明,久聽傷聰,久行傷筋,久臥傷血,久勞傷骨,久立傷肢節,久語傷氣。
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飽,大樂不大憂,大勞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是以
怒傷正氣也。大勞力乏絕,大飢損臟腑,大飽腠理閉,大渴經脈蹶,兼氣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氣飛揚,大恐心恍惚,大熱氣不通,大寒血脈結,多睡,神魂離,大驚心不安,此皆為損壽之候。
凡人
常忌雞豬自死,牛肉陳臭難消,鹹醋粘滑冷膩,生蔥,大、小蒜,生香菜,不時之物,瓜果、粉粥、冷淘等物,非養生攝理之道。
凡服藥餌之時,尤忌三般受氣不足之肉。肉者雞、豬、無鱗魚。又忌三般受飛不足之菜。菜者,莙薘、萵苣、波薐,閉血觸故也。
夫人若不能常於
行住坐臥及飲食嗜欲間訊息之,縱服靈芝,日飲
沆瀣,豈有補益乎 ?但助陽之藥固持盈滿,日久月深必獲大損,其何昧哉。若吃肉菜,間有筋韌。勿咽之。此難消之物,經時多為症癖,亦令脾勞。又不可於星月及神廟宮觀、名山大川、古壇神樹、墟墓之間飲食,況為道家所禁,深宜戒之。
飲酒訊息第二
酒應星宿,其來遠矣。智者飲之則智,愚人飲之則愚。
消憂暢志,發怒宣言,皆由斯物。是以先王飲之以
禮樂,賢人飲之以
陶情,常人飲之逞荒欲,唯酒無量之謂也。豢豕酒,非為禍也。是以飲酒不欲過多兼頻。
大醉極傷心神,肝浮膽橫,又復招風敗腎,毀筋腐骨莫過於酒,飽食之後尤宜忌之。
夫好酒人多患肺氣兼風,不爾則腰膝沉重或膀胱冷疼,課一般耳。
凡飲後不欲大吐,大吐則肝翻膽竭。肝是膽之府,既竭則膽痿,膽痿則心怯,心怯則多驚悸,夜臥恍惚,尤多健忘,則心神漸散。覺損則服補心丸。
凡欲飲酒不欲速,速則衝破肺。肺為五臟之華蓋,固不得損。損即多涕演兼患肺氣、肺痿、咳嗽之疾。若患勞風、風疳、五痔人,切須忌之。若患風人加之藥物浸酒,不令甚醉。
飲酒後不欲得飲冷水、冷茶,多為酒引入腎臟,為
停毒水,即須去之。多時必腰膝沉重,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消渴、攣躄之疾,皆由斯起。
飲後不欲一向臥,須使人迴轉,不爾浸損膀胱、腸胃,但看酒家屋易壞,此益明矣。
不問四時,常吃暖酒彌佳。若冬月但殺冷而已,不要靜熱,熱即傷心肺。凡是飲食皆不欲熱吃,非獨熱酒耳。
夏月炒黑豆,乘熱投酒中浸,候其色紫,微暖飲之,理氣無比。秋冬同,即量其自性冷熱所患,以藥物浸酒飲之,甚佳。今人多以葡萄、面麥為之,是巧偽亂真,非其療病,固不可以諸物雜之。古人玄酒、大羹尚其質樸。
夫酒少飲即益,多吃即損。少即引氣導藥力,潤肌膚,益顏色,通
榮衛,理氣御霜,辟溫氣。
凡空腹,切不宜聞穢惡之物氣,及往疾病人家,但飲酒即辟邪毒。昔有三人,晨朝冒露而出,一人飽食,一人空心,一人飲酒。空心者卒,飽食者病,飲酒者健。酒至益人,過即損人,況酒為腐腸之物,固不可濫觸。酒性至熱,大寒凝海,唯酒不凍。
凡造酒欲發,皆候風潮而動,則和合其陰陽造化之功也。所以飲多則冷,凡丈夫陽氣多弱,兼飲後
恣游,或扇風取涼,固當虛損,後復為酒引陰氣,結固下焦,又或未醒大渴,遂吃茶飲水,即為酒引入腰膝,貯在膀胱,為
