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

《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作為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編制,並經國家發展改革委銜接函復,是協調深圳都市圈各城市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要素協同等一體布局的重要依據,是指導深圳都市圈各層次規劃的重要綱領性檔案。規劃期為 2023―2030 年,展望至 2035 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3年10月25日
  • 發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 文號:粵府〔2023〕92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發展規劃》《汕潮揭都市圈發展規劃》《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的通知
粵府〔2023〕92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發展規劃》《汕潮揭都市圈發展規劃》《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25日

內容全文

前 言
深圳都市圈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由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組成,土地面積約 16273 平方公里,2022 年常住人口 3415 萬人,規劃有關任務舉措涵蓋河源市和汕尾市部分區域。深圳都市圈各市同屬東江流域,歷史同源、地緣相接、人文相親,經濟發展動力強、創新活躍度高、城鎮化高度密集,具備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的良好基礎。
規劃建設深圳都市圈,推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調研提出的“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做優做強珠三角核心區”重要指示的重大舉措,是貫徹落實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具體行動,對推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具有重大意義,將為我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重要支撐。
第一章 發展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都市圈協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十四五”時期,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從更高起點上謀劃深圳都市圈建設,是順應新趨勢、搶抓新機遇、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第一節 發展基礎
都市圈各城市經濟關聯度高,人文往來密切,發展空間廣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具備建設都市圈的良好基礎。
經濟發展水平領先。深圳都市圈是全國人口和經濟要素高度聚集、城鎮體系和功能較為完善的城鎮密集區。2022 年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約 4.9 萬億元,分別約占全國和廣東省的 4.05%、37.96%,人均 GDP 達 14.3 萬元,經濟密度約 3 億元/平方公里。
科創產業協同高效。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前列,都市圈內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分工體系,培育了華為、騰訊、OPPO、vivo、TCL 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初步構建以電子信息產業和網際網路產業為代表的世界級產業集群。2022 年,都市圈專利申請量達 478638 件,專利授權量達 348968 件。
基礎設施基本聯通。都市圈高速公路里程近 2500 公里,路網密度全國領先,邊界各類對接道路超過 40 條;內部人員往來密切,城際日均出行人數約百萬人次,開通跨市公交線路 41 條,要素高效流動格局基本形成。
開放先行優勢明顯。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持續保持國內領先,2022 年外貿進出口、外商直接投資額分別約占全國的 8.7%、5.8%。初步建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濱海灣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等一批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跨市合作機制初步建立。各市已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聯席會議制度,審議了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產業合作、民生事業等領域重點合作事項 200 項,簽署合作協定達 28 項,建立了重點領域合作機制,推動部門間常態化溝通對接。
第二節 存在問題
受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約束,深圳都市圈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區域資源統籌配置能力有待增強。深圳、東莞兩市面臨城市治理承壓明顯、發展空間不足等諸多挑戰。都市圈跨市就業生活人口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保障存在短板,周邊城市支撐服務中心城市發展格局尚未形成,各市交通、產業等規劃銜接力度仍需加強。
跨市域協同治理機制有待健全。推進區域協同和項目實施的協調機構作用仍需進一步發揮。跨市域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尚未建立。政府間合作協定約束力較弱,跨市域重大項目協調難度較大。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有待提升。城際鐵路和跨市軌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工程推進仍需進一步加強協調。同時,存在軌道規劃與線路經過城市的規劃銜接不足、市政配套缺位等問題,導致建成運營後客流支撐不足,影響城際鐵路整體效益。
第三節 機遇挑戰
緊緊抓住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重大歷史機遇,破除發展不平衡和行政、市場壁壘帶來的挑戰,推動都市圈加快發展。
參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深圳都市圈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深圳都市圈將深入貫徹國家、省統一部署,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探索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重要支撐。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為深圳都市圈發展拓展新空間。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日益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加快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攜手港澳深度發展,為都市圈在擴大高水平開放、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最佳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領域深化改革、率先突破創造條件。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為深圳都市圈發展注入新動能。深圳都市圈創新資源集聚,產業基礎雄厚,新科技產業革命加速演進,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都市圈構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帶來新動能。同時,都市圈處於“兩個前沿”,所面臨的外部風險挑戰更為直接,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存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深圳都市圈需要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第四節 重大意義
規劃建設深圳都市圈是貫徹落實新時期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具體行動,有利於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有利於深圳、東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深圳都市圈建設將進一步發揮深圳核心引擎功能和超大特大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增強與周邊城市同城化發展,推動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促進東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聯動惠州等地建設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產業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有利於為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體系探索經驗。深圳都市圈建設將進一步發揮深圳輻射帶動作用,加強深圳、東莞、惠州三市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建立區域產業、職能的分工協作機制,形成中心集聚、軸線拓展的集約發展態勢;有利於環珠三角地區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融入珠三角,為特區帶動老區、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發展道路作出探索和試驗。
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圳都市圈有利於推動各市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開放新平台;有利於進一步加深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能級和水平。
第二章 總體要求
進入新發展階段,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圳都市圈各市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奮進,率先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發展。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以及深圳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以同城化高質量發展為方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著力推動基礎設施一體高效、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統一市場建設、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城鄉融合發展,打造全國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努力創建區域協調發展範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支撐我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為服務全國現代化建設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在都市圈建設中的主動性、創造性。更好發揮政府在都市圈政策引領、空間開發管制、公共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統籌和調控作用,建立更加有效的都市圈協調發展機制。
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統籌都市圈整體利益和各市比較優勢,強化深圳輻射帶動作用,發揮東莞、惠州的產業基礎優勢,強化跨市合作,突破行政壁壘,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創新驅動、產業協作。整合都市圈創新資源,促進人才流動和科研資源共享,強化產業專業化分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共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民生優先、服務共享。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共建共享,加快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銜接,構建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和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交通先行、互聯互通。統籌跨區域基礎設施規劃布局,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協同推進能源、水資源、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最佳化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強化都市圈一體化資源要素保障。
綠色發展、生態共保。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提高土地等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共同加強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夯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都市圈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寄望深圳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賦予深圳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要求深圳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高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深圳都市圈各市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努力將深圳都市圈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高質量發展先鋒典範、開放包容的世界視窗。
到 2030 年,深圳都市圈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一體化合作機制基本建立,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國際化大都市圈。
——都市圈集約化發展格局基本建立。深圳核心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東莞、惠州整體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依託交通要道、向外放射的發展軸帶基本成型,形成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發展軸帶為支撐,各城市協調聯動的區域發展格局。
——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區域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更加完備,創新動力活力明顯增強,聯合申報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數量顯著增加,深圳都市圈研發投入強度達 5%以上,都市圈發展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
——都市圈一體化聯動更加有效。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健全,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 93%,1 小時通勤圈總體形成。
——都市圈國際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國際交往和合作水平不斷提升,與港澳務實合作深入推進,與國際接軌的通行規則基本建立,國際化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加速形成。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水平顯著提升,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基本建成,民生服務共建共享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實現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展望到 2035 年,深圳都市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更加完善,跨界區域城鄉協同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產業體系、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實現全面融合發展,建成具有中國氣派、世界水平的創新型、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圈。
第四節 總體發展格局
