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編制的檔案,獲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成為中國第二份獲批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

《規劃》以“世界視窗、活力廣東、詩畫嶺南、宜居家園”為發展願景,提出廣東將構建“一核兩極多支點、一鏈兩屏多廊道”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 發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批覆檔案,主要內容,

批覆檔案

國務院關於《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
國函〔2023〕76號
廣東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自然資源部《關於報請批准〈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自然資發〔2023〕76號)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廣東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請認真組織實施。廣東省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是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視窗。《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廣東實踐。
二、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廣東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275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2523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5.07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1.66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低於36.4%;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超過435億立方米;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嚴格無居民海島管理。
三、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陸海大通道建設,加強與港澳地區布局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四、系統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發揮比較優勢,最佳化主體功能定位,完善差別化支持政策。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良田糧用,最佳化南粵精細農業布局,保障區域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促進城鄉空間功能融合,建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振興示範帶,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廣東樣板”。築牢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加強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加大珠江流域岸線修復、生態整治力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珍稀海洋生物的“三場一通道”嚴格實施用途管制。將珠三角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高地,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空間,完善區域性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改善城鎮地區人居環境質量。以珠三角港口集群為核心,發揮灣區引領帶動作用,構建完善的海陸通道網路,打造陸海聯動、雙向開放的門戶樞紐,發揮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的作用。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依託,統籌協調各類專項規劃空間安排,提升國土空間承載能力。保護傳承利用優秀傳統文化,整體保護、系統利用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塑造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和魅力海岸。
五、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廣東省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規劃實施保障。廣東省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強化社會監督。組織完成地方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對專項規劃的指導和約束,對涉及空間利用的水利、交通、能源、農業、文物保護等專項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做好統籌。建立健全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的統籌協調作用。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盤棋”,提升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建設、治理水平。自然資源部要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指導、監督和評估,加快建立《規劃》實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確保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多規合一”改革的決策部署,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國務院
2023年8月8日 

主要內容

《規劃》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把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規劃》劃定耕地不少於275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少於2523萬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少於5.07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1.66萬平方千米;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
《規劃》以三條控制線為基礎,提出要打造興旺和美的農業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和開放活力的海洋空間。
《規劃》提出構建“一核兩極多支點、一鏈兩屏多廊道”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強化珠三角核心帶動作用,支持汕頭、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其他城市形成重要發展支點。構築南部海洋生態保護鏈,加強北部環形生態屏障和珠三角外圍生態屏障整體保護,結合碧道、綠道、古驛道等特色線性廊道,形成通山達海的生態廊道網路系統。
《規劃》提出攜手港澳加強區域空間協作和統籌,共優高效一體的功能空間組織,共謀示範引領的創新發展平台,共塑優質共享的魅力宜居環境,共築綠色安全的美麗韌性灣區。著力推動環珠江口“黃金內灣”建設,加快建成軌道上的大灣區,帶動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地區協同發展。
《規劃》以“製造業當家”為引領,最佳化全省產業空間布局,支撐建設世界先進制造業高地。
重點建設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環珠江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支持條件成熟的經開區、高新區以及省級產業平台升級擴容,以港口和臨港經濟區、臨港新城為載體,做大做強臨港臨海產業集群,有序推動大型產業集聚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等產業平台高標準建設。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穩定工業用地總量,促進工業用地合理布局和規模集聚,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空間。
《規劃》立足廣東對外開放優勢,提出增強區域聯動發展和對外開放拓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完善陸海統籌、開放暢通的通道網路,推動建設一批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密切與周邊省份和國家重要城市群的聯繫,完善東聯閩浙沿海城市群、西接北部灣城市群、北通長江中游城市群、南銜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區域協作格局,促進省域內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協作聯動。
《規劃》提出統籌推進國土空間整體保護、系統修復與綜合治理,構建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重點維育全球同緯度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帶、熱帶季雨林帶,整體推進四大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和七大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建設,加強全球候鳥和珍稀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節點的維護,高水平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國際紅樹林中心。
《規劃》提出,全面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因地制宜加大重點區域林相改造力度,逐步形成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的林相結構,建成不同季節不同色彩、全年可賞可游的“多彩廣東”。
《規劃》著力塑造高品質的國土空間。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空間保障,完善城鄉生活圈的公共服務和便民商業設施配置,推進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基本養老設施空間“應保盡保”,支撐構建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規劃》支撐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建設現代化韌性安全廣東。加強災害風險評估和重點災害區域識別,明確地震、地質、洪澇等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完善區域公共安全和衛生防控救治空間布局,提升基礎設施安全韌性水平,完善城市安全防災空間體系,增強適應氣候變化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管理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國土安全保障體系。
《規劃》同步建成覆蓋全省、實時更新、權威統一的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搭建規劃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並積極構建公眾參與機制、監測評估預警和維護機制和實施考核監督體系,對規劃編制和規劃實施中的各個階段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