停毒水腫,結固下焦,若非名藥良醫不能行逐,是以多飲即冷耳。
常見人夏月於井中浸酒,冬月即以酥酪和飲之,此為大苦,必當入腰膝問為冷症之疾。酥酪入酒發勞疰,動固疾,必不可遣。酒所以醉人,麴櫱之故也。麴櫱氣消則皆為水,當凝入腰膝間,無因更出。
飲酒不欲風裡坐臥,袒肉,操扇,蓋緣毛孔悉開,不欲使風入,風入即令四肢不遂兼風,手足癱瘓等皆由斯得。凡甘餚美膳,乘涼飲冷,雖乃一時適意,久久皆為患害。
春時訊息第三
人稟陰陽五行,四時
肅殺之氣差若毫髮,瘵癘則生。是以手足象天地,血脈象江河,毛髮象草木,
嗔怒象雷電,兩目狀日月,嗜欲稟生植。氣候小差,人多疾疫,既反其令,瘵癘則生。細而察之,
萬不失一。
凡春中,宜發汗、吐利、針灸,宜服續命湯、薯藥丸甚妙。自冬至後,夜半一陽生,陽氣吐,陰氣納。心膈宿熱,陽氣相衝,若兩虎相逢狹道,必斗矣。春夏之交,遂使傷寒,虛熱時行之患,良由
冬月附火及食熱物,心膈宿痰流入四肢之故也。其患者,不啻十有六七。二月以來,採取東引桃枝並葉各一握,水三升,煎取二升已來。早朝空心服之,亦不必全盡,但吐卻心膈痰飲即不為害。能四時依此吐,殊勝瀉,瀉即令人下焦虛冷,吐即去心腑客熱,除百病。小兒即與茵陳丸、犀角丸瀉之,以小兒未經人事,即不畏瀉,亦須審其冷熱虛實,不得浪為。若是男子,事須下瀉,除腳氣衝心,膀胱冷,疼痛膿水。三焦不通,即須瀉,常得通暢,不要苦瀉。夏月尤忌瀉,為泄陰氣故也。丈夫四十已上不宜苦瀉。
春深稍宜和平將息,綿衣稍宜晚脫,不可令背寒。寒即傷啼,令鼻塞咳嗽。似熱即去之,稍冷即加之,甚妙。肺俞五臟之表,胃俞十二經脈之長,最不可失寒熱之節。俗諺云: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勤解逐時衣,少餐申後飯。欺言可寶耳。覺虛熱,食上常服紅雪,時服柴胡湯,三黃丸。如玄參,甚去虛熱,兼治勞明目。自春秋之際,萬病發動之時;固宜將攝矣。
夏時訊息第四
立夏三伏內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泄陰氣故也。
夏中不宜針灸,唯宜發汗。夏至後,夜半一陰生,唯宜服熱物,兼吃補腎湯藥等。非唯性熱之物,亦常宜溫暖飯食。況夏一季心王腎衰,最宜補息。盛熱時,不宜吃冷淘麻飲,粉粥蜜漿,飽食後吃,必起霍亂。又生菜、茄子,緣腹中常冷,食此凝滯難消之物,多為症塊,若患冷氣風疾之人,更須忌之。夏月不問老小,常吃暖物,至秋必不忠赤白痢、瘧疾、霍亂。但腹中常暖,諸疾皆不能作,為陽氣壯盛耳。
時人不能將攝,日高餐飯,空腹吃茶。緣腎納鹹,被鹽引茶入腎,令人下焦虛冷,手足疼痹,飯食後吃三、兩碗不妨,似飢即不再吃。限丈夫有痃癖、五痔、風疳、冷氣、勞瘦、虛損,女人有血氣、頭風,偏不宜茶。所以消食滌昏煩,空心啜之實僭濫。盛熱時宜於隱處寢臥,輒不得於星月下露地偃坐,兼便睡著使人操扇風,特宜忌之。常見人養新生孩子畏熱,睡著後多扇風,兼於風涼之處臥,此愛之甚,然猶善養馬者,以筐盛糞,以蜃盛溺,設
蚊蚋即使人撲之,以附之不時,則驚蹙、毀首、辟胸,此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歟 !以此孩子多患臍風、手足攣掣、口撮,俗號