增強深圳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提升東莞、惠州副中心發展能級,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形成“一主兩副一極四軸”的都市圈總體發展布局,實現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協同聯動。
一、構建“一主兩副一極”功能區
深圳主中心:促進都市核心區擴容提質,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強化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引領帶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強化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設以深圳為主陣地的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海港、空港為樞紐,高鐵、城軌、高速公路為骨架,高效銜接國際國內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提升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水平,對標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等重大平台,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東莞副中心:立足“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定位,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韌性,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打造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位一體”都市核心區,推動松山湖科學城、濱海灣新區、水鄉功能區、銀瓶合作創新區四大戰略平台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聯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先進制造之都。
惠州副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培育壯大石化、能源、新材料、高端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支柱產業,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清潔能源中心,推進大亞灣經開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環大亞灣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等重大平台建設,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創新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合作範例,高水平推進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建設,完善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市功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和傳遞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能級,努力把合作區打造為重大產業項目承載地、新引進重大項目目的地和區域高質量發展孵化器、驅動器。
二、形成“四軸”支撐的區域空間骨架
深莞穗發展軸:以深圳為核心,依託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廣深鐵路以及廣深、莞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打造聯通深莞穗的中部創新發展軸。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實施,加快深圳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燕羅先進制造業園區、九龍山先進制造業園區、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濱海灣新區、水鄉新城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構建布局合理、開放互通的區域創新體系。
深莞惠河發展軸:以深圳為龍頭,依託贛深高鐵、深惠城際、京九鐵路、長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聯通東莞、惠州、河源,構建東北部產業發展軸。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打造深莞惠科技產業走廊。加快深圳坂雪崗科技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新橋東先進制造業園區、深圳國際低碳城、深圳國際生物谷、深圳國際食品谷、東莞銀瓶合作創新區、東莞東部工業園、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廣東(仲愷)人工智慧產業園、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博羅智慧型裝備產業園、深河產業園、深河科技園等開發建設,研究建設深河特別合作區。提升東江流域水資源供給保障水平,築牢都市圈北部生態屏障。
深惠汕發展軸:加快建設深汕鐵路、深圳外環高速支線、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聯通惠州、汕尾,打通深圳面向粵東沿海的交通通道,構建東部沿海發展軸。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積極推進重要城市節點聯動發展,加快推進環大亞灣新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大亞灣新興產業園、深圳(汕尾)產業園、汕尾高新區等重要產業節點建設。以大鵬灣、大亞灣、巽寮灣、雙月灣、深汕灣、小漠灣、紅海灣等優質山海資源為依託,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協同發展軸:依託深中通道、深珠城際(伶仃洋通道)、深圳至南寧高鐵,加強與中山、珠海、江門等珠江口西岸城市合作,打造跨江發展軸。聯通“澳門―珠海”發展極點,加強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放合作。強化前海片區與東莞濱海灣新區、中山翠亨新區聯動發展,建設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試點,著力打造環珠江口“黃金內灣”。
第三章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統籌推進都市圈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作用,形成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管理協同的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深圳都市核心區半小時通勤圈、都市圈 1 小時通勤圈建設,打造便捷、智慧、韌性都市圈。
第一節 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
完善都市圈軌道服務網路,有力支撐都市圈 1 小時通勤圈建設,形成深圳都市圈與周邊省份主要城市 3 小時出行圈、8 小時國內主要城市群出行圈。
打造多向貫通的對外鐵路通道格局。加快建設以深圳為中心,東莞、惠州為支撐,向河源、汕尾延伸,多向放射、內部成網、互聯互通的國家高快速鐵路通道。東向形成快捷連通粵閩浙沿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的沿海、內陸雙通道,北向形成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西向加強與北部灣、滇中、成渝城市群的聯繫,南向加強與香港的軌道交通聯繫。
構建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統一規劃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加快“三橫五縱”骨幹鐵路建設,新建城際鐵路配套動車所、客運站等基礎設施,推進跨界地區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服務的規劃研究。完善臨深地區城市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提升對跨區域組團的服務水平,打造 1 小時通勤網。
探索都市圈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一張網”。以市民出行便捷、運營管理高效為目標,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建設,並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構建運營管理和服務“一張網”。鼓勵各軌道運營主體試行聯網售票一網通、軌道交通“一卡通”,加快移動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技術套用推廣。簡化客運樞紐內運行流程,推進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間安檢互認。
大力推行軌道站城一體化開發。按照站城一體、產城融合、開放共享的原則,推動實現綜合交通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用地空間管控。加強交通樞紐、重要站點、口岸地區的綜合開發利用,推進西麗、機場東、光明城、羅湖口岸/火車站、前海、皇崗口岸、清水河、坪山、深圳東、五和、大運、平湖、深汕、東莞中心、虎門、濱海灣、東莞、東莞東、東莞南、東莞西、松山湖、惠州南、惠州北、惠陽、汕尾、陸豐、河源東等樞紐及站點的站城一體化開發。鼓勵軌道站點周邊用地功能的混合開發,推動職住平衡。
專欄 1 軌道交通重點項目
一、“三橫五縱”鐵路格局
三橫:莞惠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塘廈至龍崗城際和中南虎城際,深大城際、深惠城際龍崗至前海段、深汕高鐵和汕汕鐵路。
五縱:穗莞深城際、深莞增城際、廣深中軸城際(原常平至龍華城際)、深惠城際龍崗至惠州段、廣深鐵路。
二、城際鐵路
加快穗莞深城際南延線、深惠城際、深大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項目規劃建設,推動廣深中軸城際(原常平至龍華城際)、深莞增城際、塘廈至龍崗城際、深珠城際等前期研究,謀劃推動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前海)、深圳東部地區與深圳第二機場(惠州平潭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深莞惠三市跨市市域快線或市域(郊)鐵路的規劃研究。
三、高鐵
東向積極推進深汕高鐵建設,增強深圳核心區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快速聯繫。北向開展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前期研究。西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江門鐵路,推動深珠城際高鐵通道功能研究。
第二節 打造一體化的樞紐體系
增強深圳都市圈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強化深圳樞紐門戶地位,加強與東莞、惠州的銜接,提升各市綜合交通服務水平。
建立協同聯動的國際航空樞紐體系。以深圳機場為主樞紐,發揮惠州機場作為深圳第二機場的功能,強化惠州機場貨運功能,協同建立以樞紐機場、支線機場、通用機場為一體的都市圈航空樞紐體系。加快構建深圳機場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航線網路,加速拓展國際全貨機航線,至 2025 年機場國際航線增加至 100 條左右。推進惠州機場改擴建,加強與國內主要節點城市的航空聯繫。規劃建設汕尾機場。完善通用航空服務體系,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建設。
最佳化都市圈港口群功能布局。加強都市圈內各城市港口合作分工,形成以深圳港為國際樞紐海港,東莞港、惠州港、深汕小漠港、汕尾港等共同支撐的都市圈港口群。複製推廣“鹽田―惠州”和“蛇口―順德”港口企業間合作模式,最佳化海關監管模式,實現一體化監管。深化都市圈港口信息開放共享和業務協同,共同拓展國際海運市場。加強建設深圳港進出港鐵路,共同推進珠三角地區內河港口建設,以資本等市場化手段為紐帶強化港口間合作,完善深圳港水水中轉、海鐵聯運等服務體系。加快深圳客運碼頭建設,規劃深惠汕客運航線網路,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海上旅遊線路體系。推動東江航道擴能升級,加快構建都市圈內河航道體系。
共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物流樞紐。發揮寶安國際機場作為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寶安西部公路物流樞紐,完善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體系,推動跨市物流設施共建共享,發展多式聯運和共同配送。推動深圳市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一期項目建設,提升深圳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影響力。積極參加國家物流樞紐聯盟建設,深化建設空港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和生產服務型等多類型的物流樞紐體系。
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善的高鐵樞紐體系。建設以深圳為中心、服務均衡的都市圈高鐵樞紐集群。深圳形成以深圳站、深圳北站、西麗站和機場東站為主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強化深圳北站都市圈主樞紐功能,重點加快西麗、機場東樞紐建設、坪山站、光明城站的改擴建工程建設,謀劃提升坪山站能級。東莞市加快建設鐵路客運樞紐體系,重點謀劃東莞中心站,推進東莞南站、濱海灣站的建設及虎門高鐵站改擴建。惠州市重點推進贛深鐵路惠州北站、廣汕鐵路惠州南站以及廈深鐵路惠陽站綜合樞紐規劃建設。
專欄 2 樞紐體系重點項目
一、空港重點項目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改擴建(第三跑道、T1、T2 航站區)。
惠州:惠州機場飛行區擴建及二期擴建。
汕尾:規劃建設汕尾機場。
二、海港重點項目
港區碼頭:最佳化南山港區功能,推動媽灣海星貨櫃碼頭改擴建。推動鹽田港區東作業區貨櫃碼頭、大鏟灣二期三期貨櫃碼頭、惠州港東馬港區東聯作業區中海殼牌南海石化化工碼頭(三期)擴建工程、惠州港荃灣港區 10 萬噸多用途碼頭項目、惠州港荃灣港區進港航道等級提升工程、惠州港東聯作業區進港航道擴建工程、惠州港碧甲公共航道擴建工程、惠州港馬鞭洲公共航道擴建工程、深汕小漠港建設。
多式聯運:推動平南鐵路、平鹽鐵路改擴建、惠大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規劃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鐵路專用線、博羅綠色農產品物流基捷運路專用線,加快研究惠州港鐵路專用線、小漠港疏港鐵路。
物流基地:規劃建設平湖南、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和惠州鐵路國際物流樞紐、荃灣海港物流樞紐。
三、重大交通樞紐快速化連線項目
深圳:深圳機場樞紐,深茂鐵路、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穗莞深城際、深大城際、11 號線、20號線等;深圳北站,深茂鐵路、深惠城際、6 號線等;福田高鐵站,11 號線、14 號線等;深圳灣口岸,13 號線等;皇崗口岸,穗莞深城際、深廣中軸城際、7 號線、20 號線等。
東莞:濱海灣站,深圳至江門鐵路。
惠州:惠州機場,深惠城際、惠州機場高速、惠州惠城至深圳坪山高速、惠州惠城至惠陽霞涌高速等;惠陽站、惠東南站,深汕鐵路;惠州南站、博羅站、羅浮山站、惠東站,廣汕鐵路。
汕尾:陸丰南站、陸豐東站,廣汕汕鐵路。
第三節 加強城際幹線公路建設
建設以深莞惠為核心輻射河源、汕尾的高速公路網,統籌跨界路網及客運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快捷連通的一體化幹線公路網路。
完善“九橫十二縱”高速公路路網布局。建設客貨運協調一體的幹線道路通道,實現各市中心區、主要功能區直連通達,提升都市圈內高速公路通勤效率。橫向打通深圳都市圈東西向及跨江快速聯繫通道,增強都市圈對珠江口西岸和東部沿海的輻射支撐。縱向強化深莞、深惠間快速聯繫。
專欄 3 “九橫十二縱”高速公路通道格局
九橫(北至南):廣河高速(S2)、濟廣高速(G35)、花莞高速―惠州至肇慶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S18)、廣龍高速(S6)、虎門大橋―虎門支線高速(S304)―甬莞高速(G15W3)、龍林高速(S22)―深圳外環高速(S86)、瀋海高速(G15)、沿海高速(S30)、深汕第二高速。
十二縱(西至東):沿江高速(S3)、廣深高速(G4)、龍大高速(S31)、莞深高速(G94)、從莞深高速(S29)、武深高速(G4E)、長深高速(G25)、惠龍高速―惠大高速(S23)、惠州惠城至深圳坪山高速、惠州惠城至惠陽霞涌高速―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廣惠高速(S21)、河惠汕高速。
加強邊界地區路網對接。統籌跨界路網的規劃建設,加快推動深莞惠三市跨界道路的規劃銜接,推動松山湖科學城至光明科學城通道規劃建設,推進跨界普通國省道的升級改造,完善城市邊界地區主次支路銜接,構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跨界路網體系。強化協調對接,成立都市圈路網一體化協調機構,推動建設時序、道路等級、設計標準等統一銜接。
專欄 4 公路路網重點項目
一、高速公路
橫向加快深圳外環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建設,推動機荷高速改擴建、惠鹽高速改擴建、深汕西高速改擴建、深汕第二高速等工程建設,開展深珠(伶仃洋)通道等跨海跨江通道規劃研究。加快惠州惠城至惠陽霞涌高速、惠州惠城至深圳坪山高速、惠州至肇慶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惠州稔平環島高速、惠龍高速、廣深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推進惠河高速改擴建、惠州機場高速、河惠汕高速、常虎高速延長線項目前期工作。
二、跨市銜接道路
深莞:積極推進朝陽路―東莞大興路、平安大道―一龍路、泗黎路―四黎路、松山湖科學城至光明科學城通道、東莞新公常路—深圳龍觀快速北延的銜接建設。推進桂花大道―沙湖大道、丹平快速―東深公路、鳳凰大道(恆心路)―鳳平路提升改造。推進濱江大道―東莞海堤路、南光高速―環莞快速、龍觀快速北延工程、外環快速、燕北快速、東莞石大路南延—深圳龍大高速規劃研究。