猢猻噤,不知其由,又曰鬼魅,可謂謬哉。以此則之,
萬不失一。
夏月不宜晚起,令人四肢昏沉,精神懵昧。勿冷水浴,使人虛熱眼暗,筋脈蹶逆、霍亂轉筋。常以飢沐飽浴,以飢即不再浴,限浴了避風。小兒亦如之。沖熱來勿以
冷水洗手面及淋背,犯之必患陰黃,但漱口即可矣。勿當操扇、袒露多,令人患刺風、風疹。亦勿飲冷水,成癖氣、結氣及水谷重下等痢。生菜、茄子、瓜,甚不宜人,尤忌向
夜食之,唯粗人辛苦之士消殺得瓜,雖理氣尤暗人眼。如驢馬食之,即日眼爛,不可不明矣。
食熱物汗出即拭卻,勿扇風殊佳。勿夜食,尤忌吃肉麵、生冷、粘膩之物,為夏月夜短,有年之人腹中常冷,或不消化,多患腹脹、霍亂之疾。勿當風臥濕,緣常出汗,體虛風拍著人,多患風痹、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四肢癱瘓、偏風等。雖不盡害,亦有當時中者,有不便中者。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即幸而獲免,若遇年之弱,值月之空,失時之和,無不中者。昔有人代皆不壽,來告
彭祖,祖遂周視其人寢臥之處,果有一穴,當其腦戶。頭是三百六十諸陽之總會,以賊風吹注,陽氣散盡,日月深久則斃矣。祖使斂其穴,其人果壽矣。所謂懷仁抱義,未見其益,有時而用,此乃喻將攝之謂也,棄仁背信,未見其損,有時而亡,此乃喻不能調護之故。損益之道,其理彰然。
夏月不欲數沐,數沐則心復,令人健忘,兼甚引風。每晨梳頭一、二百下,仍不得梳頭皮,兼於無風處梳之,自然去風明目矣。
秋時訊息第五
立秋後稍宜和平將攝,春秋之際故疾發動之時,切須安養,量其自性將理。秋中不宜吐及發汗,令人消爍,臟腑不安,唯宜針灸,下利進湯散以助陽氣。止若患積勞、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乾飯、炙煿、自死牛肉、生鱠、雞、豬、濁酒、陳臭鹹醋、粘滑難消之物及生菜、
瓜果、毒魚,鱠鮓、醬之類。若風氣、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上件之物。若自知夏月冷吃物稍多,至秋患赤自痢兼瘧,即宜以童子小便二升並大腹、檳榔五顆,和子細切,煎取八合,下生薑汁一合,臘雪三分或二分,早朝空心分為兩服,瀉三、兩行。夏月所食冷物及膀胱有宿水、冷膿,悉為此藥行逐,即不為患耳。此藥是乘氣湯藥,縱老年之人,亦宜服之,且不奪氣力,兼不虛人,況秋利又當其時。此湯理腳氣,兼理諸氣,其方甚克效,故附之於此。丈夫瀉後三、兩日,以薤白粥加羊腎,空心補之,殊勝服諸補藥。
每晨睡覺瞑目叩齒三七下,咽津,以手掌相收,令熱
熨眼,唯遍數多為妙。此法去風明目,無以加之。
混俗頤生錄卷下
茅山處士劉詞 集
冬時訊息第六
冬則伏陽生,內有疾宜吐。心膈多熱,特忌發汗,畏泄陽氣故也。宜服浸酒補藥,以迎陽氣。寢臥之時訊息稍宜虛歇,大約如此。若此
宿疾,須自酌量,不得準此。綿衣稍宜晚著,仍漸漸加厚,不得頓溫,此乃將息之妙矣。又不得令火氣
擁聚,但免寒即可以。若遇大寒不得頻於火上烘炙,
尤甚損人。手足皆應心,多炙手,遂引火氣,使人心多燥熱。所吃熱物及附火熱氣,皆積在心頭,心屬火故也。
夫冷藥不治熱極,熱藥不治