深惠:積極推進金聯路―曦城東路、丹梓北路―旺多路、沙田北路―新旺路、金田路―龍山四路南延、金輝路(北)―金輝北路、金輝路(東)―龍盛五路、嶺古路―沿河南路、環壩路―C21、廖田路―惠陽北環路、錦繡北路―安吉西路、李屋路―沿湖路/經三路銜接建設。推進吉橋路―新南大道提升改造、秋寶路―白石路提升改造、工業三路―金湖路提升改造。推進鹽龍大道―新龍大道(Z2線一期)的規劃研究。
莞惠:積極推進石灣東江大橋、羅浮山大橋改建、石洲大橋重建,新清大道(G228)改建,推進智慧大道―東莞橋頭(東莞市環莞快速三期)路段、博深高速謝崗互通項目、橋謝路、東莞縣道 X243(橋東路南二街普世二路道路交叉口)―橋頭鎮界段、X195 石排石洲至石橫大道(東莞段)改擴建工程、大黎路延長線工程、粵海大道延長線工程、X886 升級改造工程的研究建設。
完善公路客運交通運營體系。建立一體化公路客運運營網路,積極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周邊城鎮、功能節點延伸,鼓勵都市圈內毗鄰城市(鎮)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擴大定製公交規模,加強線路票價、運營服務規範等問題協調。推動公共運輸場站用地綜合開發利用,鼓勵充電樁、加氫站、公交站場、貨運站、物流園共享運營。促進公路交通大數據開放共享,加快建立跨市公路運輸統一信息平台,構建跨市道路動態監測、定期評估、交通應急機制等。
第四節 共同打造智慧都市圈
加快布局 5G 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都市圈管理平台,打造多元融合的智慧套用場景。
適度超前部署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布局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和數位技術基礎設施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率先在都市圈核心區建成高質量、全覆蓋的 5G 通信網路。加快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全面推進 10G PON 光纖接入網和專用網路建設。支持深圳等建設低時延類小型或邊緣數據中心,構建“邊緣計算+智算+超算”多元協同、數智融合的算力體系,發揮國家(深圳·前海)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作用,打造高品質低時延算力網路。促進數據流通交易和開發利用,支持先行探索建立更加安全有序高效的數據跨境流通機制。積極發展安全可靠、彈性便捷的政務雲及行業雲平台,加快鋪設集公共節點、共識集群等於一體的區塊鏈服務網路。
協同建設智慧都市圈管理平台。推動各市部署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推廣“上雲、賦智、用鏈”等新技術套用,探索建設高效、智慧型、可信的都市圈大數據基礎平台。研究制定智慧都市圈統一數據資源目錄,規範設備接入標準和數據開放標準,探索都市圈跨市域數據開放共享,深化建設深圳數據交易所。加快健全智慧都市圈安全保障體系,全面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和數據安全保護制度,協同規劃、建設、運行安全基礎設施,共同加強都市圈網路信息安全管理,探索完善數據產權和隱私保護機制,聯合構建集防禦、監測、治理一體的網路安全保障體系。
探索開展智慧設施服務套用。推動開展都市圈政務跨城通辦試點工作,加強辦事標準銜接統一,全面實現同城化一網通辦。推動都市圈內通信業務異地辦理和資費統一,積極推動道路、港口、機場、口岸等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型化改造。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強突發公共事件聯防聯控、災害事件預防處理和緊急救援協作,提升跨區域流動人口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構建都市圈抗震救災指揮一體化機制並完善預警、防治、救援、科普及重點行業信息服務,增強都市圈應急管理、疫情防控、資源調配和社會管理能力。
第五節 完善安全韌性的能源資源保障體系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化能源體系,增強都市圈供水保障能力,為都市圈高效運轉提供強有力的能源資源保障。
強化電力資源保障。加快深圳光明電源基地、東部電廠二期、廣東太平嶺核電、東莞寧洲電廠等大型能源項目規劃建設,積極推進深汕特別合作區海上風電場、惠州港口海上風電場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惠州中洞抽水蓄能電站、汕尾海豐天然氣熱電聯產保障電源項目等調峰電站建設。積極推進廣東電網目標網架灣區外環網及配套電網完善工程,規劃新建深汕站、生態站、濱海站、東南站等 500 千伏變電站,推進藏東南送電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外環東段電網工程、東莞西南受電通道、粵東送電珠東北輸電通道等 500 千伏電網工程,加強海上風電送電通道規劃,打造安全高效的都市圈電網。最佳化電網架構,加強與香港北部電網的聯通。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充電設施、電網、新能源汽車、物業、停車設施等社會資本多方合作,推廣在有條件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新型儲能技術充電設施,推動建立車網互動數據平台。因地制宜推動光伏、儲能電站等分散式電源建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智慧型化水平。
提升油氣供應保障水平。積極銜接南海油氣田開發建設,加強油氣基礎設施建設跨境協調和區域合作,持續推進國家管網深圳 LNG 應急調峰站、廣東大鵬 LNG 接收站擴建工程、惠州 LNG接收站、粵東天然氣主幹管網惠州―海豐幹線等項目建設。最佳化都市圈各市天然氣輸配系統,全面實施“瓶改管”,擴大城市燃氣管網覆蓋面,創建高質量、安全智慧的燃氣系統。
提高區域水安全保障水平。共同推進水源開發利用及實施重大水利工程,完善都市圈水資源調配與應急體系。加快推進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及深圳、東莞配套工程建設。加快實施深汕合作區引水和明溪水庫工程建設。聯合加強重要水源保護,研究論證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堅持節水優先,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結合水資源分布現狀,在有條件區域大力開展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都市圈大中型水庫和重要水系互聯互通,加快推進羅田水庫―鐵崗水庫輸水隧洞工程、公明水庫―清林徑水庫連通工程、西麗水庫至南山水廠原水管工程等項目建設,提高水源調度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強管網規劃布局,推動供水、排水等各類市政管網合理銜接,鼓勵兼併重組、規模化市場化運營,形成跨區域一體化供水格局。探索構建都市圈韌性抗衝擊防洪減災體系,推動都市圈界河、跨界河流治理標準、治理時序銜接協調,協同開展災害防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升都市圈災害防禦能力。
第四章 攜手打造科技創新產業體系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產業需求牽引科技創新,著力打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創新引領、要素協同、競爭力強的科技創新產業體系。
第一節 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推動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並重,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集聚高端創新資源。
強化都市圈原始創新能力。加快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等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推動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坪山高新區、濱海灣新區、水鄉新城、銀瓶合作創新區、仲愷高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等創新平台協同發展。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進阿秒雷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鵬城雲腦網路智慧型設施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綜合粒子、材料基因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未來網路、鵬城雲腦Ⅱ(擴展型)、精準醫學影像、深圳超算中心(二期)、國家基因庫(二期)、特殊環境材料科學與套用等設施建設,構建空間集聚、學科關聯、深度合作和開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
共建高水平實驗室集群。依託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實驗室,創建以高水平實驗室為引領的實驗室集群。加強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深海科技等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
提升都市圈技術創新能力。聚焦大灣區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領域,吸引全球頂尖實驗室、創新型企業等搭建一批樞紐型、連結型、區域型的技術創新平台,聯合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都市圈內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若干國家產業創新中心,開展先進適用技術開發與套用、提供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支持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加強與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作,聯合開展科學前沿問題研究。主動對接港澳創新資源,圍繞人工智慧、中醫藥、交叉學科等港澳優勢領域,聯合建設新型研究機構、產業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台。吸引國外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在都市圈設立或合作設立高水平實驗室、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中心,共同發起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參與實施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積極推動都市圈科學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
建設國際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發揮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作用,實施技術轉移經理人、技術轉移機構的培育和引進計畫,建立服務都市圈、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共同推動重大技術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建設覆蓋評估、諮詢、投融資、保險、證券等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最佳化相關業務模式和服務產品。
第二節 聯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提升“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能級,培育若干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價值鏈整體躍升。
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都市圈各市共同建立完善“總部、研發、試產、中試、高附加值產品核心工廠+分工廠規模化生產”的區域分工體系,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最佳化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補齊晶片製造業和先進封測業產業鏈缺失環節,形成涵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裝備材料的全產業鏈,建設全國積體電路產業增長極和國際知名積體電路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精密感測設備、智慧型控制設備和智慧型執行設備等重點裝備,打造產業體系完備、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智慧型製造裝備產業基地。重點提升超高清顯示、柔性顯示、印刷顯示等關鍵技術,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顯示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集聚區。推進智慧型手機、智慧型無人機、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家電等產業邁向價值高端,建設成為全球智慧型硬體發展引領區。
構建國際一流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以深圳為主陣地,率先建成全球領先的高質量、廣覆蓋 5G 網路,加快打造 5G 套用示範標桿。推進計算機視覺、智慧型晶片、智慧型無人系統和智慧型語音四大優勢領域創新引領發展,加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創新套用先導區建設。推動區塊鏈在防偽溯源、信用管理等領域的套用,將深圳都市圈打造成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套用高地。加快推進深圳建設成為創新能力突出、龍頭企業引領、高端要素薈萃的工業網際網路名城,支持東莞、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各具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套用示範基地。大力發展特色軟體產業,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優勢特色產業的創新套用,加快培育自主軟體產業生態。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重點加快創新藥品、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加快深圳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和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建設,探索建設坪山服務站,努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積極推進新材料研發創新,重點發展先進半導體材料、電子新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產業,打造國際知名的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鞏固核電、動力電池等領域的基礎優勢,加快培育壯大氫能、高效儲能、生物質能等能源產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培育發展專業化、國際化、高端化現代服務業。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都市圈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推動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協同發展,強化金融監管合作和風險聯防聯控,建立健全都市圈金融消費糾紛調處機制、金融風險聯合處置機制,合力打擊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活動。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發揮深圳前海、福田、羅湖、東莞濱海灣新區、國際商務區等區域國際化專業服務機構集聚基礎,做優做強會計、法律、管理諮詢、設計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拓展科技創新服務,重點發展檢驗檢測認證、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服務等科技服務業。培育壯大會展經濟,依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探索採用主分會場形式,各城市共同舉辦更多國際性展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推動服裝、家具、黃金珠寶等優勢傳統時尚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以羅湖、福田、龍華、虎門、厚街等為引領的一批時尚創意集聚區,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時尚創意知名品牌。
完善產業創新生態體系。構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都市圈金融機構提供多元化投融資服務,加快形成對科技創新企業以及重點產業集群的鏈條式支撐。深入推進深圳福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動員和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支持氣候友好型的創新項目和產業。構建多層次產業空間供給體系,強化都市圈產業空間統籌協調和資源保障。通過對深圳都市核心區內產業空間的最佳化改造,充分釋放創新型、科技型企業所需的研發孵化空間。加強跨界地區的統籌開發,鼓勵深圳龍頭企業發揮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運營”全鏈條優勢,規劃建設一批產業園區。打造柔性化高端人才引進體系,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工作,緊扣產業創新需求,共同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提升引才精準度和產業適配度。
開展重點產業鏈協作。聚焦都市圈內重點產業鏈,開展全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發揮“鏈主”“鏈長”和領航企業作用,組織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實施共性質量技術攻關,推進質量一致性管控,打通產業鏈質量堵點,補齊產業鏈質量短板,推動重點產業不斷向中高端邁進。
第三節 高質量建設跨區域產業組團
推動構建跨區域產業組團,強化產業協作、規劃統籌、機制創新、利益共享,打造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樣板。
共建河套―西麗湖―光明―松山湖創新產業組團。按照學科關聯、優勢互補、協同錯位的原則,聚焦信息、生命、材料三大領域,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區加快布局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合構建與設施協同的“科學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創新生態,共同承接國家和省、市級重大科技專項,探索建立大科學裝置共享機制,共建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創新平台,為大灣區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技術供給。
共建前海片區―濱海灣新區―翠亨新區臨港臨空經濟組團。充分發揮前海擴區優勢,推動深圳前海片區、東莞濱海灣新區、中山翠亨新區的臨空向海區位優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臨空經濟、會展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聚焦世界海洋產業前沿領域,聚集國內外高端海洋創新資源,建設國際一流海洋新城。建設特色臨空產業基地,加快設立深圳空港綜合保稅區,推進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充分發揮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輻射帶動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覽,建設國際會展新高地。
共建坂田―觀瀾―塘廈―鳳崗―平湖電子信息產業組團。依託坂雪崗科技城,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依託深圳觀瀾高新園未來產業集聚區、九龍山―鷺湖片區、塘廈科苑城信息產業園、塘廈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鳳崗人工智慧小鎮,打造 5G 通信、智慧型終端、半導體、雲計算、人工智慧、智慧型汽車等重點產業鏈,構建面向全球的電子信息產業製造中心。積極爭取國家 5G 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國際科技信息中心、通信領域國家實驗室落戶,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協同打造都市圈先進技術產業化套用基地。
共建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依託深圳國際低碳城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孵化集聚空間,建設國際低碳清潔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創業基地,構建節能環保、綠色能源產業發展體系,打造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充分發揮山水自然資源優勢,加快惠州惠陽(新圩)智慧型製造產業園建設,協同發展綠色低碳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推動都市圈綠色發展。共建潼湖―銀瓶創新區裝備製造產業組團。加快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東莞銀瓶合作創新區開發建設,積極承接深圳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外溢,協同探索網際網路與裝備製造產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智慧型裝備、智慧型體驗等新技術產業。
共建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高端製造產業組團。推動深圳高新園區寶龍園區、阿波羅未來產業城、坪山高新區與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惠州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秋月湖生態智慧城、深汕特別合作區比亞迪汽車工業園等區域創新平台聯動發展,推進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深圳坪山智慧型(網聯)汽車測試區建設,打造智慧型(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壯大臨港石化產業集群,高標準建設大亞灣石化區和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持續推進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推進石化精深加工和精細化工生產發展,全面提升石化全產業鏈規模效益和創新能力,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
共建坪山―龍崗―大鵬―惠城―博羅―龍門健康產業組團。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和健康養老三大產業,打造以深圳壩光國際生物谷、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與龍門大健康產業園、羅浮山生命健康基地為核心的健康產業組團,探索設立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
第五章 協作發展海洋經濟
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以高品質綠色活力海岸為紐帶,建設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進東莞、惠州等沿海地區海洋經濟協調發展,打造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協同開放的沿海經濟帶。
第一節 最佳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
發揮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的作用,堅持城海互動、港產聯動,統籌三市陸海空間資源,最佳化要素配置,共同構建“一帶四灣多點”的海洋經濟空間格局。依託“深莞穗發展軸”和“深惠汕發展軸”的沿海區域,構建功能多元的海洋經濟發展帶。以環珠江口灣區(深圳―東莞)、大鵬灣、大亞灣、紅海灣為重點,協調陸海資源開發、產業布局、通道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深圳前海、鹽田、大鵬、東莞濱海灣新區、惠州環大亞灣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紅海灣開發區等海洋經濟優勢地區,重點推進深圳壩光國際生物谷、惠州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惠州大百匯現代漁業產業集群、深汕小漠漁港、城區(馬宮)海洋漁業科技產業園建設,構建陸海協調的海洋產業格局,打造大灣區海洋經濟高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節 合作發展現代海洋產業
推動海洋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提升海洋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水平,協同構建都市圈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推動傳統海洋產業最佳化升級。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聯合開展以海洋牧場、人工魚礁和深水網箱養殖等為一體的漁業資源綜合開發,推動苗種繁育、工業化養殖、船舶裝備、信息化運用等產業集成創新。加快建設遠洋漁業基地,推進傳統漁港升級,布局冷鏈物流、超低溫冷庫等物流設施,引導深遠海漁業生產與海洋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互動發展。推進以海上風電為主的綠色能源發電產業體系,探索“海上風電+油氣、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新業態示範。結合先進儲能技術的研發套用,探索發展綠氫產業鏈,促進“海水制氫―儲氫―運氫―用氫”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推進綠氫產業與海上發電融合發展。
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新興產業集群。協同打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集群,推動建立智慧型海洋工程裝備研發中心和深圳海洋工程裝備國家級海試基地,共建廣東省智慧型海洋工程製造業創新中心。最佳化提升海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立深莞惠電子信息產業向海發展的聯合創新機制,布局新型海洋電子信息產業示範園區和孵化基地。積極培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海洋生物醫藥中試平台和海洋生物基因種質資源庫。
第三節 協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
大力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發展海洋教育研究機構,聯合共建海洋領域重大創新平台,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驅動的引領區。
建設大灣區海洋科技創新高地。以深圳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為主陣地,探索建設海洋立體觀測網、海上綜合試驗場、海洋高端裝備檢測認證中心等一批海洋科技基礎設施和功能型平台。加快推進深圳海洋大學和深海科考中心同步規劃、一體建設,支持東莞、惠州成立海洋新型研究平台,培育和集聚海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共同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技合作平台。積極開展海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支持東莞理工學院、惠州學院、華南師範大學汕尾校區建設海洋學科和海洋學院。
協同開展海洋技術研究轉化。積極開展深海礦產探采、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材料開發、海洋新能源利用等前沿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水下機器人、海上動力定位系統、海洋通信與導航、海洋藥物結構鑑定等核心技術關鍵環節。謀劃實施一批海洋科技重大專項,構建跨地域的海洋協同創新鏈。
協同推動海洋開放合作。爭取設立深圳海事法院,加強深圳國際仲裁院海事仲裁中心建設。發揮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促進會等社團組織作用,提升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的國際參與度,打造“中國海洋第一展”,提高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第四節 共建高品質綠色活力海岸
彰顯濱海城市特色,充分發揮都市圈綿長海岸線及優質人文自然景觀集聚優勢,共同推廣海上運動,提升濱海旅遊品質,聯合打造百里國際濱海旅遊長廊,共建世界級濱海旅遊目的地。
推動形成海洋特色文體高地。積極推進岸線及海上資源開發利用,打造一批集文化、科普、體育、休閒為一體的多維度海洋活力區。加快建設深圳海洋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等一批海洋知識科普基地,謀劃建設惠州巽寮灣、汕尾紅海灣等國家級海洋公園,構建都市圈濱海文化走廊。創設深圳海洋周,提升海洋文化影響力。探索在深圳市大鵬半島、惠州市雙月灣、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灣和深汕灣建設潛水基地以及汕尾紅海灣國家級帆船帆板訓練基地,建設海洋體育“賽事訓練+運動產業+休閒旅遊”高水平水上運動產業基地,積極發展海上競技和休閒運動項目,建成海上運動活力高地。
共建世界一流濱海旅遊休閒中心。整合全域濱海旅遊資源,聯合推進“海洋―海島―海岸”旅遊立體開發。深入挖掘海岸及海島旅遊資源,打造深圳大鵬半島―鹽田、環大亞灣、紅海灣等一批旅遊產業集聚區。依託濱海旅遊特色景區,建設開發一批獨具魅力的特色漁村。建設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提升深圳太子灣國際郵輪母港綜合服務能力。加快深圳鹽田大梅沙、大鵬南澳、惠州金海灣、深汕小漠灣、汕尾紅海灣等地公共遊艇碼頭和遊船碼頭建設,開通深圳―東莞、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汕尾海上旅遊航線。
第六章 構建區域開放新格局
積極應對開放環境新變化,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協同推進雙向開放,強化區域協作聯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形成全方位、多層級的開放格局。
第一節 建設統一開放市場
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清除市場壁壘為重點,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
共建統一開放人力資源市場。深化戶籍改革,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全面放開除深圳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調整完善深圳市積分落戶政策,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健全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快建立協調銜接的勞動力、人才流動政策體系和交流合作機制,探索建立都市圈市場化的人才技術技能評價制度。
共同推動技術市場一體化。積極推動都市圈科學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推動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商品化、資本化、產業化發展,形成國際化、專業化的科研成果轉化環境。探索建立企業需求聯合發布機制和財政支持科技成果共享機制。
統一市場準入標準。探索推動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加強在政策條件、程式方式和服務措施等方面的銜接。對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民眾生命健康的領域外,探索“一照多址、一證多址”企業開辦經營模式,推動各類審批流程標準化和審批信息互聯共享。擴大“圳品”“深圳標準”輻射影響力,支持深圳建設質量強國標桿城市。推動共建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信息、檢驗資源、檢驗結果的共享。推動建立都市圈市場監管協調機制,統一監管標準,推動執法協作及信息共享。加快完善都市圈信用體系,依法依規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
第二節 推動與省內其他地區聯動發展
加強與廣州都市圈的合作,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積極對接帶動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地區,引領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推動與廣州都市圈協同發展。以廣深雙城聯動為引領,推動深圳都市圈與廣州都市圈的全方位合作。強化創新聯動,充分發揮廣州重大原始創新平台集聚優勢,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平台共建共享、信息互通。加強產業合作,強化南沙與前海、廣州開發區與東莞水鄉功能區的聯動發展。加強基礎設施聯通,謀劃建設廣深間新的高鐵通道,推動廣深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實現兩大都市圈核心圈層間高效連結。
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依託跨江通道,加強深圳都市圈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合作,在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城市功能、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快融合發展。加強前海、橫琴等國家級平台的交流互動,推動與中山、江門等市在交通連線、產業對接等方面深化合作,支持東岸企業參與中山翠亨新區、江門銀湖灣濱海新區等區域建設。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製造業優勢互補,加強珠江口東岸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與珠江口西岸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聯動。
加強與省內其他地區合作。積極探索“飛地經濟”模式,推動汕頭、潮州、河源、汕尾、惠州三縣等省內對口地區合作共贏,推進“飛地”產業園建設,以“總部+基地”“生產+服務”等形式延伸布局產業鏈項目,推動“帶土移植”深圳制度和改革經驗,實現“飛地”產業園硬體、軟體與深圳同城化和更高水平的共贏發展。鼓勵省內各市在深圳試點“反向飛地”,探索開展設定園中園、設立研發中心、建設孵化器、打造招商展示平台等。加強與汕潮揭、湛茂都市圈海洋經濟協調發展,促進要素資源互補、基礎設施聯通和產業項目合作,合力共建廣東沿海經濟帶。
第三節 深化與港澳合作
加強與港澳更緊密務實合作,不斷提升對港澳開放水平,推進在都市圈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生活方面享有“市民待遇”,不斷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以“一廊”為紐帶,全面深化產業創新合作。協同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推進重大創新平台建設,推動港澳和內地創新資源交流互動。依託港澳高等教育資源和專業人才豐富的優勢,連結深圳都市圈良好的產業創新生態,深化在生物醫藥、中醫藥、新材料、新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合作。發揮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坪山高新區等重要節點作用,謀劃深港科技合作東部軸帶。