冷極,水流濕火就燥故也。凡服藥先看諸髒其有不足處,置其所損則補之,皆有效驗。人之服藥多不相當,為受性皆不同耳。亦不用火炙衣服令著之,亦甚損人。春夏之交,陰氣既入,不能調護陽氣,流入四肢,遂致時行熱疾之作也。甚者
狂走妄語。若便服冷藥十有二、三縱話者,亦不免攣躄、
喪明、發落、瘡疥等。凡陰陽二毒,傷寒是天行之別號,只有療法即無可法。七日內可療,七日外不可療,其驗若此,藥之用豈宜差誤。覺是此疾,不等便服冷藥,若是陽毒萬一得差;若正陰毒服以冷藥,手下狼狽,深宜詳審,不可參差。每日一浴,冀通血脈,腠理通和。每擬浴時盡飽食,夜間即浴,浴後即吃一、兩盞酒便臥,不得衝風,且一宵安眠,房事切忌,他時所利。每食後服好紅雪或服三黃丸更妙。
飲食之間,四十已上稍宜溫,四十已下稍宜寒。若先有
宿疾,冷衾之中自審息,不得準此。凡冬月所蓋熱被、
氈褥等,稍熱即減之;凝寒即加之。諺云:服藥不如勤脫著。誠哉斯言。但是諸疾切忌食熱肉、酒、面、炙煿之物,多食令人血脈不行。餛飩,平常之時亦不宜熱吃。冬月若食熱物,至春夏交,必為瘵癘矣。
患勞訊息第七
丈夫患積勞、五痔、消渴、下焦冷、上焦多熱,良由飲食嗜欲不節之故。故丈夫四十已來下
焦先衰,女人四十已來上焦先衰。抑聞勞疾本生於兩端,不乾執重提輕,
兀兀終日即害。惟是閒散之人多有此疾,況閒散之人不多運動氣力,飽食之後不多行步,坐臥任性,經脈不通,血脈凝滯之使然也。是以
貴人貌樂而心勞,賤人心閒而貌苦。貴人加以嗜欲無時,昧于禁忌,飽食珍饈便寢臥之,因此致耳。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夫人常須用力,但不令勞倦,貴榮衛通流,血氣周遍,猶若戶樞,終不朽腐,此將攝之要訣,萬金之所不言。
夫人初得勞氣之時,其候甚多而日用不知,略而條之,細宜詳審。其候者,兩眼昏暗,手足心熱,背膊悶困,項頸酸疼,四肢無力,兩頰及唇時有紅赤,大小便赤澀,腳手軟弱,久立不得,吃飯食不得,飢腹常思異食,吃即不多,兩肋間痃癖、氣脹,腹中常冷,食不消化,膈上虛熱,時時咳嗽,唾涕稠粘,多臥多起,狀似佯病人,或時壯熱,晝可夜極,骨節煩躁,尤多健忘,唇口焦乾,已上並是患勞之證候也。覺有此候,即須尋方服藥,節儉嗜欲,調息飲食,即冀漸退。若非自覺不遇良醫,辯其證候,別為治療,日月深久,胸前骨出,臂上肉銷,咳嗽不出聲,抬肩喘息,痢如豉汁,或似
爛腸,此乃五臟壞矣,神慧之師所不能救歟。若覺有此侯,不宜吃陳臭難消粘滑之物,犬肉、雞,豬、
野狐、羊、駝、牛、馬炙肉,生冷等物,兼節房中之事。昔
許由以
一瓢之動猶以為煩,況晝暮晨興,馳逐名利,加以情慾相牽,運用心機,自然神散形勞,焉得不攖疾瘵。覺有此狀,宜吃煮飯、燒鹽、姜、豉汁為粥;枸杞、甘菊、牛蒡、韭薤、地黃、馬齒、鯽魚、白魚、鹿肉乾脯、白煮精羊肉,並宜食之,其餘禁斷,平愈後任餐。
患風訊息第八
人患久風,固難將息。凡風疾之人,髓竭肉疏,則風入骨間,故肢節不遂,骨虛血薄之故也。稽其由,皆有所因,或是夏月當風乘涼便至睡,或酒後操扇取風,好吃毒魚、豬肉之使也。況江淮地偏,又多下濕,夏月炎熱,風氣鬱蒸,多患此疾。女人不多行步,飽食之後坐臥任性,尤多壅塞。初得之時,狀猶不定,或睡中口內涎出,手足戰掉,或大腸偏澀,或腳膝疼重,或肢節不仁,或常眼澀,行坐睡著,或筋脈攣掣,或多鼽嚏,嚏不可休,皮膚乾癢,面色浮青,眼頰多瞤,或咯痰
唾吐至多,頭旋目眩,已上並是中風之候,且宜服此小
飲子,然後大湯藥。卻須緩治,不宜急速。緩則易差,急即難痊。
上品之藥,一百二十餘味,性皆和厚,漸痊
疾瘵。今之庸醫,藥性不辨,脈候兼荒,不以
智慮推之,但求倉卒之效。倘獲即日之驗,病家乃為良醫。且治病之法,要須精脈候兼會五行。用藥審其冷熱,加以智慧慈憫為先,不以貧富等差為意,但務救濟一心。如此醫人,陰有神護,用藥理病,無不痊除。
夫病患之中有卒暴者,須求手下之驗,止如喉閉,腳氣衝心,陰陽毒,傷寒,急勞,發背,小兒急疳,乳癰,卒暴心腹痛,即要求即目之驗。諸患並須漸漸除之。夫患風疾之人,左右扶持之者,必須細意調理飲食湯藥等,食慾得頻,不欲得飽,飽即壅悶,又不得飢,飢即虛,虛即風增極。似飢即食,欲飽即休。若患經年服藥不得暫停,偏宜藥酒湯散,不日全可。若信庸醫,藥物乖理,避忌兼多,轉受虛邪,即當宜甚。在
虛實之間,細宜調息,可不勉之。風疾之人慾宜瘦,兼不多食,其疾即退,若事餐啜,喜見肥充,疾即益甚,宜細詳之。病人不宜
嗔怒,饑飽沖胃,寒熱勞役,心力至樂。苦憂驚喜並集,並不宜之。患風人尤多虛,虛又須補,補即壅,壅即令人頭旋,心悶兼氣衝心,常令通滑。瀉多又虛,虛亦令人頭旋、目眩。將息之間,尤宜詳審。凡服補藥若
自通滑,即不要更服泄利之劑。風疾之人,宜吃羊肉,去脂、血。緣虛事要吃,則如法煮之。羊食百草,草本且無毒。但除脂、血,以藥煮之,則不發病矣。煮羊腳法:羊一腳以刀子劙開,水浸洗去血,兼割去脂,加防風一兩,石羔五兩,桑根白皮二兩,切,和煮之,不損肉味,尤頗宜人。又夏中單用桑葉五十片,不要諸藥。桑葉是時收采,曝乾,以備冬月使用。乾者,加至八十葉。如煮散,肉亦隨多少,酌量煮之。
患風人,不宜吃蕎麥、菘菜、飩餛、油麻、餬餅和炙肉,熱吃白湯,餺飥生冷油肥,雞豬犬肉,鯉魚生鱠,生蔥蒜,空腹茶,不可食之。其餘訊息酌量之,此不可一一具述矣。
戶內訊息第九
人生之大患,嗜欲飲食,萬病變通,侵克年齡,皆由此蠶食。是以道家所禁去其太甚,不然杜絕。所謂師也過,商也不及,言俱不得其中,過之、不及相去幾何。若是先有
宿疾,有因食而療,或有因欲而療,損益於身而日用不知。是以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慮而遠聲色,節飲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
太甚;下智之人,資其情性,
不知禁忌,貪色好財,敗其元和之正氣,遂使大約侵克,必其然歟。加以形貌衰羸,
傴僂攣躄,沉痼在身而不能差,既乖攝養,又無良醫,一旦至是,雖即甘饍美色置之於前,豈能蹔之顧。何似樽節去就,涓涓不倦,
暢志悅目而已,可不懿哉。
天地
氛氤,萬物化淳。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此人生調息性命之根本,攝生之所由,凡人謂之不稽實,曰野哉。夫一戲二十已
前時復,三十已前日復,四十已後月復,五十已後三月復,六十已後七月復。《道經》云:六十閉戶者,言人疏於學性,已損於