以“一圈”為依託,推動與港澳民生融合。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全面落實中央惠港惠澳政策。實施“灣區通”工程,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推動港澳居民出入境證件便利化使用,推進在都市圈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引入更多香港科研平台和教育醫療資源,持續拓展深港教育、科研、金融、商務等合作。推動跨境執業資格準入和專業資格互認,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積極為港澳青年在都市圈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提供便利。開展深珠港澳粵劇粵曲交流展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以“一區”為重點,攜手打造深港“雙城經濟”。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文化旅遊、教育醫療等領域全方位合作,推動形成基礎設施“硬聯通”、體制機制“軟聯通”、深港人民“心聯通”的融合發展新局面。以羅湖、文錦渡、蓮塘、深圳灣等陸路口岸及周邊區域為重點,對接香港毗鄰地區,推動構建優勢互補、高效協作的深港口岸經濟帶。
第四節 積極參與對外開放
引領都市圈探索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推進都市圈效率、服務、標準和信用體系全面提升,在生產要素獲取、市場準入許可、企業經營運行、政府採購等方面依法依規對各類企業平等對待。在都市圈開展智慧財產權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嚴格依法保護外商投資企業智慧財產權,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標桿。發揮最高法第一國際商事法庭和深圳國際仲裁院優勢,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攜手香港共建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推動更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紮實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加快文化服務、信息通訊、醫療健康等服務貿易發展。支持都市圈企業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帶動都市圈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
擴大人文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打造兼具“中國味”與“世界范”的國際人文交流平台。加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與“一帶一路”俄語國家高校間的科研教學合作。共同擴大和深化國際友城合作,積極吸引國際組織在深落戶。在深圳大鵬新區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平台,積極爭取主辦更多國際高端會議,支持香蜜湖深圳國際交流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打造主場外交平台功能。
第五節 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推動重大平台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揮促進合作的試驗示範作用,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高品質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建設。在 CEPA框架下,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打造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在不危害國家安全、風險可控前提下,支持前海對港澳擴大服務貿易領域開發。在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加強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領域與港澳標準和規則銜接。探索完善前海內適用香港法律和選用香港作仲裁地解決民商事案件的機制,探索建立前海與港澳區際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交流新機制。
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聚焦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新材料科學領域,以光明科學城為主體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套用研究帶動基礎研究,實現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套用有機聯動。按照國家統一規劃部署,加快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產業創新中心,布局光明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區。
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探索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和國際科技合作機制,爭取國家支持在法律、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對接香港科研管理體制機制,探索試行一套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科研管理制度體系,推動創新科研資金跨境使用管理模式。推動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落地,規劃建設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深圳園區。構築國際創新人才港,建設國際科技人才綜合服務平台,提供國際人才引進一站式服務。
建設濱海灣新區國際門戶功能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加強與港澳台和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合作。支持東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項目建設。加強與深圳海洋新城、寶安機場、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項目銜接及合作,構建高水平特色化的協同創新平台。
推進中韓(惠州)產業園開發建設。加快複製推廣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人才聚集等創新經驗。發揮產業園對外交流合作優勢,推動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各類機構、企業及創新資源在園區集聚發展。
第七章 共建公共服務優質生活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公共服務均衡普惠、整體提升為導向,完善城市、街區、社區多層級、全覆蓋的養老、托育等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網路,統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持續提高共建共享水平,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一節 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推動教育合作發展,加快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協同擴大優質基礎教育供給。在臨深區域開展基礎教育聯合辦學試點,深莞、深惠探索共建九年一貫制學校並共享學位。加強各城市教育交流合作,推動建立都市圈教育專業委員會,探索跨區域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協同打造功能複合的區域教育信息套用平台,推進都市圈教育資源聯網共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聯合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深圳構建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加快深圳理工大學等高校籌建工作,探索都市型高校建設新模式。支持東莞、惠州提升高等教育辦學水平,高起點建設大灣區大學,加快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籌)建設,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惠州學院建設高水平套用型大學。聯合推進重點學科、優勢學院建設,建成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形成特色鮮明、服務都市圈支柱產業的學科專業體系。
打造職業教育高地。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支持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建設全國職業本科示範標桿、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學校。整合各城市職業技術教育資源,推進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深汕校區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做優一批中高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推動中高職學校緊缺專業貫通招生,培養滿足都市圈產業所需的職業技能人才。
第二節 深化醫療、養老和托育資源協作聯動
鼓勵開展多層次多模式合作辦醫,加強醫療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推進養老托育服務多元化供給。
提升都市圈醫療資源供給水平。依託深圳現有醫院布局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東莞、惠州醫院高質量發展,擴大深汕特別合作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支持三級醫院擴大都市圈醫療輻射力。加快深汕中醫醫院、深汕中心醫院建設發展,深化區域醫療健康資源協作聯動。推動醫療機構參加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推進都市圈醫療服務同標同質。建立健全都市圈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推進公共衛生聯防聯控。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資儲備機制,推進“平急兩用”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深圳公共衛生戰略物資儲備基地。支持深圳高標準建設深圳醫學科學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中心、疫苗臨床試驗中心等基礎平台。
加強衛生健康服務合作共享。支持深圳高水平醫院與東莞、惠州醫院組建醫療聯合體,提升重點專科診療能力和水平,構建多層次一體化醫療保障體系。研究在都市圈各市開展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自助備案直接結算,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率先開展轉診合作試點。基於廣東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動醫療信息共享、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擴大都市圈養老托育服務有效供給。建立都市圈養老資源協同開發機制,推進都市圈內養老服務規範化、標準化、一體化,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跨區域合作。加快城市設施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聯合規劃建設一批養老服務設施,提升區域養老服務功能。支持社會力量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參與都市圈托育服務設施改造和建設,鼓勵幼稚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拓展社區服務功能,構建街道―社區―小區三級托育服務網路。
第三節 共同加強住房就業和社會保障
加快社會保障接軌銜接,統籌推動住房保障、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持續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最佳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推動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設合作機制。支持在東莞、惠州臨深片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沿軌道交通建設大型安居社區,推動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與市政配套設施協同發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探索在臨深片區共建人才社區,推動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創新完善配套土地、財政等政策體系,探索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利益共享補助機制。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用,穩步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試點工作,強化都市圈住房公積金異地信息共享,加大對都市圈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人群租購住房的支持力度。推動土地供應向保障性租賃住房傾斜,支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推進都市圈公共就業服務一體化。加快構建協同一體的人員流動管理體制機制,促進都市圈勞動力有序流動及合理分布。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共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促進各類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創業。共建公共就業服務平台,實現人力資源信息及就業、失業登記信息的互聯互通。推進社區商業升級,支持社區品牌連鎖發展,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加快社會保障接軌銜接。探索推進工傷、養老、失業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或歸集使用,最佳化涵蓋工傷、養老、失業社會保障信息的統一平台,推廣通過信息對比進行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模式,在部分臨深片區率先開展社保同城化試點。加強都市圈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養老保險信息交換,建立城鎮老年居民與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銜接機制,深入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
第四節 深入開展人文交流
完善文化資源創新利用與聯合開發機制,加強文化旅遊交流合作,共建世界級旅遊休閒目的地,提升區域文化魅力與影響力。
加強文體資源共享。推動開放包容移民文化和傳統嶺南文化交融互動,塑造包容性、創新性、傳承性的都市圈文化氛圍。創新和完善文化保護合作機制,推動跨界重大遺產保護。加快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建設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嶺南東坡文化中心,打造國際一流的都市圈文化地標。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資源,協同舉辦系列精品文化活動,繼續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國際影視動漫著作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等重大文化活動。加強體育方面的合作,支持深圳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鼓勵深莞惠三市聯合申辦一批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積極推動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聯賽事落戶深圳,持續辦好世界帆船對抗巡迴賽、中國杯帆船賽、馬拉松系列賽等,聯合塑造一批社會參與度高、影響力廣泛的體育賽事品牌。
協同打造都市圈文旅品牌。深入挖掘都市圈“歷史、紅色、開放、生態”等旅遊資源,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完善都市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培育潮玩等文創產業發展。加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及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積極推動深圳大鵬所城、中英街界碑、東莞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等重要文物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推動南頭古城、平海古城、羅浮山葛洪中醫藥文化遺蹟、深汕新厝林古寨等歷史文化古蹟保護與開發,推進南粵古驛道修復與活化利用。
第八章 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自然資源整體保護,共同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著力推動都市圈環境協同治理,夯實依山擁海、水脈貫通的生態本底,合力營造生態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都市圈。