未萌,以此戒之,猶多病患。噫,夫世人不能畜養元和之氣,保惜形容,妄服丹沙資助情慾,奢休則神魂不附於身,茫茫失塗,精魄俱喪,兀然質樸,旨趣都忘。或有功未就,或有始未成,生涯落然,身嬰痼疾,夜起不得枕席,是以勞歷妻孥,綿綴歲序,良由不知道性,貪徇
庸情而已哉。
觀夫世人,母存者不啻其十八、九,父存者不啻其十一、二。以此準之,則人多嗜欲所惑,躓其性命,誠可悲之矣。
禁忌訊息第十
凡
隱戲之時,忌天地晦暝,日月薄蝕,
疾風甚雨,雷電震怒,四時八節,弦望晦朔,日月失度,祥雲興現,虹出星奔,本命之辰,魁罡之日,六甲之日,六丁甲子,庚申子午卯酉,已上並是陰陽七曜失度之時,或天神當辰上直之日。陰氣盛而逼陽則陽不足,陽氣盛而逼陰則陰不足,陰
盛陽弱或陽盛陰衰,故生病之由耳。又忌酒醉之後,飲罷未醒,飽食之後,乍飢正實,出入行來,筋力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沖冒寒熱,疾患未平,適大小便來,新沐浴後,既訖大小便,早朝及戌時犯畢便行驀走,無情而強為,已上皆神氣昏亂,心力不足。或四體虛羸,即腎臟怯弱,六情不均,萬病從茲而作矣。已上特宜慎之。
又忌名山大川,神樹廟宇,宮觀古壇,社樹之處,星辰日月之處,
燈燭六畜之前,不可會合,犯之損壽,子息蠢愚,深宜戒慎。又每年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交會之辰,特忌會合,主減算壽,損陽道,終身不復,曾見犯者有驗。大約五月是人蛻精神之月,老者奪之,少者加之,宜晏居靜慮,節嗜欲,制和心,志冀安用。況夏月心旺腎衰,腎化為水,待秋乃凝,冬始堅。
夏中最須保惜,尤為要妙。凡所遇年高於身者,不可犯
生月,大者猶不許,況其年高乎。陰倍於陽大損男子,陽倍於陰亦損女人,是以
伯樂相馬之義耳。又忌薄唇大鼻,疏齒
黃髮,皮燥痼疾,情性不和,莎苗強硬,聲雄肉澀,肢體不膏,性專妒忌,生痣既多,已上並不可犯之。若諸藥術著在前,他經
頤攝之方,此其大略。
混俗頤生錄概述
劉詞,宋代養生學家,自號茅山處士。生卒年不詳。早年不注意飲食之道,疾病纏身,後著意於調養攝生之學,尤注重飲食與保健的關係,身體漸漸強壯。他根據切身體驗著成《
混俗頤生錄》一書,認為養生長壽不必如高人隱士遠離塵世,食氣
餐霞,而可以混跡於眾生之中,過普通人的生活,只要遵循飲食養人之道,不僅飲食有節,還要留意於飲食宜忌和調養原則,就找到了延年長壽之術,達到了祛病養生之功。原作涉獵養生各方甚廣,現僅節選數段專論“嗜欲飲食”的內容予以
譯註。
人生之大患,嗜欲飲食。萬病變通,侵克年齡,皆由此蠶食。是以道家所禁,去其太甚,不然 杜絕。所謂師也過,商也不及①,言俱不得其中。過之,不及,相去幾何②?若是先有宿疾,有因食而療,或有因欲而療,損易於身而日用不知。是以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慮而遠聲色,節飲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資其情性,不知禁忌,貪色好財,敗其元和之正氣,遂使大約浸克,必其然歟!加以形貌衰贏,
傴僂攣[1],沉痼在身而不能差③,既乖攝養,又無良醫,一旦至是,雖即甘膳美色置於前,豈能[2]之顧④?何以樽節去就,涓涓不倦,暢去悅目而已,可不懿哉!