第一節 共建一體化生態安全格局
強化生態網路共建,嚴格保護跨行政區重要生態空間,聯合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提升陸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及完整性,推進蓮花山脈、九連山脈等區域連綿山體森林生態屏障建設,持續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完善跨區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聯合保護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推進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等的建設與保護。協同開展都市圈森林資源保護與修復,統籌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中幼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加強東江上中游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共建藍色海洋生態保護帶。強化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協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系統質量,促進海洋生物資源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環珠江口、大鵬灣、大亞灣、紅海灣等海灣海島保護,重點推動紅樹林、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恢復。逐步建立類型多樣、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好汕尾遮浪角等海洋特別保護區。開展濱海濕地跨境聯合保護行動,謀劃建立完善的濕地保護分級體系,強化受損濱海濕地保護修復。統籌推進海岸帶綜合保護利用,聯合開展岸線岸灘修復,合理最佳化海岸空間結構。
打造藍綠交織生態網路。充分發揮區域綠地和水系對都市圈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加強區域生態廊道銜接,突出藍綠空間的融合共生。沿九連山脈、蓮花山脈、羅浮山脈打造千里山脊綠脈,貫通自然保護地、湖泊水庫等重要自然棲息地,構建多層次、多功能、互聯互通的綠色網路系統。以省立綠道為核心,串聯郊野綠地、城市公園等開敞空間,推動形成通山達海的綠道網路。以環獅子洋、伶仃洋及東江水係為脈絡,重點構建東江飲水思源生態長廊、環灣濱海碧道、深圳現代都市示範碧道、嶺南田園水鄉碧道等省級骨幹特色碧道,塑造串聯河流景觀工程、雨洪通道、濕地公園的藍色生態網路。
第二節 協同推進環境治理
建立健全“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以推動都市圈生態環境協同共治為重點,加強生態環境標準、環境監測監控、環境監管執法的統一協調,探索超大特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路徑,在一體化發展中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提升。
協同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強化河湖長制,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共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和水污染防治,推動重點跨界水體聯合監管、聯合執法、數據共享。健全陸海統籌的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協作研究,構建區域近岸海域污染聯合防治機制,實施流域統籌河灣聯治,加強入海河流總氮等主要污染物治理與管控。推動大鵬灣美麗海灣建設。健全跨界河流整治協調機制和應急機制,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加強系統治理,實行聯防聯治。加大東江、新豐江流域保護與修復,開展入庫支流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東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快推進東江幹流治理工程前期論證。強化地下水管理和保護,落實地下水管控指標,加強地下水監測監控和環境風險管控,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推進重點污染源風險防控。
聯合提升大氣環境質量。以都市圈為單元制定城市空氣品質達標時間表,推動大氣環境聯防聯治,增強 VOCs 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治理。實施跨區域污染源頭治理,推進化工企業、重型柴油車等重點污染源聯合整治,協同開展清潔柴油車、綠色港口建設行動,實現機動車環保檢驗標準與車用燃料標準統一,開展重型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線上監控運程聯網。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開展臭氧污染防控行動,推進水泥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善區域污染防控閉環工作機制,依託華南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定期開展空氣品質預測預報聯合會商。
共同建設環保基礎設施。加強固體廢物分類管理,謀劃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基地,推進區域固廢協同處理,建設“無廢城市”。提升生活垃圾處置利用水平,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基本完成存量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治理任務,統籌布局建設集垃圾處理、科普教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協同推進深圳光明能源生態園、龍華能源生態園、坪山能源生態園、深汕生態環境科技產業園、東莞海心沙資源綜合利用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強建築廢棄物源頭減量和綜合處置利用,規範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管理。統籌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建設,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
共育綠色低碳發展方式。加快建設都市圈綠色低碳循環生產體系、流通體系和消費體系,全面推進都市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出行,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車占全部公共汽車、出租汽車比例達 98.5%,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 75%以上。倡導綠色消費觀念,推動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低碳轉變。推動垃圾分類投放點智慧型化、便利化、清潔化設定,共同推進都市圈低碳城市、低碳城鎮、低碳社區試點示範。
第三節 大力推動生態共治
建立都市圈生態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和利益協調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執法。
構建區域生態聯合監測治理機制。建立區域統一的環境監測管理系統,實現污染源信息動態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區域生態治理科學化、精細化、一體化水平。建立水環境自動監測體系,最佳化區域空氣品質監測網路,落實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規範化管理,建設海洋環境實時線上監控系統,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和噪聲污染防治。完善跨界臨界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加強跨區域污染企業環境監管。探索構建跨區域土方平衡城際協作制度,加強余泥渣土傾倒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管。健全東江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機制。
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產權交易市場。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用水權等自然資源初始分配與交易制度,培育都市圈各類生態產權交易平台。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率先開展碳足跡評價技術規範編制,促進都市圈碳標籤互認機制研究與套用示範。支持東江流域開展多種形式水權交易試點,推進東江流域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
第九章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重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第一節 完善城鄉融合空間形態
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發揮縣城(小城鎮)連線城市、服務鄉村作用,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分類推進縣城(小城鎮)特色發展。充分發揮縣城(小城鎮)聯結城鄉作用,按照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縣城(小城鎮)。對於大城市周邊的縣城(小城鎮),支持其對接城市需求、納入城市規劃、融入城市發展,逐步發展成為特色鮮明的衛星鎮。對於具有區位優勢或獨特資源的縣城(小城鎮),統籌加強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支持其發展成為先進制造、交通樞紐、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專業功能鎮。加強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和地名文化遺產保護。
全面建設美麗鄉村。統籌城鎮和鄉村規劃建設,合理確定鄉村居民點布局和規模,建立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管護機制,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繼續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統籌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深入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消防安全條件改造等工作。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重塑嶺南鄉村風貌。推進燈塔盆地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示範帶創建工作。
第二節 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建立健全有利於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促進人才、資金、科技、信息等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
建立城鄉人口有序流動制度。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落實完善居住證制度,探索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探索人才入鄉發展激勵機制,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興業,推進城市教科文衛體等工作人員服務鄉村。落實科研人員入鄉兼職兼薪、離崗創業、技術入股政策,建立有利於涉農科研成果轉化推廣的激勵機制。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導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落實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有效促進農地流轉。鞏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果,促進承包土地信息聯通共享。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採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按國家統一部署有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機制。
完善鄉村發展投融資體制。完善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鼓勵各級財政支持城鄉融合發展及相關平台和載體建設。建立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實施“萬企興萬村”,鼓勵企業整鎮整村幫扶。鼓勵開發專屬金融產品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區域農業政策性保險高質量發展,實現重要農漁產品和地方支柱型優勢品種保險願保盡保。
第三節 搭建城鄉融合發展平台
在都市圈內培育建設聯結城鄉的功能平台,推動城鄉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有機融合發展。
最佳化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惠城區、陸豐市、海豐縣等地現代農業產業園能級提升行動,鼓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農副產品加工專業集聚區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專業園區。推進以優質蔬菜、絲苗米、茶葉、生豬、家禽、水產、荔枝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一縣一園”全覆蓋。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撐,支持河源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對接灣區大市場,高水平建設“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高標準打造惠州、汕尾粵港澳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全面建設縣城城鎮化和城鄉融合試點。推進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東源縣、海豐縣縣城建設示範地區建設,有序推進河源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城鄉融合省級市縣試點及船塘鎮、碣石鎮、厚街鎮、塘廈鎮、楊村鎮、橫瀝鎮等中心鎮試點建設,圍繞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形成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改革路徑和城鄉融合發展模式。
第四節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持續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推進優質公共服務區域共享。深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優質發展,依託區域教育協作機制和教育集團,加強城鄉辦學和教師交流。建設優質高效的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實施“組團式”緊密型幫扶,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變,採取派駐、巡診等方式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全覆蓋全達標。完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全面建成村(社區)15 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實施農村道路安全暢通工程,建設完善公路交通管理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在跨市交界處合理布局公交線路和公交客運樞紐站場,加快建制村道路升級改造及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和村內主幹道建設。加快推進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農村澇區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中型灌區改造等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統籌規劃建設城際供水管網和城鄉供水管網。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統一建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收集系統,統籌建設區域性、規模化的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鄉村消防安全條件提升行動,統籌農村改廁和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到 2025 年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農村消防安全條件明顯改善。
構建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積極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支持發展“萬綠河源”等都市圈農業品牌,促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和“鄉村工匠”工程,壯大鄉村技能人才隊伍。加快完善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化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提高農民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各項收入。完善涉農補貼政策,探索建立普惠性農民補貼長效機制。