注釋
① 師也過,商也不及:師,孔子弟子子張;商,孔子弟子子夏。語出《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② 過之,不及,相去幾何:《論語·先進》:“過猶不及。”意為超越或達不到事物本身標準都同樣是錯誤的。
③ 差:同“瘥”,病癒。《方言》:“差,愈也。南楚病癒者謂之差。”
④ [2]:同“暫”,短時間。 [1]:上“辟”下“足”
[2]:上“斬”下“足”
夫人當以飲食,先吃暖物,後吃冷物為妙。何者?以腎臟屬水①,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不問四時,常此訊息彌佳。就中夏月偏宜暖之,為伏陰在內耳。食不欲苦飽,苦飽即傷心,傷心則氣短胸悶。食了,先以手摩肚數十下。兼仰面呵氣二十餘下,甚消毒食②。食了不欲便睡臥,令患肺氣,
榮衛不通③,血脈凝滯之使然也。肢節煩重,尤多嗜睡,百疾從此而生矣。食了必須沖融少時,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臟空懸,乃可寢臥。寢臥之時,不欲言語歌嘯。五臟如鐘磬,不扣不發其聲,此將息之妙矣。
① 腎臟屬水:《難經·三十六難》:“腎主陰,屬水。”認為“腎為水髒”,在調節體內水液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
② 毒食:指食物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成分。
③
榮衛:榮氣和衛氣。《素問·藏氣法時論》:“榮者,水谷之精氣也。”衛氣則為人體陽氣的一部分,生於水谷,源於脾胃,與榮氣互為表里。
夫飲食所以助氣,食飽氣不行。食了尤忌仰臥,多成氣痞兼頭風。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損氣,粗即損脾。脾損即為食勞。男子五勞①,此為一勞之數也。食飽不欲速步走馬,登高涉險,必傷內室。不欲夜食。日沒之後,脾當不磨,為音響斷絕故也。脾好音樂,絲竹才聞脾磨,即《周禮》雲"起以宥食",是以音響皆主於脾。
① 五勞:指五臟勞損。《醫學綱目》:“何謂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若腹內稍冷,食即不消,兼以損胃。胃損則翻,翻即不受谷氣,既不受谷氣,即多吐,吐即轉為翻胃之疾。夜後不宜飽食肉麵生膾,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膾不可與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後雖消,甚損脾胃,令人脾勞。向夜勿飽食煎餅,尤當大損。風氣之人,偏不宜食。食熱物後,不以
冷水漱口;食冷物後,不以熱水漱口。冷熱相擊,是以多患牙齒疼痛,齒根宣露。凡吃炙熱,若乘熱食之,多患風疳[1]①齒或黃黯,漸至缺落,亦令血脈不行。
① [1]齒:蟲牙。[1]同“[2]”,《廣韻》:“[2],
蟲食病也。” [1]:上“匿”下“蟲”
[2]:“匝”字“巾”換“蟲”
人若飽食後,宜立小便,飢則[足存]小便①,最為妙,恐損膀胱故也。膩多之物,甚不宜人,暗眼兼腸胃冷滑,尤多動風。若患風疳氣疾,故宜忌之。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唯腎氣偏宜鹹物②,兼消宿食。 ① [足存]:“蹲”的異體字。《集韻》:“蹲,踞也,或從存。”
② 唯腎氣偏宜鹹物:《內經·素問》:“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和也。”
諸重不宜食①。若偏多,則隨其臟腑,必有所損。是以鹹多傷筋,固不可嗜。甘傷胃,辛傷目,苦傷心,驚傷魂,憂傷神,思傷意,恣傷情,恨傷志。久視傷明,久聽傷聰,久行傷筋,久臥傷血,久勞傷骨,久立傷肢節,久語傷氣。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飽,大起不大憂,大勞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是以怒傷正氣也。大勞力氣絕,大飢損臟腑,大飽[1]理閉,大渴經脈蹶兼氣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氣飛揚,大恐心恍惚,大熱氣不通,大寒血脈結,多睡神魂離,大驚心不安。此皆為損壽之候。
① 重:指味道過濃的食品。 [1]:“媵”字“女”換“貝”
夫酒少吃即益,多吃即損。少即引氣導藥,力潤肌膚,益顏色,通
榮衛理氣,御霜辟溫氣。凡空腹切不宜聞穢惡之物氣及得疾病人家,但飲酒即辟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