第十章 創新體制機制與規劃實施保障
健全都市圈一體化治理體制機制,探索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推動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創新,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活力,為都市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節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堅持省級統籌、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都市圈建設推進協調機制,建立區域間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推動落實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重大事項。
健全組織架構。在省級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指導下,協調推進深圳都市圈規劃建設重大事項。充分發揮深圳市委、市政府職能部門作用,會同東莞、惠州市有關部門,統籌推進負責深圳都市圈一體化建設的研究、協調和跟蹤落實,提出都市圈發展的重大規劃、政策、項目和年度工作安排。
建立“1+N”規劃政策體系。強化《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統領作用,各市制定的相關規劃要與本規劃銜接,深化實施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組織編制基礎設施、科創產業、生態環境等專項規劃,由深圳牽頭在跨區域產城融合組團建立統一編制、聯合報批、共同實施的規劃管理體制。
構建區域間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產業轉移、園區合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分擔和產值、財力分享機制、征管協調機制,統籌用於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涉稅服務事項跨城通辦。
第二節 強化規劃項目支撐
堅持以規劃確定項目、以項目落實規劃,加強要素保障,強化重大項目管理,組織實施一批關係都市圈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
統籌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尊重市場規律,加強合作聯動,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在科創產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推進實施一批一體化標誌性重點項目。建立深圳都市圈重大項目庫,滾動式推進合作意向和合作項目落地,以項目為抓手推進規劃落實。
共同爭取重點事權下放。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在產業發展、項目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市圈重點協同領域給予政策傾斜。推動由深圳聯合周邊各市共同編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爭取國家支持加快重點項目用海用地用能審批。
創新用地政策協同保障。爭取國家和省支持在都市圈範圍內進一步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推動土地計畫指標更加合理最佳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對都市圈建設發展所需的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等重點項目用地建立“綠色通道”,加快受理、審查和報批等程式。根據國家要求,適時探索建立都市圈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建立健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約束機制和存量建設用地退出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城市規劃和土地供應管理。
創新投融資保障機制。共同組建都市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國資平台,專項負責跨市重大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協調都市圈各市確定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將符合條件的深圳都市圈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穩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市場化渠道,給跨區域投資的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節 加強規劃監測評估
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強化規划動態管理,鼓勵社會參與,提升規劃實施效能。
建立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建立都市圈規劃實施年度計畫制度,推動都市圈規劃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制定都市圈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體系,實施動態監測與跟蹤分析,開展規劃中期評估、總結評估和專項監測。探索構建以深圳都市圈為單元的統計體系,試點深圳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加強深圳都市圈法律保障。
擴大社會參與。推動成立規劃技術聯盟,設立深圳都市圈專家諮詢委員會,為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支持。推動成立深圳都市圈企業家聯盟,探索成立產業委員會,圍繞都市圈重點產業,為都市圈企業搭建合作橋樑。通過共同舉辦活動,加強宣傳、報導等方式,擴大都市圈建設中的公眾參與,支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都市圈建設發展。
附屬檔案
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按照規劃建設都市圈的任務安排,各地區各部門為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本分工方案重點對省有關部門的實施責任進行分工,深圳、東莞、惠州市政府切實發揮都市圈建設主體作用,河源、汕尾市政府參與。
一、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一)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
打造多向貫通的對外鐵路通道格局,加快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的規劃建設,探索都市圈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一張網”,大力推行軌道站城一體化開發。(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等)
(二)打造一體化的樞紐體系。
建立協同聯動的國際航空樞紐體系,最佳化都市圈港口群功能布局,共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物流樞紐,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善的高鐵樞紐體系。(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等)
(三)加強城際幹線公路建設。
完善“九橫十二縱”高速公路路網布局,加強邊界地區路網對接,完善公路客運交通運營體系。(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等)
(四)共同打造智慧都市圈。
適度超前部署信息基礎設施,協同建設智慧都市圈管理平台,探索開展智慧設施服務套用。(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參加單位:省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廳等)
(五)完善安全韌性的能源資源保障體系。
強化電力資源保障,提升油氣供應保障水平,完善區域水資源保障。(牽頭單位:省能源局、水利廳;參加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等)
二、攜手打造科技創新產業體系
(一)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強化都市圈原始創新能力,共建高水平實驗室集群,提升都市圈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參加單位:省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科學院,中科院廣州分院等)
(二)聯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構建國際一流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培育發展專業化、國際化、高端化現代服務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科技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地方金融監管局等)
(三)高質量建設跨區域產業組團。
共建河套―西麗湖―光明―松山湖創新產業組團,共建前海片區―濱海灣新區―翠亨新區臨港臨空經濟組團,共建坂田―觀瀾―塘廈―鳳崗―平湖電子信息產業組團,共建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共建潼湖―銀瓶創新區裝備製造產業組團,共建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高端製造產業組團,共建坪山―龍崗―大鵬―惠城―博羅―龍門健康產業組團。(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參加單位:省科技廳、自然資源廳、衛生健康委、商務廳等)
三、協作發展海洋經濟
(一)最佳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
統籌三市陸海空間資源,最佳化要素配置,共同構建“一帶四灣多點”的海洋空間格局。(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交通運輸廳、生態環境廳等)
(二)合作發展現代海洋產業。
提升海洋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型化水平,協同構建都市圈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科技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能源局等)
(三)協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
聯合打造大灣區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協同開展海洋技術研究轉化。(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科技廳;參加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等)
(四)共建高品質綠色活力海岸。
推動形成海洋特色文體高地,共建世界級濱海旅遊休閒中心。(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文化和旅遊廳;參加單位:省體育局等)
四、構建區域開放新格局
(一)建設統一開放市場。
共建統一開放人力資源市場,共同推動技術市場一體化,統一市場準入標準。(牽頭單位:省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市場監管局、地方金融監管局;參加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等)
(二)推動與省內其他地區聯動發展。
推動與廣州都市圈協同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加強與省內其他地區合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等)
(三)深化與港澳合作。
以“一廊”為紐帶,全面深化產業創新合作,以“一圈”為依託,推動與港澳民生融合,以“一帶”為突破,構建國家級深港合作新平台。(牽頭單位:省大灣區辦,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衛生健康委、港澳辦等)
(四)積極參與對外開放。
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更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擴大人文交流與合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監管局;參加單位:省委外辦,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
(五)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高品質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建設,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濱海灣新區國際門戶功能區,推進中韓(惠州)產業園開發建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商務廳;參加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司法廳、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委組織部等)
五、共建公共服務優質生活圈
(一)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協同擴大優質基礎教育供給,聯合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職業教育高地。(牽頭單位:省教育廳;參加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
(二)深化醫療、養老和托育資源協作聯動。
提升都市圈醫療資源供給水平,加強衛生健康服務合作共享,推進都市圈養老托育服務多元化供給。(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參加單位:省教育廳、民政廳、醫保局、發展改革委等)
(三)共同加強住房就業和社會保障。
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推進都市圈公共就業服務一體化,加快社會保障接軌銜接。(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等)
(四)深入開展人文交流。
加強文化交流互動和文化資源共享,提升體育活動發展水平,協同打造都市圈文旅品牌。(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體育局等)
六、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
(一)共同加強生態保護。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共建藍色海洋生態保護帶,打造藍綠交織生態網路。(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參加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林業局等)
(二)協同推進環境治理。
協同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聯合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共同建設環保基礎設施,共育綠色低碳發展方式。(牽頭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參加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氣象局等)
(三)大力推動生態共治。
構建區域生態聯合治理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生態環境監測共享機制。(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
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完善城鄉融合空間形態。
探索因地制宜的城鄉融合發展路徑,分類推進縣城(小城鎮)特色發展,全面建設美麗鄉村。(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
(二)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建立城鄉人口有序流動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鄉村發展投融資體制。(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參加單位:省科技廳、自然資源廳、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等)
(三)搭建城鄉融合發展平台。
最佳化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建設縣城城鎮化和城鄉融合試點。(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
(四)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推進優質公共服務區域共享,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構建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教育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等)
八、創新體制機制與規劃實施保障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強化規劃項目支撐,加強規劃監測評估。(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等)

內容解讀

問:深圳都市圈有多大?
答:深圳都市圈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由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組成,土地面積約 16273 平方公里,規劃有關任務舉措涵蓋河源市和汕尾市部分區域。
問:深圳都市圈有多少人?
答:2022 年,深圳都市圈範圍內常住人口 3415 萬人。
問:深圳都市圈現有經濟水平如何?
答:經濟發展水平領先。深圳都市圈是全國人口和經濟要素高度聚集、城鎮體系和功能較為完善的城鎮密集區。2022 年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約 4.9 萬億元,分別約占全國和廣東省的 4.05%、37.96%,人均 GDP 達 14.3 萬元,經濟密度約 3 億元/平方公里。
問:深圳都市圈發展目標是什麼?
答: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高質量發展先鋒典範、開放包容的世界視窗。
到 2030 年,深圳都市圈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一體化合作機制基本建立,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國際化大都市圈。
——都市圈集約化發展格局基本建立。深圳核心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東莞、惠州整體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依託交通要道、向外放射的發展軸帶基本成型,形成以中心城市為引領、發展軸帶為支撐,各城市協調聯動的區域發展格局。
——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區域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更加完備,創新動力活力明顯增強,聯合申報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數量顯著增加,深圳都市圈研發投入強度達 5%以上,都市圈發展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
——都市圈一體化聯動更加有效。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健全,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 93%,1 小時通勤圈總體形成。
——都市圈國際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國際交往和合作水平不斷提升,與港澳務實合作深入推進,與國際接軌的通行規則基本建立,國際化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加速形成。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水平顯著提升,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基本建成,民生服務共建共享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實現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展望到 2035 年,深圳都市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更加完善,跨界區域城鄉協同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產業體系、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實現全面融合發展,建成具有中國氣派、世界水平的創新型、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圈。
問:深圳都市圈總體布局是什麼?
答:增強深圳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提升東莞、惠州副中心發展能級,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形成“一主兩副一極四軸”的都市圈總體發展布局,實現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協同聯動。
深圳主中心:促進都市核心區擴容提質,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強化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引領帶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強化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設以深圳為主陣地的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海港、空港為樞紐,高鐵、城軌、高速公路為骨架,高效銜接國際國內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提升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水平,對標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等重大平台,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東莞副中心:立足“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定位,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韌性,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打造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位一體”都市核心區,推動松山湖科學城、濱海灣新區、水鄉功能區、銀瓶合作創新區四大戰略平台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聯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先進制造之都。
惠州副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培育壯大石化、能源、新材料、高端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支柱產業,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清潔能源中心,推進大亞灣經開區、仲愷高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環大亞灣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等重大平台建設,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創新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合作範例,高水平推進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建設,完善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市功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和傳遞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能級,努力把合作區打造為重大產業項目承載地、新引進重大項目目的地和區域高質量發展孵化器、驅動器。
深莞穗發展軸:以深圳為核心,依託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廣深鐵路以及廣深、莞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打造聯通深莞穗的中部創新發展軸。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實施,加快深圳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燕羅先進制造業園區、九龍山先進制造業園區、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濱海灣新區、水鄉新城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構建布局合理、開放互通的區域創新體系。
深莞惠河發展軸:以深圳為龍頭,依託贛深高鐵、深惠城際、京九鐵路、長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聯通東莞、惠州、河源,構建東北部產業發展軸。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打造深莞惠科技產業走廊。加快深圳坂雪崗科技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新橋東先進制造業園區、深圳國際低碳城、深圳國際生物谷、深圳國際食品谷、東莞銀瓶合作創新區、東莞東部工業園、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廣東(仲愷)人工智慧產業園、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博羅智慧型裝備產業園、深河產業園、深河科技園等開發建設,研究建設深河特別合作區。提升東江流域水資源供給保障水平,築牢都市圈北部生態屏障。
深惠汕發展軸:加快建設深汕鐵路、深圳外環高速支線、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聯通惠州、汕尾,打通深圳面向粵東沿海的交通通道,構建東部沿海發展軸。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積極推進重要城市節點聯動發展,加快推進環大亞灣新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大亞灣新興產業園、深圳(汕尾)產業園、汕尾高新區等重要產業節點建設。以大鵬灣、大亞灣、巽寮灣、雙月灣、深汕灣、小漠灣、紅海灣等優質山海資源為依託,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協同發展軸:依託深中通道、深珠城際(伶仃洋通道)、深圳至南寧高鐵,加強與中山、珠海、江門等珠江口西岸城市合作,打造跨江發展軸。聯通“澳門―珠海”發展極點,加強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放合作。強化前海片區與東莞濱海灣新區、中山翠亨新區聯動發展,建設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試點,著力打造環珠江口“黃金內灣”。
問:深圳都市圈有哪些軌道重點項目?
答:一、“三橫五縱”鐵路格局
三橫:莞惠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塘廈至龍崗城際和中南虎城際,深大城際、深惠城際龍崗至前海段、深汕高鐵和汕汕鐵路。
五縱:穗莞深城際、深莞增城際、廣深中軸城際(原常平至龍華城際)、深惠城際龍崗至惠州段、廣深鐵路。
二、城際鐵路
加快穗莞深城際南延線、深惠城際、深大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項目規劃建設,推動廣深中軸城際(原常平至龍華城際)、深莞增城際、塘廈至龍崗城際、深珠城際等前期研究,謀劃推動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前海)、深圳東部地區與深圳第二機場(惠州平潭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深莞惠三市跨市市域快線或市域(郊)鐵路的規劃研究。
三、高鐵
東向積極推進深汕高鐵建設,增強深圳核心區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快速聯繫。北向開展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前期研究。西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江門鐵路,推動深珠城際高鐵通道功能研究。
問: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實驗室?
答:依託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實驗室,創建以高水平實驗室為引領的實驗室集群。加強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深海科技等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
問:深圳都市圈有哪些跨區域產業組團?
答:河套―西麗湖―光明―松山湖創新產業組團;前海片區―濱海灣新區―翠亨新區臨港臨空經濟組團;坂田―觀瀾―塘廈―鳳崗―平湖電子信息產業組團;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潼湖―銀瓶創新區裝備製造產業組團;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高端製造產業組團;坪山―龍崗―大鵬―惠城―博羅―龍門健康產業組團
問: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答:深圳都市圈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持續保持國內領先,2022 年外貿進出口、外商直接投資額分別約占全國的 8.7%、5.8%。初步建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濱海灣新區、中韓(惠州)產業園等一批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問:深圳都市圈如何破解住房難題?
答: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最佳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推動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設合作機制。支持在東莞、惠州臨深片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沿軌道交通建設大型安居社區,推動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與市政配套設施協同發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探索在臨深片區共建人才社區,推動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